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进阶之道

2024-04-27 15:12

1. 《曾国藩传》---进阶之道

阅读22-42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自我实现,也就是做圣人完人为人生目标。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光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
  
 日更
  
 日日写觉察日记,每日反省自己。通过日记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对自己的性格脾气进行反省。自我完善,首先要抓紧时间,闲游荒业,闲谈荒功。并且将自己的日记给朋友看,让朋友们监督。自己监督自己都是有盲点的。有恒做圣之基。
  
 自我管理的12条军规
  
 1敬,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2.静坐。3早起。4读书不二。5读史。6谨言。7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9日知所亡,记录读书心得。10月无忘所能,月计划写文章。11作字。12夜不出门。
  
 择友
  
 持重交友,一个人获取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要靠朋友,所以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能有多宽广。
  
 曾国藩在家乡并没有什么好友,是因为他的同学里基本上没有他十分看得上的,到了北京之后,他结交了一大批好朋友,在这些朋友中相互汲取养分。
  
 深得道光皇帝欣赏
  
 第一,因为曾国藩比较实在,比较踏实。
  
 第二,曾国藩工作认真,做官尽职尽责。
  
 第三,一个人的声望是晋升的重要基础,曾国藩潜心学术,热心公益,在皇帝心目中形象比较清新端正。
  
 踏实,认真,负责任,勤奋好学,清新端正,是大家都会看中的品行。

《曾国藩传》---进阶之道

2. 很进取但就是干不好,这困局曾国藩怎么破?悟通此理,一定大逆袭

 咸丰七年(1857年)初春,曾国藩老父去世。闻此噩耗,正深处夹缝困局中的曾国藩不待咸丰帝批准,即急匆匆回籍奔丧去了。
  曾国藩走的这么心急火燎,并不是急于要见亡父最后一面。其父寿过六十八,以秀才功名得朝廷一品诰命和皇上三次赏赐,整个湘乡再无第二人,这都是曾国藩的功劳,所以曾国藩算是对得住老父亲的,老父亲也是瞑目而终,没有遗憾的。
  既然如此,那曾国藩为何又如此这般,一分一秒也等不得呢?
  
  
   
  还是左宗棠火眼金睛。当得知曾国藩就这么走掉后,向来敢说话且从不给人留颜面的左宗棠当即指责谩骂曾国藩,说他临阵脱逃,自私无能,其标榜的忠敬诚信都是骗人的,他就是个伪君子,虚伪的很。
  左宗棠的这一番几乎没有底线的攻击让曾国藩很痛苦,他觉得左宗棠这厮太过分,自己一直视他为朋友,而他却专挑这个时候朝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为了排解此种痛苦和愤怒,曾国藩发誓永不与左宗棠说话。
  虽说左宗棠话说的确实够狠,够伤人,但曾国藩背地里却也不得不承认,左大炮点中了他的要害。他之所以这么一刻不能等地走掉,名义上是奔丧心切,其实是借机逃脱当时他所面临的困局。
  说句不好听的,是老父之死救了他。
  没有这个纲常借口,曾国藩很难甩掉眼下处处掣肘的烂摊子,而硬撑下去日后的局面可能更糟。现在好了,借奔丧将烂摊子扔给江西,自己不仅能喘口气,寻思寻思将来的出路,更关键的,此举无形中还能给朝廷一个难堪。
  而这难堪就是日后讨价还价的砝码。
  客观地说,此时的曾国藩丝毫没有半个圣人的境界水平,当时的他很像一个郁郁不得志,少担当,多算计的俗人。
  至于是不是虚伪,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在曾国藩的历史中,此刻他所面临的困局很有名,也很典型,凡进取但不得法的人都有可能遇到——
  就说曾国藩吧,自咸丰二年十二月出山以来,五年时间,一边是艰辛付出,另一边却不是回报,而是误解、伤痛以及屈辱。自己打脱牙和血吞,换来的除了憋屈,好像并没有其他东西。为什么自己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上至皇上,下至同僚都视而不见呢?
  不仅视而不见,相反还要送上猜忌、排挤、指责、谩骂!
  明明自己是湘军的领军人物,可结果升官的却一直是别人。像胡林翼这样的枭雄人物升官也就罢了,偏偏心眼坏、能力不也行的陶恩培之流也能一路高升。
  这公平吗?
  曾国藩觉得这很不公平,但与此同时,他又觉得自己没有谈论公平的资格。说功劳,自己确实有过一些,这五年先后打下了武昌、汉阳等地,可要命的是,打下的这些地盘总是得而复失,更郁闷的是,得而复失后,别人又总能夺回来,总之绕过一大圈,最后的功劳总是别人的。
  这究竟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还是能力不够?
  回到荷叶塘老家的曾国藩整日咀嚼这些,就跟咱们遇到这种困局时一样,想不通,睡不着,不停地问自己,出路在哪里?前途又在何处?
  有哲人说过,如果人生是一部向上阶梯的话,很多人几步之后就会停下来,这些人在拥挤的阶梯上要么筑巢、要么徘徊,要么干脆跳下去;还有一小部分人会摆脱拥挤继续向上走,但除了天才,几步之后所有人都会被迫停下来,这时候向上的阶梯会向每个人索要通行证,通行证不是智慧,不是运气,而是脱胎换骨的悟性和勇气。
  总之,没有脱胎换骨改变过自己的人,终将难有改变世界的机会。
  如哲人所言,当时的曾国藩就站在这并不拥挤,不上不下的阶梯上,让人钦佩也让人羡慕的是,他最终完成了那能见青云的脱胎换骨。
  
