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依赖的含义?

2024-05-13 06:19

1. 路径依赖的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路径依赖现象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因为古罗马人军队战车的宽度就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所以,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提出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的学者。他认为,制度变迁的原因有二:制度的收益递增和网络外部性,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着显著的交易成本。道格拉斯·诺思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企业发展因而进入良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对企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企业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明白了吗?这既是管理学的内容,又有很深的哲理。

路径依赖的含义?

2. 路径依赖的路径分类

一、技术演进中的轨迹依赖“路径依赖”原本是被阿瑟用来描述技术变迁的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阿瑟认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常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利用巨大规模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利用普遍流行导致的学习效应和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致使它在市场上越来越流行,人们也就相信它会更流行,从而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相反,一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为优良的技术却可能由于迟到一步,没有获得足够的跟随者,而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难以自拔。二、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诺斯把阿瑟提出的技术变迁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用“路径依赖”概念来描述过去的绩效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力,证明了制度变迁同样具有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继续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除非依靠政府或其他强大的外力推动。通俗地讲,“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因此,在既定的制度变迁目标下,要正确选择制度变迁的路径并不断调整路径方向,使之沿着不断增强和优化的轨迹演进,避免陷入制度锁定状态。制度变迁过程中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正式规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连续的、累积的。一国政治法律制度约束着经济自由度和个人行为特征,进而影响经济效益。第二,非正式规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持久的、沉淀于历史过程中的。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具有较强的非易性,其变迁也是连续的、缓慢的、渐进的、内生的。在历史上虽然许多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差异不大,但经济发展路径却相差颇大,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同的非正式制度和传统文化在起作用。第三,与制度相关的特殊利益集团具有保持制度变迁持续下去的推动力。因为这种利益集团与现有制度是共存共荣的,而且在各种利益的博奔中处于主导地位,只会加强现有制度,从而促使制度变迁保持原有的惯性、按原有的方向持续下去。

3.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起源于获得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道格拉斯,诺思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过程,一旦进入某一路径,该过程的各个变量因素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一个动态过程中,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来,比如有人将五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代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镜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四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他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失业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几。经历过高压水惩罚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路径依赖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人们把它广泛应用在选择喝习惯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可怕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事情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时间也在不断地向前行进,我们不能老是用一种眼光、一种习惯来审视我们这个不断快速变化的社会,只有以新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才不至于被淘汰,有时候绊倒我们的并不是什么千难万阻,而是我们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习惯,一种路径依赖带来的观察性结果。

路径依赖

4. 路径依赖

共读《随机漫步的傻瓜》
  
 ——第13章:概率与怀疑论
  
 1、 为什么⼈要保持开放,决不能只因过去讲过,就冥顽不灵坚持原来的观点?
  
 因为我们当时所讲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条件环境下,不同的事物发展阶段,对所处客观世界的认识会发生改变。
  
 我们要求追求自相矛盾的权利!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没有任何事情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得到各种概率程度不等的结论,并且以之为行动时的指引。宁可被概率牵着鼻子走,也不百分之百肯定某些事情。我们要向波普尔学习自我批判,绝不会因过去讲过,就冥顽不灵地坚持原来的观点或者意见。
  
 2、 何为路径依赖?如何破除?以索罗斯为例。
  
 百度释义:
  
 路径依赖: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如何破除:如公众人物索罗斯,他的长处之一是能以相当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意见,并一点都不觉得难堪。在金融市场,索罗斯在谈话中非常看坏后市,并讲出一串复杂的道理,在市场中会卖空。几天后,市场暴涨,频创新高,我们会认为索罗斯卖空会赔钱,实际上索罗斯大赚了一笔,因为他及时改变了主意,不但回补空头头寸,还建立起很大的多头头寸。索罗斯认为在投资时,应该完全不受过去的行为束缚,破除路径依赖,每一天都是白纸。
  
 3、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对自己的启发:
  
 由于进化的目的,我们在骨子里倾向持守我们已经投注了不少时间的观念。我们不要死守过去的观念,要打破持有路径依赖的信念,否则的话,我们因某项见解而出名后,不敢再说出有损以前成就的话来,这样会使得我们多年来辛辛苦苦的投资、名誉毁于一旦。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事物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具有哲学的思维方式。
  
 4、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人们常常混淆了科学和科学家。科学很伟大,但个别科学家很危险。因为他们是凡人,也会被凡人的偏见污染。

