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何看待柴静所做的柴静空气质量调查:穹顶之下这个节目?

2024-05-12 00:11

1. 大家如何看待柴静所做的柴静空气质量调查:穹顶之下这个节目?

  不管有没有柴静的《穹顶之下》。中国环境必须展开有效的治理!这已是国人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柴静的纪录片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好像不是也没必要,那她到底想干什么呢?举个例子,视频中提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城市杭州,柴静说一年有200多天的雾霾天。这个数据很吓人对不对?但如果我告诉你,雾霾天是雾天和霾天两部分构成的,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想知道这200多天的雾霾天里,究竟有多少天是因为霾导致的,又有多少天是雾天,对不对?我也想知道,呵呵,柴静不说了。
  柴静为什么不惜使用一些在专业人士眼中明显错误或夸张的数据参数呢?
  很显然,就如有网友说的,民智已开,中国老百姓不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柴静已经不是中国籍,她还口口声声说爱国,我心里觉得怪怪的,不知道为什么? 大家觉得呢?
  我觉得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更爱中国,这种逻辑太扯蛋!
  难道真的是想掀起民意反政府舆论,以期〔以环保之名〕阻滞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反正这个片子是美国的福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拍摄的,我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乌克兰比美国人更爱乌克兰!伊拉克人比美国人更爱伊拉克!埃及人比美国人更爱埃及!
  柴静舞剑,意在何处?难道真的是在挟洋自重,绑架民意?外国资本正在蠢蠢欲动吗?
      我特别想问一句:是不是没有看到这个《穹顶之下》,我们就不治理污染了?!其实,绝大多数国人早就觉醒了,那柴静又在唤醒我们什么呢?!谁能告诉我?

大家如何看待柴静所做的柴静空气质量调查:穹顶之下这个节目?

2. 看完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我应该做什么?

转自B站@8Q的老CAT 
”看评论都在评论着言论的对错,我想发一条不一样的评论,一条记录,我拿起手机把12369存了起来,或许哪天我会用到,我给家里老妈打个电话说她油烟机该好好修修了,从家走之前我记得它已经不是很管用了,也同时告诉我妈妈:她干活的那家饭店希望她能和老板说一说这个油烟的问题,不管结果如何。我问我爸拉土的车是国几的,合格么。我一个刚刚要毕业正在实习的学生,我觉得我自己在节制上面真的做不到什么,我没有车,更没有工厂,我甚至可能没有耐心督促着自己随时都记着环保,实行环保。但是我会做,我要去做!不为别的只为了自己的健康和一个不服输的劲,凭什么很多有益的信息就都会被一种“这种事哪有人去做、在中国这环境下你这方法不行”等等类似的言论直接扑灭,有很多人在做,但有更多的人置之不理,我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在我看来很消极的看法却是事实。可是,现状是可以改变的!差的是多少人在做,多少人在坚持。这条评论我很希望大家可以看见、阅读,没什么特别高尚并且语句通顺的话,只是一份希望!希望你们可以随手去做一些小事,你都没有做!或者你做了没有坚持,那么你怎么会觉得你有话语权呢?一个人做的可能很少,可以说少的可怜,但是你做的事是固定值,它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他确确实实存在。忽然发现自己打了很多字,看来我真的很不服气,很不情愿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现在在上海工作,本人身体不是很好,有从小就带着的气管和肺的小炎症,从来没根治过。或许正是因为我每天都会因为呼吸室外的空气而咳嗽、喘气,所以我更加对这个视频的意义感到共鸣,想要传播给更多的人告诉他们,环保!我无法想象如果我以后结婚生子之后孩子们都看不见蓝天,或许我的孩子到时候不会觉得怎么样,因为他一生下来看见的就是如此,就算有以前的照片以前的视频记录,我相信他也无法感受到曾经的那种天然是何等的美轮美奂。以上“

3.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什么时候发布的

出品时间:2015年2月28日
中文名:穹顶之下
外文名:Under the Dome
其它译名: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苍穹之下
在线播放平台:搜狐视频、优酷、 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
雾霾的危害具体有多大?这在科学界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定论。柴静在片中引用了前卫生部长陈竺的研究,认为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早死的中国人约有50万(其实陈的原文是35-50万)。但是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由于缺乏更详细的研究数据,我们很难知道这样的结论可靠度究竟有多少。