  
  关于曾国藩是怎么完成这脱胎换骨的,传奇的味道很浓。
  最有名的说法是得道高人用一本《道德经》恰逢其时地点醒了曾国藩。
  抛开神乎其神的得道高人不谈,曾国藩究竟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什么东西,一下子就让他完成了这“神迹”般的脱胎换骨?
  简单说就是从《道德经》中得来了一句话——“柔胜刚,弱胜强。”
  大彻大悟之言向来是被世人读烂了的,要取得其中的精髓非得有痛彻心扉的经历和恰到好处的悟性不可。当曾国藩被这句话彻底点醒后,他才意识到此前自己秉持的处世之道看似有理有据,其实不过是碰壁之道。
  用直接的、硬碰硬的方式与人事打交道,曾国藩其实是受了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这一条家训的影响,但几年硬碰硬下来,不是埋下了隐患得罪了人,就是得了无数的人为障碍。直到领悟到“柔胜刚,弱胜强”的真谛后,他才意识到大柔其实非柔,至刚其实无刚。
  心中的郁结这么彻底打开后,《道德经》的点拨终于化成了曾国藩脱胎换骨后的处世之道——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这话什么意思呢?不同心境下能解读出不同东西,单说一种咱认为舒服的吧。做人做事,强势硬碰硬容易折,一折人就容易颓,所以高明之人做人做事,往往都怀揣着敬畏之心,高看人一眼,高看事一眼,表面有吃亏的时候,其实是人不折,事不废;再一点,带着强烈的欲望做人做事,特容易争强好胜,针锋相对,这回能赢不代表下回,所以不如道义为先,那样才能在输赢间进退自如,最后的大胜大赢才会属于你。
  再说知其雄,守其雌。简单说,人要会低头做事,抬头看人。示弱不丢人,那是低到尘埃里,和光同尘的大智慧。
  悟透了这些,再联想到挚交好友胡林翼在湖北官场的所作所为,曾国藩这才回过味来,人家哪里是没有大丈夫气节,分明是深谙以柔胜刚的要义。
  胡林翼究竟干了什么,让曾国藩一开始看不懂、瞧不起,后来又暗自佩服的很呢?
  
  
  晚清的官场上,省一级向来有督抚互相制衡的传统,少有督抚一团和气的时候,尤其一个是满人,一个是 *** 的时候。但在湖北,这个传统被打破了,巡抚胡林翼和总督官文两人的关系别提有多融洽了,又或者说,主要任务就是盯着胡林翼的满人官文,不但不盯着,相反处处给胡林翼行方面。
  当然,一开始的局面也不是这样,但胡林翼借机干了件事,不和谐的局面立马就和谐了。
  官文是个令湖北官场憎恶的满人权贵。一天,他六姨太过三十岁生日,为了让自己的心肝小宝贝有面子,官文以总督衙门的名义向武昌官场撒了一圈请柬,意思是都来给我这六姨太捧捧场。
  可到正日子那天,湖北官场无一人到场祝贺。就在官文和六姨太尴尬难受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堂堂湖北巡抚胡林翼竟带着大礼屈尊来给一个小妾祝寿来了。
  一见这情景,湖北官场中的那些人坐不住了,既然巡抚大人都这么给面子,那必须得跟上呀。就这么,原本无人喝彩的现场变成了满堂彩,官文六姨太乐滋滋地爽极了。
  到这,胡林翼的戏码还没结束呢,给官文这六姨太祝完寿之后,他又主动把这小妾请到了自己府上,为得的是什么?让自己老娘认这小妾作干女儿,自己则作这小妾的干哥哥。
  胡林翼老娘配合的也是无话可说,上来就送人大金镯子,这一套戏下来,官文六姨太直接就晕了,愣是把胡林翼一家当成了亲人。
  回去就跟宠幸自个的官文说,现在都是一家人了,以后可不能再为难我家干哥哥胡林翼了。
  官文这边直点头,那边的胡林翼更会做人,把官文捧得高高的,任何场合恭敬顺从的要命。
  如此一来,本就不干实事的官文果然十分愉快地来了个大撒把,湖北的军事民事就这么全到了胡林翼手里。
  搁以前,这种事曾国藩是万万干不来的,能干来哪还有打脱牙和血吞的憋屈。
  但彻底开悟之后,曾国藩不这么想了,他觉得胡林翼才是真正的高人,他要做这样的高人。
  
