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教和蒙特梭利早教是同一个吗?上海的蒙台梭利早教中心好不好?

2024-05-08 01:41

1. 蒙台梭利早教和蒙特梭利早教是同一个吗?上海的蒙台梭利早教中心好不好?

蒙台梭利和蒙特梭利是同一个,大陆说蒙台梭利,台湾翻译蒙特梭利。上海的新爱婴,是专业的蒙台梭利早教,享受全球顶级的蒙台梭利早教。
新爱婴早教不仅仅是一门教育,可以说是一门科学。反正总是会给作为父母的带来惊喜。 
       其它早教中心只是延伸了传统的幼儿培训班与课外兴趣班,有玩的、游泳的、瑜伽的、英语的、画画的、三字经的,五花八门,只是为了说服父母消费,让孩子来被动地适应课程;许多课程只为消费而做,却不是为了孩子本身。 
       在新爱婴,我体验到的却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父母随时都可以去新爱婴看孩子的。新爱婴秉承了蒙台梭利教育的科学传统,遵循孩子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发展,为他提供“适时适性”的教育。

蒙台梭利早教和蒙特梭利早教是同一个吗?上海的蒙台梭利早教中心好不好?

2.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3.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蒙氏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形成于二十世纪初,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它源于西方的人文精神和民主传统,因而深深地打上了西方文化传统的烙印。这里所说的传统教育是指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育观念、方法的固有模式,特别是在东方儒家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幼儿教育的教学体系。
                            
    早教观念:蒙氏教育以自我人性化为动机的自由学习原理;传统教育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不能顾及)儿童的个性发展。
    教学中心:蒙氏教育教学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根据儿童生命和心智成长的内在需要进行启发和引导,儿童自我学习、了解问题与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传统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主,儿童失去了自我发展、自我总结、自我认知的过程。
    班组编制:蒙氏教育混龄编组,促进大小孩子的共同发展;传统教育按不同的年龄段分班组,一般分成大、中、小班。
    上课形式:蒙氏教育不同形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根据自身内在潜力而进行选择;传统教育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团体的形式上课。
    上课内容:蒙氏教育在同一时间追求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发展速度;传统教育同一时间必须学习和研究同一科目和主题。
    时间要求:蒙氏教育允许儿童做长时间的、有价值的专注;传统教育用课程表和固定时间来管制儿童的学习时间。
    学习途径:蒙氏教育直接同环境接触,通过大量的成系统的教具和众多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孩子各得其所,通过感官体验学习知识;传统教育教具简单,教师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孩子学习,感官体验少。
   儿童敏感期:蒙氏教育根据儿童的各个敏感期为其提供相应的条件,使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传统教育忽视孩子的敏感期,延缓了儿童各方面的发展速度。
   教学效果:蒙氏教育1)独立性、进取心、自律性、创造性强;2)上学后,数学绝对优秀;3)能为孩子全方位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统教育则不能肯定。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4. 在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这么好,在家应该怎样

对于您的提问,我从《0-6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这本书的第二章“蒙台梭利教育从家庭开始”中节选部分段落给您解答:
——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观念的改变和更新。记得12年前在参加蒙台梭利训练时,我觉得最难的不是如何使用教具,而是观念的改变。当老师讲到“尊重孩子”时,我大脑里立刻出现“尊重师长”,然后跟老师争辩“尊重孩子”会“惯坏孩子”,争到最后才发现“尊重”和“惯”孩子根本是两回事。做父母的常常犯的毛病是既惯孩子又不尊重孩子。特别是目前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万千宠爱集一身。父母包揽了一切,从喂饭、穿衣服到整理房间等。帮孩子做既快又省事,自己喂孩子,帮他们穿衣、洗澡比教他们去做这些事容易很多,少花好多时间和精力,家庭条件好的甚至不惜花钱请人来做。有时孩子要自己来却被大人骂不乖、不听话。父母以为这样做是爱孩子,却不知是在阻碍孩子的发展,甚至是害了孩子。如此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不但没帮助孩子,而且在无意中触犯了孩子最基本的尊严,剥夺了孩子的基本权利。要知道,孩子不是被动的好玩听话的布娃娃,而是一个成长的有自主意志的生命体,是一个活生生的“万物之灵”的人,虽然他看似什么都不懂。上天给他造了双手和大脑,手是做事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通过用手做事而学会做事,通过用脑思考而学会思考。手和脑是连在一起的,手越用,脑越灵。通过他力所能及地参与帮妈妈摆碗筷等活动,让他觉得自己是家庭成员中一份子,自己可以尽一份力量,从而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并学习与人合作。
这段是家庭蒙氏教育的基础。在这之外,还需要家长学习系统的蒙氏理论,需要为孩子预备在家的蒙氏环境(按着孩子的发展阶段,预备合宜的环境帮助他成长)
您的这个问题,真要回答来需要非常大的篇幅,只能给您开个头,更多的还是需要您进一步去学习。

5.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显著的区别,比如混龄教学、系统而丰富的教具、不教的教育等等。

我们常说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可为何蒙台梭利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提倡不教的教育,这是为什么呢?

