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公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2024-05-06 23:53

1. 国内的公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按照主流定义,公知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比大部分公众掌握了更多知识和信息,本身拥有足够智商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精英,他们能够正确为公众利益发声。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公知只是在公共教育不够充分时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如果真的为了国家民族好,正确的长远的做法应该是多抓教育,让知识和信息在公众中传播的更广,让公众对各种社会事件拥有更高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而不应让公知一直垄断着知识和信息来源,垄断着一切概念的解释权。

以我的观察,在如今国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以及国内外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的大背景下,某些靠知识垄断获取威望和影响力的人的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简单说就是民智渐开,不太好糊弄了。这才是公知越来越不受待见的根本原因。

公知并非都崇洋媚外,也有很多打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号的公知,如今包括这些人在内的公知们,扮演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公众的启蒙者、布道者。而更多的是一个意见领袖,公众选择追随他们只是因为他们迎合了公众,说了公众们爱听的。无论是自由派公知还是保守派公知,爱国公知还是恨国公知,他们永远都只能讨好公众里的一部分人,而总有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时刻在反对着他们,和他们辩论,解构他们的观点。

国内的公知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2. 中国公知是什么意思

公知即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The Public Intellectual)的缩略,指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是进言社会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在中国,“公知”一词更是对那些貌似公正博学,实则摇摆不定,自视甚高,以天下评判为已任,视政府和百姓问题多多,自认担纲启蒙责任,诲人不倦的一群文化人。尤其在网上,第三方提到“公知”多含有讥讽的意思。

3. “公知”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如今成了贬义词?

“公知“一词字面意思上是指“公共知识分子”,是他的缩略词。但是精确定义指的是有学术的自主研究能力的一组人群,同时这组人群还是有能力参加社会事务,能一定的影响决策层,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批判主义倾向,但是这些特质,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和国家层面的意识需要,是积极向上需要团结的敌人。但是随着国家发展的日益完善,“公知”便出现了属于特质的缺陷,被会辨别是非的人群所不齿,所嘲讽,所以在现今社会中,这成为了贬义词。

若将其追根溯源,则可以追溯到开展于法国中的启蒙运动,但那时候的所谓“公知”是引领着轰轰烈烈的思想变革的浪潮。但是传到中国之后,字义便发生了变化,讲的是自诩,而不是人民给予。如此这般,便显的滑稽可笑了。而进行相关考据后发现,该名称,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在中国正式并且大规模使用,是在2004年,南方系头牌杂志《南方人物周刊》专门为此进行了一次策划,在那次策划中,“公知”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意义,并限定了成为公知的两个标准,一是学术能力,二是参加社会事务的能力。

但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就意味着该名称存在公共持有性,在某个领域,甚至所有领域中,都是聚光灯下的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这批人的忠实拥泵,进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这导致了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所有“公知”的缺点会被放大,进而反噬自身,如方舟子之流等。

造成“公知”被放大,继而成为了充满讽刺意味的“贬义词”,主要因素仍然是集中于媒体,在媒体高强度的舆论、炒作、监督等等之下,几乎所有“公知”都会无所遁形,他个人特质中“恶”的部分会被无限放大。导致该积极向上的词成为贬义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公知”一词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何如今成了贬义词?

4. 如何看待公知的没落?是否说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

如何看待公知的没落?是否说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不同变化,也引起了大家很多认知,那么现在社会上一些公知消失了,对于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我们来分几个层次介绍一下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答案:

一、如何看待公知的没落?
社会上出现过很多所谓公知人士,这些人打着什么都了解的幌子,但实际上做的事情,并非都能在太阳下公布。其实我们要知道一个国家想要强大,并不是依靠所谓的公知,而是依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和我们国家政府一起把祖国建设好,这才是我们的任务,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中国社会主义在日新月异之中发展,人们也意识到,所谓公知,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噱头而已,这种人仅仅是为了赚钱,或者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行一些肆意的宣传,因此,人们已经有了非常多的警惕性。这些公知没落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对于社会没有任何好处,甚至对于社会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所以他们的没落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也就是说,他们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中。

