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出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②美国在经济政治

2024-05-09 16:26

1.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出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②美国在经济政治

答案A
从两项计划的内容可以看出英国经济地位的下降及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从内容本身可以分析出两项计划的各自目的是争夺世界金融霸主;美国在经济政治上控制了英国是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出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②美国在经济政治

2.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有何相同点?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怀特计划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怀特计划的胜出:
美国凭借实力可以控制基金,基金是与英国凯恩斯计划中提出的清算同盟完全不同的组织。清算同盟是自主营业的,因而不允许成员国政府在国际收支政策方面有足够的处置权,而怀特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在成员国政府控制之下的国际机构。由于美国所具有的经济优势,怀特计划的这个建议成为讨论的基础。

3.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得核心内容有何不同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 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 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得核心内容有何不同

4. 英国接受美国怀特计划的原因高中历史

二战期间,英美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年4月美国和英国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方案,即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和美国的怀特计划。
 
(1)凯恩斯计划
 
凯恩斯计划是凯恩斯将自己于1930年在《货币论》一书中提出的计划进行完善的结果,1943年正式公布,其主要内容是:
 
建立国际清算同盟,采取“透支制”;创造一种国际信用货币———“班柯”作为国际清算单位;会员国在同盟中开立往来账户,但只能用于购买他国商品或对外投资,不能向同盟兑换黄金和现款;由债权国负责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同盟在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不使债权国干预债务国的各项政策。
 
    这个计划是从经常发生赤字的英国的立场出发的,注重为国内充分就业政策提供一个国际保障,货币的国外价值可以根据国内政策的需要进行调整,国内货币价值不受国外货币价值的束缚。
 
(2)怀特计划
 
美国则从债权国的立场出发,希望对贸易限制、贸易差别待遇、过分自由地使用国际信贷等采取措施。怀特计划194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怀特草拟,主要内容有: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稳定各国货币;基金为稳定会员国的货币汇率,拟设立一种货币单位“Unita”,可在会员国之间相互转移;采用固定汇率制,会员国货币必须与Unita保持固定比价关系,会员国货币不得随意贬值;会员国在应付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购买所需的外币,但数额要受一定的限制;会员国必须取消外汇管制;基金的管理由会员国投票决定,根据各国的份额确定在基金内的投票权;基金办事机构设在份额最大的国家。
 
美国凭借实力可以控制基金,基金是与英国凯恩斯计划中提出的清算同盟完全不同的组织。清算同盟是自主营业的,因而不允许成员国政府在国际收支政策方面有足够的处置权,而怀特计划是要建立一个在成员国政府控制之下的国际机构。由于美国所具有的经济优势,怀特计划的这个建议成为讨论的基础。
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国际金融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怀特计划企图由美国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通过“基金”使会员国的货币“钉住”美元。这个计划还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凯思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主张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

5.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认识。英国在美国允诺给予巨额贷款的诱压下妥协,表明了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夺得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故 A 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B 项错误;C 项内容不符合题干信息;D 项明显不符合事实。点评:二战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强国英国法国等受到严重的破坏,德国失败,欧洲的经济实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与此同时美国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横财,经济实力膨胀,在战后建立的经济格局中美国居于了中心的地位。    

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

6. 怎样化解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之间的矛盾?

