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什么重磅消息

2024-05-05 00:06

1. 今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什么重磅消息

【证监会回应万科股权之争:合法合规便不干预】
对于万科和宝能近期的收购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表示,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监管部门不会进行干预。
【证监会:拟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拟联合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期货业协会、中证监测等机构,近期拟对证券期货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测试内容主要为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大幅波动等极端情况出现时,证券期货机构及其产品的风控指标、财务指标、流动性指标的承压情况,为监管部门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依据和支撑,但不作为对未来市场走向和预测的判断。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立足长远,建立风险压力测试的框架体系,全方位常态化的开展压力测试,以全面掌握资本市场的风险状况,以提高应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证监会: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注册完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7月1日以来,中国证监会共收到并受理17只香港互认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香港证监会共受理超过39只内地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注册审查过程中,中国证监会按照基金法、互认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审核,于12月18日正式注册了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类型分别是股票指数型、股票型、债券型。香港证监会按照香港有关法规的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审核,于同日正式注册了首批4只内地互认基金,分别是华夏回报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张晓军表示,总体来看,两地互认基金获批数量基本对等,内地互认基金由于申报数量较多,获批数量则略多于香港互认基金获批数量。
【证监会将继续正常注册其他互认基金产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香港互认基金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后,其在内地的销售和信息披露等行为将遵守内地相关法律法规,并接受中国证监会的日常监管。根据暂行规定,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将不超过 50%,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将不超过注册地的基金资产规模。内地互认基金在香港的销售、信息披露等将遵守香港法律法规,并接受香港证监会的日常监管。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将继续按照相关规定正常注册其他互认基金产品。
【证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
张晓军表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银行存款的货币基金,资本安全性好、流动性稿,是现金管理工具。证监会一向注重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监管和风险防控,该办法着重处理货币市场基金创新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并针对货币市场基金和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做出了安排。
该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和期限、比例,强化货币市场基金对组合的风控;二是对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管理做出了制度安排;三是对参与成本法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影子定价、偏离度进行设置;四是针对货币市场基金和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销售活动和披露做出针对性要求;五是鼓励货币市场基金进一步创新发展,拓展投资范围和支付功能。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征求意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总体原则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宽进严管的监管理念,放松管制,加强监管,该办法提升为证监会部门规章。
该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信息披露做了专章规定;二是进一步完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负面清单,明确激励对象的范围;深化市场改革,放宽绩效考核指标、股票定价机制、预留权益、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的间隔期的要求;四是进一步完善限制性股票的规定;五是强化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完善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决策秩序的规定;六是加强事后监管,细化监督处罚规定。
【证监会:对三宗违法违规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公布三宗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一宗为信息披露,一宗是操纵债券价格案,一宗为内幕交易案。张晓军表示,上述案件破坏市场秩序,坚决予以打击,证监会将持续对资本市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证监会:将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12386热线共接受到投资者诉求9万多件,采取监管措施64次,解决争议金额5千余万元,同时,投资者多渠道收到警示词条,多层次多途径提示风险,推动投资者教育基金建设,健全纠纷解决机制,便利股东的权利形式,督促市场主体便利投资者行权的主要举措。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发布投保制度体系,持续做好公平在身边的投资者保护各项工作。

今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什么重磅消息

2. 周五晚间证监会重磅发声,会对下周A股有何影响?

在整个7月份,A股的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上证指数大涨10.9%,创了最近17个月里的最大单月涨幅纪录,深证成指7月份上涨13.72%,创业板指7月份上涨14.65%,均表现非常强势。值得一提的是,从全球股市上来看,7月份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成为全球重要股指涨跌幅中的涨幅前三名,说A股冠绝全球,一点儿也不为过。在周五举行的2020年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担当行为,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作用。
二是继续完善股市制度建设,补齐制度短板,完善注册制制度规则,健全法治化退市机制。
三是践行“不干预”理念,构建资本市场良好的可预期机制,减少行政管制,推进“放管服”改革,保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
四是落实“零容忍”要求,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并抓好集体诉讼制度的落地实施。
五是平稳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落地实施,对融资端和投资端进一步统筹进行改革,推动养老金基金政策加快落地。

