成功拿下光刻胶订单,南大光电ArF光刻胶获突破,能应用于14或7nm

2024-05-11 04:46

1. 成功拿下光刻胶订单,南大光电ArF光刻胶获突破,能应用于14或7nm

 自从国内企业南大光电采购到了光刻机,国产光刻胶研发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眼下更是已经斩获国内订单,即将应用到不同工艺水平的芯片制造上。
   目前国内大多数光刻机的采购上,都是需要荷兰阿斯麦支撑的。虽然现阶段还是无法达成EUV光刻机的订单合同,但是在中低端光刻机的合作上,国内企业还是和其有很密切的往来。
    所以美企所针对的只是中芯国际等尖端芯片制造商,像南大光电这样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并不受限。 
      在光刻机成功交付之后,南大光电势如破竹,马上加紧了生产线的制作,并在短时间内和国内的企业签下了合作订单。
   而且南大光电能够拿到这个订单,也是实属不易。
   要知道光刻胶属于半导体材料,而国际上严密控制这一领域的正是日本企业, 众多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至52%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打喷嚏,全球半导体制造商都要打哆嗦。
   在不少纯度高,性能绝佳的材料方面, 日本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可怕的90%,光刻胶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国产半导体行业本身起步就晚,面对日企这样的垄断巨头,想要率先研制出国产光刻胶实属不易,因此南大光电此时拔得头筹,已经非常迅速了。
      在光刻胶市场中,产品共分为四大类,使用量大的两种光刻胶,已经是各大企业最基础的生产产品,而最顶尖的两种则是被日本企业所垄断,ArF光刻胶就是其中一个。
   今年五月份南大光电首度披露的研发成果,正是ArF光刻胶,该产品已经能够适配于55nm芯片的生产,而南大光电也表示, 这类光刻胶能够用来生产众多工艺水平的芯片,从90nm到14nm,哪怕是顶尖的7nm芯片生产都不在话下。 
   生产出来的顶尖芯片,可以广泛应用到人工智能操作系统、5G通信技术领域和云计算方面,性能堪称一流。
   由此可见南大光电此番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未来研发更高水平的芯片已经不是问题。
      眼下世界芯片的供应越发紧张,除了各大芯片代工企业的生产线不够用之外,半导体材料也略显紧张,这就导致芯片市场迎来了一波涨价热潮,也相应地促进了各大企业进行产能扩充的计划。
   好在眼下的中芯国际和台积电等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生产线的扩充,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半导体材料需求,届时南大光电的顶尖光刻胶势必会大受追捧。
   当然南大光电也并不是研制出顶尖光刻胶就能独霸一方, 毕竟日本的信越化学、住友和ISR等企业都还处于不败之地,甚至五家日本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可怕的87%。 南大光电要做的不仅是产品的研发,更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从而获取更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
      前不久南大光电也已经扩建了一条光刻胶生产线,预计产能会达到25吨,南大光电已经突破技术,迅速投入生产,尽可能早地入局国际光刻胶市场,谋求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生产线中,绝大多数生产设备都是国产自研设备,不会受到任何一家外国企业的垄断控制。 
   眼下国产半导体行业已经在根本材料上得到了突破,未来还需要设备和工艺技术的配合,希望各大企业能够协同发展,为国产半导体行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功拿下光刻胶订单,南大光电ArF光刻胶获突破,能应用于14或7nm

2. 南大光电上半年预盈1.52亿 光刻胶项目被卡脖子陷僵局

南大光电业绩稳中向好的背后透露着国产半导体发展的坚持与不易。
  
 南大光电(300346.SZ)7月12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归母净利1.4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63.7%-77.74%。
  
 南大光电称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MO源销售业绩增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拓展下游新应用,产品在第三代半导体、IC及光伏领域实现突破,先进前驱体材料业务抓住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契机,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0%,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据了解,“MO 源”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 亦称前A915AY-100M体或前驱体(precursOr),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源头材料。目前,南大光电以先进前驱体材料、电子特气和光刻胶三大半导体核心材料为主业。
  
