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流程是啥

2024-05-01 18:05

1. 运营管理流程是啥


运营管理流程是啥

2. 企业运营流程管控

  中国人民大学集团管控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流程为王:决定企业强弱的商业基因

  l 长不大的中国企业

  l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l 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

  l 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梯

  l 领导者是造钟,还是报时?

  l 决定企业强弱的商业基因

  l 老鼠能变成雄鹰吗?

  l 变革中四种企业命运

  l 中国企业的硬伤

  l 要么规范,要么死亡

  第二单元 流程设计的关键技术

  l 领导的痛

  l 流程:流动的程序

  l 用一流的流程武装三流的员工

  l 告别一枝独秀

  l 一人经验,大众受益

  l 流程设计的一个宗旨

  l 流程设计的三个黄金准则

  ——简单化(程序少于8个步骤、流程切割、表格化)

  ——专业化(细节体现专业、根据原则写细节)

  ——标准化(用数字说话、可衡量)

  l 流程设计的四个环节

  l 流程设计的五种思维

  第三单元 流程贯彻的关键行动

  l 为什么流程变革的努力会失败?

  l 影响流程变革的核心要素

  ——变革时机

  ——文化

  ——领导力

  ——执行力

  ——政策

  ——认知

  ——流程变革的关键步骤

  l 流程变革的七个步骤

  ——步骤一,增强紧迫感

  ——步骤二,建立变革指导团队

  ——步骤三,沟通变革目标

  ——步骤四,流程诊断

  ——步骤五,流程设计

  ——步骤六,流程导入

  ——步骤七,巩固变革成果

  l 流程变革的三个驱动力

  ——Change 如何应对多变的环境

  ——Competition竞争对手的作为

  ——Customer要不要随客户的需求而变

  第四单元 人员流程:如何复制执行型人才?

  l 人员法则:人才透支法则

  l 理念先行:先人后事

  l 执行力是“招”出来的

  ——寻找怎样的人:目标选才

  ——执行人才的特质:鹰和鸭的对照

  ——韦尔奇:4E选才法

  ——麦当劳:只选适合的人

  l 执行力是“练”出来的

  ——无知的代价

  ——培训是你能进行的最好投资

  ——案例:麦当劳的“全职涯培训”

  l On the Job Training(员工岗位培训体系)

  ——训练团队

  ——训练工具

  ——训练步骤

  ——训练追踪

  l Off the Job Training (管理培训体系)

  ——基于能力模型的阶梯训练

  ——行动学习

  ——教练

  ——管理发展手册

  l 先有学习力,后有执行力

  l 执行力是“淘汰”出来的

  第五单元 有效执行的7个步骤

  l 问题研讨:撞钟,谁之过?

  l 有效执行的7个核心步骤

  l 目标:精

  l 计划:细

  l 沟通:明

  l 工具:简

  l 执行的双向金字塔模式

  ——先授能,再行动

  ——正金字塔:用于制定目标和控制

  ——倒金字塔:用于员工执行

  l 控制:准

  ——过程控制:控制关键点

  ——结果控制:以绩效论英雄

  l 反馈:透

  l 奖惩:公

  l 有效执行的16字箴言

3.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

一个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是怎样的?

之前觉得运营的工作很杂,感觉工作起来没有什么头绪,漫无目的,没有什么条理。看了《运营之光》这本书之后,有了一点头绪了。
第一步,制定整个运营策略。首先,我们应该评估我们产品的现状,处于什么阶段,当前所处的竞争环境,来制定我们的运营策略。如果我们的产品处于初期,那么我们的运营策略可能会更偏重于获取种子用户,拉新。如果我们的产品已经处于成熟期了,那么我们的运营策略就会能偏重于转化付费。
第二步,拆分目标,规划工作。我们需要根据第一步制定的运营策略,来分解我们的目标,如果我们现在的目标是获取种子用户、拉新(量化),那么我们这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确定通过哪些渠道去获取用户以及各个渠道需要带来多少用户(预估量化)。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想要用户转化付费(量化),那么我们这一步需要做的就是确定通过哪些运营手段(活动、促销)来激发用户并愿意为产品而付费,最好也能预估一下各个运营手段各自带来多少付费。还有就是要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争取资源(预算,人力资源)等等。
第三步,执行落实,达成目标。根据第二步的工作规划,把各项工作分配下去,落实到具体的人,每个人负责哪些工作版块,最好有一个考核机制。剩下的就是执行工作了。
第四步,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优化调整。在整个策略的执行当中,我们要做好数据的收集。如果是获取种子用户、拉新,那么我们需要收集到各个拉新渠道的数据,来了多少人,有多少人注册了,留存怎么样,这样我们才好分析各个渠道来的流量质量如何,还有就是很多用户来了,都没有注册,是流量质量问题呢,还是我们没有做好引导工作等等。我们这数据分析主要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做下一步决策的依据的。我们要知道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我们做进一步的优化调整。那么我们就又进入了第一步,下一个循环。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

