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市值被AMD超越,英特尔市值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2024-05-06 17:56

1. 英特尔市值被AMD超越,英特尔市值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美股7月收官日,英特尔惨跌8.56%,市值跌至不足1485亿美元。反观其老对头AMD,以3.05%的涨幅将自身市值推升
以前,英特尔一直都是占领着老大的角色,这让AMD有点忘尘不及,因为英特尔的口碑已经打响了,这就导致AMD要想超越的难度非常大,总是屈居于第二的位置。
然而2019年,在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加持下,AMD的Zen2处理器锋芒初现,随后就势如破竹,英特尔的业绩没有改变,反而AMD芯片的各项性能指标几乎都大幅超越同期的英特尔产品。 
这种强势的出圈,直接英特尔的第一位置逐渐不保,随之而来的就是业绩的下降。 
简单分析一下英特尔市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AMD的崛起,冲击了英特尔的销量,用户需求总共就那么多,既然AMD的销量大增,伴随而来的,势必就是英特尔的下跌。
第二,那就是因为用户对英特尔的失望。尽管英特尔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但是大家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性能和以前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他们抱着一种骄傲自满的态度,技术已经开始落后,慢慢的被AMD威胁到了生存的位置。
最后一点则是英特尔公司自身的经营模式有关系,很多人把英特尔公司称之为牙膏厂,意思就是他们一毛不拔,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把大量的经费用在研发上面,这其实就给了AMD足够的机会,他们才能够奋起直追。
当然,英特尔的这一次市值的下跌,其实并不能提现什么,毕竟,英特尔已经在芯片市场打下了一片天地,相较于后起之秀AMD,他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英特尔市值被AMD超越,英特尔市值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2. 英特尔市值被AMD超越,他们是如何拼抢芯片行业的龙头地位的?

2022年7月29日,英特尔市值被AMD超越,这一事件让很多网友不敢相信,而且也能够体现出这是一件颇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其实英特尔和AMD是处理器行业最大的两家公司,在过去20多年,一直以来都在竞争,而且AMD一直以来都处于一个被压着打的状态。但是在2022年,绝地翻身,这一现象并不能够让大家想到。
要知道不管什么领域,只能出现一个龙头,而这两家公司为了争抢龙头位置,也是一直以来在竞争,不管是芯片研发,又或者在其他方面的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的。就拿工艺来讲,英特尔工艺节点出现难产的现象,导致处理器并没有那么先进。反而AMD在多年打压之下,研发出了新的工艺,所以从台机电工艺的东风占据了优势,就这样逆风翻盘。
而且英特尔市值下滑,除了芯片工艺出现问题之外,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因此错过了市场。英特尔也一直在频繁收购其他的公司,所以公司多了之后,管理起来也是非常麻烦的,另外想要制造出一款较厉害的芯片,也是需要结合多个方面、多个部门,才能够研发成功。被AMD反超这一事件确实对英特尔造成了影响,小编认为AMD也会趁着这个时期从而开展自己的业务,让市值保持在一个较稳的位置。
毕竟对于这些芯片龙头来讲,研发不出芯片就没有办法被大家认可,然而英特尔已经出现问题了,想要继续在这个领域中闪闪发光,还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只有提高自己的工艺,才能够让更多的网友认定。而且没有一个公司会被另外一个公司打压一辈子,所以英特尔的传统核心市场技术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而AMD各专注力是非常强的,也并不会像英特尔那样频繁去收购公司,反而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所以获得成功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3. 英特尔和AMD的竞争历史是怎样的

英特尔一来就牛B
AMD是英特尔小弟,学了技术想做大
英特尔很膨胀
AMD大神出山,一出一个爆锤一个
英特尔裤裆里掏出胶水,两个核心胶水连一起,AMD拿出真双核再次爆锤
AMD很膨胀,我要建晶圆厂,还要收购ATI,背叛“女友”英伟达
英特尔酷睿从天而降,制定钟摆理论,爆打膨胀AMD
AMD自信拿出FX,从此英特尔挤牙膏。
再于英特尔失败中:失去盟友NVIDIA,卖掉GlobalFoundries晶圆厂,卖掉手机显示芯片技术给高通
从此一蹶不振,全力研究ZEN架构,最终拿出锐龙系列CPU,重返DIY市场,吓的英特尔撸了一管牙膏

英特尔和AMD的竞争历史是怎样的

4. 英特尔和AMD的竞争历史是怎样的?