  
  咸丰八年六月初三,正当曾国藩觉得自己可以再战乱世风云的时候,咸丰的上谕到了。
  接过咸丰的上谕,此时的曾国藩再无从前的强势做作,讨价还价,啥督抚实职,有没有无所谓,能有机会把先前没干好、没干成的事干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脱了胎,换了骨,这一回曾国藩几乎是接过上谕就出发,干脆的一点郁结都没有。
  重回长沙,曾国藩上来就挺狠,一点弯子不绕,直接拿左宗棠试了试自己脱胎换骨后的境界水平。
  此前不是说永不与左宗棠说话了嘛!现在不仅要说,还要主动上门,心悦诚服,身段极低地说!
  这就是迈过心里最难迈的坎,就永远不会再有坎!
  然而,左宗棠可不是随便示个好,他就能买账的主,弄得不好,这位晚清头号大刺头连门可能都不让曾国藩进。
  事实上,曾国藩差点就遭遇了这种尴尬,所幸他身段低到了让左宗棠无话可说。
  身段具体怎么个低法呢?曾国藩一点官谱没摆,身穿便服坐一轿前来,未到左府,早早地就下了轿,一人徒步前来登门。
  可即便如此,左宗棠也只是勉强开了个侧门让曾国藩进来。
  对此,此时的曾国藩早已泰然若之。
  进到左府见到左宗棠之后,曾国藩态度极为诚恳真挚。上来他表达了几个意思,第一个,你以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很有道理的,话重但都是好心;第二个,很后悔当时没能采纳你的建议,要不事早干成了;第三个,你老兄字写的好,我这儿有幅联语,想请老兄帮我写一写,完了好挂起来。
  说前两点,左宗棠必然要当今诸葛亮一番,说完第三点,左宗棠自然要问,你想写哪几句?
  这时候,轮到曾国藩展心志了——
  上联:敬胜怠,义胜欲;
  下联:知其雄,守其雌。
  左宗棠一听,原来是老子消极避世那一套,当即对曾国藩表示了嗤之以鼻,“今亮”的张狂一上身,左宗棠二话不说,提笔给曾国藩写了一幅联,当然不是曾国藩心中的那十二个字。
  上联:集众思,广忠益;
  下联:宽小过,总大纲。
  面对身段高过屋檐的左宗棠,曾国藩什么反应呢?
  嘴上说,有道理!有道理!心里则说,何须争辩!双手则是恭敬地接过左宗棠的谆谆教诲。
  言己,尊他,不争不辩,让他人在对面高处,自家的山峰在心中——始一出手,曾国藩的守其雌之道可以说玩的就是炉火纯青。
  果然,让左宗棠甚为受用的拜访结束后,左府中门大开,恭送曾国藩走人。
  柔弱之下的不言之胜原来如此。
  从那以后,曾国藩在长沙官场彻底活了!
   
   

3.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

 原标题: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
  在晚清,曾国藩绝对算得上第一流人物,不光是他的道德流传一百多年盛行不衰,他的军功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几乎以一己之力打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
  这样一位超级牛人,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但如果看看他的军事生涯,实际上这位大牛人也并没有多少惊艳之处,他的军功,很大程度上只是来源于一个笨小孩的坚持不懈。
  