4. 运营流程的运营流程的内容

运营计划包括企业预定在一年内完成的各项方案。以期盈余、销售、获利率与现金流量等指标均能达到预定水准。这些方案涵盖新产品上市、行销计划、把握市场优势的销售计划、标明产出水准的制造计划、改善效率的生产力计划,等等。运营计划所根据的假设系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同时经过与财务人员与实际负责执行的业务主管讨论而得。举例而言,GDP 成长率、利率水准、通货膨胀等因素会对运营计划内的业务发生什么影响?如果某个重要客户大幅修正计划,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后果?运营计划具体说明企业各个不同单位应如何协调步伐达成目标,并探讨其中必要的取舍,同时留意突发状况,以避免无心的失误,也希望不会错失意外的机会。

5. 公司营运管理流程

   存货是公司营运中的一项管理内容,要管理好存货就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规章流程。下面请看公司营运管理流程
    公司营运管理流程    存货是企业为了销售和耗用而储存的各类资产,一般商业企业的存货多是商品存货,加工企业的存货类型比较多,包括原材料存货、在制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
     一、存货对营运资金的影响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实际上是物流过程。在一个企业中,应收账款可以为零,但是存货不能为零,否则代表着企业破产并且清算完毕。
    存货对企业资金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存货的加工过程实际上是企业资金增值的主要过程;另一方面,过多的存货对企业的资金周转有一定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过多的存货,比如过量的原材料、不配套的半成品、不畅销的产成品等会使企业资金沉淀,影响资金的周转,影响企业偿债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越快,资金营运能力越强,产品越容易变现,偿债能力也越强。
    所以,企业存货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合理地进行管理。
     二、存货的成本 
    1.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主要包括采购原材料或产品的价格和运杂费等。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成本就是采购成本。
    企业在记账时一般会设立两个账户,一个是计划价格,指导企业在计划价格的情况下考虑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另一个是原材料成本差异。
    2.订货成本
    订货成本是指材料采购订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谈判费、邮资费、电话费、货物验收入库费等。订货费用与订货次数有关,订货次数越多,订货费用发生率越高,订货成本也越高。在记账中,这些费用一般会计入管理费用中。
    要点提示
    存货成本内容:
    ① 采购成本;
    ② 订货成本;
    ③ 储存成本;
    ④ 缺货成本。
    3.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包括仓储费、搬运费、保险费、利益支出、变质损失等,是指产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这个费用最终也会被计入管理费用中。
    4.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企业因为缺少存货,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停工待料损失、延期交货罚款损失、企业信誉损失等,这些损失不是直接费用,相当于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与企业传统的采购存货成本不一样,旨在企业采购时不要只考虑采购成本,还要计算经济批量,充分考虑订货费用,选择总成本最低的订货方法。
     三、存货的评价指标 
    存货管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是中非常关键的指标。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单位时间(一年)存货周转的次数,反映了存货周转速度。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获利能力越强,因此,存货周转率与企业获利能力密切相关。
    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指的是企业一年中,平均每天的存货量,存货平均余额等于月初存货加上月末存货再除以2。
    一般来说,企业只要维持正常生产,就必须要有存货。例如,海尔集团采取按单生产的方法,在减少原材料库存的基础上减少在制品库存,生产完成后直接就运往各地经销商,但即使这样,海尔集团仍然有一定的存货。企业会因为生产季节性的原因导致存货时高时低,因此,逐月计算比较准确。
    2.存货周转天数
    在管理中,由于存货周转率太过抽象,企业有时也会用存货周转天数评价存货管理。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产品从买入企业到售出企业的天数,受企业原材料周转天数、生产周期和产成品库存的影响,计算方法是360(天)除以存货周转率。
    有些企业在管理中往往会更加细化,将存货周转天数细化为原材料周转率、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率、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率、周转天数。计算出来以后和企业历史水平以及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反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
    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有不同的标准,例如云南白药、同仁堂,存货周转天数比较长,因为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多是中药,有很强的'季节性,一次性采购的数量要保证全年的正常生产。而像娃哈哈这样的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就比较短。
