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2024-05-17 08:16

1. 激励机制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Motivation Syste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的内涵就是构成这套制度的几个方面的要素。

激励机制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2. 激励制度的意义

员工激励的意义:
1、让员工保持持续的激情和工作状态,从而使工作更具效率;
2、让员工有清楚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工作更具目的性,从而更具激情;
3、为公司团队意识服务,是每个员工更具使命感,对公司有认同感;
4、“公司是船,员工是开动船只的人”,每个部分都非常重要的,激励就是在给船增加动力;

扩展资料:
企业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
(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
(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
(3)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
(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
(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忙忙碌碌的行为。
(6)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
(7)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
(8)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
(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
(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
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激励机制对组织的作用具有两种性质,即助长性和致弱性,也就是说,激励机制对组织具有助长作用和致弱作用。
这种激励机制运行模式,是从员工进入工作状态之前开始的,贯穿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全过程,故又称之为全过程激励模式。
这一激励模式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可分为5个步骤,其工作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 双向交流。这一步的任务使管理人员了解员工的个人需要、事业规划、能力和素质等,同时向员工阐明组织的目标、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组织的奖酬内容、绩效考核标准和行为规范等;而员工个人则要把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个人的各方面要求和打算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同时员工要把组织对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了解清楚。
第二, 各自选择行为。通过前一步的双向交流,管理人员将根据员工个人的特长、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岗位,提出适当的努力目标和考核办法,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并付诸行动;而员工则采取适当的工作态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努力程度开始工作。
第三, 阶段性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对员工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进展及时进行评判,以便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再做适应性调整。这种阶段性评价要选择适当的评价周期,可根据员工的具体工作任务确定为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或半年等。
第四, 年终评价与奖酬分配。这一步的工作是在年终进行的,员工要配合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价并据此获得组织的奖酬资源。同时,管理者要善于听取员工自己对工作的评价。
第五, 比较与再交流。在这一步,员工将对自己从工作过程和任务完成后所获得的奖酬与其他可比的人进行比较,以及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看一看自己从工作中所得到的奖酬是否满意,是否公平。
通过比较,若员工觉得满意,将继续留在原组织工作;如不满意,可再与管理人员进行建设性磋商,以达成一致意见。若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双方的契约关系将中断。
全过程激励模式突出了信息交流的作用,划分了激励工作的逻辑步骤,可操作性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激励机制

3. 制度激励的意义


制度激励的意义

4. 激励机制的建立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是从对物的管理转向重视对人的管理,这是当今管理的一大进步。不仅适应于企业,而且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单位,都具有普遍意义,对每一个具有管理责任的领导者,都具有指导作用。运用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企业工作实践,把强化激励机制作为实现人本管理的基本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一、激励机制在人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凡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受到某种原因引发、引导而产生的。因此,强化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做好工作的基础。实践告诉我们,激励机制的形成,是实现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激励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的需要。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的大小取决于他的能力和激励两个因素。而能力与激励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能与干的关系。“能”是指人是否具有做好某项工作的能力和资格条件;“干”是指人有没有干劲,有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干劲越大,热情越高,工作绩效就越高,反之亦然。因此,领导要善于激励下属人员,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为单位的骨干力量。
激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开发人力资源的需要。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人的要素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一旦这种能量释放,活力将极大增强,但这种潜能是否挖掘出来,取决于激励是否有效。要看到,一个企业刚刚组建时,就会面对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资质较低等诸多困难,这就要求企业领导想方设法迎战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人才资源上,必须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对一些工作需要,本人想进公司而原单位又不同意放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采取先上岗待条件许可再办理调转手续的灵活方式;对管理科学,成绩突出的员工敢于大胆提拔和使用。人才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激励是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激励是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开展以“保质量、保工期、降成本”为主题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积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
激励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合理竞争,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循环,要求对参与市场竞争的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激