  在整个科学界,对于PM2.5危害的研究也才刚刚有所进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其实并没有发现大气细颗粒漂浮物对于肺癌有什么关系,2013年,当钟南山宣称空气污染导致肺癌增加的时候,还遭到了方舟子的批驳。直到2013年底,根据几个最新的调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才首次把大气污染物列为一级致癌物。

  不过,这些调查大多都是在西方国家做出的,而中国的PM2.5浓度往往是这些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按照Turner等人的研究,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会导致肺癌死亡率上升15%-27%,按照这个算法,光是大气污染一项,就能导致中国的肺癌死亡率比欧美高出300%以上。但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的肺癌死亡率虽然略高,却远未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所以这些研究中发现的线性关系,能不能简单地拷贝到中国,还是比较有疑问。

  当然,很多人可能要说,知道PM2.5有害不就好了吗?至于它每年究竟导致10万人还是50万人死亡,有多大意义吗?

  但这恰恰是在公共决策层面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把雾霾当做私人恩怨,我们必须知道我们为雾霾付出的具体成本大约是多少。因为社会的决策,它不是讲温馨讲情怀讲故事,任何一个社会选择的背后,往往都是冰冷的经济学核算。很少有东西是无本万利的,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我们要讨论的,是它“值不值得”。

  柴静自己曾在博客里写过一篇关于DDT的故事:当年农药DDT被发明出来,用来消灭蚊虫,减少疟疾。但是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了著名的《寂静的春天》,指出DDT致癌,并污染环境。《寂静的春天》后来几乎成了环保主义者的圣经,并最终导致了DDT的全面停用。

  听上去棒极了,但可惜,DDT停用之后,又没有同样有效的药物来对付蚊虫,这使得非洲疟疾的发病率飙升,仅南非的一次疟疾大爆发,就导致了至少10万人的死亡。因为DDT的禁用,到了2000年,世界上至少有3亿疟疾患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相当于每天都有“7架坐满儿童的波音747失事”。

  为此,科学家们开始呼吁重新使用DDT,南非在2003年采纳建议,并迅速把疟疾死亡人数降到50%以下。后来,连世卫组织都开始号召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

  但此时,已经有大约2000多万人死于疟疾之下。后来著名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曾说,《寂静的春天》一书所杀的人,大概比希特勒还多。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对环保党进行什么非议。把柴静自己曾讲过的这个故事拿出来,无非是想说明,当进行一项公共决策时,我们不能仅仅只是诉诸感情。DDT污染环境好不好?当然不好。但是如果污染环境能够拯救2000万条生命呢?我们这里要问的是“值不值”,而不是“好不好”。所以,光是大骂一样东西“很坏”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该追问三个问题:它“具体有多坏?”,“有没有更坏的?”,以及”没有它会不会更坏?”

  雾霾问题也是一样。但凡是个正常人的,恐怕没有谁会喜欢雾霾,谁都知道雾霾对健康不好。但只有定量地做出分析,我们才能搞明白,在公共资源投入上,如何分清轻重缓急。比方说,如果要具体地应对空气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我会建议更多地关注吸烟问题。从科学角度来说,吸烟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比PM2.5来得明确,在所有的肺癌中,大约60-80%是由于吸烟所引起,而室外大气污染恐怕不到10%。实际上,吸烟也是产生PM2.5的过程,一支烟就能产生浓度相当于633微克/立方米的PM2.5。而中国每年因吸烟而致死的人数,在120万以上。

  有人说,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能和空气污染相比。但真的是这样吗?中国有88%的人在家里被动吸烟,60%的人在公共场所被动吸烟,30%的人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特别是在不吸烟的妇女当中,因为二手烟而患上肺癌的概率,恐怕还要高于大气污染。中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光是这一点,就不比燃煤造成大气污染的危害小多少。

  公共场合禁烟在中国难以彻底贯彻实施

  可以说,在今天的中国,当你开始担忧孩子的呼吸时,烟草是远比雾霾更严重,也更紧迫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PM2.5数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都是逐渐下降的(之所以最近才闹得凶,只不过大家以前不知道而已),但吸烟人数却正好相反,它还在上升,尤其以青少年和女性为甚。