  说曾国藩是一个“笨小孩”,应该没有异议,从小时候读书开始小曾同学就笨得要命,别人看两三遍就能背下来的课文,他至少要看十遍二十遍,连考个秀才都考了七次才考上(比他爹强点儿,他爹考了十七次),离“天才”的标准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日后的军事生涯中,老曾的“笨”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都知道,名扬天下的“湘军”,实际上并不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而是老曾专门从读书人和乡下人里挑出来的,挑选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朴实”,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绝对不能有花花肠子。
  历代军事家都对曾国藩的选材大加赞赏,认为他真正看清了军队的本质,从根本上提高了士兵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但其实老曾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
  我们可以来看看跟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牛人左宗棠。左宗棠的选材标准,可以说跟老曾正好相反,在老曾那里,好勇斗狠的武夫绝对不要,而且最好是所有的士兵都是我一家的,而在左宗棠那里,却最喜欢好勇斗狠的武夫,而且生源不限,只要你有本事,任何地方的我都欢迎。
  两个人的选材标准,其实也是体现了两个人的能力高低,正因为老曾不善于管理部下、激励部下,才会更倾向于用老实听话的自家人。不过,这也正是老曾成功的原因——自古兵无常势,只有扬长避短,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部下,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在具体的军事战略中,老曾同样是以“笨”著称,比如在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的大军正在围攻安徽安庆,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攻陷江南大营,江苏、浙江两省官员闻风而逃。这时,跟老曾齐名的另一位大牛人胡林翼敏锐地看到了先机,就给老曾写信,劝他赶紧放弃安庆,趁着江苏、浙江两省权力真空,立即派人前去接手,可以最大程度地从经济上帮助湘军,然后再兵分三路,分别从南、北、西三个方向,直接向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进发,只要天京一破,太平天国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当时左宗棠听了这个建议,也觉得非常好,虽然有点冒险,但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再说打仗本来就需要出奇兵、出奇招,冒这点险怕什么?就力劝老曾赶紧实行这个战略。
  但老曾寻思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在他看来,这虽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毕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而如果按照我的既定计划,先打下安庆,再沿长江一路东下,一步一个脚印,总有一天会打到天京,踏平太平天国。这个计划虽然慢了点,但可保万无一失。
  这就是曾国藩的战略思想。他曾这样总结自己说:“ 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此臣之所短也。 ”——这确实是一个“笨小孩”的选择。
  
  不过,这也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中国历史上,好像特别缺这种“笨”的思想,每个人都在挖空心思地让自己变得聪明一些,让自己的行动变得更加快捷,甚至在最该讲究稳妥的战场上,竟然出现了最具奇思妙想的《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让残酷的战场变得更加残酷,没有人能预料到自己的下一步在哪里。
  而曾国藩却以一种笨到家的战略思想告诉人们,世上还有另一种战争,或许留不下光彩夺目的战争艺术,但却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战争的最终胜利。
  正是这种笨到家的用兵之道,才打败了太平天国第一名将石达开,打败了第二名将李秀成,打败了第三名将陈玉成……
  在关于曾国藩的故事中,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即改奏折。那是1854年,曾国藩在湖南靖港打了败仗,让幕僚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报告一下自己跟太平军作战的情况。这时候就显出曾国藩的选材特点来了,这位朴实的幕僚实在是太朴实了,把老曾历次的失败战役也都写了个一清二楚,最后还老老实实地加了一个成语——“屡战屡败”。
  老曾一看,虽然有点别扭,但也很欣慰,毕竟这位幕僚深得自己的“笨”之道,绝不偷奸耍滑,便同意了这份奏折,只是在“屡战屡败”这个成语上略一寻思,给改成了“屡败屡战”。
  这一改,顿时境界全出。
  
  如果说“屡战屡败”还只是能力上的“笨”,那么“屡败屡战”就成了精神意志上的“笨”了。打了败仗怕什么?“聪明人”才脚底抹油开溜呢,咱“笨人”要的就是绝不后退,坚持到底!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笨小孩”,从为军队选材,到具体的战略布局,再到战斗意志,无不体现着“笨”的精神。当然这个“笨”并不是一般的“笨”,而是朴实、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笨”精神。
  正是这样的“笨”,才成就了这位晚清第一人的丰功伟业。
  正是这样的“笨”,才让中华民族能够脚踏实地,稳稳地走过五千年。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

4. 曾国藩传—越笨拙越努力

越笨拙越努力,这才是要害,而大多数是知难而退,当然更有一部分是不管难于不难,只管退!要不,他是半个圣人!
  
 解决自己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湘乡曾氏从此就由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顶端的官宦人家。艰难的科举过程还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当然就越好。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这样。
  
 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藩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回顾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
  
 可见,人的能力发挥多少,与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密切相关的。或者说,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要做到有恒,当然很不容易。曾国藩说:“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为一代之伟人。”曾国藩也经常遇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他只有一个办法:以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
  
 我们看曾国藩的日记,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这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也没停止修炼的脚步。从青年到老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地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想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在读《曾国藩日记》时,会发现大量他自我挣扎的例子。

5. 学会曾国藩这几条人生智慧,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用好心情迎接每一次新的开始。曾国藩有言: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其实未来无论好坏,都需坦然相迎,当下诸事繁杂,也应继续做下去,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而过去,虽然可以怀念,但不一定值得眷恋。有时候,我们对人生所有的规划,抵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你要像个“冷漠”的大人,别轻易让情绪被绑架,不因为几句甜言蜜语就开心到忘形。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用好心情迎接每一次新的开始,你一定能行!

