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2024-05-16 02:20

1.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庞大生力军,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由原来单一的人才培养功能,逐步向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多项功能转变,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大幅度增长,不仅增加高校收入,也提高了高校教学质量、科技水平,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但在科研经费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经费配置不合理、滥用情况严重、核算不规范等。因此,正确认识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认真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在当前,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配置不合理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科研经费投入,目前在科研经费配置上,以行政力量为主导配置资源,一些在高校、科研院所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可以方便地获取课题项目;学术等级思想严重,一些有学术头衔的,在学术资源的配置中处于强势地位;有的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的申请和管理上还存在门户之见,优先照顾本系统内的高校和申请者。有的人手中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科研经费,日子好过了就不思进取,甚至有些人以钱为目的,科研成了谋生的手段。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重立项轻结果;科研人员申请项目,要填写大量表格,谈科研思路、设计技术路线、构思创新性成果,而一旦经费申请到手,便转给研究生们操作,或放置一旁,到课题结题时从他处搬来“成果”交差,所谓拿了经费不出活。在具体科研活动中,有重利益轻尊严和声誉的现象存在。

  (二)科研经费滥用情况严重

  科研经费使用的“黑洞”有多大?根据发布的山东省2006年度审计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让人触目惊心:一些单位科研经费中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开支仅四成,其他的都被用作管理费用、人员经费、招待费,甚至本应由科研人员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私家车保险费和维修费也从中列支。审计报告披露,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费仅占5.6%,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山东大学两个科研项目分别有14笔和9笔开支是以“计算机耗材”、“办公用品”等虚假品名的发票报销。有科研人员透露,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支铅笔都能巧立名目在科研经费中报销。

  (三)科研项目账有增无减,结题不结账现象较为普遍

  科研项目已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财务账面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算,不仅使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许多固定资产得不到清理,也给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和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度。经费一直挂在账上还会造成年终会计报表高校未完成科研项目的经费大量沉淀,使会计报表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不规范

  有的高校专门设立独立账套核算科研经费收支,但很多高校则将科研经费与教育事业费归在一个账套核算,将收到的由主管部门通过预算下达的科研经费放在“科研经费拨款”和“科研经费支出”科目核算;其余的纵向、横向科研经费不论性质、渠道来源全部放在“代管款项”科目核算,一般采用“三栏式”明细账,不设置明细科目,费用归集很笼统,科研项目完成结题时填制的经费使用报表数据随意性大,科研经费财务信息失真。由于各高校在科研经费核算方面口径不尽相同,会计数据不可比,也影响相关会计指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高校评估机制和教师业绩评价制度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各类评估、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都要以科研项目的级别和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科研项目和经费越多,说明学校科研实力越强,学术水平和师资队伍的素质越高,而且决定着高校的“排名”。高校对教师考核和评价也以科研经费到位额度以及论著或论文的发表数量、成果鉴定数、专利数、获奖数等作为衡量指标,并成为高校教师提职、提升的重要依据,致使许多教师想尽各种办法争取项目,甚至出现“拉关系”、“走后门”和“跑项目”的不正常现象,容易产生“钱权交易”等腐败问题,败坏了学术风气。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监督手段,转变管理观念,开拓管理思路,只有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得力,管理行为到位,才能保证科研经费正常而有效运转,最大限度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大科研人员财经法规培训力度,确保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制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就必须制定出一套适应不同性质研究工作要求的经费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经费管理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建立审批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明确项目结题时间和结余经费分配比例和奖励办法,避免长期挂账;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通过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定,使科研、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财经制度、法规,节约经费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完善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科研经费资助应按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体现“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理念,以同行评价占重要地位。专家评审小组成员的选择应以学术声望为依据,主要是资深的科学家、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资助的方向更多的放在资助学科和申请人的优势上,扩大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行内人士的覆盖面,选择优等的申请者给予资助,鼓励自由竞争。

  3.加强对科研人员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高校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去学习财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对科研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律制度了解不多,使其在科研经费使用方面随意性大,招待费、通讯费、交通费、复印费、劳务费支出占很大比例。有的人开具与实际不符的票据到财务部门报销,个别人甚至以协作费、测试费等套取现金,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扰乱了科研工作秩序。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必须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做到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可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或互联网、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使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1.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高校的科研项目根据经费来源不同一般分为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和学校科研项目三类。现行的《高校会计制度》对各类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规定不明确,使得各高校核算科研经费时使用的会计科目不一致,影响有关部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统计及对比。国家或主管部门应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科研会计制度,各高校根据制度要求设置会计科目,按收入来源、支出内容不同设置总账和明细账,设立独立账号,专人负责核算,专款专用。