励,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只有竞争激励,才能使员工面临一种危机感,产生“落后就要挨打”的争先恐后思想。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是因为采取激励机制,在干部使用上取消终身制,坚持每年一次民主测评,能者上,庸者下。
二、实施和运用激励手段的原则和方法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积极性。人的积极性产生于自身的需要,由于受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环境的制约,积极性总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之中。因此,在实施激励手段过程中,要掌握积极性的运动规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选择最佳的激励时机。对人的激励也要与时俱进,必须及时、适时,也就是说要审时度势,选择适当的时机、最佳的时期实施激励手段。选择最佳时机对人进行激励,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激励对象的个性追求、周围环境以及激励对象影响群体的共同期望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心理分析和把握,了解到激励对象及影响群体需要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及时进行定向激励的引导。
二是注重综合手段并用。人们某种行为的目的总是具有不同程度的多种需要愿望和期望的驱动,如果目标尚未达到,则可能会强化或修正原来的行动动机;若目标已经达到,需要得到满足,则可能会产生新的需要和行为动机。根据这一特征,为有效完成这一过程,在实施激励手段时,应根据具体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主观条件,因人或群体而异地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多管齐下,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三是大胆引进竞争机制。竞争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激励机制的本质所在。因此,在实施激励的过程中,要能够巧妙的运用竞争机制引导人的行为方向与实现总目标一致起来,在既坚持公平竞争,又能很好的相互协作的基础上,挖掘出人的潜能。
三、实施激励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
激励行为的方法和内容有多种形式,通过广泛运用后越来越显示出神奇的魅力。从当前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方法:
一是形象激励。良好的单位形象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单位形象好,职工就会对自己有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产生极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增强向心力,不断推动单位各项工作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二是目标激励。设置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定目标时,让广大职工参与,不仅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而且一旦达到目标,还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在生产管理中,企

业要对所有项目推行项目风险抵押承包目标责任制,从项目经理、书记及所有管理人员按职务和责任大小上缴一定金额的保证金,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挂钩,实现责任同担、风险同当,从而有效地调动了项目经理以及参建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指标的按期完成。
三是榜样激励。领导者严以律己、率先垂范,起到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对下属人员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强调领导行为对下属的影响作用。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领导坚持重心下移项目部,把服务基层,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与群众三个一样,即:任务一样分配,收入一样考核,奖罚一样兑现。同时对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都必须由领导亲自负责带头抓,出现问题或不能按时完成目标任务,首先追究领导自身责任,给群众树立榜样,从而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
四是制度激励。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仅为职工提供了行为规范、社会评价标准,而且还与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等密切相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在执行中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领导和群众一个样,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保证了制度的严肃性。
五是竞争激励。竞争激励可以消除单位职工消极等待、观望攀比的心理,通过竞争,既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让每名职工都产生危机感,从而激发职工的活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通过单位的内部竞争,使职工之间、部门之间产生压力,从而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将压力变为动力,时时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作责任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
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机制加强人本管理,不仅有利于激发职工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推动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5. 激励的必要性?

给您提供一份针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建议,如下:

关于销售人员激励方案的设计

一:必要性:

    ①作为销售型公司一项基本的工资制度。

    ②公司能够留住销售人员的基本保证。

    ③从公司层面给以销售人员信心。

二:激励方式:

    ①情感激励:公司归属感的激励

    ②成就感激励:我们招聘的销售人员品均年龄在3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人不但有薪酬方面的要求,更有事业成就感方面的追求。建议公司给予目前销售人员区域经理级别的称呼。

    ③薪金激励:

三:具体激励方案-薪酬激励

   1.基本方式:底薪+短期激励+中长期激励+远期激励

               ①底薪由公司确定

               ②短期激励(月度激励):回款额0.4%

               ③中长期激励(年度激励):回款额0.2%

               ④远期激励:在一年以上的激励及留住优秀销售人员的激励方式。

  2.费用标准:

      >>差旅补助:

          ①一级城市在120元/天标准下实报实销。

          ②二级城市在80元/天标准下实报实销。

      >>手机补助:400元/月/人(考虑目前在全国都有商旅卡方面的手机卡,每人月均电话费在500元以下。)

这样一个销售人员的月收入即为:基本工资+月度提成+差旅补助+手机补助

希望上述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激励的必要性?

