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筠的介绍

2024-05-19 01:00

1. 陈一筠的介绍

陈一筠,女,1940年4月20日,生于四川省筠连县,重庆市人,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青爱工程首席专家;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

陈一筠的介绍

2. 陈一筠的人物简介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政治所、苏联东欧所、社会学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国外社会学》主编。2000年12月从社会科学院退休,全力从事学术团体的社会工作。主要学术专长是家庭社会学与婚姻资询,现从事婚姻家庭社会学与妇女问题研究。

3. 陈一筠的社会影响

陈一筠教授多年来笔耕不止,社会活动不停。她的科学观点及音容笑貌感染着、激励着成千上万的读者与听众。国内外学术界对她的学术成就及事业追求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被聘为国内3所大学和国外两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并被国家教委基础司、中国科协教育专家委员会、全国妇联婚姻家庭研究会及中国性学会聘为专家委员会副委员。

陈一筠的社会影响

4. 陈一筠的主要成就

从80年代末至今在各种媒介上发表观点,形成了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派别。1988年回国后开始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先后出版了《婚姻家庭的科学咨询》、《走向婚姻》、《天涯何处觅佳偶》、《婚姻旅程探幽》、《解读性的奥秘》、《两性世界何处去?》等专著,主编了《家庭与下一代》、《读懂孩子青春期》、《家庭与社会保障》等国际学术论文集。随着学术生涯的发展及社会实践的深入,陈一筠教授被多家媒介聘为专栏作者、专题节目主持或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北京电台、电视台,山西电台、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以及各种著名报刊,都有她的声像和文字。她的理论及对实际问题的见解,被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妇女工作界广为接受和传播,对社会舆论有较大影响。

5. #人物介绍 陈一筠教授

陈一筠教授出生于教育者之家,1959年在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64年毕业。
  
 1978年,她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不久便被派往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留学,回国后担任《国外社会学》的主编。其间翻译和主编出版了10多本著作。
  
 1987年再度被派往北美,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专门研究婚姻家庭与社会工作
  
 1988年回国后开始从事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
  
 90年代,陈一筠教授再次到美国哈佛大学、罗杰斯大学和欧洲的哥本哈根大学、圣加伦大学等校访问和讲学,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993年陈一筠教授创办了“京伦家庭科学中心”,承担了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
  
 2000年,陈一筠教授组织了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等国际资助下,创立了“青苹果”国际项目,创办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信息中心”,出版了《青苹果》杂志和开设了“青苹果”网站、“青苹果健康咨询热线”以及“青苹果”家长学校、少男少女课堂等。
  
 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陈一筠教授主编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在北京、上海、天津等教育部门得到广泛的采用。
  
 2003年8月,卫生部和民政部批准建立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陈一筠被聘为主任。
  
  
 
  
  
 陈一筠婚姻生活及启示
  
 她的丈夫生长在末代皇室的后裔之家。世世代代的书香门第虽给了他良好的教养,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却留给他某种程度的"男尊女卑"意识。陈一筠的丈夫回忆说:"我父亲下班回家就是抽烟、喝茶、看报纸,此外就是给我们钱花,就是一个大男人"。
  
 
  
  
 结婚之后,陈一筠最不能容忍的是丈夫家里那种男女有别的传统秩序与角色界限。她与丈夫常常争吵,她甚至产生过一个痛苦的念头:离婚!可是丈夫还全然不知自己错在哪里呢!
  
 
  
  
 经过与丈夫多次争吵后的反复思考,陈一筠心里渐渐明白:横在她和丈夫之间的"文化鸿沟",原本是源于两人自幼的不同成长环境和家长们的性别角色示范,这不是夫妻争吵能解决的问题。让岁月去磨练吧,时间也许是最好的调解者。
  
 
  
  
 她的丈夫在她出国一年的时间里竞然练就了操持家务、照料女儿的非凡本领。对婆母和丈夫的种种变化,她内心充满了欣慰与感激。要让丈夫再接再厉,在分担家务中体悟男女平等的真理。
  
  
 
  
 选择配偶不过是选了一件原材料,幸福的婚姻却是创造出来的一件艺术品。它需要锲而不舍,独具匠心。

#人物介绍 陈一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