二、是否说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
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实在的,为人民服务,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政府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一直在不断努力,我国扶贫已经基本成功,可以说,全中国老百姓彻底脱离了绝对贫穷,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奇迹,同时,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我们的政府也做出了英明决断,从而全国各个地区都能够胜利的战胜一起,这就是中国力量,所以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成功,因为我们是从基层开始,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对于我们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值得我们称道,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要为我们中国发展点赞。

通过上面分析,朋友们就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素质不断提高,所谓公知,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中,我们中国人民会越来越自信,而且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的路,永远坚持走下去,相信未来中国社会就是康庄大道,我们中国必然走向复兴,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

5. 如何理解闫光宇的《如何操控意识》

一、以五感为规,在你的世界认识上划定边界
在这一点上,闫光宇举的是美国媒体在美国的“民主之春”中的表现。众所周知,美国一向标榜“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中国的公知也不遗余力的对此进行宣传和渲染。但,事实证明,所谓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在美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舆论从来都是从属于政治的,无论哪个国家的媒体都必须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服务(中国的某些媒体除外),只不过,这一点在美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国家不想让民众看到的、国家不想让民众听到的、甚至国家不想让民众想到的,媒体一律保持沉默,这就是美国媒体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自觉。在美国媒体的这种政治选择和政治自觉中,美国民众不知不觉的在认识上被人为划定了边界。例如,美国民众从来不会问,为何在《独立宣言》中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将近一百年后,美国依然有黑奴,也从来不会问,为何在《独立宣言》中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将近两百年后,美国的黑人依然要为白人让座,更不会问,在《独立宣言》中宣扬的“人人生而平等”三百年后,美国是否会真的“人人生而平等”,这不能怪美国的民众愚昧、麻木、奴性,要怪只能怪美国媒体对美国民众的洗脑太成功了。
二、以愉悦为酒,在你的时间议程上设置诱因
酒是穿肠毒药,却能使人忘记忧愁和烦恼。在这一点上,闫光宇选择了美国的NBA和好莱坞电影的例子。当美国的穷人、黑人不断的在NBA的刺激和好莱坞电影的麻痹中失去自我意识的时候,不会再有人有时间去想为何美国的贫民窟大多数都是黑人,也不会有人再有时间去想为何美国的华尔街大多数都是白人。
 
偶尔,也许会有几个黑人会想到严肃的政治话题,例如马丁.路德金,但是,美国政府很快送给了他一颗子弹,剩下的要么噤若寒蝉,要么在一场又一场的NBA的刺激,要么在一场又一场的好莱坞电影的麻痹中不能自拔,他们的大脑已不再有时间去想美国是否真的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了。
三、以恐惧为刀,让你在人生抉择上进退失措
恐惧是人的本能,特别是那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很多时候更是可以让人抓狂。
柴静的《穹顶之下》让很多人对中国的环境产生恐惧,坦白说,中国的环境这些年是不太好,但是,问题是否真的严重到了柴静在《穹顶之下》中所说的地步,就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不过,无论中国的环境真实情况如何,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恐惧的阴影已经在一些民众心中扎下了根,为了摆脱这种“莫须有”的恐惧,那些人会将怒火烧向哪里,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在侵略伊拉克之前,精心炮制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惊世谎言,这个谎言既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比较上得了台面的侵略借口,而更重要的目的则在于恐吓美国民众。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一直以来,在美国长期的定向宣传下,伊拉克作为“邪恶国家”的形象已经深入美国民众的每一个细胞,当美国抛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法的时候,美国民众忍不住会想,如果不把伊拉克打趴下了,哪天那个“邪恶国家”要是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扔到美国咋办?在这种心理暗示下,美国民众自然毫不犹豫的对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投下赞成票,因为他们已经根本不会再去想,伊拉克到底有什么能力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打到美国去。
这就是恐惧的力量,在这种恐惧力量的指引下,所谓的“选择”其实已经没有了选择。所以,对于这一点,闫光宇的恐惧可以“让你在人生抉择上进退失措”的说法是不太贴切的,因为在恐惧的驱使下,其实你已经没有了选择,而只能按照别人设置好的路线一步步走下去。
四、以符号为旗,在你的精神世界中烙下印记
在这一点上,闫光宇选择了“城管”、“小姐”和“医生”三个例子。前些年,大小公知像疯了一样爆炒城管的负面新闻,并以此控诉中国的“专制”和“独裁”,以至于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城管几乎成了“邪恶”的代名词。
 