买上品翡翠难?这的翡翠成色好,原产地直供,件件保真
广告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蒙台梭利教育的不教,哪些方面更具优势?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的生命力,天生具备吸收性心智。

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现,并按其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为此,蒙台梭利博士看来,儿童不是一个凡事都依赖成人的呆滞的生命。

更不是一个需要成人去填充的空容器,而应将儿童看做一个独立完整的人。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

童年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

好的教育,就要因材施教,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使其按照自身的特质,自然而然地茁壮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附属品。

天空中的每一朵云都不一样,就像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教育孩子也不应统一模式,而要因材施教。

*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

我们是用心智来获取知识的,但儿童却是直接将知识吸收进他的心灵生命。

蒙台梭利博士通过观察发现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直接导致了一场教育革命。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吸收性心灵》书中提到:这种心智接纳一切,不评断,不拒绝,不回应。

它吸收一切,并在即将成形的人心中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儿童来到世上,无论生于何种环境,都能塑造自己并适应那里的生活,并且长大成人后仍在那个环境愉快地生活。

吸收性心智迎接一切,对一切满怀希望,贫富一视同仁,当地人的宗教、偏见、习俗,照单全收并加以内化。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

蒙台梭利博士对儿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婴儿期0-6岁,儿童期6-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熟期18-24岁。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受教育区间是0-6岁。



图中0-6岁的区域是最大的。

0-3岁时黑色的因为是无意识的,面积是最大的,说明是有巨大潜能的;

3-6岁时红色的象征着火球爆发,是蒙台梭利教育核心时期。

人这一生,从出生到成年,从成年到壮年,再到老年,都要经历好多个不同的阶段。

因此,教育孩子就要依据其成长的阶段性特点,辅助以科学的育儿方法,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持续性发展。



蒙台梭利教师观



蒙台梭利教育法所提及到的“不教”,并非真的不教育孩子,而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集体教学。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不是说教的主角,而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引导者、观察者和环境的预备者。

*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位观察者。

他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儿童的秘密。

教师的工作是观察儿童的内心需要,为他们设计环境,并示范教具的操作,再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时的引导。

*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位指导者。

她必须明察秋毫、反应敏锐、冷静沉着、精明能干,有教育艺术才能的儿童活动的自觉指导者。

蒙台梭利博士特别指出,教师的指导要把握时机,恰如其分,避免做直接纠正,避免做肯定或否定回答,以免抑制和代替儿童独立思考。

*蒙台梭利教师是一位环境创设者。

蒙台梭利环境的设计、预备与维护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教师应该每天留出专门的时间与精力在这上面。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

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儿童学习特点



儿童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就好像被点亮了一盏智慧之灯。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的“不教”,而是通过教室的环境,实现让孩子自主教育。

蒙台梭利博士在她的观察中发现:儿童喜欢工作多于游戏。

因为儿童的内在生命必须通过“工作”的导引,才能成长、发展。

因此,在蒙台梭利幼儿园有着大量丰富的教具,在这里你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们喜欢重复操作手中的教具。

儿童被教室里的教具所吸引,自由地选择进行练习,表面上看,教具只是一个简单地刺激点,吸引孩子动手操作。

但其实孩子通过教具操作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满足他潜意识中对精确的真正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工作”有助于儿童成长的内在原因。

蒙氏教具的奥妙在于重复练习,只有儿童重复地练习使用教具,才能实现真正地成长,进而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自主教育,其实会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儿童专注地重复教具练习;第二个阶段就是对教具的延伸探索。



在蒙台梭利幼儿园,都会让孩子在工作的时候,坚持3小时无间断的原则。

孩子只有在足够的时间,完整的三个小时工作时间,才能进入高度专注的状态。

所以,三个小时无间断工作时间,对于蒙氏幼儿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重复练习对幼儿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在反复尝试中,无论孩子的内在,还是智能,包括孩子的注意力都在不被打扰的反复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

所以,蒙台梭利教育所说的不教,是通过让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自由选择教具操作,实现自我教育。

如果您认同蒙台梭利教育,想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欢迎关注每日蒙台梭利公众号。

每天分享蒙氏教育理念,与您一起成长!