AMD 在这次对战中取得了领先,不但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售价不断刷新高,还挤进了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市场。2004 年,Intel 不得不着手开发速龙 64 的竞争品。2005 年 5 月,Intel 将两颗奔腾 4 核心放在了一个 CPU 里面,抢先 AMD 发布了第一款双核 CPU——奔腾 D,但其性能和发热控制仍不敢恭维,被戏称为「胶水双核」。大约 1 周后,AMD 发布了自己的双核产品速龙 64 X2。这款 CPU 在综合性能和功耗上都强于奔腾 D,可以说是 AMD 历史上最成功的产品。Intel 在 NetBurst 走的弯路给了 AMD 反超的机会,使 2004 年-2006 年成了 AMD 最辉煌的两年。AMD 失落十年,锐龙 Ryzen 7 成翻身之作。然而,谁也没想到,AMD 刚登到顶峰马上就坠落了。2006 年 7 月,财力越发强大的 AMD 以 54 亿美元收购当时全球第二大的 GPU 巨头 ATI,获得了显卡芯片设计制造能力。传闻,濒临破产的 Nvidia 也曾寻求 AMD 的收购,连对 AMD CPU 支持的优化都做好了,最后因黄仁勋坚持要做新公司 CEO 而搁浅。AMD 未曾想到,收购 ATI 的副作用如此之大。收购 ATi 之前,AMD 自有现金只有 30 亿美元,并不足以用 54 亿美元全额并购 ATI,于是又向摩根士丹利借款 25 亿美元,这无形中使得 AMD 背负了一定债务。而且,AMD 自身产品线拉长,与 Intel 的价格战还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结果,AMD 在 2007、2008 年录得重大亏损,CEO 鲁毅智无奈卸任。直到 2009 年,AMD 才慢慢从财务困境中走出来。

5. AMD崛起,英特尔为何却一步一步跌下“神坛”?

英特尔跌下“神坛”而AMD不断崛起,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要揭开帷幕时,英特尔却因为战略误判错过了这块大蛋糕。其二,英特尔在先进的芯片制程上陷入了瓶颈,而AMD则通过全球性的合作弯道超车。其三,AMD通过大型的收购方案加速了自身体系的完善,不断威胁着英特尔的市场。
两家世界顶尖企业的不同近况恰恰是半导体领域激烈竞争的缩影,只有始终保持忧患意识,持续加大技术上的投入,才能够维持和后来者之间的差距。如果固步自封,那么即便是曾经的行业霸主因特尔也会有衰弱的一天。
一、拒绝了同苹果公司的早期合作由于在台式机领域地位超然,因特尔并没有把移动端放入自身的战略规划当中。即便是苹果方面表达了想要合作设计CPU的想法,英特尔也因为利润不足而拒绝。而这可能是该企业最后悔的一个决定,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平板电脑,都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销产品。
二、技术上迟迟无法取得新的进展因特尔是一家能够独立完成芯片设计与制造的庞大企业,其技术完整性在全球可谓首屈一指。但在技术上它已经处于落后的地位,台积电如今拥有该领域最先进的工艺制程。凭借着台积电的加持,AMD终于推出了性能超越英特尔的产品。
三、AMD的合理布局促进了崛起收购赛灵思绝对是AMD有史以来所做的最明智的决定之一。通过这次收购它在很大程度上补齐了短板,完全有能力在各个方面同英特尔一较高下。
你认为英特尔未来还有没有可能去尝试移动端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呢?

AMD崛起,英特尔为何却一步一步跌下“神坛”?