    企业要尽量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存货的周转,比如把生产过程细分和专业化合作,例如北汽福田,存货周转天数是只有30多天。
     四、存货的资金定额管理 
    存货资金定额管理是衡量企业各类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的尺度,也是管理存货数量、减少资金占用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的中,加工企业一般会把存货变成三项定额:原材料储备资金定额、在制品生产资金定额、产成品资金定额。会计制度改革以后,统一改名为存货。企业想要管好存货资金,最好还是采用定额管理的办法。
    定额标准属于管理基础工作,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共同准则、基本手段等前提条件必不可少的工作。
    1.制定合理资金占用定额
    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资金占用定额,其中包括原材料资金定额、在制品资金定额、产成品资金定额。
    在制定资金定额时最好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由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出制定定额的方法和要求,发动企业所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资金定额,然后由财务部门汇总平衡,并进一步审核批准,正式推行。
    由各部门制定资金定额有很多好处:一是提高速度,只靠财务部门的力量制定全公司的定额,工作量很大,而且不一定准确;二是提高主动性,定额由各个部门自己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就会更有主动性。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主要起到审核和警报的作用,表现为:审核其他部门制定的定额是否合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一旦有哪个部门的资金超出了定额,财务部门可以拉响警报。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刚开始制定资金定额的时候,可能不够全面,但只要坚持年年修改、年年补充,就能掌握正确的方法。
    2.控制资金的支出和占用
    资金定额制定出来以后,企业既要控制支出,也要控制占用。资金定额一定要与现金收支相结合,企业资金占用情况和支出要以资金定额为标准,衡量每个资金占用的环节,对超过资金定额的,要严格控制。
    3.严格资金定额考核管理
    企业制定资金定额后,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否则前面的工作都是无效的。预算有三个功能:明确目标、配置资源、考核依据,其中考核依据最重要。可以说,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是统一的。
    企业要通过考核把利益与工作挂钩,资金定额也一样,企业制定出资金定额之后,要用它来考核员工,并且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实行分级管理,每月检查、考核,对严格控制资金占用的给予奖励,对超定额占用资金的进行适当惩罚。
    这时要注意一点,企业严格资金定额考核管理要有一个过程:首先分析存货情况,把多年积压的存货扣除掉,对于生产指挥或市场变化造成的存货,要想办法合理安排在今后的生产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五、存货的管理决策 
    企业的存货管理决策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面:要不要存货、要多少存货、积压存货的处理决策。
    1.什么情况下需要存货
    企业不可能没有存货,但这个问题要根据供应情况来决定。以能否保证生产连续性为基准,如果企业能够保证生产连续性,则可以没有存货。
    比如,海尔集团与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要求供应商以生产线的需求供货,在开始生产之前送上原材料,流水线上的原材料属于海尔集团,流水线下的原材料则属于供应商。为了达到这种要求,海尔把新生产线周围的仓库租给供应商,仓库里的货物都是供应商的。经过多年的磨合,海尔与供应商形成了比较牢固的关系,实现了零库存生产。
    如果没有存货,企业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普通企业也可以借鉴海尔集团的做法,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想办法把存货减到最小。
    2.需要保持多少存货
    企业决定存货数量时,应该使用经济批量法。在制品主要受两方面费用的影响:一是调整费用、二是保管费用。因此决定在制品的存货数量时,更应该使用经济批量法。
    在生产中,企业也可以使用订货点法。订货点是指生产一批在制品,保证这批生产正常进行的订货点。有些企业还使用分堆法,就是把生产一批产品的原材料分成三堆,前两堆用完了,还剩一堆可以保证正常生产,在此期间,企业可以采购下一批生产的原材料。
    产成品存货要根据市场调查的统计资料制定,也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管理方式。例如,一般服装企业的库存都占到流动资产的30%以上,而波司登集团因为有了正确的管理方法,其库存只占流动资产的18%。
    3.积压过时存货的处理
    有时,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就会造成积压。企业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一个总的原则——在尽量减少亏损的情况下,力求存货变现,必要时,只要能收回资金,亏损也要处理产品。
    这种方法在早些年不被大家认可,在最近几年才被广大企业采用。例如,上海、深圳等地在年底的时候,经常会甩卖服装。
    采用这种方法,即使在年初有所亏损,但是企业可以用处理旧产品的钱投入新产品的生产上,就有可能在年底弥补年初的亏损。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事先比较一下亏损的数量和占用资金哪个更合适。例如,有些产品可以连续使用多年,但是大多数产品还是适当甩卖为妙。
    这个决策要由企业高层领导来做,高层领导要思路开阔,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处理,否则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负担。

