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是如何抢了东南亚经济成果?

2024-05-18 05:58

1. 索罗斯是如何抢了东南亚经济成果?

1994年1月,马哈蒂尔下令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索 罗斯一看机会无多,无奈只得率各投机大户全线撤退,休兵养马,以备再战。 转眼又过了两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爆涨,繁荣日趋明显。
  由于通货膨胀节节上扬,景气 过热的威胁不断加重,东南亚国家利率在各国中央银行引导下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此举虽 可减缓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热钱涌人套利,为索罗斯等人出兵再战。  创 造了新的机会。
  花旗银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级主管指出,泰国银行业者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热 钱金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此外.由于有利可图,银行业者本身也大肆从海外借人利率比 泰铢、林吉特等货币低上3一5个百分点的美元、日元和马克,然后出售这些货币,赚取利 差。
  据统计,泰国各商业银行的海外借款总额已逾1万亿美元,其中95%属于不到一年的 短期借贷。  据新加坡外汇市场的消息,在东南亚各地外汇市场上,亚洲货币远期外汇市场每 日交易总值约达60亿美元,其中泰钵成交量增长最快。
  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 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 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 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 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 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
  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 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  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 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 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 区通货的泰铢下手。
  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 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 场,以决胜负。  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 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 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 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
   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 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  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 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 不及。
   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 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 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 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
  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 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 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  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 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 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 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
    三管齐下,新 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 当头一棒。
   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 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 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  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

索罗斯是如何抢了东南亚经济成果?

2. 1998年金融风暴索罗斯是如何获利的?

90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
当借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他在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力和泰国与美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发表演说或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引起拥有泰铢的人们在市场上抛售泰铢。
当时泰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购买泰铢(大概250亿美元),用光了储备还不能维持泰铢稳定,泰国放弃了努力,泰铢贬值。

扩展资料
爆发原因
1、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
2、美国经济利益和政策的影响;
3、乔治·索罗斯的个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资本主义集团的因素;
亚洲国家的经济形态导致:新马泰日韩等国都为外向型经济的国家,他们对世界市场的依附很大。亚洲经济的动摇难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
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而泰国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而经济决定政治,所以,泰国政局也就动荡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3. 索罗斯是如何在1992年狙击英镑的过程中获利的呢?请讲得详细点,谢谢~~

