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激励模型的内容

2024-05-17 23:53

1. 综合激励模型的内容

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人在作出了成绩后,得到两类报酬。一是外在报酬,包括工资、地位、提升、安全感等。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在报酬往往满足的是一些低层次的需要。由于一个人的成绩,特别是非定量化的成绩往往难于精确衡量,而工资、地位、提升等报酬的取得也包含多种因素的考虑,不完全取决于个人成绩,所以在图中用了一条曲折的线把成绩与外在报酬联系起来,表示二者并非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另一种报酬是内在报酬。即一个人由于工作成绩良好而给予自己的报酬,如感到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对自我存在意义及能力的肯定等等。它对应的是一些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而且与工作成绩是直接相关的,是不是“内在报酬”与“外在报酬”就可以决定是否“满足”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注意到,在其间必然要经过“所理解的公正报酬”来调节。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把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同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报酬相比较。如果他认为相符合,他就会感到满足,并激励他以后更好地努力。如果他认为自己得到的报酬低于“所理解的公正报酬”,那么,即使事实上他得到的报酬量并不少,他也会感到不满足,甚至失落,从而影响他以后的努力。波特一劳勒期望激励理论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是非常有影响的激励理论,在今天看来仍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设置了激励目标、采取了激励手段,就一定能获得所需的行动和努力,并使员工满意。要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奖励内容、奖惩制度、组织分工、目标导向行动的设置、管理水平、考核的公正性、领导作风及个人心理期望着多种综合性因素。

综合激励模型的内容

2. 综合激励模型的介绍

综合激励模型是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爱德华·劳勒在美国的布朗大学获学土学位,在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任教,以后在密歇根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和社会研究所组织行为室主任。他还是西雅图的巴特勒纪念研究所人类事务所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莱曼·波特也是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十一年,并在耶鲁大学管理科学系任访问教授一年。以后,他在加州大学管理研究院任院长和管理及心理学教授。波特一劳勒斯望激励理论是他们在1968年的《管理态度和成绩》一书中提出来的。

3. 综合激励模型的因素

波特和劳勒认为,在内容激励和过程性激励因素之外,从激励开始到工作绩效之间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1)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对完成任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慧眼识才,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如果放错了岗位,不仅浪费了人才,还直接导致不良的工作效果。(2)工作条件。选好人才后,还必须要为其发挥才干创造必要的条件,配备必要的资源。(3)角色感知。为了让职工做出优异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帮助职工充分了解该角色、该岗位或者该项任务对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让职工充分地把握好岗位的目的和要求。

综合激励模型的因素

4. 综合激励模型的特点

1、“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2、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具体地讲,“角色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认识是否明确,是否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了自己的主要职责或任务;3、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当职工看到他们的奖励与成绩关联性很差时,奖励将不能成为提高绩效的刺激物;4、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偿是否公正。如果他认为符合公平原则,当然会感到满意,否则就会感到不满。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1967年,波特和劳勒还在他们合作的《成绩对工作满足的影响》一文中表示了成绩对满足影响的一种理论模式:

5.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波特和劳勒认为,在内容激励和过程性激励因素之外,从激励开始到工作绩效之间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
(1)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对完成任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慧眼识才,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如果放错了岗位,不仅浪费了人才,还直接导致不良的工作效果。
(2)工作条件。选好人才后,还必须要为其发挥才干创造必要的条件,配备必要的资源。
(3)角色感知。为了让职工做出优异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帮助职工充分了解该角色、该岗位或者该项任务对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让职工充分地把握好岗位的目的和要求。【摘要】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提问】
您的问题已收到,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稍等一下,请不要结束咨询哦,您也可以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以便我更好为您解答。【回答】
波特和劳勒认为,在内容激励和过程性激励因素之外,从激励开始到工作绩效之间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
(1)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对完成任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慧眼识才,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如果放错了岗位,不仅浪费了人才,还直接导致不良的工作效果。
(2)工作条件。选好人才后,还必须要为其发挥才干创造必要的条件,配备必要的资源。
(3)角色感知。为了让职工做出优异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帮助职工充分了解该角色、该岗位或者该项任务对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让职工充分地把握好岗位的目的和要求。【回答】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6. 聊聊激励设计:行为-奖励模型