  然而在媒体宣传上,雾霾却远比控烟要更受重视。从2012年开始,雾霾就是媒体最喜爱的话题之一,查查百度指数就知道,它受关注的程度远高于控烟。诚然,烟草也是政府垄断,且利益牵涉极广的行业,在现实中也很难一下子改变,但在媒体关注度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别,这不免会产生一些误导作用。这里并不是说不能关注雾霾,只是说当我们把健康问题和雾霾挂钩起来的时候,最好有一些定量的概念,才能更客观地进行相关的讨论。

  其次,真正关心公共问题的人应当能够理解,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白即黑,有百利而无一害。就像DDT的问题上一样,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DDT是否有危害,而应该是DDT带来的好处是否能够抵消,甚至超过它的危害。这就是所谓的tradeoff,或者叫做利害权衡。我们历来的讨论中太缺乏这种精神,一件事情要不就是百分百的伟大光荣正确,要不就是百分百的十恶不赦。我原本期待《穹顶之下》能够更深入、更客观地来比较在雾霾问题上的各种利弊,但是它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得太多。

  在漫天雾霾的同时,北京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之一

  在片中,我们反复看到对于环境问题单方面的大幅渲染。柴静把她的女儿关在屋子里,面对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这个城市会伤害我吗?答案是:会。但问题是,它更会在其它方面补偿你。就PM2.5的浓度而言,云南是全国环境第二好的地方,而北京则是倒数第二。然而,北京和云南的人均寿命却恰好倒了个个:北京全国第二长寿,平均寿命80.18岁,云南则倒数第二,平均寿命只有69.54。这就是经济发展,医疗资源的增长带来的好处,它远远地抵消了环境带来的危害。

  如果我能够选择,我情愿让孩子出生在雾霾蒙蒙的北京,而不是山清水秀的云南。这样,如果运气不是太坏的话,他能陪伴自己的家人多度过十个温馨的年头。

  而很显然,大批的人跟我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们顶着雾霾,忍受着高房价,源源不断地从各地向北京涌来,使得北京的总人口在十年内增加了一半。他们是不知道雾霾不好吗?当然知道,只不过他们做出了自己的tradeoff,他们认为相比于其他好处来说,忍受雾霾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公众进行比较认真的讨论,即从定量角度来看,雾霾到底值得用多少GDP去“换取”?而不是永远单方面的发泄,要不就不惜一切要发展GDP,要不就不惜一切要环保。在经济学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惜一切”,或者以无穷大的代价去换取的,我们的决策也应当是两种诉求的平衡。有人说,用健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但问题是,不发展经济,这也是要用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来换的啊。

  正如上面说的,经济水平是决定人均寿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于“健康”的影响要远远超出了雾霾的污染值。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哪怕再“环保”,你的平均寿命也要比污染大省低。在中国,东部省份平均每个人能比西部多活十几岁。事实上,如果做回归分析的话,各省的PM2.5浓度和人均寿命甚至是正相关的,也就是PM2.5越高的地方,人均寿命反而可能越长。这并不是说PM2.5对健康有好处,而是说在污染高的地方,往往经济也比较发达,它对你健康的“补偿”要大于污染带来的损害。

  关于中国各省经济和平均寿命的关系,有过一些粗略的分析。有人建立过线性模型,大约认为人均GDP每增长1000元,能换来当地0.3岁的寿命增长。而雾霾造成的健康损失呢?之前有科学家发表论文,认为北方因为供暖烧煤导致平均损失5.5年的寿命,但并未获得广泛认可。最近又有人做了推算,认为PM2.5导致了我国74个城市中的居民平均“减寿”1.48岁。

  把这两个数联系起来,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就是如果我们能以不超过人均5000元GDP的代价消灭“雾霾”的话,那就是划算的(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4万5)。而如果我们为了消灭雾霾,导致GDP的损失超过了人均5000元,那从“健康”角度来看,反而得不偿失。因为大量的资源花在了环保上,或许会导致医疗卫生设施的不足,反而导致人均寿命降低。