  2.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在学校局域网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连接科技部门、财务部门、课题负责人以及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由科技部门将科研课题名称、下达经费单位、研究期限及经费预算方案等信息录到课题负责人名下;财务部门负责将收到的每笔收入、发生的每笔支出明细录到每个课题中;课题负责人通过密码可在网络上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及结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各职能部门可通过该网络平台及时快速地获取准确、完整的科研课题有关信息,达到管理环节的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渗透,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三)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

  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规定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研究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及时办理结题手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将结题项目的有关信息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核对经费收支结余情况,如实填制经费使用报表。对项目结余经费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避免应结未结科研项目越来越多,长期挂账现象。

  (四)改变不合理的高校评估机制和教师业绩评价制度

  对高校的评估指标应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水平、科研实力、师资力量、各项硬件设备的质与量、财源、就业率、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声望、同行评价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目前高校的评估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自己主持的,从长远和国外经验来看,应由公众、社会、学校及政府均认同的权威评估机构来进行,才更能体现公平、公正。

  教师业绩评价是对教师的整个工作做出总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科研经费的多少,项目的数量和层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科研成果。如科研项目结束或验收后,是否能增强学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否能提高学校科研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是否能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科、年级、教学风格、学生特点和教学背景等,结合教师的个体素质基础和可能的、合理的发展路向。这些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可以作为教师晋升职务和职称的条件。

  (五)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科研经费被滥用,早已不是新闻,但在一系列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办法出台后,问题还是频频发生,这说明,科研经费的监管仍然没有真正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为了确保科研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审计、财政、科技和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防止科研经费使用违反预算管理规定,以协作费、劳务费等虚假名义外拨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形成资产流失等问题。对违反科研管理规定、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损害学校声誉的,坚决予以惩处,挪用、贪污受贿触犯刑法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2.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高校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因此,各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强科研人员的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合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意识。加强学校主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增加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知识,明确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与协作,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  预算不仅仅是为了申请到项目,项目申请到以后,预算也并不是束之高阁,而是为了申请到后依据预算执行。所以项目的预算编制决不能马马虎虎。项目申请时,课题组负责人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财务部门应协助课题组负责人编制预算。项目经费来源和经费开支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详细、明确、切合实际。科研部门审核时不仅要强调项目申请人的学历、职称、项目方向、金额,更要注意审核项目的预算编制。对于预算编制不负责任的课题组,绝对不能
                     接收。项目经费到位后,科研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密切配合,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以项目预算为依据,共同监督经费支出情况,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及时纠正,让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科研管理水平。 3.加强科研经费成本核算  科研经费核算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对科研进度进行财务监控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应在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下,加强对科研经费日常开支核算的从严管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没有纳入科研项目预算且与本项目无关的内容,以及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不得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另一方面,推进科研课题的全额成本核算,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特别是对开展科研活动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水电费、实验材料、实验设备折旧费等间接费用,应该按科学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这样既能够保证科研经费开支的适度、合理、透明,同时也能够杜绝因为成本核算不完整,造成科研项目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事业经费项目的发生。 4.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与考评机制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审计部门的作用。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审计部门要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使用情况等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
                     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应共同探讨,制定出适合高校科研经费特点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科研绩效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对科研绩效考评,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的作用,增强竞争意识,鼓励科技观念创新,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创造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了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必须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探索和实践,以保证高校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

3.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你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吗?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加大科研人员财经法规培训力度,确保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规范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
(三)加强科研项目结题结账管理
(四)改变不合理的高校评估机制和教师业绩评价制度
(五)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如何解决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4. 求问浅谈如何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