 2021年,南大光电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增长65.46%;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68.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6.55%。其中,分产品来看,2021年特气产品营收7.31亿元,MO源产品实现营收1.66亿元,其他5395万。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注意到,虽然南大光电前驱体材料业务发展良好,但是光刻胶的项目却暂时陷入了僵局。即使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型材料行业的背景下,目前全球的光刻胶生产企业依然集中在日本与美国,虽不至于完全垄断,但是“卡脖子”的困境也依旧没有解除。
  
 据悉,南大光电ArF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是为配合推动国家“02 专项”光刻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开展而设立,公司募投项目“光刻胶项目”总投资额为6.6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但2022年3月31日,南大光电发表公告称,公司募投项目“光刻胶项目”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计划将建设完成期限由原计划202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
  
 南大光电在公告中指出了原因,除了受到疫情、客户需求、公司经营情况等多重影响,最大的影响是项目所需的缺陷检测等关键设备采购周期延长,安装、调试工作也相应后移,导致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2022年6月29日,南大光电就公司发布债券的相关问询向深圳证券交易所回复时,再次谈及了公司之前募资所专注的光刻胶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南大光电称,目前最大的延迟原因出在没有缺陷检测设备上。缺陷检测设备系28nm以下制程芯片用光刻胶制备所必需的设备,该设备目前仍依托进口,虽然南大光电与美国供应商已确立合作意愿,但具体交付时间尚存不确定性,给28nm以下制程芯片用光刻胶产品产业化带来困难, 进而影响了整体募投项目实施进度。
  
 为了解决该问题,南大光电曾尝试采取委托外包方式,但外包会导致参数性能的较大不确定性,检测成本也将难以控制,故不做首选方案。南大光电同时也在积极考虑切换其他供应渠道,通过不同渠道对比,公司了解到目前已有国产设备正在测试且即将实现商用,公司正在评估和考虑是否应选择国产设备供应。
  
 2022年第一季度,南大光电营收约4.11亿元,同比增加94.67%;净利润约8067万元,同比增加89.38%;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加72.73%。