  当然,这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其中的数字和逻辑显然是不严密的。这里只是想说,雾霾治理问题应当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收益-损失分析问题,而不是工业党和环保小清新们的整天对骂。这里的损失和收益不仅仅只是钱,谈钱也许太俗,我们来谈命。雾霾会导致人早死,这是命。但是,如果为了消除雾霾造成大面积失业,就不会闹出人命了吗?最近《柳叶刀》的精神病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失业率是影响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3个国家的调查中,每年大约有4万5千人因为失业而自杀。我们愿意以多少命来换多少命?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决策的问题。

  再比如,雾霾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副产物之一,《穹顶之下》里对如今城镇化的规模进行了质疑,但是,中国真的已经过分城镇化了吗?显然是没有嘛。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54.77%,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城镇化中涉及的也不仅仅是钱,也有大量的人命。20年前,中国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之高,一度引得全球瞩目,而随着快速的城镇化,中国妇女的自杀率快速下降,从每十万近30人下降到如今的每十万不到10人,光这一项,每年就挽救了约6500条生命。当我们抱怨城市化带来污染的时候,也把这些人加到天平上吧。

  还有吗?有的。如今中国每年出生1600万人口,而男女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17:1,导致未来的“光棍”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但在这背后,每年多少女婴还未降生就离开了人世呢?假设正常的男女比例是1.06:1,很容易得出,每年因为“重男轻女”等观念而导致的“被杀女婴”大约有80万之多(“被杀”也包括提前流产等)。这些人的命应该怎么办?慢慢等待观念的改变和风俗的改变吗?也许正如柴静说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再等待,不应该再推诿。城镇化是最有效地解决男女歧视问题的方案,通过进一步的快速城镇化,我们可以挽救这每年80万无辜的女孩。如果这会进一步加深环境的污染,这值不值得?

  可能又有人要说了,《穹顶之下》正是在告诉我们,追求GDP不一定代表污染,追求经济进步不一定会产生雾霾啊。但正是在这一点上,柴静并没有能够说服我。因为这个口号太诱人了,太理想了,太完美了,太多的人都曾经许诺过这样的乌托邦,所以我不得不以极为警惕的心态来接受,以极为小心的态度来看待她的论证。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影响国家决策时,最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局。

  中国要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但在全片中,我所能归纳出的,无非是这样几条提议:首先是明确执法主体,加强环保部职权,有法必依,对此我举双手双脚赞同。但这究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构成论证关系。从片中我所能得到的结论,无非是众多小钢铁厂如今利润极薄,再一加强环保就要纷纷倒闭了,所以干脆停止补贴,把这些落后产业淘汰,然后就能自动升级为既不污染环境,又能保持经济不倒退的高级产业了。至于新的产业是否能容纳相同的就业人口,能在多久之内完成,是不是符合经济需求,这只能靠自己想象。从欧美的转型历史来看,我对此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当然这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不详细展开。

  其次,是能源转型,这条就把我彻底惊住了。作为一个煤多油少的国家,柴静居然建议中国放弃煤炭,而转向需要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但这需要多少成本呢?可行性又如何?对此却只字未提。当然我承认,这样庞大的问题不可能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里说清楚,但《穹顶之下》随后抛出的两个说法却有点匪夷所思。首先是认为只要打破“三桶油”的垄断,石油产业就能自己进行创新,提高品质,减少成本。我在这里不去揣摩这是不是适应当下形势的又一盘“大棋”,我也不反对打破石油行业的垄断,但我强烈怀疑打破垄断之后,行业就能自动创新的说法。柴静似乎忘记了,她所反对的煤炭行业,正好是打破垄断,充分竞争的呀,为什么质量越来越差,反而不见创新呢?