六是坚定推进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简化外资投资国内股市的渠道和方式。
七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强化对杠杆资金的监测,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
八是加强监管,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九是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打造高素质的监管干部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内容非常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而且被反复提及的只有第三条,也就是“不干预”的一条,事实上,这也是证监会首次提出的一条理念,势必会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A股其实就是一个与政策息息相关的股市,当行情不好的时候,政府会出台一些相关措施,抬高A股,当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又会对A股进行“打压”,不让A股涨得太高。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让股民非常不满,不少股民认为,A股的涨跌应该由市场掌控,而不是政府,政府不应该过多的干预A股股市的涨跌。过多地干预,会让股市的价值越来越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会去选择有潜力的股票,而是转向政策好的企业,这显然是不利于公司的成长的。

因此,证监会提出“不干预”的理念,就是表示未来在监管的方向上就是实施不干预的政策,这对于稳定市场是非常有利的,投资者的信心也会大大的增强,资金也会大量的涌入A股。

3. 周五晚间证监会重磅发声,都说了什么?

7月股市收官之后,周五晚间证监会重磅发表声明,将会对A股造成意义深远的影响。根据周五晚间的消息,证监会召开了2020年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这次会议发声,大家可以看到提到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具体有:

一是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担当行为,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作用。二是继续完善股市制度建设,补齐制度短板,完善注册制制度规则,健全法治化退市机制。三是践行“不干预”理念,构建资本市场良好的可预期机制,减少行政管制,推进“放管服”改革,保持市场功能正常发挥。四是落实“零容忍”要求,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并抓好集体诉讼制度的落地实施。五是平稳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落地实施,对融资端和投资端进一步统筹进行改革,推动养老金基金政策加快落地。六是坚定推进资本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简化外资投资国内股市的渠道和方式。七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强化对杠杆资金的监测,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八是加强监管,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九是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打造高素质的监管干部队伍。

大家都知道,A股存在着“政策市”特点,过多的行政干预,会让投资者缺乏信心,大家都害怕刚刚买入,结果一打压,马上被套损失惨重。只有监管归监管、市场归市场,才能真正激发股市的活力,投资者才能真正放心的去投资,这对股市来说,肯定是利好。七月初A股大涨,之后就是在密集利空的打压下出现了大跌,现在证监会明确提出“不干预”,未来监管的方向将从干预转向制度约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投资者信心会受到提振,增量资金有望持续进入A股,大盘有望构筑平台后继续震荡走高。

周五晚间证监会重磅发声,都说了什么?