公司营运管理流程

6. 运营流程的运营流程的简介

战略流程界定了企业希望行进的方向,而人员流程则界定哪些人该参与其中。至于运营流程则是为这些人员指明路径,并将长期的产出切割成短期目标。为达成这些现时现地的目标。运营流程,是对人员开展工作进行指导、说明。领导者制订完战略后应指出一条达到目标的路线。领导者的执行力要通过运营流程,通过具体的运营设计来实现,这也是最为困难和最讲艺术性的部分。举个例子:部队要到河对岸去,过河的目的已经很清楚,关键在于过河的方式和过程。也就是解决好是造船过河还是搭桥过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就是要拐大弯。也就是说对企业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要打足提前量,及早进行设计,不能事到临头再踩刹车,拐急弯,只有拐大弯,问题的解决才会平稳,遇到的阻力也会较小,对企业震荡与损失也能减小到最低限度。在执行力组织三个核心流程中,人员流程最为重要,人员是一切的基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依赖与人员。

7. 怎么制定企业的运营管理的流程?

中大咨询将流程分为:战略的运营计划管理,日常的运营计划管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一个是“战略监控地图”,一个是“支持业务创造价值地图”。

战略监控地图,就是在年初的时候,公司全年的经营指标(包括预算)确定之后,各个职能部门或者项目要分解这些指标,然后紧紧围绕整个公司的战略重点,确定本部门、本项目全年的重要战略工作,这些重要工作要落实到具体的时间节点、具体的工作成果。

“支持业务创造价值地图”,是基于“一切为了业务,一切为了发展”的基本认识,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完成结果,从而形成“支持业务创造价值地图”,把日常运营管理中的一些事项串起来,有专人跟踪和催办,并及时通报和反馈。确保日常工作不漏项、不拖延。

怎么制定企业的运营管理的流程?

8. 企业运营管理流程是要怎么做

        企业运营  管理要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灵活性/弹性/敏捷性),它们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我把整理好的企业运营管理流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
         
