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投稿录用难么

2024-05-06 03:02

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投稿录用难么

不难,因为这个不属于核心期刊,是一个公益性平台。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针对科研人员普遍反映的论文发表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等问题而建立的。而且评审时间短,不用版面费。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投稿录用难么

2. 黄芳的科研项目

 1.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高效仿生类算法的左心室三维形状恢复与运动重建技术研究”(2005-2007)。2.主持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面向深度图像的三维建模与识别软件平台研制”,(2007-2009)。3.主持中南大学防治非典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湖南(SARS)疫情管理预警地理信息系统”(2003)。4.参加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计算时延对虚拟环境力反馈系统的影响与控制策略” (2004-2006)。5.参加企业合作项目“广州港港口建筑信息管理系统”(2001)。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家学术活动时序关联规则挖掘与知识发现”(2011-2013)。  2.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文本挖掘与科技项目查重方法研究”(2010-2011)。  3.参加教育部“网络时代的科技论文快速共享研究”专项研究课题,基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学科热点的发现与学科动态演化的预测(2010)。

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栏目简介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以“阐述学术观点、交流创新思想、保护知识产权、快捷论文共享”为宗旨,依托3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为网站提供学术指导,在快速发表科研人员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致力于建立一个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大容量精品论文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一个完全公益性的科技论文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主要设有以下栏目: 采用“先发布、后评审”的方式,作者自愿投稿的文章经初审后在7个工作日内发布出来,为广大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快速发表和共享最新科技成果的平台。同时作者可自愿选择请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与同行学者展开讨论。首发论文目前已收录近4万篇科技论文,涵盖43个一级学科,已成长为一个大型学术论文数据库,内容丰富全面,同时快速检索和全文检索功能,为用户在大信息量的数据库中快速取用所需文章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根据学术建树和学术影响力,从15个大的学科领域内遴选出优秀学者进行集中展示,从而促进学术交流,为年轻科研人员提供示范和指导。栏目以优秀学者个人学术专栏为主体,围绕其提供多种浏览和检索形式,并辅以“学者访谈”和“专题聚焦”两个独立版块,对学术界的热点人物、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跟踪报道。 收录了由知名学者推荐的国内外精品论文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快速了解本专业最具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渠道。自荐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学者自荐”栏目是专为年轻学者打造的特色栏目,其目的是为致力于科学研究且已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年轻学者免费建立个人学术专栏,为年轻学者展示、交流标志性成果和优秀论文提供一个便捷的网上平台,以提高年轻学者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与发展。凡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年轻科研人员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可自荐或他荐成为自荐学者,所有学者用户可自行管理专栏,并与读者在线交流,同时还可享有栏目定制等特色服务。 收录了由各大学主办的学报近几年发表的所有论文,并分别按照期刊名称、学科分类编排,方便科研人员查阅并扩大学报的影响,提高论文的引用率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推动科技期刊上网工程。热度视界栏目每日更新的科技新闻,为用户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资讯和重大科研成果;不定期推出的热度专题,深度分析当前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或热度科技事件,就某一前沿科学热点问题进行集束式大信息量的综合展示。用户可以浏览最新科技资讯,添加个性化标签,参与评论和调查,与本站一起创建一个快速专业的科技信息报道平台。 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司合作,自2006年起对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进行报道,按年度分学科展示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进行交流的论文,为博士生用于交流的论文提供了网上发布的平台,并对部分论坛现场进行现场报道,扩大了高校和论坛的影响,促进年轻学者快速成长。专题论文栏目专题论文报道各个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的会议预告、会议详情,记录会议的整个流程,并收录会议论文,为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发布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并促进学术会议论文的免费交流共享,便于查阅各个学科最新的前沿信息与成果。科技论文概要围绕科技论文的获取、研读、撰写、影响要素、信息资源5大方向,以文章展示的形式为读者提供理论和应用指导,建设半开放式的交流平台,供用户在线创建、发表文章。 您可以在浏览首发论文、学者专栏等栏目时,将您感兴趣的内容收藏到您的个人空间中。并在登录后随时查看,同时您可以直接个人空间“我的收藏”里面为您收藏的内容添加标签等个性化记录。“我的收藏”同样支持站外地址的收藏。在线评论您可以对已发的论文、新闻发表评论,评论经审核后发表在网上。在个人空间中,您可以看到其他用户对您发表论文的评论,及其他栏目您发表评论的回复,您可以直接在“在线评论”中回复别人的评论,同时您还可以对您论文的评论做加精华,置顶等操作。 东南大学  湘潭大学  天津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青岛大学  河海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西北大学数学系  重庆工商大学  苏州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兰州大学  长安大学  中国 农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  北京交通大学  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理工大学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栏目简介