1992年英镑狙击战
   1992 年9 月,索罗斯对英镑的狙击成为国际金融投机领域的传奇。
1990年英国加人欧洲汇率机制(ERM)时,索罗斯就在等待。在他看来,英国犯了一个错误,因为ERM要求成员国的货币必须盯住德国马克。索罗斯认为,当时英国的经济并不强劲,加人ERM,就等于把自己和西欧最强的经济体― 统一后的德国联结在了一起,英国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欧洲汇率机制从近乎均衡到不均衡的过程中,市场参与者的认识存在一个缺陷:预期欧洲各种货币会在持续进行的程序中统一成单一货币,因此认定汇率波动会比过去缩小,每个人因而争相购买较弱势货币的高收益债券,这使欧洲汇率机制变得比以前更僵化,必须面对激烈变革,而不是渐进的调整。英国政府直到最后一分钟,还向大众保证欧洲汇率机制稳如磐石,但索罗斯绝不相信。
当索罗斯准备面对制度的变革而下手,别人却在既有制度下行动。大家都预期渐进的改变,他却看出巨大的差异逐渐形成,洞察到重大的不均衡。结果证明索罗斯是对的,英镑真的崩溃了。
《 华尔街日报》 发表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辛格的讲话,大意为: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消除欧洲汇率机制的不稳定。索罗斯由此判断德国可能采取放弃维护英镑的立场。不久,在一个重要会议上史勒辛格指出:如果投资人认为欧洲货币单位是由一揽子固定货币组成,那就错了。并特别提到意大利里拉不是非常健全的货币。索罗斯问他,是否喜欢欧洲货币单位变成一种货币?史勒辛格表示喜欢这种概念,但不喜欢这种货币的名称。如果这种货币叫马克,他一定会喜欢。
      索罗斯对此心领神会,立刻放空意大利里拉,里拉在很短时间内就被迫退出了欧洲汇率机制。而索罗斯从放空里拉得到的利润,使他有充足的本钱在英镑上冒险。下一个该轮到的是英镑。英镑岌岌可危,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先是丹麦公民投票否决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接着在法国公民投票前,欧洲国家举行极为紧张的谈判。索罗斯相信欧洲汇率体制的分裂已迫在眉睫,一旦该体制发生危机,欧洲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将重新大幅度调整,欧洲利率会大幅下调,股市则将下跌。
      索罗斯做出决定卖空英镑,问题不是要不要建仓,而是要建多大的仓位。素罗斯在1988年已经把基金会的大部分工作交给了年轻有为的斯坦利? 杜肯米勒管理。杜肯米勒针对英国财政的漏洞,想建一个30 亿到40 亿美元的放空英镑的仓位,索罗斯的建议是将整个仓位建在l00亿美元左右。这是“量子基金”全部资本的一倍半,这意味着索罗斯要借30 亿美元来一场大赌博。索罗斯拿出了10 亿美元作抵押,又借来了3O 亿美元,建立了100 亿美元的放空英镑仓位。利用量子基金的资产,索罗斯借了50亿英镑,按1 : 2 , 79 的汇率,将英镑全部换成马克。然后开始在卖空英镑、股市和债市的买卖上同时行动。量子基金卖空英镑的金额高达70 亿美元,买进马克价值印亿美元,同时买人较少量的法朗。因为一国的货币贬值后股票价格总会上升;货币升值后股价会下跌,而利率下跌则对彼券有利,所以量子基金又买了5 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同时放空德国、法国的股票,并买进德国、法国的债券。
      9 月15日下午,索罗斯坐在曼哈顿中区一栋俯瞰中央公园的摩天大楼的33 层办公室里,他在一周之内调动了100 亿美元,赌英镑下跳。他的专用办公室外是员工办公室,那里贴着一幅用计算机打出来的条幅:“我生而贫穷,但不会穷死。”索罗斯来到办公室只为了感受一下这场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赌博的气氛。随后,他回到他在纽约第五大街的寓所,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之后就上床休息。
     果然,英镑开始重新下跌。英格兰银行已买进加亿英镑,但收盘价为1 英铸:2 . 7782 马克,仅比2.7780的底限高出0.002 马克。
当天晚上,拉缭特向德国联邦银行官员恳求德国降低利率,遭到拒绝。拉蒙特连忙召集英格兰银行官员部署,计划第二天大举干预市场,如果还不奏效便只能提高利率了。但就在拉蒙特会议的几个小时前,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辛格已接受了访问,表示希望里拉和英镑贬值,但准备保卫法国法朗。1992 年9月16 日上午,拉蒙特在首相批准下,正式宣布将利率从10%提高到12 % ,以捍卫英镑。但英镑仍未出现一些涨势。市场认为英国提高利率是恐慌之举。事件达到高潮。英格兰银行从788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抽出269 亿美元买进英镑,结果徒劳,汇价依然没得到支持。英镑被抛售,就像决堤的洪水。
      1992 年9 月16 日下午,英国宣布再次提高利率,从12 %提高到15 % ,达到二年前英国加人欧洲汇率机制时的利率水平。索罗斯认为,英国的绝望行为表明其立场无法维持,因而受到鼓励,更大胆地继续放空英镑。结局非常简单:利率在上午和下午两次提高,到傍晚,英镑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当天纽约外汇市场收盘价,英镑兑马克为1 : 2 ? 703 ,下降2 . 7 % ,远低于欧洲汇率体制的下限。次日,英国利率降回10 %。意大利紧随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次日,英镑收盘价比上一天低了16 %。货币贬值的不只英镑,西班牙货币贬值20 % ,意大利里拉贬值22 %。
      9 月16 日,英国金融界将之称为“黑色星期三”,财务大臣拉蒙特在一夭内两次宣布提高利率。整个市场卖出英镑的投机行为击败了英格兰银行,索罗斯是其中一股较大的力t 。但对索罗斯来说,那个星期三是阳光明媚的。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 点,杜肯米勒打电话叫醒了睡梦中的索罗斯:“乔治,你刚赚了9 . 58 亿美元。”后来表明,索罗斯在那个“黑色星期三”开始发生的种种事情中赚得将近20亿美元,其中10 亿来自英镑,另有10 亿来自放空意大利里拉和东京股票市场。

索罗斯是如何在1992年狙击英镑的过程中获利的呢?请讲得详细点,谢谢~~

4.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投资俄罗斯失败是为什么?