          企业生产管理流程          1.0 建立流程的目的明确生产管理的内容、过程和要求,以建立规范化的高效的生产管理机制,使鼎鑫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
         2.0 流程适用的范围生产及其与生产有关活动的管理。
         3.0 生产管理流程
         4.0 生产管理流程的详细要求
         实施有效的生产管理是公司一切生产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关键。生产管理流程(3.0)明确了生产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模块)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生产管理流程的各个模块的详细要求对于生产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行是十分重要的。
         4.1生产管理的定位
         生产管理的使命、目标、任务和理念说明了生产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发展的方向。生产管理的定位决定了生产管理的组织(4.2)形态。生产管理的定位应不断创新(4.8.2)并以文字的形式在生产组织的职能说明(4.2.2)和  工作计划  (4.4.1)中反映出来。
         4.1.1生产管理的使命:使所有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生产人员得到激励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使企业拥有能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制造能力。
         4.1.2生产管理的目标:生产管理要保证经营计划中各项与生产工作相关的经营目标的实现,使生产工作能够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快速和有效的反映。
         4.1.3生产管理的任务:建立为达到生产管理目标所需的生产管理体系,并采取一切  措施  使这个体系得以有效的运行,而且能不断完善这个体系。
         4.1.4生产管理的理念:生产管理的理念是指对生产进行管理的一些基本的观念。如:系统性、计划性、市场导向、顾客为先、预防为主、持续改善、标准化、规范化等等,它应由生产管理的高层人士与生产人员达到共识,并进行表述,而且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出来,以形成公司的生产  文化  。
         4.2生产管理的组织
         生产管理的组织是实施生产管理的主体和保障,它主要由生产管理的定位(4.1)来决定的,它还是所有生产管理规则(4.3)的制定者。
         4.2.1生产管理组织的构成:生产管理组织由生产部、生产车间组成(见公司组织结构图),生产部部长是这个组织的中心,它负责所有生产活动的组织、领导、控制工作。
         4.2.2生产组织各部分的详细工作职能已有规定(见部门职能  说明书  )。
         4.2.3生产岗位的描述:为了使生产人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每一个生产岗位的描述里都包括了相应的岗位管理的要求(见《职位说明书》)。
         4.2.4非生产人员的生产责任:非生产人员是指除直接生产人员以外的从事与生产有关工作的人员。如,技术人员、质量检验人员、设备维修保养人员、仓库管理员等,他们的生产责任包括:坚持一切为生产服务,把生产单位作为自己的顾客,要求自己和他人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有关规则的要求作业,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为生产服务的工作技能,及时反馈有关生产的信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4.3生产管理的规则
         生产管理的规则是实施生产管理的规范和依据,规则可以适当的用制度的形式进行确定。生产管理的规则应由生产管理的组织(4.2)来制定、维持和改进。生产计划(4.4)、生产管理文件(4.5)、生产管理控制(4.6)、生产管理审核(4.7)、生产管理创新(4.8)都应建立相应的规则,以保证这些活动有效进行。
         4.3.1生产计划管理规则:必须建立生产计划的制订和跟踪管理制度。生产计划包括年度/月度的《管理工作计划》(改善生产体系的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规定年/月产品、产量、维修保养、采购的计划)和《项目计划》(技改、放大、停产检修等计划)。树立以《管理工作计划》的实现来保证《生产作业计划》和《项目计划》的完成的管理理念。并实现各个生产单位、各个生产阶段、各个生产项目都要有适当的工作计划,使各项生产工作都能纳入计划管理。并以各种计划来充分调度生产资源。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生产任务。
         4.3.2生产质量管理规则:生产质量管理规则主要包括按照国际/国内质量管理标准和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保持、完善各单位的,由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生产管理者、操作者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实行以工艺管理为中心的现场管理,确保作业指导书和工艺规范得到认真的执行;必须保证只有经过培训并证明具备规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特殊和关键岗位的操作;必须保证任何对工艺条件的更改必须是慎重的,经过验证和经过批准的;必须保证任何不按工艺要求的作业都能被发现、被处罚、被彻底纠正。
         4.3.3生产安全管理规则:生产管理安全规则主要包括按照国家/省市/行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单位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建立、保持、完善各单位的以预防为主的,由专职安全人员、生产管理者、操纵者组成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规定配备较完善的安全预警和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以及维护保持这些安全设施的要求;以现场落实安全操作的责任为安全管理的中心,确保安全操作规范得到认真的执行;必须保证只有经过培训合格并经责任部门证明具备规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危险岗位的操作;必须保证任何对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设施的更改都必须是慎重的,经过验证和经过批准的;必须保证任何不按安全要求的作业都能被发现、被处罚、被彻底纠正。
         4.3.4生产设备管理规则:必须建立完善的生产装备的管理制度,对生产装备的申请、审批、购买、安装、调试、验收、入账、交收、使用、转移、巡检、维修保养、报废的管理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由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生产管理者、操纵者和维修保养者组成的三级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4.4生产管理的计划
