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变人寿保险

2024-05-07 23:31

1. 定期存款变人寿保险

定期存款变成保费客户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玩欺骗家住成都市白果林小区的冯女士最近陪母亲去银行存了7万元定期存款,但在半月前,这笔钱却变成了保费,惊讶之余的她赶到银行讨说法,银行工作人员坚称当初拿7万元投保是经当事人签字同意的,双方由此僵持不下,后在警方的协助下,保险公司将7万元全额退款。存款女儿为母存钱7万据冯女士讲,2月5日,她陪母亲到抚琴西路252号的某银行办理存款业务。一进营业大厅,咨询台处一个小姐了迎上来。“当我明确表示准备存5年的定期,小姐建议我们办理‘金包银’,说利息很高,我们并不知道‘金包银’是什么,以为是一种存款方式,就答应了。”随后,冯女士到柜台为母亲开户转账,但对方以母亲的身份证过期为由不予办理存款业务,“于是我们正要离开,那个小姐冲上来称身份证过期了也可办理。”于是,冯女士和母亲返回办理了7万元的定期存款业务。冯女士回忆说,她在柜台为母亲开户转账时,母亲在咨询台小姐的指点下签字办理了一些手续,“我并不知道是些什么手续,也没过问。”变故7万存款变保费据冯女士讲,2月13日,银行给她打电话要她的身份证号码,“对方称因为我母亲的身份证过期了,虽然我心存疑问,但还是将号码告诉了对方。”2月21日,冯女士的母亲接到银行电话,叫她去拿一样手续。当天下午,冯母赶到银行,“母亲在银行领取手续时,工作人员让她在一张表格上签字,而工作人员自始至终都用手按着表格的上部分,只留出签字处。我的母亲今年63岁了,识字不多,不但没看表格的内容,也没过问工作人员。”21日晚上,冯女士回家后看到母亲从银行拿回的资料当时就傻眼了,7万元定期存款竟变成了保费。震惊7万现金被划走22日一早,冯女士和母亲找到银行,双方就此事发生了争执并僵持不下。“在争吵过程中,我还意外发现,当初办理定期存款业务时,银行给的竟是一本活期存折。”后来,冯女士只好报警。在警察的协调下,保险公司于当日将钱如数退还给了冯女士。“经过查询,7万元存款已被划走,转给了某保险公司,而这一切我们并不知情。”冯女士非常气愤,一再追问银行工作人员,对方坚称这都是经当事人同意签字的。疑点他人代当事人签名?昨天,冯女士向记者提供了那份保险合同复印件。在这份名为“金包银一号两全保险(万能型)保险单”上载明,投保人是李某(冯母)、被保险人为冯女士,受益人是李某,投保时间为2008年2月19日至2037年2月18日(共29年)。冯女士说,在“保险单说明”栏里说“本保险受益人限定为被保险人本人”,但她的那份合同的受益人却是投保人李某,况且29年后,她的母亲还不知道是否健在,她还怎么能受益?而在“银代保险专用投保书及授权声明”中,列为被保险人的冯女士的签名并不是她本人的,而在《契约内容变更通知书》里,母亲李某的签名也不是母亲本人的。保险公司:可能只是一场误会冯女士认为,银行和保险公司存在利益关系,“我有理由相信当初工作人员在为我们办理存款业务时采取了欺骗手段,而且在我们得到保险合同的半个月当中自始至终都没告诉我们真实情况。”记者随后来到该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办理保险业务之前,我们肯定是告知了对方。”当事保险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件事只是一场误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当事人在办理业务时没理解工作人员的话,而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前肯定是告知了对方的,当事人也是同意了的;另外,不排除当事人在办理保险后又反悔了,才找到银行退保,还一口咬定银行工作人员当初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律师观点银行应避免引发“诚信危机”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大福律师认为,出现上述储蓄变为保险的情况,主要是一方有意误导,一方疏忽大意所致。从法律的视角讲,这份保险合同是可撤销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同时他也提请前往银行办理各类业务的朋友,一定要认真阅读书面材料、核对凭证、清点金额,且勿盲目签字,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定期存款变人寿保险

2. 今天去存款定期变成理财保险怎么办?