6. amd与英特尔之间的竞争历史详情

 一、诞生:本是同根
  
  1957年,美国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八名年轻学者由于无法忍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肖克利(W.Shockley)专横独裁的学阀式管理风格,在一个名叫诺伊斯的人带领下集体离职,史称“叛逆八人帮”!凭借着著名风险投资家亚瑟•洛克以及仙童摄影器材公司(Fairchild Camera Instruments)的资助,八个人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兄弟齐心,力可断金”,在八人的齐心协力下,仙童半导体发展神速,很开就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到1967年,公司营业额已接近2亿美元,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据那一年进入该公司的虞有澄博士(现Intel公司华裔副总裁)回忆说:“进入仙童公司,就等于跨进了硅谷半导体工业的大门。”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仙童公司也开始孕育着危机。
  仙童公司大股东(仙童摄影器材公司)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摄影器材事业的发展。
  目睹此状,却又无能为力,“叛逆八人帮”先后负气出走,公司一大批人才也随之流失。
  仙童公司日渐式微。
  但是正如苹果公司乔布斯形象比喻的那样:“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这些种子后来孕育了不少知名的企业,其中就包括Intel和AMD。
  诺伊斯和摩尔是八人中最后一批离开仙童的,1968年,二人带着格鲁夫,还是在风险投资家洛克的资助下,创建了NM电子公司(NM Electronics),不久后花费15000美元购得Intel商号,公司随即更名,伟大的Intel公司就此成立!与Intel公司相比,AMD的出生则显得曲折坎坷的多。
  AMD创始人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早年供职于摩托罗拉,是一位销售明星,后来被在仙童半导体的诺伊斯看中,将其招至麾下,成为了仙童半导体的销售总经理。
  诺伊斯与桑德斯的私交不错,按理说,诺伊斯出走创业应该带上桑德斯,但是据说由于摩尔的反对,只好作罢。
  诺伊斯走后没多久,仙童半导体内部重组,桑德斯被辞退。
  带着七名旧部,怀着对半导体行业美好前景的信心,桑德斯开始了创业之旅。
  可是由于一没有如诺伊斯等人的技术声望,二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创业举步维艰,就连注册资本差一点也没有凑齐,AMD险些胎死腹中!后来还是诺伊斯凭借个人信用为AMD的商业计划术担保,才解决了桑德斯等人的燃眉之急!我们如今无法获知,诺伊斯是出于人情愧疚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要帮助桑德斯,但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集成电路之父”不仅发明了集成电路技术,更先后有意无意造化了两家未来行业领军企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Intel和AMD生本同根,不为过亦!
  1969年5月1日,AMD公司正式成立。
  桑德斯,这么一个被人抛弃、遭人解雇,也不太懂半导体技术的门外汉,凭借顽强的信念或者说偏执狂的精神,开启了AMD元年,也为Intel公司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回顾这段历史,有人不禁会想,假入当初摩尔同意桑德斯加盟Intel,假如诺伊斯不为AMD提供担保,假如桑德斯稍微没那么“偏执”,今天的Intel会是•••?但历史不允许假设,AMD从出生就注定和Intel有“缘”,等着它们的还有未来多年的你来我往与恩恩怨怨。
  二、初创:错位经营
  Intel创业初期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
  1. 1969年顺利推出公司第一项产品——64K的双极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芯片,并很快小规模的打开了市场,销售额直线上升。
  2. 197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块动态随机存贮器(DRAM)——1103型存储器;
  3. 1971年,公司在NASDAQ成功上市,以每股25元的价格募集资金680万;同年宣告第一块微处理器4004诞生;
  4. 1972年,Intel已经实现利润2340万美元,并成为世界上技术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厂商之一!在这个时期,Intel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存储器上,尤其是DRAM,其利润贡献高达90%,Intel此时是家名符其实的存储器公司。
  AMD成立之初,桑德斯对其定位就非常清楚:凭借质优价廉的产品努力成为各类产品的第二供应商(Second Source)。
   作为第二供应商要求的不是技术领先与创新能力,而是学习模仿以及生产制造能力,显然这与AMD当时的自身条件是匹配的。
  为树立形象,AMD做出了业内前所未有的品质保证,所有产品均按照严格的MIL-STD-883 标准进行生产与测试,有关保证适用所有客户,并且不加收任何费用。
  AMD标榜“更优异的参数表现”,并以此打响了自己的名号,很快也站稳了脚跟。
  1972年,在Intel上市一年后,AMD公开上市,成功募集500多万美金。
  1974年,AMD销售额达到2650万美元,其优质的半导体第二供应商的市场地位基本确立。
  从战略定位而言,当时两家公司基本是错位互补的:
  Intel产品聚焦在存储器,以技术发展为导向,是典型的技术领先与创新者;而AMD则是市场导向,产品较为分散,是典型的技术跟随与模仿者。
  两者冲突不大,唯一有的冲突主要集中在AMD的模仿是否侵犯了Intel的知识产权,1975年, Intel起诉AMD侵犯其可擦除可编程制度存储器(EPROM)的专利技术。
  后经过桑德斯的斡旋,化险为夷,Intel不仅没有深究或者打压AMD,反而将其纳为自己的第二供应商体系,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
  从这点也可看出,两家企业当时并不在同一竞争层面,Intel没有把AMD当作竞争对手,而是把它看作自己的战略布局上的一个棋子。
  一个领头前进,一个后援支持,在半导体需求高速扩张的70年代,两家公司倒也其乐融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好景不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日本、韩国等一大批半导体企业的崛起,存储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Intel存储器的市场份额一路下滑,战略转型成为当时Intel无法回避的话题。
  