笔者是一名电商产品经理,在进行拉新裂变、任务签到、会场促销等产品业务构思时,发现都存在着同一个业务问题,即“如何引导用户完成指定的核心行为,并达成核心结果”。
  
 比如说,在构思拉新裂变活动时,涉及裂变发起分享者与裂变被分享者,对于发起分享者,首要的核心行为是发起活动,核心结果是成功完成活动;对于被分享者,首要的核心行为是帮助分享者完成指定操作(助力/砍价等),核心结果是成功帮助以及发起新的一轮裂变。
  
 这一系列的转化都是围绕着业务的核心目标进行的,在产品设计以及实际监测复盘中都应为此负责。驱动转化提升,都离不开激励的设计。
  
 因此,笔者从多项业务设计以及对竞品的观察分析中,提炼出此【行为-奖励模型】,作为面向此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实际使用时仍需要因地制宜,产品经理没有万能药,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分析。
  
 1、什么是行为-奖励模型
  
 2、为什么要用行为-奖励模型
  
 3、怎么使用行为-奖励模型
  
 1、行为:需用户完成的指定操作,比如点击按钮、发起活动、浏览页面、下单等
  
 2、奖励:给予用户的利益,分为易得利益与不易得利益,比如5000万现金红包、iPhone12、免单、现金等。
  
 3、行为-奖励模型:即利用奖励利益引导用户完成指定操作。行为是用户付出的成本,奖励是用户收获的收益。
  
  1、拒绝盲目设计: 
  
 关键环节可按照模型思考,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奖励对于下一步行为的影响,功能设计时更多是定性与心理学的预测,上线后更多是基于实际数据反馈得出的分析,拒绝过度主观的“我感觉”猜测。
  
  2、体现ROI思想: 
  
 可将行为与奖励之间的关系逐渐量化,将奖励/行为>1或者>>1的ROI思想作为大前提,从用户角度思考,参与动力是否足够,给予用户的价值是否远大于付出的成本,而非只会围绕着噱头思考。
  
 比如设计抽奖活动,围绕着行为-奖励的ROI思想,可设置为1分钱抽取1-100块优惠券奖励,ROI至少是100(当然此处是举例子,实际还要考虑业务成本的问题),而不是优先思考这个活动需要用户开通付费会员、活动的噱头是99福利日还是百万现金节。毕竟用户是聪明的,稳赚的事情才会考虑。
  
  1、确定目标人群: 
  
 互联网离不开对用户人群的认知,特定业务功能/活动设计时,都需要先确认面向的对象是哪些人群,这对于整个业务的构思是至关重要的,确定目标人群,设计符合他们画像与行为偏好的业务形式与链路,才是基础,否则容易出现定位不清晰的问题,甚至南辕北辙。
  
 比如90后年轻人适合活泼新奇、前所未有的冒险玩法,诸如花钱抽盲盒、合成照片晒自拍等,但中年人用户未必就能接受。
  
  2、设计关键链路: 
  
 人群确认后,就是形式与链路设计的问题。形式千万样,笔者归为发散性创造性的范畴,暂不在此讨论,重点说说链路设计的问题。
  
 链路设计的精髓在于容易。
  
 容易理解,符合直觉;容易参与,步骤清晰;容易持续,下一步提示明确。
  
 1)容易理解体现在:产品的用户教育。一是被动教育,即用户的可阅读性,是否符合基本的理解逻辑。比如抽奖,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抽奖次数限制如何,抽奖的奖品有哪些,抽中的奖品怎么发放,体现在页面设计的方方面面。二是主动教育,即主动给予用户的教育/引导,是否能让用户快速理解。这一点拼多多以及部分游戏做得比较好,可以理解为一种新人模式。
  