索罗斯布局俄罗斯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其市场内,他确实干的漂亮,基本上和东南亚一样,比香港好看,毕竟香港也号称全球金融中心,市场攻守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俄罗斯的金融界则彻底是废柴一堆。
  
  但是,俄罗斯政府可不是废柴,人不管怎么说也是前超级大国,动不动就想全球种蘑菇的主。
  
  结果是,当对冲基金们在俄罗斯市场大获全胜准备满载而归的时候,门被挡住了——俄罗斯政府宣布冻结外币兑换,所有外币不得流出俄罗斯,抓住就西西伯利亚劳改营见。关门打狗的结果就是热钱全部被关在俄罗斯境内,涉及到的对冲基金几乎全部血本无归——连本带利等于都被俄罗斯政府没收了,你总不能捏着卢布过一辈子吧。

5.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投资俄罗斯失败是为什么?

索罗斯布局俄罗斯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其市场内,他确实干的漂亮,基本上和东南亚一样,比香港好看,毕竟香港也号称全球金融中心,市场攻守还是有这个能力的,而俄罗斯的金融界则彻底是废柴一堆。
结果是,当对冲基金们在俄罗斯市场大获全胜准备满载而归的时候,门被挡住了――俄罗斯政府宣布冻结外币兑换,所有外币不得流出俄罗斯,抓住就西西伯利亚劳改营见。关门打狗的结果就是热钱全部被关在俄罗斯境内,涉及到的对冲基金几乎全部血本无归――连本带利等于都被俄罗斯政府没收了,你总不能捏着卢布过一辈子吧。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投资俄罗斯失败是为什么?

6. 请问索罗斯是如何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

Alice财商解码 索罗斯一手导演的亚洲金融危机

7. 世界金融界的独行侠:索罗斯是如何把握时机?

美籍犹太人乔治·索罗斯被誉为“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双鹰基金”至今,他创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他好像具有一种超能力量左右着世界金融市场。他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种商品或货币的交易行情骤变,市场的价格随着他的言论上升或下跌。一名电视台的记者曾对此作了如此形象的描述;索罗斯投资于黄金,正因为他投资于黄金,所以大家都认为应该投资于黄金,于是黄金价格上涨;索罗斯写文章质疑德国马克的价值,于是马克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的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索罗斯成功的秘密是许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由于索罗斯对其投资方面的事守口如瓶,这更给他的成功经历增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曾一度是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样板。东南亚国家对各自,的国家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伐,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求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繁荣的光环中,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而主要依赖于外资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放宽金融管制,无异于沙滩上起高楼,将各自的货币无任何保护地暴露在国际游资面前,极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加上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渐增加。
东南亚出现如此巨大的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索罗斯的眼睛。他一直在等待有利时机,希望能再打一场英格兰式的战役。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各国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连银行业本身也在大肆借入美元、日元、马克等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剧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东南亚各国的中央银行虽然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开放的自由化市场却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中,以泰国问题最为严重。因为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泰铢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泰国银行业将外国流入的大量美元贷款移人到了房地产业,造成供求严重失衡,从而导致银行业大量的呆账、坏账,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到1997年上半年,泰国银行业的坏账据估计高达8000亿到9000亿泰铢(约合310亿一350亿美元)。加之借款结构的不合理,更使泰国银行业雪上加霜。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才决定首先大举袭击泰铢,进而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市场。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斯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临,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秦铢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用120亿美元外汇买人泰铢,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剧增,一下子损失了3亿美元。