  三、成长:INTEL“ONSIDE”
  我懂得了战略转折点的‘点’字是误用,它不是一个点,而是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回忆70年代末的那次转型,时任Intel总裁的格鲁夫不无艰涩与无奈。
  是的,抛弃以往的成功,摆脱历史的惯性,重新打下一片江山,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绝非易事!今天,诸多关于Intel成长的案例分析,对于Intel那次转型基本上是轻描淡写,结论也多是盛赞当年Intel的高级管理层多么有战略眼光,如何主动适应甚至创造这场行业的变革。
  但他们不知道,当DRAM日薄西山的时候,伟大“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戈登•摩尔还在叫嚷“Intel是一家存储器公司,我们永远不会卖微处理器”。
  也正是这句话,使得在1971年参与首块微处理器4004研发生产的优秀工程师费金(Federico.Faggin)离开Intel,创办了Zilog,成为Intel在微处理器业务领域,竞争最为激烈的对手之一。
  事实上,无论诺伊斯、摩尔或是格鲁夫都是伟大的人而非永远不错的神,因此他们的伟大往往不在于高瞻远瞩或是一贯正确,而在于他们善于把握机会,敢于承认错误。
  上世纪80年代初,天降良“机”,一场微型计算机(Miniputer)风暴为Intel带来了涅磐重生的希望!
  微型计算机肇端于牛郎星(Altair)8800,此后计算机微型化、社会化的大势便一发不可收拾。
  多家企业相继参与研发竞争,先是MITS、人民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等一大批新创企业,其后连本来对PC机不屑一顾的蓝色巨人IBM也加入进来。
  1981年,作为PC市场的后进入者,为了快速推出产品,重新树立技术领先形象,IBM破天荒使用了开放式的体系架构,并对PC机两大核心部件——操作系统与微处理器采取外包策略。
  微软的故事众所周知,可Intel是如何获得这张关乎生死的订单的呢?除了Intel,当时可供IBM选择的微处理器厂家至少包括:摩托罗拉、Zilog、国民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仙童半导体以及AMD。
  尽管在技术实力上,Intel略占上风,但是要获取IBM绝对支持仍非易事!因为身经百战的IBM知道,如果将微处理器完全放给一家供应商,很有可能造成其坐大难控,为此IBM强烈要求其微处理器供应商必须将技术授权给第二供应商,“我开放,你开放”!接下来的故事几乎没有悬念,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年的合作关系、技术上的适宜落差更重要的是微处理器市场的蓝海诱惑使得Intel与AMD很快一拍即合。
  Intel开放技术,全面授权AMD生产x86系列处理器,而AMD则放弃了自己的竞争产品,成为Intel后备供应商。
  双方联手合作,终于拿下了IBM的订单,也从此锁定了个人电脑技术发展路径!正如多年后,在对Intel的诉讼中,AMD反复强调的“AMD的支持使Intel立即从半导体公司的合唱队员变成了个人明星”!
  众所周知,作为第二供应商无需虚名只图实利,因此让AMD至今扼腕唏嘘的当然不是Intel成为明星的事实,而是Intel的随后的“背信弃义”。
  1985年,在Intel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首次明确了未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微处理器业务,战略目标是:
  (1)保持公司体系架构在微处理器市场的领导地位;
  (2)成为386和新一代以公司体系架构为基础的微处理器的独家供应商;
  (3)成为世界级的制造商。
  以为指导,一方面,Intel加速终止了对原有合作厂商的技术授权,增强了处理器技术的唯一性;另一方面,为了增强与PC机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与联系,进而提高与IBM等OEM厂商的谈判能力,Intel打破只对计算机OEM厂商做广告的惯例,首次针对普通消费者做广告,当年的要386不要286的“红X”广告至今仍是IT广告史中的经典。
  1987年,厄运降临AMD,Intel提前结束了在5年前与AMD签订的技术交流协议(cross-licensing),停止向AMD公司授权386技术。
  AMD措手不及,只能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经过历时五年的诉讼,1992 年法院裁定AMD可获得:
  a) 一千万美元的赔偿加上判决前的利息,
  b) 以及对386 微处理器中的任何知识产权(包括x86 指令集)的一项永久的、非排他性的、免专利费的许可权。
  可尽管如此,Intel采取各种手段,又将判决的执行拖到了两年后。
  官司是赢了,但是AMD永远错过了PC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处理器技术也因此停顿,而Intel在这7年里则借着PC的东风,在产品上先后推出了386(1985年)、486(1989年)以及奔腾处理器(1993年);在营销上,1993年发起的Intel Inside运动如火如荼,消费者“不是在购买一台康柏计算机,而是从康柏购买一台Intel计算机”。
  Intel如日中天,与微软比肩成为了PC产业链霸主!
  在接下来的岁月,Intel在“摩尔定律”的指引下,坚持如下经营思路:
  首先,凭借技术优势,率先推出新产品,推动产业链升级;
  其次,对新产品采取高价撇脂定价策略,获取超额利润;
  然后,当竞争对手模仿跟随推出类似产品时,Intel将会利用学习曲线形成的成本优势,主动降价打压竞争对手;
  最后,在对手还没有缓过气之前,又推出更新的产品,启动新一轮的竞争!
