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2024-05-20 04:18

1. 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分别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如何进行控制测试?
答: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的主要环节有:筹资的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离控制;会计控制;实物保管的控制;筹资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上能够得到恰当的披露等。
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主要有:了解筹资循环的内部控制;抽查有关的会计记录;审查筹资业务中实物资产的保管情况;评价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等。

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2. 筹资活动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实现内部有效控制而指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单位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一般指对本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商品、产品以及其他重要实物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行保护。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来说,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一个单位要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应当在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授权批准、会计记录、资产保护、职工素质、预算管理和报告制度等重要环节组织实施。

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必须经授权批准以进行控制。企业每一层的管理人员既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授权客体,又是对下级管理人员授权的主体。
授权标准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这些规定在管理部门中采用文件形式或在经济业务中规定一般性交易办理的条件、范围和对该项交易的责任关系。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和有关职责自行办理。特别授权指受权处理非常规性业务,比如重大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股票发行等。
内部控制要求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责任和权限,以及每笔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

组织结构控制
实行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开始,主要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均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会计记录控制
会计记录控制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准确、合法。一个单位的会计机构实行会计记录控制,要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揭示某些弊端问题。

资产保护控制
资产保护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盘点控制,广义上说,资产保护控制,可以包括对实物的采购、保管、发货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接近控制主要是指严格控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同才能够接触资产。一般情况下,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可通过保管、批准、记录及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来达到。
盘点控制是指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说明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职工素质控制
职工素质控制包括企业在招聘、使用、培养、奖惩等方面对职工素质进行控制。招聘是保证单位的职工应有素质的重要环节。单位的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应共同对应聘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等有关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调查、试用,以确保受聘人员能够适应工作要求。
如果管理层重视对单位内职工的投资、管理和使用,合理配置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职工所创造的价值必然会增加;反之,就会造成人力资源价值的不充分发挥,甚至损失和浪费。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批准的预算就是单位的法令,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都必须严格履行,完不成预算,将要受到处罚。预算控制也是一个系统,该系统的组织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构成。预算控制的内容可以涵盖单位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实行预算控制。
预算的执行层由各预算单位组织实施,并辅之以对等的权、责、利关系,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通过预算的编制和实施,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风险控制
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
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由于原材料供应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变化等带来的供应方面的风险,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试验不成功,生产组织不合理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方面的风险,销售决策失误等带来的销售方面的风险,此外还有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自然环境变化,税收调整以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方面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经营风险多数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尽管如此,企业仍应采取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的收益,提高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过度举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的加大,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编制业绩报告
业绩报告也称责任报告,是单位内部各级管理层掌握信息,加强内部控制的报告性文件,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业绩报告是为单位内部控制服务的,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因此,编制业绩报告必须与单位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结合,明确反映各级管理层负责人的责任。业绩报告可以有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予以规定。

3. 筹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2、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3、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拟定筹资方案就是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降低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
3、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筹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通过经营和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使之趋向于收益和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否则不加强事前的预测和规划,不实行主动的财务管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控制制度

筹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4. 如何加强对筹资业务的内部控制

 筹资控制的目标是:筹资活动发生前的审批,筹资业务的合法性,利息和股利计提和支付的适当性,股东权益记录的合规性。
  (一)岗位的分工与授权批准
  1.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筹资方案的拟订与决策。
  (2)筹资合同或协议的审批与订立。
  (3)与筹资有关的各种款项偿付的审批与执行。
  (4)筹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2.企业应当对筹资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企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筹资用途的可行性和相应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决策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做出充分估计。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和投资人报酬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过大,利率过高而导致筹资成本费用过高。
  借入银行借款时,应当重点关注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发行股票应当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公司控制权风险等。
  2.应对筹资风险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3.拟定筹资决策方案
  (1)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具体来说,拟定筹资方案就是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降低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
  (2)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筹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通过经营和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使之趋向于收益和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否则,不加强事前的预测和规划,不实行主动的财务管理,就会形成两种恶性循环:一是负债过重→高风险→投资者望而却步→负债筹资→债务更重→效益流失,净资产收益降低;二是权益过大→低效运行→投资吸引力不高→效益不佳。
  4.筹资执行控制
  (1)对筹资合同或协议的相关控制
  (2)对资产取得及筹资费用的相关控制
  (3)对筹集资金的使用控制
  5.筹资偿付控制