 以拼多多-助力领现金为例子,首次参与时,大致链路是:页面弹出红包-用户点击/倒计时自动拆红包-系统助力一次-成功助力一笔金额-分享按钮引导-头像区域闪动,全程“带玩”,容易理解并可快速上手,因而该活动在微信群里开始时,基本上很少人会问哪一步该怎么操作(这是一个侧面的效果印证)
  
 2)容易参与体现在:链路的简易性设计。比如说一键分享、一键登录并助力等,缩短不必要的参与流程,这是业务流程设计的基本功,也就是所谓的用户体感设计。
  
 3)容易持续体现在:再次启动的便利性。反面例子来说,是某些银行的抽奖活动,第一次进去,第二次就找不到在哪里了。正确的是,再次激活的消息推送也好,离开时的强化提示也好,都需要明确告知用户再次激活的方式与途径。
  
  3、梳理行为所需的成本: 
  
 基于前2点的基础,进入正题,分析梳理用户每个核心环节的成本,此成本包括心理成本、实际成本(金钱、时间等)。
  
 1)首先是心理成本:即如何获得信任感的问题。用户本身是警惕而敏感的,尤其是涉及到付出的问题,更需要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线。
  
 信任无非围绕着几个问题:是否真实?是否有风险?
  
 以上均可以从众心理与信任背书进行克服:
  
 从众心理:即利用其他人的力量影响个体。比如将参与人数情况、参与的个例情况、成功案例的展示灯,让用户觉得还是有其他人在参与的,例子:拼多多的XXX已评价、XXX已提取XX现金,都是明显的从众心理的运用,来增加真实性的心理认知。
  
 信任背书:即利用大众认知认可的代表物作为标的物。比如将上市企业、百亿市值、国家认可等社会公认的概念外露作为背书,以增加信任度。又比如将假一赔十、大牌保险公司承保等降低用户心理的风险认知
  
 2)实际成本(金钱、时间):此项与奖励密切关联,为一个整体的关系,一起讨论。但有个基本前提,即从漏斗的角度来讲,实际成本越少、参与门槛越低,转化会越好,反之亦然。
  
  4、选择奖励: 
  
 1)奖励是有自然属性的:人群属性与流量属性。
  
 人群属性体现在:与上述目标人群的匹配度。比如年轻人偏好的奖励更多是潮流的物品,潮鞋、游戏机、布娃娃等等;宝妈一族偏好的奖励更多是与家庭、育儿相关的物品,比如尿不湿、厨具等等;极客一族偏好的奖励更多是黑科技、高科技电子产品……等等。当然也有符合普适大众偏好的奖励,比如现金红包。因而奖励具备针对偏好的人群属性,很多时候跟目标人群有很大关系。
  
 流量属性体现在:奖励本身单品具备的流量。互联网时代,商品本身的流量分配是不均匀的,呈现金字塔或者二八法则形态,即一定时期会有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具备大量的流量的。比如苹果新品发布会时的iPhone12,小米的小米平板,硬通货的53°酱香型茅台酒等等。都是具备大量的群众认知度的单品,称之为流量爆品,本身是会吸引流量关注的。
  
 2)奖励的基本要求:奖励>行为成本,即大家说的钩子。奖励的实际利益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动力的关键。比如拼多多的500块现金提现活动,引起的数量效果就很明显,因为利益足够大,大到大部分用户都能克服分享给朋友、消耗社交关系的行为成本付出(当然里面还有沉默成本等其他设计理念影响)
  
 3)奖励的易得性呈现:无论概率如何,都需要呈现给用户奖励是易得的,即可预期的,体现在每个环节对用户行为的希望塑造上,让用户觉得他的行为付出是有希望的,这样才有利于转化的提升。比如已邀请2人时,提示只差3个人即可抽取500元现金等。时刻保持奖励的希望,行为的链路才会可持续。
  
