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

2024-05-14 12:44

1. 读书笔记 | 《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

作者李一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一土教育、“奴隶社会”联合创始人。曾任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
  
 人们只看到她光鲜亮丽的标签,其实她的起点,和大家一样,是从一个个“不敢”、“不会”开始的:初入职场,不敢开口,不敢成功,不会当领导。职场小成,不敢要孩子,不会教育孩子,生活与工作无法平衡。人到中年,不敢转场,不敢做梦,不敢想“大问题”。生活里琐碎的烦,不会面对;生活的挑战,不敢“臣服”。知道内心的障碍,但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
  
 本书分享了她一路走来,如何兼顾女性、职场人士、妈妈,这三个身份,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源于自己内心的力量。
                                          
 “向外部寻求认可”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从外界认可带来自信,过渡到内生的自我接纳和自信心。
  
 有了这个转变,我们就会在职场拥有绽放的力量:从寻求认可到寻求支持。不是“请问,我这样想,你看行不行”,而是“我想去的地方是那里,我想做的事是这样的,你可不可以支持我”。
  
 我们不需要盼着谁来告诉我,“今天你很棒,可以开心舒畅”,而是我自己就可以判定“今天我很棒,可以开心舒畅”。
  
 只有能接纳自我的人,才能真正地从内而外领导自我,从而做出卓越的成就,吸引真正意义上的追随者,成为外在的“领导”。
  
 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成人,让你觉得你是被完全接纳的,你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都是被接受的?
  
 这是什么?这就是安全感,就是我什么都可以说,说什么你都会听,而且不管我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被接纳。
  
 完全的接纳,就是无条件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不断认可、教会孩子的自我接纳,是孩子人生无价的珍宝。这些支持她走过了人生很多关键且艰难的时刻。
  
 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是专注力;专注力的前提是平和;平和的前提是有安全感。这是一个闭环。
  
 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平和与专注力。平和的根本是知道自己被无条件地接纳和爱着。
  
 别人说的话都是他们内心的投射而已,和你并没有关系。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见什么吸什么的海绵,而是一面镜子,将投给你的评判反射回去。
  
 做镜子的这个转变也是成为“教练”的核心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内心清明,可以关注周围人的底层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是相信对方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他应该去的地方。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借助一个重要的工具,不是给答案,而是问问题。
  
 我们和孩子的核心矛盾其实是时间的矛盾。成年人往往生活在过去或者未来,反思以前发生了什么,计划下一步要做什么,为过去懊悔,为未来焦虑。而孩子是活在当下的,他们眼里只有眼前的事。想想七八岁以前的孩子,他们时时刻刻都活在当下,过去发生的很快就忘了,明天发生什么也不会想,当下的蚂蚁、沙子、树叶,就是世界的一切。这其实就是人和世界的一体性。
  
 天人合一是东方智慧的最高境界,而孩子生来就是合一的。我们和世界本是一体的,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分离”了。我们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来自这种分离,所以觉悟是重新合一的过程。孩子就处于这样的当下状态里,所以孩子是我们走向觉悟天然的大师。
  
 臣服不是“躺平”,不是消极,而是最深层次的积极,是允许生活做我们的指引者,活出人生本来应有的丰盈和精彩。而这种精彩要比我们“规划”的人生绚烂得多。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对我们的情绪负责,那就是我们自己。没有你的允许,就没有人能激怒你;没有你的允许,就没有人能伤害你。
  
 真正能改变你的人往往是没有想改变你的人,是他们做了自己的样子,你看到了,将其化为内心的需求,改变才会发生。反过来看,我们对别人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做好自己,没有“改变别人”的动机的时候,反过来看,我们对别人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做好自己,没有“改变别人”的动机的时候,别人反而更容易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内生的、持久的。
  
 自我评判的背后其实是深深的恐惧——如果我没有做到什么样子,没有满足什么样的期待,就不会被接纳、不会被爱。
  
 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根扎得越深,向外伸展的枝叶就越繁茂。
  
 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是面对它。困境是绕不过去的,你以为绕过去了,但早晚还会掉进同一个坑里。走出困境唯一的“捷径”就是回到困境,面对困境,再走出来。
  
 事情为我而发生。所有发生皆有缘由,是为了让我看到不曾看到的东西,前往不曾去的地方。

读书笔记 | 《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

2. 李一诺《力量从哪里来》观后感

李一诺在这个视频中讲了力量来自于三个方面:
  
 1. 力量,从别人的认可带来的自信而来.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一直坚持一个原则: 嘴巴多说建造别人的话,不要让它成为敞开的坟墓。 
  
 具体行动:
  
 如果需要对人点评时 说三点做得好的,一点需要改进的。时时鼓励,偶尔建议。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可能没有缘分真正明理 ,所以她需要先有自信,获得心理能量才会去改过。沟通的目的是成就人,而很多人需要的就是通过那一点认可而获得自信,进而有勇气坚持活下去。
  
 2.力量来源于“我想”带来的自觉
  
 我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就是力量来源于你的信念: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愿意做什么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3.力量来源于面对真实的生命
  
  现在的很多人在光鲜的简历下,是个空虚的自我。 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培养鲜活有真实的生命、自由、多元、充满创造力的下一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中国做教育很难,高管控和高焦虑的大环境。看到创新,人们不是鼓励和支持而是免责。在这个大环境下,你可以发挥的空间不大。
  