  其次,是说打破垄断之后,我们很快就能探明更多的油气储量,天然气产量很快就可以翻番。这番听上去颇有些大跃进气派的言论究竟有何根据,我无从得知。但《穹》片随后用了英国作为论据,说英国自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的改造。事实本身我不否认,但《穹》片没有提到的是,英国虽然在1956年通过了空气清洁法,但直到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石油占能源的总比例才飞速上升。而要把我国的未来能源寄托在发现一个新的,未知的大油田或者大气田之上,我总觉得有些不太可靠。所以不好意思,想要说服大家接受这一点,柴静恐怕还得再举出更多的证据才行。

  实际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用煤还是用石油,这并不对空气污染问题造成本质上的影响。我国的煤电厂,其环评标准本身是极为严苛的,只要能够彻底执行,并不对环境产生大的压力。事实上,今天在英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反而又在逐渐上升。所以实际地说,要想治理雾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煤炭。比较有效的办法反而是关停更多的小火电厂,留下少数易于监督管理的大电厂,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督。原则上,这仍然是一个成本的问题。至于《穹》片中未提到的更多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自然也都可以在考虑之列。

  但这些仍然并没有解决我之前的疑问,也就是《穹》片中并没有提出可靠的证据,来证明中国可以很快地迈入又发展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阶段。因此,作为一种呼吁,我认同柴静的努力,她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这当然是极好的。但对于她的观点,我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作为一个公共政策的讨论,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更详细的关于雾霾治理的成本和收益讨论,我希望大家能更多地来权衡其中的利和弊,而不要诉诸冲动,理所当然地把“雾霾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治理”作为默认前提。天猫  的美国进口普卫欣   对您出行 会有帮助的

  毕竟情感攻势之后,理性才是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什么时候发布的

4.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了

《穹顶之下》并没有官方正式文件被禁播,但是目前这部影片的视频资源基本上已经无法找到了。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100万左右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费用全部来自2013年一月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税。柴静,女,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北京大学艺术硕士(MFA),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山西:断臂治污》《事故的背后》《尘肺病人维权调查》等,获选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
该记录片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该纪录片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行为来告诉观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穹顶之下》,在获得了约1.55亿点击的舆论轰动后,3月6日(周五)疑似被全网封杀。目前包括优酷、搜狐、爱奇艺等主流视频网站已看不到这个视频。

5.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不能看

金融时报中文网报导,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一名员工遭停职,原因是这名员工泄漏中‘共宣传部门要求媒体停止报导纪录片“穹顶之下”的指令。

“穹顶之下”是一部关于中国大陆雾霾严重性的调查影片,由大陆中央电视台前主持人柴静自费百万人民币制作。2月28日在网路上发表后,已吸引了超过1.66亿次点击,并引发热烈讨论。

这部影片最初得到大陆媒体的广泛报导,大陆环保部长陈吉宁还表达感谢与赞扬。不过到了本月2日,却传出中‘共宣传部门指示媒体停止发表与此片有关报导。

虽然“穹顶之下”仍然可在网上看到,有关它的讨论却已从大陆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中消失。
报导说,本周稍早,大陆第一财经日报一名行政人员在网上分享了这个指令的截图。两位知情人士表示,这名员工目前已被停职,最终可能会被开除。

这家报社另一名员工表示,泄密员工绝对知道这文件是不可以公开的。

这项要求媒体停止报导“穹顶之下”的指令,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发出,并由第一财经日报母公司上海文广集团的主管签字,代表收到命令。

金融时报中文网说,由于目前正值大陆举办年度全国两会(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这名员工被停职,突显出两会期间宣传事务的敏感性。

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为什么不能看

6.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为什么看不到

经费来源
一年中,她现场调研,查阅文献、拜访专家,拍摄而成纪录片《穹顶之下》,前后花费一百万人民币,钱全部来自两年前《看见》的版税。
社会影响
网友点赞
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不少网友认为,成为妈妈后,柴静的力量似乎更强了,也证明了柴静这次的“复出”非常成功。同时,片中“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部长赞赏
2015年3月1日,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已经完整看过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从中看到了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体会到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维护身体健康的热切期盼,这对于唤起全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环境自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座谈会上,陈吉宁对引起关注的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表示赞赏,称其行为值得敬佩。同时还表示,柴静没给我压力。
陈吉宁认为,这也反应了在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及公众之间如何互动,应通过媒体,积极传播环境信息,赢得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和自觉参与。
媒体点评
柴静的前同事崔永元却表示了悲观的看法。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他表示:
“《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他认为,雾霾问题最主要是解决难。
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最重要的。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柴静对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
崔永元:“(穹顶之下)非常好,是一个好的科普教材。它的数据、推论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我觉得科普的最大作用就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崔永元还说,“我的片子没有她拍得那么好,她的呈现方式特别容易让人接受,而我们采用的可能是更传统些的形式。我看这片子的时候也觉得挺震撼的,第一遍看时甚至都忽略了她的内容,只看她的表现样式,对一个做电视的专业工作者来说确实感觉很震撼。”
崔永元还说“我认为柴静该说的都说了。就像一个人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样,一个CT检查准确地诊断出了病症,而治疗要靠其他科室—做新闻的就好像做检查一样,只负责探求真相,是不应该开处方的。至于说该淘汰什么产业、政府部门应该做什么,做纪录片的不应该去涉及这些。”
负面评价
就在《穹顶之下》热播之时,也有部分声音表示: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