  这几步环环相扣,构成了Intel的战略逻辑圈,Intel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推动这个圈周而复始快速转动,好似战车车轮!车轮碾碎了Cyrix、Tran *** eta、IDT甚至IBM等一批又一批挑战者,AMD虽能幸免,却也是伤痕累累,无力撼树!INTEL not only inside but“onside”,其竞争位势高高在上,AMD能耐我何?
  四、对抗:鹿死谁手
  俗话说得好,“没有三十年不漏的大瓦房”!90年代末期,Intel投入数亿资金进行了一项64位处理器的研发,该处理器放弃了原有的X86体系,如果一旦为市场接受,包括AMD在内的很多处理器厂商将受致命打击。
  或许是Intel过分高估了自己在产业链的霸主地位,而忽视了与互补厂商(如微软)潜在利益冲突的协调 ,安腾处理器采取了后向不兼容的策略,最终导致这个名叫安腾(Itanium)的产品在2001年推出后,由于缺乏配套应用而失败。
  以此为契机,AMD于2003 年4月高调推出了业内第一个兼容x86 前期产品的64 位芯片——供服务器使用的皓龙(Opteron)微处理器,六个月后,又推出了用于台式和移动计算机的兼容前期产品的64 位微处理器Athlon64。
  在长达30多年的竞争史上,AMD首次打破了技术跟随与模仿者的形象,用64位处理器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在深信巴顿“进攻就是最好防守”哲学的AMD新任总裁鲁伊茨(Hector. Ruiz)的带领下,一场全面反击战打响了!
  在产品开发上,AMD增大研发投入,并以此带动新产品推出速度。
  2005年AMD的研发投入超过了2000年公司的利润。
  继64位处理器之后,2005年又推出业内领先的基于双核技术处理器,尽管是在Intel之后,但其技术水平上的略胜一筹,却仍为AMD带来了市场声誉与份额;(但后来Intel以Yonah为代表的双核CPU,所采用的Smart Cache共享二级缓存技术,是明显优于AMD的二级缓存技术的。
  )
  在合作伙伴的拓展上,AMD不仅通过良好的服务、快速的市场反应以及灵活的市场推广策略,把联想、惠普以及戴尔等一大批Intel曾经的“忠实”OEM 伙伴吸引到旗下,开辟了渠道网络,
  而且通过收购AVI,实现了强强联合,增强了互补产品的控制能力;
  在企业形象的宣传推广上,AMD更是不遗余力。
  无论对产品宣传或者公司公共关系的处理都显得积极、有策略,2005年高调起诉Intel垄断行为,将自己塑造成为深受垄断势力之苦的行业创新者,以期赢得社会认同与支持。
  2006年,真假双核的大辩论则让社会对AMD的技术实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一系列组合拳下来,AMD攻城略地,收获颇丰,2004年,台式机处理器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0%,首次高于Intel,高端服务器市场也有所斩获。
  Intel尽管也有反击,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处理器场市总份额已经跌倒80%以下,无怪乎有人撰文感慨Intel老大帝国开始由盛而衰,由伟大走向平庸!这难道就是Intel的宿命吗?
  2005年5月欧德宁(Paul.Otellini)出任首席执行官职位,而前任贝瑞特则遵循Intel惯例,隐退幕后,成为第四任董事长。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欧德宁是公司历史上唯一一位不具有工程师背景的CEO,而是长期从事营销与财务工作。
  最高首脑的风格变化是公司战略风格调整的重要信号。
  上任不久,欧德宁就在多个场合指出,过去30年以来,Intel生产的是分离式芯片(discrete chips),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将这些元件整合起来,因此,这些元件自然也无法以整体行销方式推出市场,过去英特尔的努力皆聚焦在芯片本身的性能表现上,但未来必须将设计活动聚焦在平台(Platform)上。
  2006年初,Intel先是突然宣布将进行广泛的公司重组,新设立5大部门:移动事业部、数字企业事业部、数字家庭事业部、数字医疗保健事业部和渠道产品事业部。
  随后更改了品牌标示,并用Leap Ahead取代了自93年以来长期使用的Intel Inside宣传口号。
  欧德宁的平台化战略布局悄然浮现!
  按照摩尔的说法,任何商品都无法逃脱“货品化”的命运,即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成熟,各生产厂家的产品越来越同质化,产品价格将不可避免一落再落,厂家也会因此利润稀释甚至破产。
  当年的DRAM是个例子,而今天的微处理器也是如此。
  事实上,这么多年处理器厂家从主频的不断攀比提高,到32位与64位架构之争,再到最近的双核、多核处理器的竞争,其间,厂家普遍关注产品而非对消费者的价值创造,这种竞争方式或许对于产品不成熟比较有效,因为消费者会愿意为好产品支付溢价,但是一旦产品过分好,普遍超出消费者需求,存在性能过剩(Performance Surplus)的时候,价格战一触即发!原本丰富的利润就会流向价值链其他环节,即使你看似有庞大的销售额。
  a) IBM的PC机当年的历史是如此,尽管IBM的PC全球销量第一,但是丰厚的利润却流向了微软、Intel;
  b) 当年的DRAM也是如此,尽管日本、韩国企业凭借着国家的支持,占领了存储器市场,但是丰富的利润流向了DRAM设备供应商Applied Materials手中。
  产品货品化的企业就像一个竹篮子,中间永远盛不住利润之“水”。
  处理器行业已然面临如此的挑战,Intel未雨绸缪,希望利用“平台”的概念,将CPU、主板、芯片组以及网卡等组件或技术集成一体,以实现最佳消费者最佳应用体验为目的,完成从一个濒临货品化的单一硬件产品制造商向一个“集成 *** 供应商的”转化。