6. 激励的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等因素组成。它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所以认识和了解激励的机制,对搞好激励工作是大有益处的。1.激励时机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打个比喻,厨师炒菜时,不同的时间放入味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根据时间间隔是否规律,激励时机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根据工作的周期,激励时机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激励时机既然存在多种形式,就不能机械地强调一种而忽视其他,而应该根据多种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要加以综合的运用。2.激励频率所谓激励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里进行激励的次数,它一般是以一个工作周期为时间单位的。激励频率的高低是由一个工作周期里激励次数的多少所决定的,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激励频率的选择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客观因素包括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激励对象的素质情况、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等等。一般来说有下列几种情形:——对于工作复杂性强,比较难以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应当高,对于工作比较简单、容易完成的任务,激励频率就应该低。——对于任务目标不明确、较长时期才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低;对于任务目标明确、短期可见成果的工作,激励频率应该高。——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差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高,对于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工作人员,激励频率应该低。——在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高;在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好的部门,激励频率应该低。当然,上述几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划分,通常情况下应该有机地联系起来,因人、因事、因地制宜的确定恰当的激励频率。3.激励程度所谓激励程度是指激励量的大小,即奖赏或惩罚标准的高低。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和欠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比如,过分优厚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丧失了发挥潜力的积极性;过分苛刻的惩罚,可能会导致人的摔破罐心理,挫伤下属改善工作的信心;过于吝啬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多干不如少干;过于轻微的惩罚,可能导致人的无所谓心理,不但不改掉毛病,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从量上把握激励,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激励程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激励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超出了这一限度,就无激励作用可言了,正所谓“过犹不及”。4.激励方向所谓激励方向是指激励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 基本上得到满足时,应该调整激励方向,将其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先需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员工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先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所以及时发现下属的优先需要是经理人实施正确激励的关键。

7. 激励性管理的重要性

      导语: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管理者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抓好。
            1、创造激励性的薪酬机制。 
         薪酬非常重要,是员工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无论薪酬多么重要,它一定要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发生直接关联,才能发挥应有激励的作用,就是在一个薪酬总体水平的较高的企业也理应如此。企业应当依据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即表现的优劣来区分薪酬。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以及技能含量高等岗位员工的薪酬要高于其它岗位。但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表现优异就应当得到适当的奖励。薪酬奖励不能单纯看学历高低,学历高低只是胜任本职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你潜能发挥的重要基础。能够明显量化的工作岗位,可将工作效率作为报酬的重要依据,制订效率与薪酬紧密挂钩的政策,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不可否认,企业员工总体薪酬水平较高,企业的凝聚力相对地也就较强。
          2、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作为企业在制订各种政策、制度时,应当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制订有激励的条款。作为领导要严格贯彻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好各项考核实施办法,给员工创造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他们有踏实感,感到跟着这样的领导不吃亏。开通多个上升通道,不要全体人员只走“仕”途一条路。应当建立科技人员、技能人员以及销售人员的专门管理制度,认真考虑在薪酬激励方面的具体措施,鼓励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打造花园式企业,创造整洁文明、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能为企业增加不少分,这也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3、设立个性化的激励方案。 
         人的需求有若干层次,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员工就会转向其它需求。管理者应当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奖励。①为优秀员工提供额外的福利。将福利作为员工表现优异时的报酬,既是物质奖励,也是特殊的精神奖励。②为员工设定工作目标。对许多人而言,最强烈的工作动机来自工作自身的挑战性、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出于这样的因素,可为有才能者提供多种发挥创意的机会,设定工作目标。明确地告诉员工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回馈,以此鼓励。明确的工作目标不但清楚的传达员工的工作职责,并且也是评估其工作表现的客观标准。如以集体为主的项目,就以集体表现作为报酬的依据,可以有效提升团队的合作意识。③组织团队活动。不定期的组织团队活动可以增强凝聚力,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如拓展训练、专题晚会、趣味比赛、出游爬山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将员工聚到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感受到团队的温馨,并留下美好的记忆。④通过岗位轮换,丰富工作内容,增加挑战性。这样既可培养多面手、克服岗位疲劳,同时又可消除不同分工造成的隔阂,达到互相信任、互相了解的作用。⑤教育培训也是激励手段。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相当于未来的长期薪酬,具有明确的激励作用。参加外部培训是员工最为喜欢的'一项奖励。
          4、精神与情感激励。 
         ①注重表扬与称赞。要及时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当员工完成了某项工作取得成绩时,最需要得到的是领导对其工作的肯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点最容易被领导忽视。其实,表扬和称赞员工并不复杂,根本无需考虑时间与地点的问题,随处随时都可以称赞员工。一句温暖或鼓励的话、一个真心的问候、一个肯定的肢体动作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②注重沟通与指导。沟通是互信的基石,是上下级的粘合剂。沟通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在沟通中,真诚地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方法,真诚地为员工答疑解惑,就能拉近你与员工的情感距离。通过沟通传递给员工的信息是你非常在乎他们、关注他们。
         ③注重关心与尊重。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当员工家中出现大事,领导应当予以关心关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关键时刻你有心帮了他,他会记你的好,在工作中哪有不支持你的道理。领导需要学会尊重人,尤其是尊重有才能的人,并将这份尊重转换为让员工尽情发挥个人创意的时候,工作成效必定直线上升。这样一来,员工不仅能满足实现的需求,也能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与尊重。
         ④注重帮带作用。帮带的核心就是身教大于言传,示范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品行和作风直接影响你的员工,一个拖拉的领导是培养不出来一个雷厉风行员工的,己身不正何以令其行。帮带也不要变成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要领导来干。
          5、负激励。 
         处罚在实施的时候都是严肃的,冷漠无情的。处罚是对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维护,是必须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处罚时千万不可在人情面前打折,打一次折处罚的价值就永远不能升值了。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挨罚的很多人都是有特长的、优秀的。过去有句话讲“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没有用”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企业采用一罚了事,万事大吉,就极有可能造企业人才的流失。处罚决不单单是冷酷无情的,只要大胆创新思维,处罚完全可以变得和正面的表扬一样激励人,甚至比正面的表扬奖励还要积极有效能。
          激励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激励时机。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员工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激励可能会让员工觉得多此一举,使激励推动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
         2、激励频率。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二者成一定的反比关系。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恰当的激励频率。
         3、激励程度。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和不足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造成对工作热情的严重挫伤。
         4、激励方向。在不同时期,各种需要的动机作用是不一样的。理论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5、激励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以正激励为主的原则;内激励与外激励相结合、以内激励为主的原则。
         6、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励有效性的保障。有效的激励还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保证。包括对绩效评估体系和对激励手段有效性的评价。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激励性管理的重要性