5. 筹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2、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3、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措资金的合理使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拟定筹资方案就是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降低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
3、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筹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通过经营和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使之趋向于收益和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否则不加强事前的预测和规划,不实行主动的财务管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控制制度

筹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6. 如何加强企业对筹资风险和筹资决策的控制

 筹资控制的目标是:筹资活动发生前的审批,筹资业务的合法性,利息和股利计提和支付的适当性,股东权益记录的合规性。
  (一)岗位的分工与授权批准
  1.筹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
  (1)筹资方案的拟订与决策。
  (2)筹资合同或协议的审批与订立。
  (3)与筹资有关的各种款项偿付的审批与执行。
  (4)筹资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
  2.企业应当对筹资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审批人的权限、责任以及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企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筹资用途的可行性和相应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决策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明确筹资用途、规模、结构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对筹资成本和潜在风险做出充分估计。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和投资人报酬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债务规模过大,利率过高而导致筹资成本费用过高。
  借入银行借款时,应当重点关注利率风险、筹资成本、偿还能力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发行股票应当重点关注发行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公司控制权风险等。
  2.应对筹资风险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3.拟定筹资决策方案
  (1)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
  具体来说,拟定筹资方案就是要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企业还要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在获取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降低筹资风险,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状况良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
  (2)因地制宜地确定资本结构
  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筹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通过经营和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使之趋向于收益和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否则,不加强事前的预测和规划,不实行主动的财务管理,就会形成两种恶性循环:一是负债过重→高风险→投资者望而却步→负债筹资→债务更重→效益流失,净资产收益降低;二是权益过大→低效运行→投资吸引力不高→效益不佳。
  4.筹资执行控制
  (1)对筹资合同或协议的相关控制
  (2)对资产取得及筹资费用的相关控制
  (3)对筹集资金的使用控制
  5.筹资偿付控制

7.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筹资有何影响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应该进行岗位分离。(错 )

折旧方法一经选定,应一贯沿用,折旧方法不得改变。(错 )

借鉴COSO框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风险应对、内部监督5大方面。(错 )

目前有很多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对本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而有些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内各组织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   

1、战略分析评估是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对战略实施的结果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进行全面的衡量。( 对)   

2、筹资风险是指因筹资活动而引起的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和人报酬的风险。(错 )   

3、可以以国家专项储备的物资向其他。( 错)   

4、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发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 对)

筹资活动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筹资有何影响

8. 筹资管理内部会计控制如何建立

(1)筹资业务通常经过立项申请、可行性分析、董事会决议、借入款项、会计记录、借款使用监督、归还借款等环节。
(2)筹资业务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各业务部门应该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需要,向财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3)财务部门收到立项申请后,应依据其管理权限及时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调查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董事会审批。未经董事会批准,财务部门及其他各部门均不得擅自向对外筹资(银行借款)。
(4)董事会应及时对筹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董事会形成的决议应当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予以记录,并对这些书面文件进行编号控制,以便日后备查。
(5)筹资项目获董事会批准后,财务部门应该依据董事会决议,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编制借款计划书,办理银行借款手续,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6)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进行以下检查:①与银行借款有关的文件(如董事会决议、借款合同、银行进账单等)是否齐全、是否合法;②相关文件、账单(如借款申请、银行借款合同)的内容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关处理。③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在单证上的签字是否齐全;
(7)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核算与管理。
(8)银行借款必须按期及时归还。不能如期归还的,资金使用部门必须提前向财务部门提出延期还款申请。财务部应及时向银行提出延期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9)单位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应该定期对各公司筹资项目的资金投向、投资效益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向董事会提出书面报告。
一、合同评审的组织
1、合同评审由职能部门牵头组织进行会议评审,分管领导主持会议,生产(供应)、技术、质量、财务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评审,财务部门作好评审记录。
2、参加合同评审会议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必须对需评审的合同进行认真审定。经过评定,各方无异议通过评审的,由参加人员当场在合同评审表上签字认可,分管领导签注同意的意见后方可加盖公司的合同章生效。
3、在评审过程中,参评人员对条款有异议时,必须由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负责答疑;当评审过程中,评审意见出现重大分歧时,由财务部门形成书面报告,报公司主要领导审批或最终裁决。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