  这个转化过程,可以防止漏水的篮子不再漏水,使得Intel在未来仍然可以保持价值链霸主的地位,这与当年IBM的转型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战略无所谓对错,是否能无缝执行也是另话,但就我个人而言,这个战略应该是符合行业发展总体趋势,也是符合Intel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自身条件的。
  从战略设计上,Intel至少比仍然追求产品“更快、更高、更强”的AMD要领先一招!
  在与AMD的对决中,暂时来看,尽管在技术上AMD近两年似乎略胜出英特尔,从人类心理学而言,在强弱的博弈中,总喜欢看到弱者能够战胜强者,也因此导致难免夸大弱者的局部优势与一时的胜利,但博弈总是强者的游戏,其结果不会因看客们的主观意愿而转移。
  a) 针对网吧的英保通计划、
  b) 针对笔记本市场的“通用模块构建(mon Building Block)”计划
  c) 以及针对家庭娱乐市场的英特尔欢跃平台的推出(Intel Viiv™),
  d) Intel在产业链上 上下左右、纵横捭阖,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平台化策略。
  有理由相信,平台化(Platformization)后的Intel加上其产能优势以及擅长创造大量市场(mass market)的市场运作能力,将会让AMD慢慢体验Intel为其精心准备的“棘手大餐”。
  回顾Intel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Intel第一次转型过程中,其战略的形成与执行过程并非如我们今天教科书上所教,完全依赖高层的眼光,精心谋划,从上而下灌输教化、驱动执行,相反而是发乎于基层,在基层与高层之间的不断互动激发中,自发形成,这个过程需要基层员工(尤其是非核心业务的员工)的积极解释与不断争取,也需要高层的心智开放与理智反思。
  费金虽然走了,但他让摩尔、格鲁夫明白了处理器业务的美好未来,也因此间接促成了Intel第一次成功转型。
  经历如此磨难,让Intel更多了一些危机意识与包容文化。
  90年代公司处理器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司第三任领导贝瑞特就提醒“处理器业务不会再像过去一样成为公司增长的发动机了”,并把处理器业务比作石炭酸灌木(Creosote Bush)——一种沙漠中植物,它会在土壤中释放有毒物质,抑制周边植物的生长,明确指出处理器业务的发展抑制了其他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并为积极推动新业务探索、成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1999年网络计算部以及新业务部的成立就是最好的说明。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在90年代末,Intel就已经在思考并实践二次转型与创业了。
  有人说贝瑞特比起其前任二位相差甚远,是中庸的的守成者,是继往策略坚定地执行者。
  其实不然,在贝瑞特时代Intel完成了从单一的处理器制造公司向包括网络、通信、数字成像等业务多元化公司的转型。
  如果你仔细研究新上任总裁欧德宁的平台化战略,你不难体会到贝瑞特的深刻影响!很有可能再过5年,你会发现,如同当年摆脱存储器成为微处理器专家,那时的Intel也已然离开微处理器成为另一个领域的霸主。
  在我看来,贝瑞特的价值就在于对Intel战略的探索与再定位。
  贝瑞特或许没有直接提出什么明确的方向,但是他敢于承认自己对一家身处行业巅峰企业去向的无知,并为Intel未来提供了开放的探索环境并积累了经验(比如说,贝瑞特在任期间成功推出的讯驰计划就为欧德宁的平台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经验基础)。
  人类最高理性就是对自己无知的洞若观火,而非妄自尊大。
  具备这种内在基因,我觉得是企业成熟的根本表现,也是得以基业常青的重要因素!从这点而言,AMD与Intel也还不在一个层面。
  AMD的优势在于反应迅速,善于抓住战机,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对未来的系统思考与规划。
  一阵猛冲猛打之后,AMD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下一步做什么?2006年AMD宣布收购AVI,平台化战略的口号也四处散播,可是怎么听起来也觉得像是Intel战略的翻版。
  难怪有记者追问,AMD是要复制另一家Intel吗?鲁伊兹回答“不,Intel是苹果,我们是桔子”,回答固然巧妙,但现实却是:你有高端服务器处理器,我也要生产;你有图像芯片组自我开发力量,我也要耗巨资收购整合;你推平台化战略,我也有平台化战略;你降价,我降价•••AMD从一家产品跟随的公司,变成了一家战略跟随的公司!AMD号称有世界上最快的PC之“脑”,可似乎却缺乏企业经营之“脑”。
  (AMD比Intel)两家市值相差近四百倍,销售收入与现金储备相差近十几倍的公司,采取完全相同的策略相互对抗,看不出AMD的胜算几何?
  五、一点反思:不做产业的石炭酸灌木
  不久前,中国零售市场上出现了两家长期竞争对手最终走向合并的故事。
  在刚刚熟悉资本市场后,兼并收购成为中国企业消灭同业竞争对手的流行工具。
  骄傲的国美总裁黄光裕对世人宣布,下一个收购的对象将是苏宁——中国家电零售第二巨头!另类的三一重工副总向文波也通过博克向徐工发出了收购檄文•••写就此文的时候,我在想,以美国资本市场之发达,Intel如果想利用收购兼并消灭AMD,虽有障碍,但在长达三十年的竞争历程中也不可说没有任何机会,可这方面的故事鲜见报道,为什么?是因为反垄断法的限制吗?是因为对手的反兼并手段同样发达吗?或许有,但或许这也是一种商业大智慧!Intel的董事长贝瑞特说,在企业内部,当下支柱业务就像石炭酸灌木,会扼杀业务创新,必须有所警醒!那么在产业当中呢,一个企业如果独大垄断,扼杀了全部竞争对手的同时,实际上也扼杀了自己的创新动力,保持良好的产业竞争氛围,不做产业的石炭酸灌木或许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另一重要因素。
   