4. 证监会紧急出手,下周还会再现暴跌吗

春节期间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有三个:
1、 A股还能做吗?
2、房地产怎么看?
3、要配置海外资产吗?
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因为都是由背后的同一个逻辑决定的。
在说背后的逻辑之前,先说一个A股的现象(也是现实):
经历了春节假期“熔断冷静”时间,投资者在节后做出了自己相对“理性”的选择。上证指数涨了5.9%,创业板指数涨了7.1%,券商板块指数涨了8.6%。
熊市逢节易跌,牛市逢节易涨,这其中的逻辑是,节日里国人喜欢走亲访友,喜欢聚会,而聚会一般都是“赢家说话”,也就是说成功者赢家一般掌握着聚会话语权,牛市多头是赢家,所以假日里多头的声音大容易得到传播,空头容易受到影响而叛变,所以节后容易继续涨,反之亦然。
但这个春节,其实股市是处于熊市中,按道理经过春节期间空头思维的传播,节后A股应下跌更符合逻辑,但A股却涨了,这就必须引起我们重视,这背后可能有其他逻辑起了关键作用。一是物极必反,这个逻辑有一定道理,因为一月份A股经历了一次暴跌,具备了反弹条件;二是在2700一线A股找到了新的平衡,场内资金有能力消化假日悲观传导产生的割肉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节后券商板块跑赢了上证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这个必须重视,因为,券商板块敢趋稳对大盘趋稳很有帮助,如果看淡后市,券商板块是不容易趋稳的。
当然,事后大家可以把券商板块趋稳的功劳记在证监会换帅上面,其实这很正常,券商板块作为受股市政策及股市走势影响最直接的板块,利多利空消息多是券商板块值得参与的重要因素,市场弱券商容易跌势狠,市场强券商容易涨势猛,所以判断券商股值不值得参与,关键要看大盘是不是趋稳,人们对牛市是不是有期待,大盘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这些分析都是从观察现象得出的,但透过这些现象是可以看到一些本质的。
乐观时人们容易被现象所左右,即注重现象而忘记本质,牛市中人们关注的是股价涨跌,关注的是还会涨多少?至于有没有价值,多高市盈率没人在乎;
悲观时人们容易忽略现象(现实)而纠结所谓本质,熊市中人们关注的是风险,关注的是股票有没有价值?市盈率高不高?还会跌多少?全然不顾现实是:下跌已经释放了风险,现实的市盈率已经相对低,股价已经开始回升。
A股有个本质目前还一直被人们当作现象在解读,就是去年上证指数从5178点开始以来的三段崩盘式的调整其实是个特例,但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把其作为常态在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必然的选择,甚至认为路径都是必然的,其实这段超出几乎所有参与者想象的行情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这是需要无数个利空巧合,关键是还要有一个接一个的人为重大失误才会有的结果。如果认为这样的情况以后会经常发生其实是不科学的。如果认为特殊的熊市会以非典型的方式结束也是值得怀疑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倒是更让人信服。
之前的三次暴跌,表面原因各不相同:
1、第一次是场外场内去杠杆(强行去杠杆),引发爆仓;
2、第二次是对金融危机的恐惧(人民币主动大幅贬值),引发爆仓;
3、第三次是对注册制及金融危机的恐惧(强推注册制,及人民币被动贬值),引发大面积主动砍仓。
试想一下要出现第四次暴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我之前的长微博有分析,这里就不啰嗦了)。
目前空头主要有三个理由:
1、A股市盈率还太高;
2、熊市不会这么快结束,时间不够;
3、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忧患还在。
这三个理由中的前两条支持慢跌,第3条支持暴跌,但至少无法支持空头们说的2500点必破,我们再来分析分析破2500的概率有多大?
市盈率还太高,这句话要让人容易接受,应改为A股市盈率还存在结构性高的问题,如果是结构性高,那上证指数即使跌破2500也不应该是市盈率高的原因。
这次熊市来得猛,跌得狠,结束得快一些也不是不可以,调整时间不够不是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空头的第3个理由确实值得好好分析,这个其实才是决定A股猴年走向的主要矛盾,要回答房子还好不好投资,是不是该配置海外资产两个问题之前也必须弄清楚这个问题。
节前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我讲到一个观点,从北京、上海、深圳房价的走势看,无法得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近在眼前的判断,而如果房地产不出现大问题,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就很小,不出现大的经济问题,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概率就非常低,人民币不出现大幅贬值,那配置海外资产就是一桩亏损买卖。
股市大风险已经强制释放,房地产问题才是未来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政府已经在房地产领域出手,所以说现在就做一个防范猴年出现房地产暴跌的资产组合,应该意义不大。
最好不要预测顶在哪底在哪,更不要幻想山后面有没有更高的山,峡谷里还有没有更深的谷,等咱上到山顶、下到山谷再考虑更靠谱。是不是到了山顶或谷底,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变化就可以了,大家都小心翼翼的时候不可能是顶,恐惧多于信心时十有八九是底。猜底猜顶得出的决策都属于赌的范畴,赌对了对未来的投资危害更大
忘记仇恨,淡化伤痛;放平心态,调低期待;多些理想,少些幻想。把2638点作为新的起点,坚信所有的洪粉家人都会拥有一个硕果累累的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