 以上暂时是方法论层面的模型阐释,后续有机会将继续补充实操案例。本质是不变的,要从用户的角度思考,奖励/行为的ROI是否有吸引力。
  
 2021.08.15 Joe

7.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1)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对完成任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慧眼识才,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如果放错了岗位,不仅浪费了人才,还直接导致不良的工作效果。(2)工作条件。选好人才后,还必须要为其发挥才干创造必要的条件,配备必要的资源。(3)角色感知。为了让职工做出优异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帮助职工充分了解该角色、该岗位或者该项任务对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让职工充分地把握好岗位的目的和要求。【摘要】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提问】
(1)能力和素质。一个人的能力对完成任务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慧眼识才,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如果放错了岗位,不仅浪费了人才,还直接导致不良的工作效果。(2)工作条件。选好人才后,还必须要为其发挥才干创造必要的条件,配备必要的资源。(3)角色感知。为了让职工做出优异的绩效,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帮助职工充分了解该角色、该岗位或者该项任务对他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让职工充分地把握好岗位的目的和要求。【回答】

综合激励模型中,什么仍然是决定性因素

8. 员工激励机制的理论模型

1. 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A·H·Maslow)——各需求包括:● 生理的需求。如衣、食、睡、住、水、行、性● 安全的需求。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 社交的需求。如情感、交往、归属要求● 被尊重的需求。如自尊(有实力、有成就、能胜任、有信心、独立和自由的),受人尊重(有威望、被赏识、受到重视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求。其特征是自发性的、集中处理问题、自立的、有不断的新鲜感、幽默感、浓厚兴趣、不受束缚的想像力、反潮流精神、创造力、讲民主的性格——在某一阶段上,人的多种需求并存,但只有一种需求取得主导地位。——在不同时期,需求结构在动态变化,大致是逐步从低到高、从外部向内部满足。——满足上行机制:尚未满足的较低层需求总是主宰的,只有在满足它之后,紧邻的高一层需求才被激活成为主宰。——挫折下行机制: 高一层需求在未得到满足、受到挫折后,低一层次的需求重新成为主宰。2.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激励因素(内在因素) 保健因素(外在因素)工作成熟感 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工作中的信任和赞赏 监督工作本身挑战性和兴趣 薪资工作职务的责任感 人际关系工作的发展前景 工作环境或条件个人升迁机会 工作安全感职务、地位个人生活——激励因素为满意因素,有了它便会得到满意和激励。——保健因素为不满意因素,没有它会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3. 公平理论(美国J.S.Adams,1963)Qa/Ia比Qb/IbOa为当事人的工作所得、奖酬,Ia为当事人的工作付出、投入,O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所得、奖酬,Ib为参照对象的工作付出、投入。(1) 当以上公式两侧相等时,当事人感到公平;(2) 当以上公式左侧大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占了便宜,行为有:——当事人产生歉疚感,从而更努力工作。——当事人心安理得。(3) 当以上公式左侧小于(〈)右侧时,当事人感到吃了亏,行为有:——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奖酬、待遇。——当事人减少自己投入努力,如迟到早退、怠工、出废品、浪费原料、放弃责任。——当事人想方设法把参照者的奖酬待遇拉下来。——当事人想要参照者工作干得更多。——参照者心理上调节对这些变量的认识(类似于用阿Q精神),使之平衡。——改变参照对象,求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自慰效果。——在企业没法达到公平感觉时,当事人辞职,另谋高就。(4) 公平感觉纯粹是主观、心理上的反应。在现实中,人们常常高估自己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从而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4. 综合激励模式(Potter和Lawlor)莱曼·波特(Lyman Porter)和爱德华·劳勒(E.Lawler)将激励过程看作外部刺激、个体内部条件、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共同作用过程。激励是一个动态变化循环的过程:奖励目标→努力→绩效→奖励→满意→努力,这其中还有个人完成目标的能力,获得奖励的期望值,觉察到的公平,消耗力量、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只有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满意的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