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言的介绍

2024-05-09 14:05

1. 葛兰言的介绍

葛兰言(Marcel Granet,1884-1940),20世纪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汉学家,1884年2月29日出生于法国东南部Drome省,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的学生。葛兰言运用社会学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礼俗,而且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宗教的研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中国宗教》、《中国古代舞蹈与传说》、《中国古代之婚姻范畴》、《中国文明》等一系列名著。

葛兰言的介绍

2. 葛兰言的主要著作

《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法)葛兰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中国人的宗教》(La Religion des Chinois,1923年初版,1980年再版,1975年译成英文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1978年译成意大利文La Religione dei cinesi,1943年译成日文。《中国古代的节日与歌谣》(Fetes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1919年初版,1929年、1977年再版。《古代中国之舞蹈与传说》(Danses et légendes de la Chine ancienne),2卷,1925 年版。《中国人的思想》(La pensée chinoise),1944年初版,1979年第4版,1963年译成德文。1925年他在《亚洲学刊》(Asia Major)上发表了《道教考》,1953年收入《中国社会学研究》(Etudes Sociologiques sur la Chine)。《中国的文明》(法文标题为La civilisation chinoise),1926年初版发行,1929年再版发行。此书在1930年还出版有英文译本(英文标题为Chinese Civilization)。《中国的封建制度》(法文标题为Féodalité chinoise,于1952年出版。《关于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论文集》,1953年出版。

3. 葛兰的生平

葛兰于1933年出生于北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了,16岁的葛兰考进了女子职业学校,两年后毕业,在一所小学里做人民教师。但因她骑自行车摔下来,拿粉笔的那只手骨折,她只有放弃这份工作,回家为考大学做准备。这时有一位同学拿着《人民日报》大半版篇幅的广告对她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招播音员,你声音条件好,挺适合的,去试试吧。”她在同学的陪同下报了名,经过面试、口试、笔试,三榜定案,她的名字跃然录取榜上。那一年她18岁。走进中央台后,才真正感觉到这里与她的想象完全不一样,老同志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了她。她工作的部门是“纪录新闻组”,为了更好地与听众沟通互动,凡是播音的人都要有自己的播音名字,葛兰的名字就应运而生了。为了人民的广播事业,葛兰与收音机前的听众相伴60载。让她热爱这份事业的动力是源自志愿军由朝鲜寄给她的白瓷堂缸子:炸弹在战壕边缘轰然炸响,天空血样鲜红,一个战士第一反应就是扑向身边的小收音机,那里正播放着当日的新闻,轰炸过去了,小收音机的声音依旧,而那个战士再也没有扬起他年轻的脸。志愿军从前线寄给葛兰雪白瓷缸时,千叮咛万嘱咐,让她用这个缸子多喝水,保护好嗓子。  从热爱这份工作开始,她的进步是最快的。除了播送新闻,葛兰还跨界播送少儿节目、文艺节目。热爱话筒就是她的无限动力!从播报新闻到播报少儿节目,风格差异很大。葛兰专门去北师大旁听教育学和心理学,既是提升自己,也是更好地为新工作服务。  在一生中,让葛兰最难忘的是毛泽东主席去世的那段日子。  1976年9月9日,夏青播的是讣告《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而后续消息都是葛兰和方明承担的,早晨《报纸摘要》任务重,两点多钟就去看新华社发来的一叠叠稿子,5点半开始录音,6点半播出。有时候3点钟就开始录了,直到播出两个小时以后,录音还没有结束。半小时的《报纸摘要》节目延长到了7个多小时,增加6个半小时。那段日子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一直就在播音室里埋头工作。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播一篇长篇通讯,一个老工人的一句话就是“毛主席啊,我不能没有你啊!”当时她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在中国播音行业,说起葛兰和夏青的爱情故事,被熟知他们的人传为佳话。  葛兰不知道作为同事的夏青何时爱上了自己,那时她还太小。夏青本名耿绍光,是中国播音界的大师,夏青老师播音事业最辉煌的两件事,一是作为标准音在怀仁堂播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在上世纪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战中,周恩来总理点名让他对外播送中共反驳苏共的9篇重要评论文章。夏青比葛兰大3岁。与葛兰最开始的交往就是介绍各种著作,甚至买来送给葛兰。慢慢地交往深入了,有一次葛兰生病,夏青鼓起勇气,到葛兰家去探望。病中的葛兰看着站在眼前的夏青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并主动和他聊了起来,之后就正式开始“处对象”了。夏青比葛兰年长且成熟稳重,照顾葛兰是顺理成章的事。当时夏青的工作包括连夜写报摘,葛兰正好值夜班,夏青写完稿子之后,就去西单打一碗馄饨给葛兰送过来。有时陪伴着葛兰值夜班,并在实际工作中为她的播音把关。  1953年,夏青和葛兰结为连理,葛兰全包了家务活,因为夏青风湿病很严重,发作起来有时候需要连服十几片止痛药。他们一起半夜起身上早班,一起夜里播晚间节目,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由于夏青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习作风,使他在播音界声望极高。尤其是遇有疑难的问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去请教这位“活字典”,他播音的准确率也令人称奇。眼前的丈夫就是她学习的榜样,于是葛兰成为他妻子的同时也成为了他的学生。  1997年,夏青因类风湿病住进了铁路总院,1998年6月底,夏青突发癫痫,后又昏迷不醒。医生告诉葛兰:”抢救过来也会成为植物人。”葛兰坚定地说:“植物人我也要,只要他有这口气。”3个多月的昏迷,葛兰终日伴在他的身边,给他放录音,给他唱歌,给他朗诵诗,不断地叫唤他:“好了,咱们唱歌啊,一起回家啊!”终于,让所有人震惊的奇迹出现了,夏青的眼睛能看人了,手能抬起来了……从那以后,播了一辈子音的夏青被切掉了声带,只能用眼睛来表达。  岁月无声,夏青和葛兰相伴白头。2004年,夏青病逝。在夏老遗体火化之前,葛兰抚摸着夏青的头,轻轻唤了一声:“老耿……”无语凝噎,催人泪下。  夏青、葛兰,这两个名字总是习惯性地被人们连在一起,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播音员,他们的声音已经成为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记忆,让人无法割舍。

葛兰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