学会曾国藩这几条人生智慧,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6. 曾国藩: 欲成大器者, 必先熟记这“五点”, 将来能步步为营!

 但现在的社会之中,我们只要读完书,出社会之后,就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男子因为,他们承担着养家的责任,而且还必须照顾父母,所以,俗话说得好:男儿三十而立,如果没有在这之前完成一些人生目标,那么,便会过得很落魄,甚至是遭人耻笑,并且每个人一定都渴望成功,但是想达到这个目标,却并不是简单的,那必须要付出诸多的努力,和历经一些艰难险阻,但现在,很多人在遇到困难之后,只会选择逃避,所以导致最后一事无成。如果想要有所成就的话,那么便要从你的此刻开始努力起来,如果,自身的思想实在是想不通,不能帮助到自己的话,那么可以通过一些书籍去增长认知。所以今天我为大家讲的是曾国藩:男人要想成大器,一定要牢记“五点”,将来能步步为营!
  第一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犯一些过错,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别人一时的过错,就否定他的整个人格,而是要通过细细的观察去发现人家的美,和优点,然后进行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人家的缺点去反思自己,然后达到进步。还有就是有句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所以即便是一些小恩小惠,我们要懂得去报答,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样的话,会遭到所有人唾弃的。
  第二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就如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时时刻刻去解剖别人,这很重要,但是,无情的去解剖自己更重要。首先我们出现了什么问题,都要从自己身上找根源,而不要去抱怨别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进步,才能够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一味的抱怨的话,只会一无所成。
  第三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我们对待事情要懂得去做出决策,要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谋略。有智慧的人看到问题会更加全面,而独断专行的人他们判断问题片面,也会存在很多的错误。第四戒:咱班大师以识为主,以财为父,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我们做事情千万不要急躁,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人事听天命,这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第五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我们现在要努力赚钱,但是不能只为了利益,是不择手段,而是应该规避是非,坚守本心。这次你又是什么样的看法呢?参与下方留言,一起讨论吧!
   
   

7. 曾国藩成功的秘诀(2)