与“城管”同病相怜的还有“医生”“警察”等职业,不管你信不信公知的说法,但在公知多少年如一日的抹黑下,这几个职业的公信力已经无一例外的大幅下降。当“城管”“医生”“警察”甚至“校长”这些名词已经成为一种“邪恶”符号,并在你的精神世界烙下印记,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城管、医生、警察疏远甚至憎恨,如此,那些爆炒“城管”、“医生”、“警察”等负面新闻的人的目的已经达到。
当以上“四部曲”每一部都在你的身上取得成功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成了某些人的提线木偶了,你的意识已经被操控,你的灵魂已经被掏空,你所剩下的只是会跟着当初给你灌输“四部曲”的人高呼口号的躯壳。他们说哪个国家是邪恶的,你就会毫无犹豫的认为哪个国家是邪恶的,他们说哪个国家是民主的,你就会毫不迟疑的认为哪个国家是民主的,而不会再去想诸如“为什么伊拉克会比沙特更邪恶”或者“为什么沙特会比伊拉克更民主”这样的话题,因为你只要想一想,某些人精心安排的“四部曲”就失效了,这是他们绝对不会允许的。
一旦你逾越了“四部曲”给你规定的思维范畴,你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因为,在美国,还有监听在等着你……
以上就是我对闫光宇的“如何操控意识”的粗浅解读,我相信,作为“如何操控意识”的原创者,闫光宇的解读一定比我更深刻也更精彩。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闫光宇,他却被某些公知有组织的围攻了。不过,我不会为闫光宇感到难过,因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被一群已经异化了如同丧尸一般的公知围攻,其实是种荣耀,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有这种荣耀的!

如何理解闫光宇的《如何操控意识》

6. 公知精英是什么?为什么好多人都嘲讽他们?

公知、是指公共知识分子。
精英、是指在社会中享有成就的精英分子。
这两个曾经都是褒义词、但现在逐渐转变成为了贬义词、受到不少网民嘲讽。
主要原因大概总结了几点。
1:公知精英认为民主制度是唯一科学有效、能够促使中国走向成功的一种政治制度、全世界的国家都应该行使这种制度。过分的忽视了民主制度的高成本、高消耗等缺点。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这一制度是否合适。
2: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糟粕。要向西方文化学习。
3:错误的将现代化和西方化划上了等号、认为中国要实现成功、必须全盘西化。
4:混淆视听。对于中国政府援助非洲或者其他国家地区的行为嗤之以鼻、会说自己国家的穷人都不管、却打肿脸充胖子管别人。然而在中日问题上、比如南京大屠杀、又倡导并希望中国人忘记过去、发挥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5:否定中国人、认为中国人做什么都不行。忽视了客观的条件和环境。
6:相信国外媒体、认为外媒就是真理。认为自己翻墙看到的东西、绝对就是真实的。殊不知古有蒋干盗书这一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7:鼓吹中国崩溃论。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说了将近四十年。基本框架为、先引述一段社会事件、或者分析一个经济现象、然后引申出崩溃。如1:XXXXXX的发生、预示着中国内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必将崩溃。如2:XXXXXXX的过剩、预示着在这条路上中国已经穷途末路、如果不推到重建、明年必将崩溃。
8:带路言论。“如果XX军打中国、我就给他们带路”。
9:人种论。黑人最差、亚洲人次之、白人完美。
10:美国完美论。美国是一个完美的、像天堂一样的国家。
11:中国地狱论。中国简直就是一个人间炼狱。
12:体制论。将一切与其期望不符的事物全都归结到体制上。如:我没钱、怪体制。我没有女朋友、怪体制。我妈不理解我、怪体制。没有人能理解我、我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理解我、怪体制。这类言论非常有意思、因为它们的结尾都是那句著名的“这都是体制问题”。
13:不经调查、不切实际的言论。例1:美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国家、只要你去美国、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不会饿肚子、并且政府还会给你钱让你过上非常好的生活(美国穷困潦倒的流浪汉多得是)。例2:美国劳动人民的薪酬非常高、即便是最普通的一月都有好几万美元(美国一般的薪资标准是12美元、8小时工作制、一般普通的劳动阶层月收入是2880)。
14:键盘革命。公知精英曾几何时是一个积极的社会现象。在他们的努力倡导下、这类人越来越多。仿佛一次新的新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又越来越少。其实、想要做成什么事、行动永远比心动更重要。然而当更多的人们发现这些所谓的公知精英、除了在网上发表一些言论以外、并没有什么身先士卒的勇敢表现。有句话叫“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你自己都只能躲在电脑前、又凭什么指责别人的不勇敢呢?
15:民主而不民主。在他们讨论民主的时候、如果你提出反对意见就会被集中攻击、然后剥夺你的话语权。其实大部分人所期望的民主、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脱离管束、不再受规则的制约……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事实上、之所以有规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弱者。