但是,索罗斯对他原有的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观点正确。3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抵挡不了他的冲击,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泰铢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铢。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天文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铢已跌至1美元兑32.63铢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甸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局面。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卷去了百亿美元之巨额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扫荡完了东南亚,索罗斯那只看不见的手又开始悄悄地伸向刚刚回归祖国的东方明珠——香港。1997年7月中旬,港币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兑7.7500港元的心理关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各大银行门前挤满了挤兑的人群,港币开始多年来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立即入市,强行干预市场,大量买入港币以使港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7.7500港元的心理关口之上。
刚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币兑美元汇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关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动用外汇储备,全面干预市场,将港币汇率重新拉升至7.7500港元之上,显示了强大的金融实力。索罗斯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的有力防守中就这样失败了。
从以往的经历看,索罗斯绝不是那种肯轻易罢休的人,他开始对港币进行大量的远期买盘,准备重现英格兰和东南亚战役的辉煌。但这次索罗斯的决策可算不上英明,因为他也许忘了考虑香港背后的中国大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达2000多亿美元,如此强大的实力,可不是英格兰、泰国等国所可比的。此番袭击港币,胜算的把握并不大。
对于香港而言,维护固定汇率制是维护人们信心的保证,一旦固定汇率制在索罗斯等率领的国际游资的冲击下失守,人们将会对香港失去信心,进而毁掉香港的繁荣,所以,保卫香港货币稳定注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生死战。香港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反击对港币的任何挑战。
1997年7月21日,索罗斯开始发动新一轮的进攻。当日,美元兑港币3个月远期升水250点,港币3个月同业拆借利率从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于次日精心策划了一场反击战。香港政府通过发行大笔政府债券,抬高港币利率,进而推动港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扬。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两家涉嫌投机港币的银行提出了口头警告,使一些港币投机商战战兢兢,最后选择退出港币投机队伍,这无疑将削弱索罗斯的投机力量。当港币开始出现投机性抛售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银行间的隔夜贷款利率暴涨。一连串的反击,使索罗斯的香港征战未能讨到任何便宜,据说此举使索罗斯损失惨重。
中国政府也一再强调,将会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卫港币稳定,必要时,中国银行将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联手打击索罗斯的投机活动。这对香港无疑是一种强心剂,但对索罗斯来说却绝对是一个坏消息。索罗斯所听到的“坏消息”远不止这些。1997年7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包括中国、澳大利亚、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和东盟国家在内的亚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会议发表声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良好,彼此要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货币投机力量。这使索罗斯感到投机港币赚大钱的希望落空,只得悻悻而归。
这次袭击港币失利也给了索罗斯一个教训,不要过分高估自己左右市场的能量,否则,市场有时也会给你来个下马威,让你吃尽苦头。索罗斯作为世界上的头号投资家是当之无愧的。从他进入国际金融领域至今,他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几乎无人与之能比。也许有的投资者也会有一两年取得惊人业绩,但像索罗斯那样几十年一贯表现出色,却非常难得。他虽然也曾经历过痛苦的失败,但他总能跨越失败,从跌倒的地方再站起来,而且会变得更加强大。他就像金融市场上的“常青树”,吸引着众多的渴望成功的淘金者。
也有人将索罗斯称为“金融杀手”、“魔鬼”。他所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掏空了成千上万人的腰包,使他们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故而他又成为众矢之的。他曾为自己辩解说,他投机货币只是为赚钱。在交易中,有些人获利,有些人损失,这是非常正常的事,他并不是损害谁。他对在交易中遭受损失的任何人都不存在负罪感,因为他也可能遭受损失,这或许再明白不过地表明了他的犹太血统。
不管世人如何评说,索罗斯的金融才能是公认的,他的资产至少要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高,富可敌42国,这是对他金融才能的充分肯定。