据统计,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截至2009年,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大丰收”的背后,反映了近几年高校科研工作发展迅猛的状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经常可见媒体的曝光:由于资金紧缺,部分高校科研经费被用于基础建设、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上。或者,众多科研经费被一些利益关系人当做一种潜在资源进行运作,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崇高和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权钱交易、利益交换等等。因此,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高校广大财务工作者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经费来源渠道复杂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有财政拨款的,学校自筹的、社会捐赠的、为其他业务单位承担的、上级单位拨给的还有商业运作开发的。对于来源不同,对其经费管理也不同,如在预算中,来自财政拨款的,一般纳入部门预算,作为项目经费管理,对其支出管理也比较严格,有些还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在审计时往往也是检查得重点;而来自上级单位的,一般作为上级补助收入,其支出往往受上级单位意向而定,但是来自其他单位的,往往都没有纳入部门预算,作为往来款管理,这样,对支出管理往往较为松懈,而且对方单位也无权查看账面,造成有些支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的局面。对于商业开发的,则注重科研转化。
(二)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及费用控制,并定期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务进行核对。由此,观上存在了“管项目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项目”、“管审计的不管预算也不管项目”、“管预算的不管开支”,“管决算的不管预算”等现象。加之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上没能协调统一,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便极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出现科研经费已经用完而科研项目却未结题,或者科研项目已结题,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等情况 。
(三) 科研经费流失现象严重
1 转拨、挤占科研经费
有些科研人员为躲避学校对资金的审核和管理,把项目经费他向转移,致使科研经费未尽其用,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部分高校科研经费被用于基础建设、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上。有些高校考虑自身利益,以各种名义截留、挤占科研专项经费,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如支付会议费、差旅费、福利补贴、购买办公设备等,致使本就紧张的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2 浪费严重大部分人认为横向科研经费是凭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跟学校无关,于是到商场买衣服、家用电器,开具的却是购买复印纸、办公用品的发票,致使科研经费支出失去了真实性。还有大部分科研经费开支用于报销汽油费、出租车费、餐费、打印费等,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业务费用比例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和“偷梁换柱”的现象。
此外,由于目前科研经费总体上仍趋紧张,课题经费申请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承揽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被某些高校和专家教授当做一种潜在资源进行运作,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崇高和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权钱交易、利益交换,造成了巨大浪费。
3 结题不结账
按照《 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 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进行结算审核。 2007年,某高校对本单位科研项目进行清查,清出结题项目305个,结存资金1100多万元,平均资金闲置率36.3%,而且发现结题项目时间跨度较大,有些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使得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同时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高校对于结余经费处理也没有明确规定,管理松懈。有些课题已结,但部分高校人员为了想尽办法用完结余资金,就把课题结余资金用于个人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日常开销等。
(四) 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使科研经费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高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规模、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收入,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而财务部门却“重决算,轻预算”,审计部门缺乏全程跟踪监督,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且许多高校对科研项 目的立项、经费拨入、使用、结算、成果转化等流程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等,均没有完善的制度做控制,造成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缺失。
(五) 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
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是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较长时间以来,高校兼有教学单位、科研部门两项社会角色,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在身份上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在待遇上又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并以事业费的方式单独划拨。再者,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都是政府拨款,所以高校大都采用“统一核算”的财务核算方式核算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科研项目在使用各项设施时,仅象征性付一点管理费甚至完全不负管理费,这便不能准确反映出科研项目真正的间接费用。而国家明确规定高校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只包括设备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而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等是被禁止的。以上高校的做法明显与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相脱离,从而造成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