7. 中国公知指的是哪些人?网上最为活跃的有哪些?谁给举例一些?

从历年的“公共知识分子”名单中可以看出,大学教授、作家、媒体人占了当中的绝大部分。而且这类人群,尤其是大学教师,一般还具有某一方面(通常还是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他们的发言水平能够有保证,也更具信服力。
例如2014年于建嵘教授发起“微博打拐”活动,发动网友拍摄街边的乞讨儿童,上传微博并报警,并希望立法禁止儿童乞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他们本没有权利无端怀疑并强迫检验,也无疑侵害了很多非拐卖儿童正常乞讨的权利。
在药家鑫一案中,一些法学专家“废除死刑”的呼吁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其他一些事情上,公知们也常有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过多呼吁政府管制的毛病。

扩展资料
典型的公知一部分在体制外,还有一部分属于体制内的另类人物。他们对体制持尖锐批评态度,往往在推动形成互联网舆论事件的过程中表现活跃。对于揭露社会的一些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压力,他们颇具贡献。所以我过去就说过,中国需要有他们,一旦没了公知,中国就是朝鲜。
但必须指出,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是,很多公知是西方政治体制的忠实粉丝,主张或倾向于中国模仿西方进行自我政治改造。他们中一些人在立场上已经倒向西方,或者在中西之间严重摇摆。
因此他们揭露中国的具体问题时,常常不是就事论事,集中注意力推动解决问题本身,他们更感兴趣通过揭露这些问题批判国家的体制,论证这个国家如何“烂透了”。
因此他们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很容易走过头,或者故意、或者客观上做了国家政治体制的冲击者,带节奏,扮演了中国稳定和团结的瓦解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胡锡进:中国没公知不行,公知太能带节奏也不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公知在中国的演变

中国公知指的是哪些人?网上最为活跃的有哪些?谁给举例一些?

8. 公知为什么不吃香了,是因为他们不能启蒙了吗?

不是因为他们不启蒙,而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视野更开阔了,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之前那一套“歪理邪说”已经无法继续“愚民”了。

所谓的公知是什么?
如果我们扒开他们光鲜靓丽的外衣去看内里,其实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崇洋媚外的丑态和鸡蛋里挑骨头一样对国家进行批判。
就这样的人,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在消息相对闭塞的时代,广大民众可以随意被他们的观点煽动。
而到了现在,随着网络日益的普及,这些所谓公知的那一套理论根本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他们再也无法通过那些轻飘飘的语气来让大众买单了。