 
          事例三大力扶持胡林翼 
         胡林翼是与曾国藩前后考上进士的,因平叛苗民有功升贵州安顺知府,后改调镇远知府。
         当时太平军战斗力太强了,各个省的八旗军绿营军一战即溃,根本抵挡不了。当时湘军还未成军,太平军袭遍了中国南方十几个省。
         时湖北的总督吴文镕是胡林翼考进士时的主考官,算是胡林翼的嫡师。吴文镕知道胡林翼很能干,说赶快带领你能征惯战的镇远兵来支持我把湖北守住,湖北不能再沦陷。于是胡林翼千里迢迢带了600名镇远军赶赴湖北。
         600人当时也是一支军队了,因为当时中国全国就70多万军队,一两万人都是支大部队了。胡林翼带着600镇远军急行军赶到武汉时,由于太平军攻势太猛,湖北总督吴文镕已在战场上战死。
         这时的胡林翼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连军饷都没有。这个情况被曾国藩知道了。曾国藩知道胡林翼是个人才,于是很诚恳地同胡林翼说:“林翼,你就不要回贵州了,你留在湖南我们一起干湘军。你的一切粮饷、装备、军需均由我供给”。
         其实曾国藩当时非常困难,因为湘军是民兵国家没编制,粮饷、装备、军需一切靠自筹。
         为了让胡林翼这支军队迅速壮大,守住湖北,曾国藩把当时自己最能打仗、最喜欢的湘军大将李续宾、罗泽南调拨给胡林翼,随去的还有湘军最精锐善战的一支部队。
         由于湖北地处长江和洞庭湖之滨,缺了水师根本无法打仗,而太平天国的水师很厉害,所以曾国藩还把刚组建的长江水师拨给胡林翼。
         这支水师的统帅是曾国藩一手培养起来的水师名将杨岳斌。曾国藩在军事上给予了胡林翼最大力的支持。
         同时曾国藩还向皇帝写了两个奏折,全力保荐胡林翼。在奏折中他写到:
         胡林翼这个人“胆识绝人,威望夙著,屡着战功”,即说胡林翼有胆有识,一般常人都赶不上。“所到处皆惬民望”即胡林翼在当地执政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很尊重他、喜欢他。
         曾国藩还一再强调胡林翼“材大心细,为军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希望皇上让他留在湖南、湖北。
         最后他甚至还写上:“胡林翼的才干胜臣十倍,希望陛下重用此人。”曾国藩当时是二品大官,胡林翼是四品知府,能够这样保荐胡林翼,没有胸怀行吗?所以曾国藩非常有胸怀。
         胡林翼在曾国藩的大力支持下,把600人的军队发展到近万人,还有水师配合,很快就把太平军三进三出兵荒马乱的湖北省变成了一个粮饷充足、援兵四出的模范省。
         1855年,湖北战事危急,胡林翼升任巡抚。他率领着这支劲旅长堑围攻武汉,终于在这年11月攻克了武汉,攻下来黄州、兴国,收复了蕲州,又南下广济,很快收复了湖北全境。
         当江西战场告急时,胡派军队援助;当安徽军情紧急时,他派大将李续宾千里驰援;当湖南战事危急时,他亲率精兵纵横两千里救湘。
         与此同时,他还把大批粮饷、军械、装备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曾国藩,使湖北真正成为湘军坚实的后方。
         另方面胡林翼也很能干很会处理官场关系。当时的湖北总督叫官文。官文是满清亲贵,皇帝最信任的人,但这个人目光短浅很贪。胡林翼很不喜欢他。
         最初胡林翼想上奏折把官文告倒。但后来一分析,你告得倒他吗?这是皇帝的心腹满清的权贵。告不倒他,我就把阻力变助力。于是他就采取了三条措施。
         第一,每月送官文银3000两作为总督府的办公费;第二,把湖北的税收一部分调拨给官文支配。当时只有巡抚有权支配税收,我调给你,你去支配治理湖北;
         第三,当官文最宠爱的二姨太过生日的时,官文为讨他二姨太的欢喜,希望武汉全城的官员能来给他的二姨太做寿。但很多人坚持正派的观念,你一个姨太太,要我们朝廷命官给你做寿,不去。
         没有一个人去。这下官文很尴尬,宴席没人吃,怎么办呢?突然官文看见前面来了三抬大轿全套执杖,胡林翼带着他的母亲和夫人来了。其他的官员看到巡抚都去了,大家也就跟来了,整个晚宴尽欢而散。
         第二天官文的二姨太回拜胡林翼的母亲,一定要拜胡林翼的母亲为干妈,这样一来胡林翼就成了官文的舅子,两人成了郎舅之亲了。
         以后在湖北凡是胡林翼批的批文办的事,官文都全力支持,都画圈通过。当时湖北督抚关系之和谐,天下无二。胡林翼真的很聪明很能干,把阻力变成了最大的助力。
         再说曾国藩初期在湖北江西作战时因一味坚持办事方正刚直,雷厉风行,不讲情面,遇事就事论事,而且经常插手不该管的事情。
         比如说曾国藩部下抓到会党或抢粮仓的人,应该交给当地政府去处置,而他却擅自用重典严刑处理,经常连王旗都不请就把人杀了,那是对地方的不尊重。
         所以地方的政府都很讨厌曾国藩,认为他完全不把地方政府看在眼里,于是向皇帝告状。对军方,曾国藩也指手划脚,要绿营军训练,要绿营军干这样干那样。
         绿营军是满人为大将,哪里看得上你这个无实权的汉大臣。所以绿营军也不买他的账,都向皇帝告状。
         后来在江西战场上曾国藩又这样干,搞得江西军方、官方、总督都告他的状。他得不到任何援助,没办法指挥,局面又打不开,在江西战场上困守几年,最后只好拖着浑身的疾病借父亲去世回家守丧。
         曾国藩离开湘军后,胡林翼始终把湘军一把手的位置留给曾国藩,一切营规建制都按曾国藩的办,一切大事情都向曾国藩请示。
         同时胡林翼还动用一切力量包括官文,向皇帝做工作,要求曾国藩第二次回归。
         所以一个人当一把手要有能力,要有胆识,当二把手除了能力和胆识外,还要有度量,广阔的度量、胸怀。