要看此理财产品有没有犹豫期,如果想要更改还要看违约条款的具体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合同是因误解签订的,当事人在一年以内可以提出撤销合同。若时效已过一年,则维权会变得比较困难。市民存款要谨慎,其他业务办理最好当面问清,保险产品与银行定期存款及其他理财产品不同,虽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但仍属于保险产品。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要认真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这是判断办理的是银行业务还是保险业务最直接的依据。买了年金保险的退保方法1、犹豫期:如果还在犹豫期之内,那么就赶紧去退,除了工本费用之外,没什么大损失。2、正常期:拿着保单和自己的相关身份资料、银行卡资料去所在投保公司线下门店申请办理就行了,或者可以直接联系自己的业务员,会告知相关流程的。在购买理财险之前,一定要对明确自己的预算和实际需求,不要盲目购买。年金险是理财险中收益最为稳定的险种,薄荷保帮大家整理出了年金险的购买攻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年金险购买攻略分享!这些坑不要再跳了!薄荷保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分析和风险评估,定制家庭保障方案,搭配市面上最适合的保险产品,并提供详细方案解读,而且薄荷保提供正规投保渠道,全程协助核保及手续办理。

3. 存款变成了理财保险怎么办

存款变成了理财保险,如果是在保险单生效后的犹豫期内,是可以全额免费退保的,商业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在投保成功后会设置一定时间段的犹豫期,一般是15天左右,如果客户在这段时间内发现被骗,就要尽快联系银行或者保险公司,要求退保。如果已经过了犹豫期,而银行又确实存在诱导投资者的行为,客户可以联系银行或者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银保监会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银行的诱导行为进行处罚,并协助客户退保。拓展资料:理财保险,是集保险保障及投资功能于一身的新型保险产品,属人寿保险的新险种。经营投资类保险的保险公司充分利用其规模投资优势及投资专家为保户争取最大的投资利益。目前在我国开展的理财保险险种主要有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保险。通过保险进行理财,是指通过购买保险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防范和避免因疾病或灾难而带来的财务困难,同时可以使资产获得理想的保值和增值。主要种类分红保险分红保险是投保人在享有一定保险保障的基础上,分享保险公司部分经营成果的一种保险形式。如果保险公司某一年度经营不好时,投保人所能分享到的经营成果可能会非常有限,甚至没有。但是,分红保险设有最低保证利率,即保证保户的基本保障。投资连结险投资连结保险是一种保险保障与投资储蓄相结合的保险形式。保险公司为保户单独设立投资账户,由专门的投资专家负责运作,投资收益扣除少量费用后划入保户的个人账户。保户不参与保险公司其他盈利的分配。投资账户不承诺投资回报,投资账户的所有投资收益和损失均由保户自行承担。万能寿险万能寿险与分红保险在诸如设有最低收益保障、保险公司和保户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在保费缴纳方面则比分红保险更加灵活。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经济状况,对保险金额、所缴保费和缴费期进行调整,使保障和理财的比例在各个时期达到最佳状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保险是非常独特的理财工具。如果运用好保险理财手段,将大大提高理财功效,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充分保障人们的经济利益。

存款变成了理财保险怎么办

4. 定期存款变成中国人寿保险

首先,如果你急用钱的话,这笔钱在保单未到期的时候你是不可能连本带利取回来的,保险公司会收取一笔不小的违约金。第二,你退保的话会损失很多,不能与银行定期存款转换。第三,买保单的话,只要保险公司不倒闭,你不违约,五年后他一定会给你当初约定的收益,这些收益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我的个人建议,如果你不是很急用钱,可以放五年,到时候收益也许不错。如果你现在十分不想要,在收到保单的十天之内属于犹豫期,你可以可将合同退还保险公司并申请撤消。在此期间,保险公司同意投保人(就是你)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唯一可能扣收的就是保单的工本费,也没几块钱。你交的保费除去工本费他都是要全部退还你的。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得可以追问。