7. 单纯说说柴静调查雾霾的背后是什么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

柴静雾霾调查:新媒体助力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知名调查记者柴静在沉寂许久后,带来了最新作品:雾霾调查纪录片。柴静雾霾调查将攸关每个人生存的问题——空气污染推到公众眼前,引发了观众的同情和焦虑;但赞美之余,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柴静雾霾调查没有点到本质问题,引用的数据也偏向片面。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
这部被定义为“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纪录片一露面即引起轰动,2月28日上午10点推出后,截至晚间20:13,点击数优酷401万,评论9088条;腾讯2026万,评论32760条;搜狐76万,172条评论;乐视305万,36条评论;爱奇艺1万,15条评论;土豆31万,1956条评论;凤凰19万,15条评论。
在柴静雾霾调查节目中,柴静为所有观众讲解了在过去的一年中,她所“看见”的一切:在雾霾中生活一天,一个白色的采样仪变为黑色,从中检测出来15种致癌物质;随环保部门在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地区以无人机巡航,深入非法排污工厂,揭开鲜为人知的“褐煤”对污染的巨大影响。她还深夜来到北京的延庆,调查柴油车排放不达标并大面积造假现状;回故乡寻找十年前山西污染节目当事人,探寻能源结构背后工业化城镇化之路,抨击体制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拜访中国能源领域权威人士,探索未来能源体制改革方向,提出告别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
  媒体及观众反应不一
柴静雾霾调查没有说孩子是因为雾霾患上肿瘤。视频开篇用亲生孩子故事起兴。孩子出生就患良性肿瘤要动手术,全麻。出院时候身为妈妈的柴静才感觉雾霾那么严重,想要用手帕挡着婴儿鼻子,但这会让宝宝哭泣。柴静说这是她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但媒体还是捕捉到了她的母亲身份、她女儿的健康问题和雾霾间的新闻敏感点,果然不少标题《柴静自费百万拍雾霾纪录片 初衷因女儿未出世患肿瘤》等类似标题的文章立刻就将两件事情锁定在一起,引发普通观众的同情和焦虑。此外早在视频一出现之际,腾讯大家、南都评论、人民网等就几乎同时推出了评论、访谈、回顾文章。
但就是因为这样的“误会”,很多观众、网友遂开始分析柴静作为高龄产妇对其女儿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也有人将焦点放到柴静“自费”拍摄记录片背后,体现其自身的财富等等;亦有人质疑柴静此番举动的背后实则是一次大型公关活动。
  新媒体助力下的成功营销
抗击雾霾、呼吁环保的宣传片、纪录片比比皆是,有媒体专家认为,之所以让《穹顶之下》成为《穹顶之下》,而不是成为众多被淹没的“xx调查”、“xx报告”,正是因为其抓到了新媒体传播学的几个要点:1.周末发布 2.情感煽动 3.柴静式的新闻符号。
除去上述三点,实则还有一点非常关键——柴静雾霾调查有效地运用了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获得了年轻人群的普遍支持,为下一步的行动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比起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僵化式宣传,比起那些电视上播放的剧情生硬的环保宣传片,柴静雾霾调查在各大视频网站的上线播出,更有效直击地击中当下中国的那些中坚力量——年轻一族。
再加上微博、微信这样的强大社交媒体推动,形成裂变式传播不在话下。无论是褒是贬,柴静在朋友圈、微博热词上注定还要呆几天。
 结语
尽管有人质疑柴静雾霾调查的科学性、宣传手段,但至少这则纪录片能当做一次普及性的环保宣传又有何不可?那些因为柴静自身有经济实力而提出各种恶意人生攻击、那些因质疑纪录片表述方式而过度关注柴静本身的人,是否在生活中抗击雾霾能做得更好呢?
有经济实力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拿出资金来拍纪录片;即使质疑柴静的传播手段,至少这个雾霾这个议题在两会前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最大程度关注。比起柴静,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雾霾这个问题本身。