首赞
+1
平台声明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6. 什么叫蒙台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在家长的眼里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不论是在网络、微信还是市面上的各类早教机构或是幼儿园,这几个字出现的频次高得吓人,甚至开始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教育时的“首要问题”。但蒙台梭利教育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教学?这个问题说不定连不少标榜蒙氏教育的机构都说不出所以然,更不要提看得云里雾里的家长了,让小编来解答大家的困惑吧!
    蒙台梭利是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教育
    首先,在提蒙台梭利的具体教育环境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蒙台梭利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由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发展而来,基本原则是“追随孩子”。
    同大部分学数学、学英语并声称教导孩子多少基本知识的幼儿教育不同,蒙台梭利教育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学业无关。蒙氏教育注重的是孩子的个人发展并培养与提升每个孩子对快乐与惊奇的感知能力。在蒙台梭利环境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应该享受自己童年的快乐,而不是提前掌握多少学术上的知识,更注重的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为什么会和我们过去固有的思想有这样的差异呢?这就同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相关了,“这是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并不会通过机械式记忆记住某些算式、每天默写单词这样的方式提高知识的密度,而是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中自己探索、寻找答案,逐渐掌握自己独特的学习能力,从而拓宽知识面。
    “其实是这样,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并没有接触到一些基础背诵的概念和难度略高的题目,他们被教导的是自由地探索和学习,所以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力和自主性会非常强。慢慢地我们孩子的优势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有准备的环境
    “有准备的环境”是蒙台梭利的特点之一。
    蒙台梭利关于有准备的环境的理解就是:儿童来到这里所接触到一切有利于发展并最大程度促进孩子独立学习与探索的条件。在这个安静有序的环境里拥有许多活动,孩子们来去自如,自由选择已被教导的工作,以自己的步调练习。在这里,在环境和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体会自由,学习自律。

    其教室分为七个区域,分别是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区、数学区、文化区、艺术区以及读书角。各个区域都准备了各类教具,供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工作”。
    在生活区,各种茶杯、盘子、碗都是根据孩子的大小真实打造的,而不是小孩玩“过家家”用的那种塑料器具。这不,一个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接好水的玻璃杯子,生怕打碎。“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们适应真实的生活,并且锻炼独立性。
    生活区的真实用具
    感官区听起来好像有些难以理解,其实就是通过各类感官教具,如不同颜色的色板、不同气味的味觉瓶等让他们通过感官来学习。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跟日后学习相关的数学区和语言区。顾名思义,这两个区域是锻炼孩子数学和语言能力的。在这里,会有各式的教具供孩子进行学习。
    在数学区,会有一些彩色串珠,分别由10个、100个、1000个等等数量的珠子组成,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及触觉,一个个数珠子的数量,然后循序渐进慢慢接触一个个更大的立方体,通过具象的方式理解数学问题。

    同样,语言区的孩子们也是通过视觉联系现实中的内容,配合学习。在语言区有这样一组教具,不同的单词与教学模型相对应,比如“elephant”对应的就是大象模型,不同单词旁边都会有一个模型进行参照,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感官的形式帮助学习。

    语言区的模型和单词
    文化区则会有一些文化类的教具,比如世界地图拼图,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世界地图拼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文化区的教具
    艺术区一般来说,是孩子进行绘画的场所。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在自己的小毯上进行绘画。
    读书角,顾名思义,里面放了很多书,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的书架上自由取阅,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总之,孩子可以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做复杂的算术题、说出各大洲的名称、识别几何形状、书写等,得到更好的成长。
    不要去教孩子应该怎么做,自己探索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蒙台梭利的教室中,学习被称为“工作”。这个“工作”的主体是孩子,老师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她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资源的提供者、教具的展示者,也是每个孩子成长和发展的纪录者和观察者,但却不是那个告诉孩子“1+1=2”结论的公布者。
    在蒙氏环境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做手上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手上的教具所蕴含的概念。
    用蒙台梭利的典型教具“粉红塔”来举例,“粉红塔”由十个边长递减的粉色立方体组成,孩子们需要做的就是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搭成一个塔状。在孩子们用这个教具“工作”的时候,老师并不会在边上以任何形式进行指导,只是孩子一个人完成。可能孩子第一次做的不对、粉红塔最后倒下了,第二次也不对、中间一环出现了差错,在这样的自由选择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会很长,但他却能够靠自己“摸”、自己思考,最终掌握抽象的辨别能力。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全部依靠的都是孩子自己的思考。
    蒙台梭利教具“粉红塔”
    “让孩子自己学、自己判断”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的家长会经常抱怨孩子什么都要问父母,不论学习、生活还是各类问题,甚至长大之后依然如此。却不知,造成这样问题的源头在家长本身。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就习惯告诉他这个不应该这样,那个该是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不思考。
    一次开放孩子家长观察的课堂上,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当时,一个女孩正在聚精会神的完成“圆柱体插座”的教具,这个教具由十个木头的圆柱体凹槽和一个个圆柱体组成,孩子要做的就是把十个圆柱体全部放进相对应的凹槽。“在女孩‘工作’的时候,她的父亲坐在一旁观察,但不一会儿,她的父亲就按耐不住了:女孩子每拿起一个圆柱体在思考、比对放入圆柱体凹槽时,她的父亲就说‘不是这个’、‘换一个’,这样次数多了之后,我们发现,她拿起那个教具的时候,就会抬头看她的爸爸,好像在问是不是这个,然后默默地等待父亲的答案,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能在孩子都还没自己尝试找到答案前,就抢在前面给她答案。