5.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可以要求银行协调保险公司处理,也可以向银行的主管部分投诉或者保留相关证据,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存款变成了保险。投资者的客观投资需求是相对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所需的金融产品是存款。银行被怀疑诱使公众注意。此外,考虑到投资者的实际需要,可以要求银行与保险公司协调退保。当投资者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时,银行工作人员有责任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要求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同时,他们有义务告知风险水平、预期收益、投资方法、提款方法等细节。金融产品。显然,该行没有履行相关义务,至少是因为监管不力和内部控制松懈。,业务是否由银行雇员或保险常驻银行雇员完成,是否有任何明显的区别标志,以及他们是否履行了投资前通知的义务等。都侵犯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可以通过法律武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拓展资料:1、银行原本是一家银行,但自从合作保险出现后,各种保险产品开始出现,并在存款时经常得到推广。然而,由于未知的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他们选择了银行柜台推荐的保险,因为他们的收入很高。安全就是安全,但欺骗的成分太多了。对于那些需要保险的人来说,这不仅安全,而且值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去存款,并被推销员骗去保险。有些人在急需钱的时候会选择提前取款,这在这个时候很尴尬。提前取款的问题不仅是利息的扣除,也是保险的撤销。不仅没有利息,本金也要扣除。邮政银行的营业厅大多在一些乡镇。被愚弄的大多数人是老年人。一些柜台人员被分配任务,如果他们不成功,就必须愚弄其他人。2、许多银行要么有自己的保险公司,要么与其他保险公司有合作关系。许多柜台人员会在储户存款时向他们推荐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以赚取一定的百分比,他们称之为高收益长期存款。对于那些只想存钱的人来说,他们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提前取款,他们不仅会失去利息,还会失去本金。因此,如果没有保险需求,存款银行推荐的保险产品肯定是有风险的。如果存款肯定是安全的,但如果被骗去买保险,那就不安全了。所以当我们存钱的时候,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是在存钱而不是买保险。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6.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可以退保,也可以向公司投诉,公司投诉不行,可以向保监会投诉。首先,要确认在投保时是本人填写投保单和签字;其次,如果是本人签字确认,就可以去保监会投诉该银行。银行存款即是储蓄,其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息收入,而保险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事故的经济损失。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但其实质仍是保险,保障功能是作用首位。

7.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若是对方愿意退的话,基本上皆大欢喜,但若是对方坚决不退,就可以准备投诉与起诉了。要确认在投保时是本人填写投保单和签字,并且是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签字的,若是不是银行是没有理由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存款变成了买保险,可以向银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部门投诉,只要需要保存相关证据。如果没有保留相关证据,就很难获得赔偿。【摘要】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提问】
您好,我是百度合作伙伴金融分析师雨菲,用5分钟整理答案,我将竭尽所能回答您的问题,满意麻烦5⭐赞哦~谢谢🌹【回答】
您好,银行存款变成保险怎么处理?具体可以有这几种方案:【回答】
【1】赶紧退保,15天犹豫期内是可以无损失的退保的,若是过了犹豫期退保会被扣除一些费用,而且过了犹豫期退保麻烦很多;【2】保持不变,前提是你觉得这个保险不错,并且适合自己,是可以继续持有的,但是需要对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回答】
若是对方愿意退的话,基本上皆大欢喜,但若是对方坚决不退,就可以准备投诉与起诉了。要确认在投保时是本人填写投保单和签字,并且是本人意愿的情况下签字的,若是不是银行是没有理由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存款变成了买保险,可以向银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相关部门投诉,只要需要保存相关证据。如果没有保留相关证据,就很难获得赔偿。【回答】
存款变成保险的案例是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学会避免存款变成银行推广的保险:【回答】
不要被高利所诱惑。银行员工总是强调保险的预期回报率(这并不代表实际回报率)。面对一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金融产品,应该避免购买,不要因为觊觎利率而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尽量不要让老人自己去存款,因为存款变成保险这种事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他们把自己的储蓄变成了保险,这也是因为老年人更关心理财的回报率。【回答】
最后提醒:银行存款利率大都是不超过3.5%,若是银行工作人员说给你4%的利率,就要警惕了,他说的八成就是保险或者是理财产品。【回答】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8.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怎么办?

银行定期存款变成了保险,可以要求银行协调保险公司处理,也可以向银行的主管部分投诉或者保留相关证据,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投资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存款变成了保险,投资者的客观投资需求是相对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所需的金融产品是存款。银行被怀疑诱使公众注意。此外,考虑到投资者的实际需要,可以要求银行与保险公司协调退保。许多银行要么有自己的保险公司,要么与其他保险公司有合作关系。许多柜台人员会在储户存款时向当事人推荐这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以赚取一定的百分比,称之为高收益长期存款。对于那些只想存钱的人来说,将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果当事人提前取款,不仅会失去利息,还会失去本金。因此,如果没有保险需求,存款银行推荐的保险产品肯定是有风险的。如果存款肯定是安全的,但如果被骗去买保险,那就不安全了。存款是银行业的主要业务,是将资金交给银行、银行提供安全保障并给予一定的利息的行为。保险属于保险公司的产品,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通过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多次发文规范银行代理保险销售行为,如规定销售人员应当将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费用、保单现金价值、缴费期限、犹豫期等重要事项明确告知客户。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