         生产管理工作能够而且应该通过计划管理来实现的,生产管理工作的计划(4.4)是由生产管理的组织(4.2)依据生产管理的定位(4.1)和生产管理的规则(4.3)来制订的。生产管理的计划(4.4)为生产管理的控制(4.6)和生产管理的审核(4.7)提供了依据。
         4.4.1《年/月管理工作计划》:《年/月管理工作计划》是生产部长组织编制的持续改善生产管理体系的计划,它反映了各个生产组织对于改善自己的定位、组织(结构、人)、规则、工作  方法  、环境和硬件设施的计划。该计划由各个生产单位提出,再由生产部收集汇总,经过讨论修订后由生产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各分厂、车间、以及生产部、机修组都要有自己的《年/月管理工作计划》。
         4.4.2《产品生产计划》:《产品生产计划》是由生产部生产主管制订、经生产部部长组织销售部、物料部、品质部和技术部负责人或授权人共同审核《产品生产计划》,通过后各人分别进行会签,生产部组织各车间实施生产。技术部、物料部、行政部要分别制订《年/月设备维修保养作业计划》、《年/月采购作业计划》、《年/月安全检查作业计划》报责任副总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
         4.4.3《项目工作计划》:所有在生产系统中进行的对生产有影响的较独立的项目都必须本着谁负责谁制订的原则制订项目工作计划。项目工作计划包括项目的主要活动及其进程、负责人员、主要措施、衡量标准、所需的资源和配合等内容,项目计划须得到主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4.5生产管理的文件
         生产管理的文件分为指导性文件(如计划、作业指导书、工艺规范等),和记录性文件(如操作记录、生产报表等)。指导性文件是确立、保持和向操作者传达管理要求、实施有效的生产管理的工具;指导性文件应具备权威性、有效性、唯一性、预防性。生产管理的指导性文件(4.5)是由技术管理组织和生产管理组织(4.2)依据生产管理的定位(4.1)、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则和生产管理的工作计划(4.4)制定的。它主要用于实施生产管理的控制(4.6)和生产管理的审核(4.7)。记录性文件用于反映生产的业绩和证明生产过程符合指导性文件规定的程度。
         4.5.1计划:计划是指导性文件,包括《年/月管理工作计划》(见4.4.1)、《产品生产计划》(见4.4.2)和《项目工作计划》(4.4.3)。
         4.5.2工艺规范:工艺规范也是指导性文件,它是用于对产品在生产阶段中的各个要素(人员、装备、环境、过程、操作方法、材料)进行技术管理的文件,包括标准操  作文  件“作业指导书”。它们应该在产品投产前即被制定、审批、传阅,而且被放置在工作岗位上。
         4.5.3 记录:记录是指在产品的生产、检验过程中按规定建立的和保存的各项记录, 包括生产纪录、操作纪录、检验纪录、生产报表、交收单据、关键生产工序的记录、异常纠正记录、用户满意度调查  报告  等记录文件。
         4.6生产管理的内部控制
         生产系统的各级组织(4.2)特别是组织的管理者都要实施内部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管理计划(4.4)能实现,规则、规范(4.3)被执行,生产的结果满足标准(4.5)的要求,异常得到及时纠正。
         4.6.1计划的控制:在每月末生产部要检查各项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报告检查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应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检查纠正的措施和效果。
         4.6.2规则、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的控制:规则、规范和作业指导书必须得到充分的分发、讲解和被理解、被贯彻执行,在工作将要开始或进行中任何不按规定办的事件都要被识别、被记录、被  教育  和纠正、被报告。
         4.6.3质量的控制: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事先确立的标准的要求,否则,相关的生产和技术人员必须找出原因解决问题,而且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不得交给客户,包括内部客户。
         4.6.4异常的纠正: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该进行识别,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的工作。当问题获得彻底的解决时应修订或要求修订相应的规  范文  件,使系统获得问题的“免疫能力”。
         4.7生产管理的外部审核
         生产管理的各项要素必须适时获得外部审核,以保证管理系统能持续有效的运行。
         4.7.1审核的主体,审核的主体可以是第三方机构,客户,外部顾问或由非生产部门人员共同或单独组成的小组。
         4.7.2审核的时间:审核时间可以是周期性的,如ISO9000的复审,顾问或公司内非生产部门人员组织每年一次的检查或抽查。也可以是机遇性的,如客户来厂审核,项目竣工,重特大事故发生等情况下的审核。
         4.7.3审核的报告:审核的报告一式两份,送交总经理及生产部长。但第二方和第三方的审核并不一定能涵盖所有的审核内容,所以每年由顾问或非生产部门在进行审核后再汇总第二、第三方的评估报告,向总经理和生产部长提交对公司生产管理体系的综合评审报告。
         4.7.4审核的内容:审核的内容包括生产管理流程的每一个部份。
         4.7.5审核的要点:审核的重点主要是流程的各项规定是否得到了实现,实现的效果如何,各项规定是否合适。找到改进实施和改进流程的机会。
         4.8生产管理的创新
         生产管理组织(4.1)的领导者和参与者都有权力和责任每年至少一次集中起来对生产管理的流程和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发展的需要。
         4.8.1分析生产管理流程:分析内部控制和外部审核的结果,以发现执行生产流程中存在问题或流程本身的不完善之处,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发现对生产管理绩效目标提高的要求,提出综合的创新需求计划,并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管理的创新工作。
         4.8.2创新的内容;创新的内容包括对定位的重新陈述,对组织的优化,对规则、计划、文件的完善,提高控制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审核的有效性,改善创新的方式。
         4.8.3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方法包括一定范围的头脑风暴,支持探索,保护创新的失败者,鼓励创造性的剽窃,以优秀的公司作为标杆,组织学习,团队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