5. 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难题

 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难题
                         科学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科研管理制度,实现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那么,科研经费管理面临哪些难题呢?
         科研人员争取的项目和经费越多说明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做得越好,只注重科研成果,不计科研成本的思想很普遍。意识上不够重视林业科研财务管理,由于现有的科研项目大多在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科研经费所有权归课题室所有,由课题负责人说了算。只注重争取项目,却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更不重视科研项目的效益。使一些科研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不利于全面反映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成果和资产状况,限制了科学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完善科研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界定已形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社会贡献率。通过监督检查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合理使用科研项目经费,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加强科研经费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财务人员应当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研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整个工作过程。完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科学事业单位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
         2、制订完善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发挥出较大的效能。
         3、完善科学的科研经费财务核算体系,应当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4、根据研究所的实际,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和完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考核的指标体系,对科研项目的经费开支、科技含量、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以某杂交榛子项目为例:
         (1)项目经营管理模式由研究所牵头组织,项目实施地相关人员组成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和协调苗木繁育、坚果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保证生产出合格的榛子苗木、坚果。
         项目的实施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规范栽培管理。本项目苗木、坚果收集及销售由研究所统一负责,采用“基地+农户”的运行管理模式,以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购销渠道的方式与农户建立起巩固的产业化协作关系。
         农户、生产基地的连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自愿合作,利益联动,共同发展,带动项目实施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在苗木繁育生产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注重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一是由技术组制定统一的苗木生产技术规程,二是由技术人员巡回各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三是以经济效益为杠杆,激励生产者高质量的开展园地管理活动,四是制定实施严格的苗木质量标准。
         (2)项目的经济效益本项目产品主要为杂交榛子苗木和坚果,项目实施现已具备年产苗木200万株的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可具备逐年增加的坚果产量,项目实施单位可从苗木和果实的销售中获得稳定的利润。
         项目实施所建立的1.5万亩榛子栽培示范园,通过示范带动全省新建的榛树生产园虽然还未进入结果期,但园地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园内树体生长发育正常,从2010年进入结果期,开始显现经济效益,起潜在(估算)经济效益巨大。食用榛子主要有欧洲榛与平榛两个种,国外栽培利用的是大果型欧洲榛,我国广泛分布并在目前主要采集利用的是小果型的'平榛。
         我国是榛子(平榛)原产国之一,有近百万公顷的野生榛树资源亟待开发利用,榛子栽培业的兴起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榛树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榛子栽培业与榛子食品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大力发展榛子产业不仅可以为广大农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天然林、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由于榛子适应性强,可以在坡度较大的土地上栽培,榛树栽培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山区林业的综合开发、消灭宜林荒山,保证宜林荒地及退耕还林土地的合理利用,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财务管理 
         科学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科研管理制度,实现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逐步规范,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职责权限分工明确,管理流程规范,构建了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
         2、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从科研立项、资金到位开始,财务部门就要和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1)财务人员可根据申报科研项目资料,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提供给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管理决策者可靠的信息依据。(2)项目进行阶段,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3)当项目完成后,科研管理部门应当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时结清课题经费。
         3、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收入总额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收入占科学事业单位总收入的比重逐年递增。
         4、完善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结余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严格而详细的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结题后,课题结账的程序、时间及课题结余经费规定,便于各职能部门、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管理办法执行,按规定科研结余资金转为发展基金后,应主要用于祢补科研发展支出。
         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研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中期管理、结余经费的清理等工作。
    ;