         胡林翼是天下最好的二把手。1858年,曾国藩成功复出,他吸取前期深刻教训,学习胡林翼。特别注意调整自己同朝廷同地方军政双方的关系,摆正自己帅才的位置。
         在他的领导下,湘军越战越猛,攻城掠地。逐渐扭转了战场的颓势,成为了清王朝最主要的军事支柱,以致清王朝不得不把权势极大的两江总督实授给曾国藩。
         1861年9月,曾胡联军强力攻打重镇安庆,因为只有把安庆攻打下来,把南京变成死城,才有可能剿灭太平军。
         曾国藩胡林翼把最好的部队集中起来猛攻安庆,1864年9月安庆强攻下来了。但9月30日胡林翼因为长期操劳重病在身逝世,年仅51岁。曾国藩抚棺痛哭,比失去亲人还伤心还难受。
          事例四把忠义血性的塔齐布推上高位 
         塔齐布是以忠义血性被曾国藩看中的。塔齐布是满人,最先在绿营军当一个守备中队长很低的官职。
         曾国藩最先在长沙练湘军的时,塔齐布每天早早的来到操场上来,“执旗指挥,虽甚雨,囊立无惰容”很守军纪军规,一招一式都很到位。
         曾国藩认为他这种吃苦耐劳,忠勇奋发的精神太难得了。因为绿营军当时很糟糕,军纪废驰,吃鸦片逛妓院,从来不操练。
         而且塔齐布还有一身武艺,枪法、刀法都很出众,所以曾国藩让塔齐布当教练,教练湘军。
         其后曾国藩到塔齐布的营帐去检查,看到塔齐布管理得法,把他的军营治理的头头是道,而且号令严明,很爱护团结士卒,而士卒对塔齐布充满了崇拜之情。
         曾国藩大为赞叹,认为塔齐布这个人在绿营军中简直是凤毛麟角,于是就很喜欢他重用他。
         结果引起了当时湖南的清军副将清德的严重不满,你一个二品闲官,凭什么来插手绿营军,而且他更忌恨塔齐布的勇猛,于是就在提督鲍起豹面前说曾国藩的坏话,而且多次在军前羞辱塔齐布。
         曾国藩忍无可忍,向皇上连上了三个专折,弹劾清德扰乱军纪、贪污,做卑鄙的事,而且阻止湘军练军。
         当时曾国藩在奏折中慷慨陈词:说塔齐布这个人非常能干,是绿营军中是最好的将领。他忠义血性,懂军纪、会激励,希望皇上能够重用他。
         他还在奏折中慎重地写到:如果塔齐布不听从军令或者升职后退缩,请皇上将我一并治罪。
         在曾国藩的全力保荐下,塔齐布从守备到参将,到副将,最后取代鲍起豹成为湖北提督,也成为曾国藩兴军以来最为得力的左膀右臂。提督即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省军区司令员。
         塔齐布忠义血性,发誓为国家建功立业,对曾国藩的赏识和提拔也是知恩必报。他每次打仗都拼命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苦战,从来不怯阵。
         在岳州之战、小池口之战、武昌之战、九江之战的恶战中,表现出出众的勇敢和杰出的指挥才干。
         特别是湘潭之战,曾国藩亲自带兵打了败仗,最后是塔齐布率军救援,反败为胜,取得了大胜利。所以,塔齐布是很能干很优秀的将帅之才。
         名义上他是湘军的一把手湖南提督,但他一切都唯曾国藩命令是听。不仅是他,曾国藩二次出山以后所有的将领都“唯涤公马首是瞻”。
         当时,太平天国的水师总部在九江,因为九江是长江连接鄱阳湖的要害之地。你要消灭太平军,你不消灭他的水军你根本无法打这个仗,所以,必须要攻克九江,摧毁太平军的水师。
         这个重任就交给塔齐布,塔齐布带着湘军,还有初建立起来的长江水师,几次在九江作战但是都无功而还。
         每次说到无功而还,塔齐布都痛哭流涕,深深责备自己,觉得是自己策划不当、指挥不行造成的。所以就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发誓一定要攻下九江。
         1855年7月18日,塔齐布下令全军攻打九江,湘军陆军、水师擂鼓出发。但刚发布命令,因为太劳累太辛苦,塔齐布口吐鲜血倒地而亡,年仅35岁。
         当时曾国藩听说以后,带着大营连夜赶到九江。他除了痛哭以外,深深为塔齐布感到惋惜。那么一个忠勇奋发的人,可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痛哭了很多次。
         他还给塔齐布写了一幅对联,在长沙给塔齐布修了一个庙叫做塔公寺,专门祭祀塔齐布。这幅对联的上联是“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
         说塔齐布这个人非常勇敢,有胆识,杀敌很拼命满身武艺。但却爱兵如子很难得。古代哪个大将能同他相比呢?“略同曹武惠”,只有曹武惠,曹彬即协助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打败北周的大将,功劳可以和他相比。
         下联“至诚相许与,有章曾荐郭汾阳。”即我和塔齐布相识以后赤诚相待,非常合得来谈得来,我曾向皇帝多次上折推荐,塔齐布就是当代的郭汾阳,郭汾阳即郭子仪,唐朝平叛安史之乱的大将后封为汾阳王,即塔齐布的功劳可以和曹彬、郭子仪相提并论。
         当然这不是说一个人死了以后才说的好话,这是曾国藩内心对塔齐布真心的赞许。
         曾国藩重用塔齐布还达到了一个最好的效果。因为塔齐布是满人满洲大将,他在统领湘军,你想皇帝能不支持吗?
         初建湘军时,曾国藩是二品闲职官,无权无职,皇帝一直不肯把实在的职务给他。他手下的人,胡林翼塔齐布杨载福都当了巡抚、提督了,他还是二品的闲职官,只能挂一个无实权的审案局。
         现在塔齐布当了提督统率湘军了,清政府觉得湘军是满人在统率,值得信任,于是对湘军对曾国藩开始信任,后来又把两江总督的实职授给了曾国藩。
         曾国藩这才有了权,开始把中国最富裕的三个省的军钱粮物质装备等集中起来,进行真正的剿平太平天国的战程。所以在这方面曾国藩处理得非常好。      