7. 英特尔遭遇死对头两连击:市值被AMD超过,公司目前的境况如何?

英特尔目前的境况还是很不错,依然占有初期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AMD的市值反超英特尔,代表投资人更看好AMD的后续发展。

AMD的市值超越英特尔并不代表AMD的盈利就已经超越英特尔,只是说明市场更看好AMD的后续发展,AMD以现在的状态来看,确实比英特尔要更有前景。 AMD面向市场的主要两个产品就是CPU和显卡,在这两方面 AMD虽然都不是市场的最大占有商,但是在这两方面AMD都做得很不错,这也是投资人比较看好amd的地方,而英特尔虽然已经开始发展显卡业务,但是距离AMD还有一些差距。

在芯片方面AMD,在市场份额上一直是落后于英特尔的AMD的成立,也和英特尔的反垄断有关系,AMD最早,只是英特尔的代工厂,后来MB就逐渐摆脱英特尔,而AMD的崛起是在锐龙系列发布以后,之前 AMD的产品都远远不如英特尔,英特尔占据处理器市场的90%以上份额,  AMD当时觉得英格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AMD不断的进步, AMD的锐龙系列,已经可以超越同代的英特尔产品,尤其是在游戏方面备受玩家的青睐。

不过AMD的市场份额对英特尔仍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英特尔占据处理器市场的70%以上,amd大概只有20%左右或者不到20%,无论是桌面端还是移动端,距离英特尔的市场份额都有差距,不过对于用户来说,普通用户在选择处理器的时候,面前只会有英特尔和AMD两种选择,而md近年的表现有目共睹,AMD的市场份额大概会有不断的上升,而英特尔的市场份则会不断损失,而且英特尔的市场份额和英特尔过去的积累有关系,等到老一代的电脑全面报废,双方的对比态势还会有很大的变化。

Amd在显卡方面发展的也很不错,占比和处理器差不多, AMD发展同样不如显卡市场的英伟达,可AMD有优势,就是价格便宜,性价比更高,不过实际使用效果确实不如英伟达,尤其是在游戏方面和英伟达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AMD的不断优化,也会逐渐和英伟达持平,只是这个时间可能比较长。英特尔虽然也在发展显卡业务,但是在这方面还不如AMD。英特尔的芯片工艺也是弱项,虽然他有自己的工厂,但是技术比不了台,积电,amd也基本都是交给台积电代工,这可能也AMD性能领先的原因,所以综合来看AMD确实比较有潜力,和英特尔持平完全没有问题。

英特尔遭遇死对头两连击:市值被AMD超过,公司目前的境况如何?