在全国两会前夕,柴静发布了她离开央视之后的视频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这是柴静作为一位女儿深受雾霾危害的母亲,与雾霾之间的一场“私人恩怨”。据统计,视频发布首日总点击量已超1亿次,除去该视频在其他方面的深远影响力不谈,单纯柴静调查雾霾背后,那份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就已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
  正如柴静在演讲最后讲到的“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可知,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在雾霾严重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那么在这场注定需要全民总动员的抗霾斗争中,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好自己和所爱的人呢?
防霾工具必不可少——空气净化器,口罩

  对于雾霾天气,柴静选择将女儿关在家里以逃避雾霾危害的做法,相信是不少家庭都有过的经历。然而将孩子放在家里紧缩门窗并不能完全杜绝雾霾的危害,为了孕妇和孩子的健康家里最好安装空气净化器,而且一定要选购知名品牌的净化设备,因为劣质的净化器不但不能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还会产生更多有害气体,对家人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除此之外,私家车内的空气净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据了解,由于汽车内部不通风、车体装修等原因,车内空气质量通常较差,其中含有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质。安装优质的车载空气净化器将有助于全面过滤PM2.5、祛除异味、二手烟、甲醛等,同时释放的高浓度负氧离子还能维持车内空气清新,从而为家人和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类似产品像雪莱特的钛咔车载空气净化器等都比较受欢迎。
  对于必须外出的情况下,专家建议佩戴合格有效的口罩。现在市面上有各种规格各种材质的口罩,其中大部分都打着防雾霾的作用,但真正有效的并不多。经过权威测试发现,N95级以上的口罩防霾效果最有效,通常能阻挡95%以上的有害物质。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者12层以上纱布口罩,防霾效果非常一般,医用护理口罩则基本没有过滤效果。
绿色出行谨记心中——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工具

  从柴静纪录片里的这张图可以看出,北京的PM2.5最大的来源就是机动车,其实很多大城市都类似。也就是说每个开车上班的有车一族都是雾霾产生的直接“贡献者”。为此,柴静在纪录片中建议大家在五公里以内出行最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拼车,尽量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从而成为防止雾霾的真正贡献者。
生活节能环保在细节——节能灯,油烟净化器
  日常生活中如果有烧煤需求,一定要购买优质煤,可以有效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同时可以安装清洁炉灶以减少油烟排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都将对家人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除此之外,专家提倡大家尽量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等节能环保家电。对家庭而言,节能电器可以直接减少电量消耗节约成本;对社会而言,每家节省一度电都将是一个庞大的电量数字。对此雪莱特光电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从雪莱特1992年成立到2006年,仅雪莱特卖出的节能灯,就为社会节约了两座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也就是说仅雪莱特一家公司的节能灯就为中国这样一个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节省了数以亿计吨的煤炭消耗量,从而为空气环保做出间接贡献。
  当然,再好的防范措施都不如一个明净的蓝天,清新的空气来的有意义。而最好的防范就是不需要防范。在这场人人深陷其中的防治雾霾战斗中,每个人都将从自身做起,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每个企业也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努力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企业能遵循环保理念,创新经营,共同为打造中国蓝天贡献一份力。

单纯说说柴静调查雾霾的背后是什么引起众多观众的共鸣?