为了协调双方的意见,美英两国于1943年9月15日至10月9日,在华盛顿开会讨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计划。双方代表团分别以美国财长摩根索和英国国务大臣理查德?劳为首,谈判则主要在技术专家怀特和凯恩斯之间进行。
会议一开始,怀特便断然否决了英国的“清算同盟计划”。因为,首先这一以透支为原则的计划会迫使美国要么将其对外贷款扩大到几乎无限制的程度,要么担负起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责任。美国担心,如果接受了英国的计划,其他成员国便会利用从“同盟”取得透支的特权来支付战后重建所需要的进口商品,而当时只有美国才有输出巨额商品的能力和必要。结果美国就将在“同盟”中有巨大的,但不能兑换成黄金或现钞的“存款”。虽然凯恩斯提出顺差国可用这笔“存款”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或用作对外投资,但在各国经济均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战后绝大多数国家根本无力出口大量商品,也没有有利的投资环境,因此,这一计划等于要美国根据自己的外贸顺差向别国提供无利可图的信贷。
其次,“凯恩斯计划”提出,在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应主要由债权国承担责任调节本国经济,以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也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由于战后其他国家无力扩大对美国的出口,而美国的生产力又大大超过国内需求,美国必将出现巨额贸易顺差。要美国单方面在国内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就意味着要它压缩出口,而这是美国保持高水平就业和经济繁荣所不允许的。此外,“凯恩斯计划”力图维护“英镑区”,这也不符合美国战后国际经济自由化的一贯主张。早在1941年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就努力敦促丘吉尔“消除人为的限制和控制,赞成无条件支持国际经济机会”。美国决不允许战后再长期存在一个支付同盟式的“英镑区”。
当英国参加华盛顿谈判时,凯恩斯面临着三个问题:第一,战后英国是否能达到充分就业,他反对任何影响英饲实现充分就业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他意识到战争已使英国海外投资大大缩减,战后英国无法依靠海外投资利润来支付其粮食和原料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要么迅速扩大出口,要么被迫降低国内生活水平。前者英国已力不从心,而降低国内生活水平势必引起政局动荡,万不可为。最后,凯恩斯担心战后美国会在国际金融出现动乱时再一次只顾自身利益,不肯出面维持局面。因此,他想建立一种不受美国政策变化影响的国际货币体系。他所提出的计划就是要为这种体系奠定基础。然而,当时任何国际货币计划若得不到美国的赞许,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凯恩斯不得不在会谈一开始便放弃了自己的计划,接受“怀特方案”为谈判基础,然后在“怀特方案”的框架内尽力维持英国的利益,迫使美国多承担义务。
在接受美国方案为谈判基础之后,凯恩斯立即对该方案中的一些重要条款提出了异议。凯恩斯提出,“怀特方案”中关于“基金”有权控制会员国货币汇价的规定,不符合战后初期各国经济实情。由于“方案”中规定会员国只能利用自己的份额来解决国际收支暂时性不平衡,若会员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而不能改变其货币汇价,其经济必然陷入困境。他要求允许会员国对调整货币汇价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对于“方案”中要求债务国完全担负起调节自身国际收支逆差的主张,凯恩斯坚持必须有某种方法来迫使顺差国采取调节措施。他提出,会员国应有权歧视属“稀缺货币国”的出口商品,以迫使这类国家进行自我调节。这一主张显然是针对美国的。由于美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主要顺差国,对美元的需求必将大增,而“基金”所储备的美元根本无法满足会员国的大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逆差国有权歧视美国商品,就将迫使美国采取行动进行自我调节。此外,凯恩斯还坚决反对怀特提出的“基金”有权主动监督和干涉会员国内部经济生活的权力。按他的本意,“基金”应是一个被动的、能无条件提供贷款的机构。后一点在谈判中被怀特断然否定后,凯恩斯便力争实现“被动性”。他指出,若授予“基金”如此特权,各国将对建立“基金”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无益于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顺利建立。
凯恩斯的反对意见旨在限制“基金”的权力,扩大会员国的行动自由。这显然与怀特以严格的条款规范会员国行为,尽早恢复多边自由国际金融的初衷相悖。然而,凯恩斯所述各条甚合情理,较怀特的主张更切合世界经济的实际,况且美国也不愿独自支撑局面。因此,在英国接受“怀特方案”的大前提下,美国同意修改“方案”中的一些条款。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在“基金”建立后为期五年的过渡时期内,“基金”只起有限作用,成员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控制资金交易或实行外汇管制;成员国有权在10%的限度内自由改变其货币汇价。这实际上违反了怀特在战后立即实现自由兑换、建立固定汇率的初衷,变固定汇率为固定的但可调整的汇率。在英国的坚持下,美国同意允许会员国有权暂时限制对“稀缺货币”的自由兑换,并有权歧视“稀缺货币国”的出口商品。但哪种货币属稀缺货币应由“基金”决定。双方还就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和“基金”对会员国经济的干涉权问题达成协议,规定在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顺差国和逆差国同样有责任采取调节措施;“基金”对会员国经济的监督、干涉责任只具有被动性。华盛顿会议结束时,美英双方签署了一份“试行协议”,送呈各自政府批准。此后,又成立了专家联合小组对“试行协议”做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并于1944年4月拟就“专家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的联合声明”,供各国政府考虑。
在为时三个星期的布雷顿森林会议过程中,一些中小国家对原方案忽视它们的利益和要求表示不满。印度代表提出,“基金”除协调战后各国的货币金融关系之外,还应“协助不发达国家更充分地利用本国资源”。这一要求得到了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支持。经过讨论,在最后通过的协定中指出,“基金”将“以会员国生产资源的发展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墨西哥和古巴等国代表对“基金”控制会员国调整本国货币平价的权限提出了异议。由于“怀特方案”规定,“基金”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表决均应由4/5多数票通过,只拥有少数表决票的中小国家若要变动其货币平价超过10%时,必将受到拥有多数表决票的大国的控制。这些国家代表要求小国在调整货币平价问题上有更大的发言权,提出应允许投票权小于总投票权10%的会员国享有每次可变动货币平价20%的特权,这一提案由于美国代表的反对未能通过。当会议讨论世界银行的宗旨时,拉丁美洲国家提出,世界银行应对经济发展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要求该银行所贷放的资金应在战后复兴和经济开发这两方面各占一半。前者在会议上获得通过,后者却因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反对而遭到了否决。

7. “凯恩斯计划”的推出,英国政府意识到战后英国在对外经济中有两项怎样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英国要尽量保全“帝国特惠制”和“英镑区”,以此确保英国在国际贸3与金融中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估计到战后经济恢复需要大量进口商品,而其出口又一时无法增加,要尽力设法使战后必将出现的对外贸3逆差不至于成为英国恢复经济的重大负担。

“凯恩斯计划”的推出,英国政府意识到战后英国在对外经济中有两项怎样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