曾国藩成功的秘诀(2)

8.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为什么天才失败了,而庸才成功了?分享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来看看曾国藩关于成功的答案。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才往往困于他的天才,超前时代,并因此陨落,而脚踏实地的庸才,才运筹帷幄,臻至成功。以下是我整理的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欢迎阅读。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 
         “天道忌巧”,语出曾国藩,当时的晚清,在一种虚浮、圆滑、取巧的氛围中,因此曾国藩大胆“去伪而崇拙”。
         其实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才往往困于他的天才,超前时代,并因此陨落,而脚踏实地的庸才,才运筹帷幄,臻至成功。
         为什么天才失败了,而庸才成功了?这是曾国藩的答案
         理念:志之所向,金石为开
         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
         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在曾国藩看来,最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
         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最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用人:尚朴实,耐劳苦
         如果说在理念上曾国藩高扬的是“血性忠义”,那么在人才的选拔上,他选择的则是能够切实认同这种理念并加以践行的“朴拙之人”。
         曾国藩从最根本的选人环节入手,提出军官一定要选“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兵勇则一定要选“朴实而有土气之农夫”。
         湘军靠什么打胜仗?靠什么持续地打胜仗?就是这种“尚朴实,耐劳苦”的作风。曾国藩的用人,从表面看来迂阔笨拙,其实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治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
         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效。
         作战:扎硬寨,打死仗
         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为什么天才失败了,而庸才成功了?这是曾国藩的答案
         组织:还我真面,复我固有
         曾国藩说过:“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在曾国藩的身体力行之下,湘军形成了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这种坦诚相待的“湘军精神”,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心性: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充满了挫折与逆境,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以“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的意志力量坚持到了最后。
         曾国藩说:“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取巧只是小聪明,只会得利于一时;拙诚才是大智慧,方可奠基于长远。
         梁启超这样评价: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他被认为是最迟钝愚拙的一位。他的一生,也一直在逆境之中,然而他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的境界,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就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曾国藩的修身艺术 
         一曰身勤
         曾国藩所说的“身勤”就是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
         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言传不如身教,曾国藩就是这样影响手下的幕僚、将领的。不管是个人修行还是管理团队,这一点至关重要,要给周围的人和下属做一个好榜样。
         二曰眼勤
         曾国藩所说的“眼勤”是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三曰手勤
         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一天都写日记,曾国藩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馀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写日记进行修身,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这样的反省,不断修炼自己。
         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正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曾国藩养成很好的习惯,不仅成就了曾国藩自己,也影响了曾家后人。
         四曰口勤
         曾国藩的“口勤”就是他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
         据说曾国藩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曾国藩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他总是把偏向着绿营。
         让曾国藩特别愤愤不平的是,在靖港兵败,湘军退驻长沙城郊的水陆洲时,骆秉章来到离曾国藩座船仅数十米之遥的码头送客,曾国藩以为他是特意来看望和安慰自己的,内心正十分感激,谁知他送完客人之后竟然转身便走,就当没有看到曾国藩!并且还同长沙官员一起对曾国藩的兵败百般讥讽。
         尽管如此,曾国藩并没有逞口舌之争,而是采取曲意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他特意拜访了骆秉章,态度十分谦恭又十分热情,之前的那点事就当没发生一样。这让骆秉章大感意外,当场表态,以后湘军有什么困难,我们湖南当倾力相助。
         “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五曰心勤
         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曾国藩不管是从科考还是在平定太平军时“屡败屡战”,都有一种精诚所至的信念在支撑他。从各方面下足工夫,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以勤治惰,以勤治庸,不管是修身自律,还是为人处世,一勤天下无难事。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