公知其实只是抓住了风口而已。
大概是十几年前吧,那时候正是互联网兴起的时候。
普通人那时还处于一个比较懵懂的状态,而有那么一批人已经从这里看到了机遇。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人通过信息的不对等开始贩卖自己的理论,然后引导大众的思想。
其实所谓公知的论调很简单,就是一句话而已: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说教。他们总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论调来评判时事,抨击民生。反正在他们的眼里,国内没有一个好的地方,全部都是腐朽落后的愚昧国民。
在网络时代的初期,这些公知为了流量可谓是毫无底线,他们疯狂吹捧西方思想和抹黑国人,以一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完全就是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先知”。
他们利用大众对于中外信息的不对等,向公众灌输着自己所谓的思想。

在公知刻意的引导下,那几年国人的思想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毕竟那时大家接触国外比较少,国外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普通人根本不清楚。
而在这些公知刻意的引导下,很多国人都产生了那种国外什么都好、国内什么都不好的意识。
而且当年这些言论大行其道,如果有人胆敢反驳,那就是被打上愚昧、无知等等标签,仿佛是无药可救的白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人接受信息越来越多元化,公知引导言论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现在的人们可不像当时那么懵懂了,如果再有人在大众面前堂而皇之鼓吹什么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那么肯定会被广大网友怼到怀疑人生。
曾经那些公知纷纷走下神坛,变成了大众眼中丝毫不靠谱的“大忽悠”。甚至有些公知认不清形势,还公然鼓吹过去的那一套,直接就被网友骂“走狗”。

举个例子:
B站著名的“公知翻车”事件。
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曾经挥斥方遒的著名公知。
大概是觉得日子过得有些寂寥了吧,他又跑到B站注册了账号,打算公开售卖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论调。
结果,他的第一个视频就惨遭滑铁卢。
本来他认为自己是以一个高大尚的形象入驻的,迎接他的也应该是一批忠实的信徒,他即将成为B站一个新的标志性人物。
结果事情完成没有按照他预期的方向走,视频确实是火了,但是却是被骂火的。
翻看评论区几千条的评论,几乎全部都是骂他的。甚至有人还列举了他一众的恶行,将冷嘲热讽进行到了极致。
结果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这位满怀“普度众生”信心的公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从此之后就在B站绝迹了。
只有一个视频的账号孤零零地摆在那里,唯一让人有兴趣点击的就是那高达几千条的评论,至于评论里的内容,那真的是让公知难受,让网友欢乐。

为什么公知的思想都是那样偏激的?
其实我们看这些所谓公知的年龄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们普遍都是60后、70后,他们这一代人正好处于社会转型的阶段,经历了国家重大的变化。
在他们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国家基本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而到了他们初步入社会的时候,恰恰赶上了改革开放。国外的一些先进思想和科技一股脑涌入,他们应接不暇。
而且这些人中不少都恰逢其会,大部分都曾经在那个年代出国深造过。
他们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又羡慕。而回国之后,看着依然落后的祖国,他们开始模仿国外学来的那一套,并且将自己被东西方思想严重撞击后产生的矛盾心理扭曲过后灌输给更加没有见过“世面”的国人。
归根到底来说,这就像是一个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孩子见识了外面的花花世界,然后回去之后就开始嫌弃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不再迷信公知的那一套呢?
80后出生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个闭塞的时代了,从小的教育和见识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之后的90后、00后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接受的教育更加多元化。
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并不认为国外有什么好的地方,甚至他们觉得国外的基础建设落后,才是真正的老破小。
要是和现在的年轻人说国外多么多么好、国内多么多么落后,那么肯定会受到他们的鄙视,甚至脾气差一些的直接就开启了嘲讽模式。
公知的那一套再用到现在的年轻人身上,那就是妥妥地找虐。现在的年轻人可以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把公知喷个狗血淋头,而且还不带一个脏字。

结语:
归根结底,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
每代人都有其固有的时代烙印,相比于公知们刻在骨子里的自卑,现在的年轻人可就自信多了。
这应该叫做什么呢?那就是民族自豪感在攀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