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为什么?

2024-05-05 01:13

1. 提出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为什么?

提出一带一路的原因:涵盖东南亚经济整合、涵盖东北亚经济整合,并最终融合在一起通向欧洲,形成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2015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

一带一路的定位:
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一带一路

提出一带一路的原因是为什么?

2. 简述一带一路推出的原因

三个原因: 
1. 短期内产能外输,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为GDP增长寻找新的发动机。关于这一点,不再鏖述,很多人有所了解,也不难理解,国内的钢铁,造船,机械,房地产,机械制造等绝大部分基础制造业的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过剩的原因:一是国家为了不让房地产泡沫无限扩大并落得最终破裂的风险,已经逐步抛弃房地产这个曾经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二是国内制造业相对低端,能打进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产业和品牌还不多,而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又大都非常落后没有消化能力。在这个情况下,如果要产能外输,第三世界国家是首选,然后对症下药的提升他们的消化能力,就要帮助中亚那些发展中国家发展,就需要投资,这是一个设想中的良性循环。 
2. 帮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上一题提到过如果要拉动中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内需,就需要对他们先进行投资,那么怎么投资呢?你们向我们的银行贷款,用我们贷款给你们的钱发展,再用这个钱购买我们的设备,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又是一个设想中的很好的良性循环,这样就实现了人民币的部分国际化功能。 3. 更深层次,是为长远的发展,提高我国的高端制造业水准和创造高端制造业的市场,再配合金融,形成金融,科技,制造 至少这三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在这个议题里,我想问一个问题?我国现在遇到发展的瓶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到底该如何破局?答案只有一个:调整产业结构。对,就是你们新闻里几乎天天都可以看到的四个关键字“产业结构”。国内改革阻力重重,房地产不死不活,大部分基础制造业(纺织,钢铁,造船)由于产能超出内需,而内需又迟迟拉动不起来。这些基础制造业的产能不仅超过国内需求,甚至加上发达国家,算上全世界,都已经趋于饱和。再加上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急速提高,劳动力成本也上升很快,已经丧失了基础制造业的基本优势。照这个趋势下去,再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一定会出大问题!于是一带一路出现了,一带一路的设想里,拉动广大的第三世界小国发展,这其中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吧?于是需要用到我们的基建公司和基建技术设备吧;第三世界小国也会大力发展基础制造业吧?这其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吧;市场原本不明朗,可是这么一来,市场机遇就被创造出来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设想,多么好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为什么国家要提出一带一路?因为我们不仅要解决燃眉之急(产能过剩),还要走高端制造的路线,还需要建立对自己有益的金融秩序。只有这两点具备了,才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我国的经济来源,提高人均GDP,因为如果靠基础制造业一万年人均GDP也不可能赶上发达国家的。

3. 谈谈一带一路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重要抉择,同时也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体现。5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一带一路”倡议,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落地或开工。

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旨在推动各方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以铁路、港口、水电站建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向沿线国家不断延伸,为沿线国家提供了重要发展契机,对增加所在国劳动就业、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经济效能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拉近了各国人民心与心的距离。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出的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重要公共产品,沿线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各自参与合作事项的发言权及意愿都会得到充分尊重,各国按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妥善处理彼此利益关系。



扩展资料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幅“大写意”,而且也是“工笔画”,不同国家利益交融、不同地区文明交流将成为这幅“工笔画”的重要底色。未来需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与各国共同努力使这一宏伟蓝图落地,惠及世界。

“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绽放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花,必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谈谈一带一路的影响

4. 谈谈一带一路的影响

它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使命:
    探寻经济增长之道:“一带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中国,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分享中国改革发展红利、中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将着力推动沿线国家间实现合作与对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5. “一带一路”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机遇?

“一带一路”具体推进过程中不仅能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还能提高自身外汇资产收益率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时具备能源和地缘安全意义;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则是我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
据业界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如果说2014年是“一带一路”大构想的提出年,那2015年无疑是“一带一路”的具体政策推动年。自“一带一路”概念提出,沿线省市积极响应,并具体落实。
从各地方已公布的“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可以看到规模已达到1.04万亿元。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超过17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投资重点领域。
对此,中国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至4年,2015年国内“一带一路”投资金额或在3000亿至4000亿元左右;
而海外项目(合计524亿,每年约170亿美元)基建投资中,假设1/3在国内,2015年由“一带一路”拉动的投资规模或在4000亿元左右。

扩展资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
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带一路”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一带一路”带来了哪些影响与机遇?