世界金融界的独行侠:索罗斯是如何把握时机?

8. 索罗斯是如何做空泰国的泰铢的

1.索罗斯沽空泰铢期货的时机
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全球化的趋势无法阻挡。当发达国家生产力严重过剩,资本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没有合理合法的国际贸易方式,拓展国际市场,整合生产原料,则战争不可避免。因此通过出口农产品和低端工业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成为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经济体崛起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经济出现衰退之时,东南亚各国却凭借原料出口的优势,实现“亚洲经济奇迹”,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泰国为例,其年均GDP增长8%,1995年,人均收入超过2500美元,被世界银行列入中等收入国家。
然而在泰国保持高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单一的低附加值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模式。流入的国际资本亦投资于房产股市等投机炒卖项目,在科技领域和生产技术方面没有升级。劳动力的素质没有提升,生产力依然保持低下,但经济增长却推高了工资水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出口优势逐渐下降。
泰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基于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在其生产力并没有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准的情况下,将其货币与美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是对泰铢实际价值的高估,短期内因其股市房市热度,存在炒卖套利空间,但长久来看并不能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不仅如此,当时的泰国还举借大量外债,来弥补本国资本缺口,并充分利用油价、利率和汇率三低的有利国际经济条件,向海外日本、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
据统计,泰国外债由1992 年底的396亿美元增加到1996 年底的930 亿美元, 相当于GDP 的50% , 平均每一个泰国人负担外债1560 美元,为偿付这种巨额债务, 泰国必须保持年15% 以上的出口增长率和不断的外资流入。因此,一旦出口增长率明显下降, 就将出现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泰国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生产力的飞跃。
东南亚国家对各自的国家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代,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90年代初,泰国政府确定了泰铢在全球外汇市场上自由买卖的流通政策,并且采取固定汇率制,使泰铢与美金的汇率挂钩(1美金=26泰铢,汇率浮动被限制在0. 15 %~0. 16 %的区间内)。1993 年3 月, 泰国政府批准在曼谷建立期权金融中心, 并放宽外国银行在泰国设立支行的限制, 允许国际资本在曼谷期权金融中心进行交易。
固定汇率制无疑高估了泰铢的价值,而资本自由出入的开放政策也欠缺必要的条件。
货币的实际价值是有发行的货币数量和国民生产总值(GDP)决定的,理论上,在不考虑其他市场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汇率则是两国实际货币价值的比率。泰铢与美金挂钩的比率,不能体现两国实际生产力的实际差距。泰铢的价格存在泡沫。
1996年, 泰国经常项目赤字已占GDP 的8.1% ,比墨西哥1994年发生金融危机之前的7. 2 %还高。1996 年底, 泰国近30%的国外贷款和80%的外国直接投资投放到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 空置住宅达85 万套, 空置率20%,银行呆帐为155 亿美元。并且银行呆帐大多数是投资房产导致,房产泡沫的破灭必然伴随金融危机的风险。
1997年3月,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1997年6月索罗斯精准地把握了进市时机。
2. 索罗斯的沽空泰铢套利的操作
1. 索罗斯将美国国债抵押给泰国银行,借出泰铢。(假设:借出250亿泰铢。)2.索罗斯将借出的泰铢在外汇现货市场抛出,买入美金。(假设:汇率约为1:25 ;买入10亿美金)3. 同时沽空泰铢外汇期货,并在市场上唱空泰铢,引发撤资恐慌。沽出的泰铢期货与买入的美金形成对冲。(等到 泰国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大幅贬值,到达1:50,则将10亿美金中的5亿,兑换成250亿泰铢,还给泰国银行。手里剩下5亿美,为索罗斯的净赚额)
“外汇期货”是索罗斯非常重要的投资工具。通过签订沽空远期本币的期货合约,如果到结算交收日,该货币贬值,则沽空的投资者获利。而远期抛售,将使该国的货币远期汇率下跌,也会引发市场的恐慌心理,对即期汇率形成打压。因此索罗斯沽出远期泰铢期货的同时,抛出即期泰铢,煽动市场参与者加入对泰铢的抛售行为。
泰国政府为此作出反击,1997年5月尾,拆借利率提高到了1000%。但是应对措施迟了,因为索罗斯已经于1997年2月借入150亿泰铢期货沽空,5月7日/8日已经开始沽售即期泰铢行为,在此之后泰国银行才提升拆息率。此举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没有持续多久,6月份泰国财长辞职,不仅政策没有延续性,而且引发新一轮市场恐慌,导致泰铢汇率进一步下跌至 28:1.
泰国政府的美金外汇储备,在大规模的泰铢抛售中供不应求,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耗尽了全部外汇储备,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施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一夜之间暴跌17%,索罗斯成功用少量美金偿还了在泰国银行的借贷,净赚数十亿美金离场。
随后泰国股市暴跌,股民账户的资金突然蒸发,企业经营困难,生活水平倒退数十年。
3.索罗斯为什么赌泰国政府一定会放弃固定汇率制?
索罗斯赌的就是泰国政府实行浮动汇率制后,泰铢会大幅贬值,因此他可以用少量美金偿还泰国银行的泰铢贷款,从中净赚大量美金。如果泰国政府坚持不放弃固定汇率制,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索罗斯沽空的是外汇期货,到结算日必须交割。由于泰国此前已经实行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买卖的政策,而且远期外汇期货合约已经达成,此时无法进行外汇管制。如果泰国政府坚持固定汇率制,市场严重唱空泰铢,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政府就必然消耗外汇储备。
在实际操作中,汇率为市场买家和卖家对手双方认可的成交值。按照固定汇率制,泰铢的定价高于其实际价值,不被市场认可,则没有国际投资者愿意按照泰铢的定价,将手中的美金转让给泰国政府,所以泰国政府无法按照固定汇率价格,补充外汇储备。
如果不能补充足够的外汇储备,在外汇期货结算日之前,泰国政府耗尽了美金外汇储备,在结算日交不出美金,则欠下巨额外债,国家信用破产。国家信用破产,将在国债市场和外贸市场引发慌乱。
国债必须交还,否则将面临各种国际制裁。国债怎么偿还?坚持固定汇率制,无法用泰铢交换得到美金,那就只能通过产品出口交换美金。
但泰国当时的出口模式单一,依赖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加工品,附加值低,想要通过生产经济偿还巨额国际外债,遥遥无期。而且在如今国际贸易的生态中,如果没有外汇储备,无法进口,泰国也很难完成国内的生产与恢复。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是泰国的生产力无法支撑其货币的价格。
因此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哪怕泰铢严重贬值,用泰铢来交换美金的方案,也比通过产品出口偿还外债要可行。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