8. 跪求柴静姐姐的雾霾调查记录:穹顶之下

多数人已经看过这部纪录片了。不必赘述。只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内容及一些关键问题。
1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这是开篇就讲的问题。癌症发病率增加,污染贡献度是很高的,官方态度不甚明朗。但医院只能说不明原因。这个问题必将困扰中国数十年,社会成本和司法成本都会很高。
2 产业结构问题。里面有很经典的一句话:世界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落后、污染产能仍然占不小比例。还有一句经典,一位官员说,河北钢铁已经是大而不倒了。
3 能源结构问题。柴静的逻辑性很强,从煤在能源占比讲起。但单纯煤多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煤脏。单纯煤脏也不一定会产生问题,关键是都不洗。于是问题就来了。
4 环保执法问题。暗访时有企业主说:环保部门?你有义务,没有权利。全国人大的在纪录片说了一句话,环保执法牙齿不够硬,所以我们“都不敢张嘴,怕别人看到嘴里没有牙齿”。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问题。柴静直言信息公开是良药。直接推介了IPE的污染地图APP(据称片子播出之后,服务器已经超负荷)。另外也给12369热线电话做了个广告。
整个纪录片叙事逻辑和结构都很清楚,很多问题都说得深入脊髓,100分钟将雾霾问题分析如此透彻已经很牛很牛了。片子在数十分钟的质疑之后还不忘在最后十分钟给人留了点温暖。柴静打个12369就解决了门口饭馆的油烟问题,肉饼老板还笑脸相迎;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找包工头,包工头立马把土堆盖住。窃以为多少有点小概率的嫌疑。不过,留一点阳光,才好扫清雾霾吧。

《穹顶之下》没说什么

雾霾是商道纵横一直关注的问题,和企业社会责任也密切相关,尤其是能源行业、汽车行业、钢铁行业。看完之后纪录片之后,想了一下,觉得有几个问题是没有完全点出来的。
首先是政府以GDP为纲的问题。执法为什么不给力,环保部门为什么被嘲笑是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深入地说,是政府的指挥棒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比企业还着急经济发展,如何能依靠他们惩治企业?环保局长是市长任命,又如何能有效监督?这些都是老问题。柴静也说道,雾霾的味道,其实是钱的味道。但柴静始终没有直截了当点到以GDP为纲的问题。或是有意为之。
其次是绿色供应链的问题。纪录片的对象主要是公众,尤其是网民。网民能做什么?绿色消费是其中之一。片中也提及了。但钢铁、煤炭、水泥、玻璃都是B2B行业,一般消费者是不会直接接触这类行业的,如何能通过购买力实施影响?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想:钢铁生产出来一部分是变成房子的,一部分是变成汽车的,还有一部分是变成空调家电的,这些都是一般消费者会购买的。如果能够追踪到哪些地产商、车企、家电生产商采购了“雾霾原料”,消费者就可以做出更绿色的选择,并形成倒逼机制。这就是绿色供应链的思维,这个思路要拐个弯,柴静或许是没想到,或许是没有足够篇幅展开。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第三是绿色金融的问题。纪录片提及银行贷款给了过剩产能,也提及政府财政补贴。但未深究。里面其实大有天地。政府通过引导财政和信贷资金,是可以抠住雾霾企业的咽喉要害的。银监会也有相关文件出台,如《绿色信贷指引》。从公众端看,要用辩证法看待公众的角色。一方面,他们无疑是雾霾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可能是雾霾的推手。为何?因为他们的钱可能会存在银行,可能会购买理财和基金产品,这些钱的一部分会落到雾霾企业的手中,化为雾霾。尽管我在IPE组织的绿色证券研讨会上已经多次讲过这个观点,但绝大多数公众是没有这个意识的,或者即使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这样的信息(哪家银行的业务远离雾霾)和产品可获取。如果柴静的片子能点到这个问题,无疑将公众力量加上了金融的杠杆,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这个思路是要拐两个弯的,比绿色供应链更难一些。
虽然片中没说这些问题,但我依然觉得《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已经炉火纯青了。不过网上还能看到一些抨击的声音,无非两类。一类是阴谋论,认为柴静在两会之前抛出这块大砖头,是有各种幕后的;另一类是技术论,非要抠出一些细枝末节掰扯。对前者,我无所谓。对后者,我想说,如果你懂,你能做出来一个可以媲美的片子么?说实话,这部片子多数内容我都是了解的,也能讲出来,但要在100分钟内如此有序地展开,我没有把握。这如同大家都认识字,但有的人可以将字码成诗篇,有的人却码得狗屁不通。柴静就是能码成诗篇的人。
《穹顶之下》必定会在中国环保公众运动史上留有浓重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