6.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7. 一带一路的主要障碍

一、语言沟通有障碍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认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只要有往来就有交流的需要,就需要翻译。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可见,语言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当前,“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共使用约2400 多种语言,英语、阿拉伯语、俄语等主要语言使用人口都在1亿以上。

除汉语和英语外,“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通行着50多种官方语言,但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语言课程只涵盖20几种,连一半都不到,其中有11种语言在读不超过100人。我国一直重视汉语推广,截止2017年3月,“一带一路”沿线共设立孔子学院137所,孔子学堂131个,涵盖了53个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了大量汉语人才,但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文化交流需求。语言在异域文化交流中具有基础性、工具性及人文性作用,直接影响对文化的深入理解。

二、缺乏国际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是指通过话语传播影响舆论,塑造国家形象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由于历史原因,西方媒体在全球布局远比我们时间长、覆盖面广,故长期以来,国际话语权始终被西方欧美国家掌握。

比如最早进入非洲的BBC、法新社等西方媒体,已经在非洲经营了大半个世纪,早已成为非洲国家引用新闻的主要来源,“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发展中国家媒体只能成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而话语权缺失的后果,就是国家形象、舆论导向、价值理念等都由他人“说了算”,造成他国民众对我国产生多方面误读,比如把“一带一路”倡议解读成殖民主义威胁。

“建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这已经成为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占据国际竞争有利位置的极端重要任务。

三、民间交流渠道少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人民之间的文化体验是“说”与“做”的关系。文化交流首先要实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项目,比如文化年、艺术展、主题晚会等,以此为文化“走出去”做前期宣传、提供范例。

但后续的民间交流必须及时跟上,否则前期宣传就失去了意义,前期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体验就变成了“两张皮”。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民间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总体上交流渠道依然较少,

急需有针对性地了解沿线国家民众的文化需求,搭建更多民间交流平台,不仅要抓住少数精英,更要加强与普通民众的交流沟通,让更多民众不仅“听说过”中国文化,还要有机会“体验过”中国文化。

四、文化认同感亟待提升

“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我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作为外来文化,必须努力使受众真心接纳、由衷认可,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双向过程,既需要传播者对外来文化内容根据本土受众需求和习惯进行甄选,又需要用受众本土文化的理解来诠释外来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耗损,而西方国家对我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更加剧了这种耗损,使我国文化形象大打折扣,极大影响着他国受众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

五、本土话语体系的构建亟待完善

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根本源于强势的话语体系。它可以使很多非西方国家的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陷入思维上的“集体无意识”状态。近代以来,我国引入西方文明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改造,确实起到了积极启蒙作用,但也提升了西方话语体系在中国文化中的巨大影响。

“中国文化的可能危及在于:中国的文化理论越来越远离中国问题,以重复西方话语作为先进的、创新的话语,在重复式的发展模式中沾沾自喜,这样的文化态势越来越弱化了中国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如果我们用西方话语体系阐释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会始终充满缺陷,使自己成为衬托西方文化优越性的工具。

六、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缺乏足够了解

与相关国家民众对中国形象产生误读同时存在的是,中国民众对相关国家也存在大量负面印象。许多中国人心中的中亚、中东、非洲,都是贫穷、战乱、落后的代名词,敬而远之,甚至不会作为旅游目的地,更不用说实现深度文化交流。比如“一提到穆斯林,就容易联想到极端分子、恐怖主义,但对于伊斯兰文明曾经的辉煌却不了解,并不知道伊斯兰教法价值观中也包含诚实、礼貌、体贴、善良、和平、真实、纯洁、耐心、纪律、风纪、透明、谦虚等等正面部分。”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和主导者,有责任树立沿线国家良好的整体形象,把各民族最灿烂的文明成果展现出来,引导各国人民提高文化交流的主动性。

一带一路的主要障碍

8.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