3. 南大光电4项业务:MO源、光刻胶、电子特气、ALD前驱体产品

 为了写完光刻胶的研究任务,挑了南大光电, 本文写完的时候也是一个月前,一直放到草稿箱里到今天才发 ,所以一些信息可能没更新(比如南大光电的光刻胶通过的客户认证)。
   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有MO源、光刻胶、电子特气、ALD前驱体产品。
   我想此刻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为了了解这2个英文字母+1个汉字,估计我得对各个概念如剥笋般层层研究。首先看MO源,即“高纯金属有机源”,是制备LED、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相变存储器、半导体激光器、射频集成电路芯片等的核心原材料,在半导体照明、信息通讯、航天等领域有极重要的作用。公司2010年在国内MO源的市场份额60%,全球15%。
   它的下游客户,带“光电”二字的公司很多,可以进一步了解到,这个东西应该主要应用于光电子行业,如LED和太阳能电池。
   好了,虽然不知道这个东西,但至少可以了解到它是做半导体的某种核心基本材料,看样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公司是这一块的绝对龙头(都60%市占率了还能说啥?)。
   MO源“是利用先进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以下简称‘MOCVD’)工艺生成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关键支撑原材料,因而又被称为MOCVD的‘前体物’。MO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器件的性能,因此MOCVD工艺对MO源的质量要求很高,其中纯度是衡量MO源质量的关键指标。”
   气相沉积不难理解,我个人通俗理解是,用化学气体或蒸汽附在材料上,形成一个涂层。化合物半导体就是之前我在《三安光电年报解读》中讲到的SiC、GaN之类。所以我对MO源这句话的通俗理解就是:为了做出SiC之类的第三代半导体,你得用上气相沉积(MOCVD)工艺,那为了用好这个工艺,你得用上高纯度的MO源。
   MO源有60多种,三甲基镓和三甲基铟是最主要的两种MO源,其中又以三甲基镓的用量最大,使用比例在80%左右,三甲基铟使用比例平均不超过10%。
      招股书继续写道:
   看到这里林北清楚多了:三安、乾照等LED外延片供应商,使用的是MOCVD技术,把MO源上的原材料附着在衬底上,外延生长出化合物半导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ED外延片。事实上,90%以上的MO源都被用于生产LED外延片。所以,对MO源市场前景的判断,关键就看LED的市场前景,而其需求又和MOCVD设备直接相关。
   话虽如此,往后的报表却很不乐观。LED后来进入产能过剩阶段,MO源价格也跟着讲,毛利也从80%陆续下降到70%、60%、50%,其中用量最大的三甲基镓的毛利率更是从上市前最高70%掉到6%。
   即电子特种气体,号称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粮食”。具体可以看一下林北写过的《华特气体年报解读》。
   公司于2013年成立了全椒南大材料,2016年才完成高纯磷烷、砷烷产品的产线建设;2019年直接并购山东飞源,又获得了三氟化氮、六氟化硫的生产能力。特气业务增长迅速,17年开始每年营业额是3600万、7800万、1.64亿,已经比MO源还多,毛利率也稳定在50%左右。
   特气这个行业不太好理解,主要是气体太多太杂,各个环节要用到的气体也不一样。在《华特气体年报解读》一文中,林北明确表示对特气公司只看不投,因为真的不懂。
   2016年公司参股了北京科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经过笔者研究,北京科华应该是目前国内技术实力最强的光刻胶企业,唯一一家通过了EUV光刻胶“02专项”研发。但是现在在北京科华的工商信息上,看不到南大光电了,记录显示是2019年初转让掉的。
   2018年,“193nm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ArF光刻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02专项的正式立项,获得中央财政拨款1.3亿。公司新设了光刻胶事业部,成立“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总而言之,公司虽然有光刻胶的概念,但并没有实际开展业务,而且充满不确定性。不像晶瑞股份等是从g线、i线开始做,而是一上来就搞ArF,而且都处在“专项科研”阶段。
   说它是业务有点勉强,它是公司16年和 科技 部签订的一个研究项目“ALD金属有机前驱体产品的开发和安全离子注入产品开发”。前驱体就是一个东西之前的形态,就像暴龙兽之前是亚古兽,再之前是滚球兽一样,额,这是我的理解。
   ALD即原子层沉积,前面讲到气相沉积,就相当于给衬底烘一层蒸汽让物质附在上面,而ALD更厉害,直接以单原子膜的形式一层一层地附在上面。ALD懂了,前驱体懂了,ALD前驱体是什么,抱歉,我还没看懂。
   南大光电是一家典型的高 科技 公司,所以林北只研究了它的行业,用来辅助最近的光刻胶行业调查任务,并没有对财务进行分析。总而言之,南大光电之前做MO源,但最近这门生意好惨。为了走出困境,公司积极布局电子特气行业,经过3年努力,特气的业务已经超过了老业务MO源。
   然后是我关心的光刻胶行业,作为南大的校企(大股东南京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公司也理所当然地能拿到国家科研专项任务,一上来就高举高打研发ArF光刻胶,这可是中国目前没有办法供应的产品,同样还在研发的还有北京科华和容大感光。当然,所有这些公司都还在研发中,还没有一家投放市场,接着光刻胶的概念,好几年股价震荡的南大光电迎来大涨。
   2019年1月,南大光电卖掉了北京科华的股份,价值1.7亿,获得了近2000万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28.87%,多好的一只母鸡就这么被卖掉了,现在公司多了一家技术NB的竞争者。但笔者不是公司高管,对此举不好评论。

南大光电4项业务:MO源、光刻胶、电子特气、ALD前驱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