4. 科技论文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内容

 1 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著者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工作上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在给出著者姓名的同时还应给出著者的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
  3 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排除在本学科范围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2)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经表述的内容.
  3)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4)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在某些规范中,还明确指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虽然对此规定有争议,但是在有关部门颁布新的标准之前,科技刊物仍然必需遵循这一规范.)
  6)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7)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
  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8)不得使用文章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9)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10)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 关键词
  在摘要之后应该给出3~8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5 文章的章节的编号
  按有关规定,科技论文的章节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号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
  6 引言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
  7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对科技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撰写论文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要注重准确性.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学术性(或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表或图(关于函数图等的基本规范要求请参见附录)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选用规范的单位和书写符号;不得已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时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释和换算.
  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8 结论
  结论(或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尽管多数科技论文的著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 1) 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4)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5)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9 基金项目的注明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凡是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和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公关项目(85-20-74).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参阅.

5. 复旦大学的学术研究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1.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2.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3.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2.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233.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的学术研究

6. 中国论文科技 在线 算省部级期刊吗

《中国科技论文》(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2783, 国内标准刊号:CN10-1033/N)原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具体管理,《中国科技论文》编辑部出版,月刊(2015年改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06年8月创刊以来,已被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7. 科技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1 题名(篇名)

  题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最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一般情况下,题名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对于我国的科技期刊,论文题名用字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著者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工作上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在给出著者姓名的同时还应给出著者的工作单位和通信地址。

  3 摘要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摘要是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排除在本学科范围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

  2)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经表述的内容。

  3)要求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气呵成,一般不分或力求少分段落,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没有得出结论的文章,可在摘要中作扼要的讨论。

  4)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如遇特殊需要字数可以略多。在某些规范中,还明确指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陈述的主语;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虽然对此规定有争议,但是在有关部门颁布新的标准之前,科技刊物仍然必需遵循这一规范。)

  6)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如新术语尚无合适的中文术语译名,可使用原文或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7)不要使用图、表或化学结构式,以及相邻专业的读者尚难于清楚理解的缩略语、简

  称、代号。如果确有必要,在摘要中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8)不得使用文章中列出的章节号、图号、表号、公式号以及参考文献号等。

  9)必要提及的商品名应加注学名。

  10)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4  关键词

  在摘要之后应该给出3~8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

  5  文章的章节的编号

  按有关规定,科技论文的章节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的编号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

  6 引言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中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包括教科书上已有陈述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基本方程的推导。

  7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入,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

  对科技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撰写论文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特别要注重准确性。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学术性(或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表或图(关于函数图等的基本规范要求请参见附录)要具有自明性,即其本身给出的信息就能够说明欲表达的问题。数据的引用要严谨确切,防止错引或重引,避免用图形和表格重复地反映同一组数据。资料的引用要标明出处。

  物理量与单位符号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选用规范的单位和书写符号;不得已选用非规范的单位或符号时应考虑行业的习惯,或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加以注释和换算。

  对已有的知识避免重新描述和论证,尽量采用标注参考文献的方法;对用到的某些数学推演,需要时可采用附录的形式供读者选阅。

  8 结论

  结论(或讨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尽管多数科技论文的著者都采用结论的方式作为结束,但它不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

  结论应该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 1) 由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2) 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3)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4) 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5) 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9 基金项目的注明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凡是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和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公关项目(85-20-74)。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参阅。

科技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8. 余力的近期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推荐的病毒营销研究》[在研]●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面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专家推荐管理系统》 [在研]●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基于协同标注的虚拟社区知识管理》[在研]●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式基金《面向复杂隶属关系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研究》● 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式基金《面向 CRM 的电子商务智能推荐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基于WEB 挖掘的个性化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基于个性化推荐的客户智能》●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科委软科学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系统及应用研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