 当她讲到这里时,触动了我。真是应了那句话,有什么障碍就会相应什么。因为相似的经历,让我理解她在讲这一段时的无助的眼泪。当时我也是怀有一腔热血,抱定理想去圆我的公益梦。结果我发现发心很好的公益,在做的时候却是困难重重。
  
 资金不足、物资匮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看到了很多把自己做到心力交瘁的公益人。我觉得公益本是一件好事,因为付出,我们的人生会更幸福,更有意义。然而现实却是这份本该带给人光明、希望和幸福的工作,却让我体力透支、愁容满面、越做感觉自己越枯竭。
  
 做了一年之后,有个朋友很形象地说:“怎么感觉你上班像上坟呢”?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需要立刻离开那个环境。因为我能给的是我有的东西,我这样的状态会毁了自己也会毁了别人。那个时候,我还不具备适应大环境,做点小调整的心胸和智慧。所以当无法突破环境时,我选择了放弃也是在逃避。
  
 我以前没发现,来到青山书院时两次讲到这段经历都在伤心流泪,它还是我心中没过去的一道坎。因为我还有委屈、有不理解和深深的忏悔。
  
 我委屈的是,拿着低工资,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我们想做的项目不能继续,教育是个长期工程而不是一时的猎奇。我没有看到结果,我也没有看到有多少人因为我们所做的事而改变。
  
 我忏悔的是有一颗公益的心,但是为了项目能够推进,为了对团队负责,我做过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现在想来千不该万不该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假人,没有真正用心服务。什么是义工?青山书院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义工,而以前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不太称职的社工。
  
 我18年辞职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干这种等、靠、要的公益。我要能自己赚钱做自己想做的项目,能够自给自足。就像现在享受的张老师给我们的恩泽一样。

3. 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上)

前两天,看了几段李一诺与丈夫申华章之间的问题式对话视频,轻松的气氛,简单的对答,让我受益匪浅。
  
 关键是她整个人的状态、语气、语言都很接地气,没有丝毫高知的高冷范。透过屏幕都有一种看到她就不由自主愿意打开心门向她倾诉衷肠的感觉,没有防备与距离。
  
 她可曾经是妥妥的学霸。高中都能考第一名的学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然后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之后进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6年时间就从员工做至高管,又从高管评选为合伙人。之后又任职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期间还生了三个娃。最后又回国创办了“一土教育”,有自己的公众号、学习社群。今年12月又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她不仅实现了从商界、慈善、教育三个完全不同领域的成功跨越,而且全都做得风生水起。44岁的她可谓是一路光鲜、高歌猛进。
  
 我对她的初印象是缘于去年偶然看了她的一场演讲,但印度深刻。上个月和朋友偶然又聊起她,我一下就记起了她。朋友向我极力推荐她的诺言社区,还有她的新书《力量从哪里来》。
  
 昨天,书终于到了。我抽空看了将近一半,感慨良多,感动更多。一次次被她文后的觉察练习中的提问触击到内心最敏感的地方。
  
 书中她并没有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在“人生赢家”这条路上的从容自若或应付自如。而是在每一个阶段如何面对每一次“不敢”。
  
 关于本书要说的太多,下次专门展开篇幅来写。

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上)

4. 书籍摘抄|《力量从哪里来》李一诺·面对每一个不敢

摘抄合集
  
 1.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感受到的困难,不管别人怎么看,对自己来说如果是挑战,就从接受自己的“不会”“不能”“不行”开始,不要试图装作云淡风轻。一旦我们直面问题,应对挑战就不难。有方向、有努力,战胜困难就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诚实是面对困境的真正“捷径”。
  
 2.看到别人做了优秀的工作,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不要吝啬赞许和鼓励。它对给予的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可能会成为职场新人获得认可和自信的重要转折点。
  
 3.做选择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个选择会不会扩大视野,加深认知,如果是,就选择这条路。明确了这条内在的隐形道路,我们就知道外在的快和慢其实都是暂时的。
  
 4.“激发”和引领,似乎是一个在前面摇旗呐喊的领导者的形象,其实真正有效的激励并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你真实的选择和言行。
  
 5.所以做领导,不是继续在“做事”层面做贡献。团队需要你做的,不是比以前做更多同样的线性的事,而是做不一样的事。
  
 6.能做到听的前提,是“敞开”的状态。我们总在不停地输出观点,其实内心底层的状态常常不是防御就是攻击,是证明“我懂、我对”的状态。
  
 7.其实我们人生的时间大部分都在被恐惧追着跑。它像一个巨大黑影跟在我们身后,冷冷的、黑黑的,是很高大的一团,分分钟可以吞噬我们。所以,我们要不停地跑,但会发现永远甩不掉它。
  
 8.要想“打败”黑暗,不是靠对着黑屋子拳打脚踢,而是打开灯。一旦打开灯,房间里的黑暗就荡然无存。但是这个开关只有等你敢于转身时才能打开,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悖论。
  
 9.每一次选择和转折其实都是生活给我们的一次进行深度自我对话的机会,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10.人的起点和境遇不同,但人生而为人共同的底色,都是关于梦想、勇气、自由、孤独和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