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难题

6.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使高校合理有效地使用科研项目经费,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等院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项目经费均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截止2008年底,中国各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人数达39.2万人,筹措科研经费654.5亿元。据统计,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截至2009年,高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大丰收”的背后,反映了近几年高校科研工作发展迅猛的状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经常可见媒体的曝光:由于资金紧缺,部分高校科研经费被用于基础建设、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上。或者,众多科研经费被一些利益关系人当做一种潜在资源进行运作,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崇高和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权钱交易、利益交换等等。因此,如何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产生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高校广大财务工作者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一、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经费来源渠道复杂 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有财政拨款的,学校自筹的、社会捐赠的、为其他业务单位承担的、上级单位拨给的还有商业运作开发的。对于来源不同,对其经费管理也不同,如在预算中,来自财政拨款的,一般纳入部门预算,作为项目经费管理,对其支出管理也比较严格,有些还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在审计时往往也是检查得重点;而来自上级单位的,一般作为上级补助收入,其支出往往受上级单位意向而定,但是来自其他单位的,往往都没有纳入部门预算,作为往来款管理,这样,对支出管理往往较为松懈,而且对方单位也无权查看账面,造成有些支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的局面。对于商业开发的,则注重科研转化。 (二)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及费用控制,并定期与财务部门的相关账务进行核对。由此,观上存在了“管项目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项目”、“管审计的不管预算也不管项目”、“管预算的不管开支”,“管决算的不管预算”等现象。加之部门间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上没能协调统一,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便极易造成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而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出现科研经费已经用完而科研项目却未结题,或者科研项目已结题,结余经费却长期挂账等情况 。 (三) 科研经费流失现象严重 1 转拨、挤占科研经费 有些科研人员为躲避学校对资金的审核和管理,把项目经费他向转移,致使科研经费未尽其用,给国家造成资金损失。部分高校科研经费被用于基础建设、征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支付贷款利息上。有些高校考虑自身利益,以各种名义截留、挤占科研专项经费,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如支付会议费、差旅费、福利补贴、购买办公设备等,致使本就紧张的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2 浪费严重 大部分人认为横向科研经费是凭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跟学校无关,于是到商场买衣服、家用电器,开具的却是购买复印纸、办公用品的发票,致使科研经费支出失去了真实性。还有大部分科研经费开支用于报销汽油费、出租车费、餐费、打印费等,真正用于科研开发的业务费用比例较低,报销票据存在“失真”和“偷梁换柱”的现象。 此外,由于目前科研经费总体上仍趋紧张,课题经费申请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承揽科研项目,申请科研经费,被某些高校和专家教授当做一种潜在资源进行运作,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崇高和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权钱交易、利益交换,造成了巨大浪费。 3 结题不结账 按照《 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 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进行结算审核。 2007年,某高校对本单位科研项目进行清查,清出结题项目305个,结存资金1100多万元,平均资金闲置率36.3%,而且发现结题项目时间跨度较大,有些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使得课题中的许多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清理,同时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高校对于结余经费处理也没有明确规定,管理松懈。有些课题已结,但部分高校人员为了想尽办法用完结余资金,就把课题结余资金用于个人旅游费、通讯费、家庭日常开销等。 (四) 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使科研经费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高校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所制定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往往只重视科研项目的规模、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收入,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的建立。而财务部门却“重决算,轻预算”,审计部门缺乏全程跟踪监督,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而且许多高校对科研项 目的立项、经费拨入、使用、结算、成果转化等流程中经费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等,均没有完善的制度做控制,造成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缺失。 (五) 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 科研人员经费及间接费用核算不合理,是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的主要原因。较长时间以来,高校兼有教学单位、科研部门两项社会角色,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在身份上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在待遇上又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并以事业费的方式单独划拨。再者,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都是政府拨款,所以高校大都采用“统一核算”的财务核算方式核算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科研项目在使用各项设施时,仅象征性付一点管理费甚至完全不负管理费,这便不能准确反映出科研项目真正的间接费用。而国家明确规定高校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只包括设备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等,而人员工资、奖金、津补贴和福利支出等是被禁止的。以上高校的做法明显与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相脱离,从而造成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不准确。 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经费管理制度 按照科研经费的特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以加强对项日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管理,建立研究生助研津贴制度,加强科研经费转拨管理,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结余费管理。严格财务报销制度,严格管理项日经费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复核制度。理顺项目渠道,细化财务科目。进一步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建立审批制度,减少科研人员报账的盲目性、随意性。 在管理横向科研经费时,高校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应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注重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与核算。为了防止任何个人、课题组利用学校的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条件私自收取横向收入,防止同有资产流失,经财务部必须审核确认结题时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后,才能出具报告。 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更重要的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建国以来,我国曾颁布过《科技三项费用使用办法》,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执行法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很难起到强制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如果科研经费在立项、使用和管理上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就可以对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中的种种不正之风进行打击,不仅能起到防范和警示作用,以儆效尤,还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科技腐败事件的发生,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促进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多出成果。 (二)细化财务科目 例如,可以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列为财务一级科目,再把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列为二级财务科目,把业务费、材料费、设备费、协作费、修缮费、国际合作交流费、人员费、管理费等下设为三级财务科目,按照预算设立科目,分配经费,以预算合理地控制开支范围,必要时再予以调整;另外,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任基金项目等也列为二级科目,下设研究性经费、国际合作费和人员费为三级科目,也按预算经费进行计算和分配,相对前一类灵活性要高一些。 (三)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考核制度 从科研项目的技术水平、科技含量、经费数额、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根据是否给高校带来人力资源的积累、是否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是否增加了学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元素、是否提高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进行考核,在政策上加大对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内外部环境。在兼顾学校、二级学院、科研人员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关系下,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科研基金,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有实用价值而无资金支持的项目进一步实验、开发研究、市场推广等,努力实现向产业化转化,这些项目的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基金,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 ( 四)加强财务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从科研立项、资金到位开始,财务部门都要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使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发挥出更大的效能。财务部门应定期联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购置设备进行资产清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效益性、保证科研项目顺利的实施,还要加强对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绩效审计。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 中期管理、 结余经费的清理等工作。 (五)完善信息平台 为了项目负责人能随时可以查看到项目实际开支情况、各科目经费余额,剩余可使用经费等等,从而主动根据项目进展调控开支内容;为了审计管理部门能调阅项目开支明细,查阅开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预算,决算数据是否准确,开支归类是否正确等等;为了项目计划管理部门能结合项目进展和经费开支情况对项目进行督促,对不合理预算适时提醒项目负责人申请预算调整,掌握临近结题项目的经费结余情况,引导合理开支,因此,财务人员要利用现有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并与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开发具有本单位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特点与需求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综上所述,要改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混乱的现状,高校财务部门必须更新观念,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探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新办法和新途径,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使科研工作能真正有所成果。 参考文献: [1]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2]何军.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27). [3]陈兰.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商业经济,2009,(12). [4]刘勇,王茜.关于建立高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