8. 激励机制的内容

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 根据激励的定义,激励机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它是组织对其成员所期望的努力方向、行为方式和应遵循的价值观的规定。在组织中,由诱导因素诱发的个体行为可能会朝向各个方向,即不一定都是指向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与组织的价值观相一致,这就要求组织在员工中间培养统驭性的主导价值观。行为导向一般强调全局观念、长远观念和集体观念,这些观念都是为实现组织的各种目标服务的。勒波夫(M.Leboeuf)博士在《怎样激励员工》一书中指出,世界上最伟大的原则是奖励;受到奖励的事会做的更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会干得更漂亮。他还列出了企业应该奖励的10种行为方式:(1)奖励彻底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仅仅采取应急措施。(2)奖励冒险,而不是躲避风险。(3)奖励使用可行的创新,而不是盲目跟从。(4)奖励果断的行动,而不是无用的分析。(5)奖励出色的工作而不忙忙碌碌的行为。(6)奖励简单化,反对不必要的复杂化。(7)奖励默默无声的有效行动,反对哗众取宠。(8)奖励高质量的工作,而不是草率的行动。(9)奖励忠诚,反对背叛。(10)奖励合作,反对内讧。 行为归化是指对成员进行组织同化和对违反行为规范或达不到要求的处罚和教育。组织同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是指把新成员带入组织的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对新成员在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工作关系、特定的工作机能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符合组织风格和习惯的成员,从而具有一个合格的成员身份。关于各种处罚制度,要在事前向员工交待清楚,即对他们进行负强化。若违反行为规范和达不到要求的行为实际发生了,在给予适当的处罚的同时,还要加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当事人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行为能力,即再一次的组织同化。所以,组织同化实质上是组织成员不断学习的过程,对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五个方面的制度和规定都是激励机制的构成要素,激励机制是五个方面构成要素的总和。其中诱导因素起到发动行为的作用,后四者起导向、规范和制约行为的作用。一个健全的激励机制应是完整的包括以上五个方面、两种性质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良性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