    蒙台梭利教具“圆柱体插座”
    在规则下,有限度的自由
    看到这里,或许你认为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放任孩子自由的玩耍、学习,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在蒙氏教育的环境里,孩子必须在遵从“规则”和“秩序”下自由的玩耍。
    每个蒙台梭利教室都是“按照有限度的自由”这一原则运作的。
    每个教室都有基本的规则,这些规则都是以尊重个人和环境这一蒙台梭利核心理念为依据的。
    这里的规则大多是关于学生个人习惯和教养方面的内容。举例,假设一个小朋友想要玩粉红塔的教具,而另外的小朋友还在“工作”中,那么他就需要在旁边等。
    “这个‘等’是我们在蒙氏教育中希望孩子学习的一样东西。另一个孩子在工作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只能等待,而等待期间其实没有什么事情只能看其他孩子在做什么。所以这段时间就变成了学习的过程,他可以在看到其他孩子工作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思维模拟,等到轮到他之后,他就可以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等待也培养到孩子的好性格。”
    这只是规则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蒙台梭利的教室中,有很多这样关于孩子的习惯、教养方面的规则需要遵守。比如当老师在和小朋友聊天或者在忙的时候,其他学生要找老师就要轻轻拍一下老师的肩膀,然后静静地等老师忙完;又比如小朋友从来不会自己去碰没有教过的教具,因为他们知道规则不允许。
    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感兴趣并且已被教过的教具,按自己的步调工作,当然也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与他人合作。而老师则通过对孩子课堂上的观察,决定哪个孩子或哪些孩子适合学习新的活动或新的教具。目的就是鼓励孩子积极自主的学习,并在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中取得平衡。
    如何在家创造蒙台梭利环境
    在知道蒙台梭利理念和基本的规则之后,家长又要如何将这种理念吸收实践,在家里就为孩子布置一个蒙台梭利环境呢?
    家庭的环境要有秩序
    这里的秩序做起来很简单,可以这样来理解:家里的各式摆放都要依据一定的“秩序”来布置。
    比方说: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各种玩具放进一个筐子里,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把孩子的不同玩具分门别类摆放,不同的车子、积木、拼图都可以分开。这样孩子玩耍完之后,就会自己把东西收好,放在原来的地方。
    孩子日常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会规定几点到几点吃饭、几点是出去玩,这样孩子对时间就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在家里,没有固定的作息规划,他有时就会玩一样东西玩很久,这样也是不对的,要让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
    布置蒙氏房间
    蒙台梭利的理念中有这样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在蒙氏的房间中,孩子的床应该是非常低的,这样他醒来之后就可以自己下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一些玩具、小柜子、衣服都要尽可能放在孩子够得到的地方,让他可以自己碰到,从而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性。比方说:孩子的衣柜可以设计一个比较矮的杆子,这样他就可以自己选衣服、挂衣服,而不是什么都要父母帮忙。
    同样,如果想要在房间里挂画培养孩子的艺术感,也要尽可能的放在与孩子视线平行的地方。
    厨房的设计
    有条件的话,家长在厨房旁边可以设计一个小朋友“mini size”的各种厨房用具,这样他就可以自己洗自己的小碗、杯子,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厨房角落放上一些小拖把、簸箕这样的物品也是培养孩子手眼协调性和独立能力的好办法。起初,家长可以教孩子怎么拖地、怎么擦桌子,教会之后,他打翻水、看到桌子脏就可以自己去处理。

    自己可以设计一些特别的方法或工具让孩子动手做
    其实蒙台梭利环境没有特定的标准,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
    比方说,对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来说,自己取水、打泡沫、弄干这样的擦桌子的步骤比较复杂,那么家长可以简化步骤,就让孩子单纯的拿块布沾水擦桌子;也可以买一个小的喷雾瓶,教孩子擦玻璃。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细节,但是家长都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在教会他们之后,他们就会经常自己做了。

7.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蒙氏教育是以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年)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教育方法。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
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3、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8. 蒙台梭利早教系列的介绍

蒙台梭利早教系列(全5册)全套共五册。分别是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分别是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传授了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