8. AMD与英特尔目前市场的份额,技术,特点,对比优势分别说一下?谢谢!

由于内容过多,下面只能简单讲解,方便你有个概念
 
目前在CPU市场,分桌面、移动、服务器三大领域,其中桌面领域又分为政企、DIY、OEM三大市场。AMD和INTEL在这三大领域的总份额比例为AMD 17%   .  INTEL 80% ,剩下3%由威盛这些厂商瓜分
 
INTEL在政企、OEM合作上强势由来已久,这一块已经占了大部分桌面份额,服务器领域也占了83%左右的份额,移动领域则接近于80%,综合总平均份额为80%左右
而AMD除了桌面与移动市场稍有份额外,在服务器市场还要与IBM、惠普、SUN等高性能CPU制造商竞争,终于也仅次于INTEL
 
技术方面,目前INTEL在处于领先地位,高端市场无敌手,AMD这类厂商只能以价格策略分割中低端市场。并且由于INTEL是X86架构的创始者与主导者,周边配套软硬件厂商也都偏向于对其支持与优化,形成大者恒大的“恶性”循环。目前在X86架构的市场上,除了AMD凭着多年打下的根基有资格与INTEL一拼外,其它厂商只要头没被门夹过的,都不会掺一脚进来
 
 
下面简单讲讲这两家厂商在桌面领域的多核发展史:
 
INTEL抢先于05年底发布了桌面领域第一款双核处理器(奔腾D系列),由于急着上马,该系列只是简单的以两颗奔4封装在一个基板上,效能低下,功耗巨大,为世人所诟病,但因其是首款双核,轰动效应还是比较大的
 
06年AMD便发布了真正意义上的双核CPU(速龙64X2系列),以比对手更低的频率和功耗,拿下了最强性能的头衔,令INTEL非常尴尬
在AMD的双核发布不到半年,INTEL就找到了救命稻草,把笔记本领域的新架构(酷睿)改进移植到桌面平台上来,以酷睿2的称号同年发布了真正意义的双核,高端E6300只有1.86GHZ频率,性能却让AMD把频率提高到3.0GHZ推出6000+才能抗衡,从此效能王的头衔易主
 
07年是65纳米普及的一年,INTEL的酷睿2架构全线铺货,AMD的速龙64X2开始伦为中高端以下级别,新的羿龙1代开始占居高端
 
08年65纳米还是主流,不过45纳米已经开始出现,65纳米的四核也开始出现,酷睿2架构出现了采用45纳米的型号,AMD的AM2+接口出现,K10架构的7750、7850过度型号成为主流
 
09年是45纳米普及年,INTEL的型号从最初的65纳米E2000、E4000、E6000、Q6000全线被45纳米的E3000、E5000、E7000、E8000、Q8000代替;AMD的AM3接口出现,K10架构普及,型号开始明朗化,中高端羿龙II系列,中低端速龙II系列
 
2010年是GPU与CPU融合的一年,INTEL的酷睿i系列发布,i3、i5、i7占居高端(部分带集显),中低端由酷睿2和奔腾E占据;AMD则推出移动领域的APU系列(带集显),再推出高端六核羿龙IIX6系列,四核压到中高端以下,价格压低,以对抗INTEL越来越强的性能攻势
 
2011年是进入32纳米的时代,INTEL推出了32纳米的第二代酷睿i系列(SNB平台,全线带集显),中低端酷睿2架构退市,由SNB核心的奔腾占居;而AMD则推出了32纳米的桌面APU,实现了集显超越低端独显,并于年底推出06年至今真正全新的架构,也是史上最多的8核心:推土机!
 
2012年,INTEL发布了最强6核I7 3000系列,并发布了22纳米的第三代酷睿i(IVB平台,集显性能更强),中低端由SNB核心的奔腾和赛扬占居;AMD完善了推圭机、APU型号,旧有的45纳米速龙II和羿龙II开始退市
 
 
纵观历史,两家的竞争从无休止,硬件玩家们也分成了两派粉丝,忠于INTEL的人群无可厚非,INTEL强大的技术实力绝对能让喜欢强者的人们满意;而忠于AMD的人群则更多的是喜欢那份永不放弃的精神,和期待弱者战胜强者的那份过瘾
客观来看,正因为有AMD的存在,INTEL才会稍稍放下高昂的头颅,实惠于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