5. 路径依赖的介绍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第一个使“路径依赖”理论声名远播的是道格拉斯·诺斯,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斯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路径依赖的介绍

6. 路径依赖的现实意义

路径依赖理论对于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来说显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吴敬琏教授指出,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改革,或者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变化过程。整个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第一,初始的体制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体制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体制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路径要来得方便一些;第二,一种体制形成以后,会形成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变革,哪怕新的体制较之现有更有效。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接受了进一步改革,他们也会力求使变革有利于巩固和扩大他们的既得利益。于是,初始的改革倾向于为后续的改革划定范围。改革能否成功就不仅取决于改革者的主观愿望和既定的目标模式,而且依赖于一开始所选择的路径。因此,我们在作出任何一项改革决策时,要慎之又慎,不仅要考虑将要采取的决策的直接效果,还要研究他的长远影响;要随时研究改革是否采取了不正确的路径,如果发现了路径偏差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把他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免积重难返的状况出现。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了对无效率制度的路径依赖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前期改革不规范,改革措施不彻底。

7. 路径依赖的解决方法

路径依赖是指当大部分人使用某种服务、商品和平台时,这种服务边际价值越高,人们越来越会聚集在一起使用,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依赖性。
  
 如果有两种服务,A方案在1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10,在2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13,在3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16,10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37。而B方案在1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5,在2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10,在30个人的时候价值是15,在100个人的时候是50。一开始A方案的价值比B方案要高得多,因此人群会聚集在A方案,一直到20个人、30个人的时候,A方案依然处于优势地位,那么第31个人呢?其实依然是A方案的价值要高,因为对这一个人来说B方案的价值仅仅是最开始那个最低的价值,因此人群越来越往A方案聚集。虽然从总体来说,B方案到最后是最优的。
  
 这也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失灵的。并且从中看到了个体的理性结果导致了总体的非理性。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两个思路。
  
 主动的方法是降低路径依赖的边际成本。路径依赖归根结底是因为付出了一定的沉没成本,而使转换路径的代价太大,如果对这部分沉没成本进行补偿,降低其代价,那路径依赖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补偿沉没成本可以视为降低了边际成本,也可以认为是提高了边际收益,他们是一样的。这里面也有两个条件,第一人是有远见的,他能够知道这个方案优于路径依赖的那个方案,并做出长远的规划,先掏出成本进行补贴;第二产权需要明确,如果没有清晰确定的产权,人是没有动力去做这个长远的规划的,这再一次证明了“怎么分蛋糕决定了蛋糕能做多大”。
  
 被动的方法是我自己第一时间想到的,那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进化”结果。我们说人是不是理性的并不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也从不奢求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这个基本条件的反面就是,市场是有非理性行为的,市场允许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并给予非理性的“惩罚”,以达到“优胜劣汰”。当然,如果非理性行为遇到了市场发生变化(比如路径依赖的非理性市场),那么这种个体非理性行为也可以演化成群体的理性行为。就如同人类的进化,总要有那么些不同方向的进化,当遇到生存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够适应下来。

路径依赖的解决方法

8. 路径依赖的理论体系

 诺斯把阿瑟关于技术演进过程中的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来,从而建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这一理论是诺斯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贡献,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才能实现对原有方向的扭转。第二制度变迁不同于技术演进的地方在于,它除了受报酬递增机制决定外,还受市场中的交易因素影响。诺斯指出,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报酬递增,另一种是由显著的交易费用所确定的不完全市场,如果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制度是不重要的。而随着报酬递增和市场不完全性增强,制度变得非常重要,自我强化机制仍起作用,只是某些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设计一项制度需要大量的初始设置成本,而随着这项制度的推进,单位成本和追加成本都会下降。(2)学习效应,适应制度而产生的组织会抓住制度框架提供的获利机会。(3)协调效应,通过适应而产生的组织与其他组织缔约,以及具有互利性的组织的产生与对制度的进一步投资,实现协调效应。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一项正式规则的产生将导致其它正式规则以及一系列非正式规则的产生,以补充这项正式规则。(4)适应性预期,随着以特定制度为基础的契约盛行,将减少这项制度持久下去的不确定性。总之,制度矩阵的相互联系网络会产生大量的递增报酬,而递增的报酬又使特定制度的轨迹保持下去,从而决定经济长期运行的轨迹。第三由于制度变迁比技术演进更为复杂,所以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诺斯认为,“在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下,行为者将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因而会作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因此,制度变迁过程中,边际调整就不会完全趋同。”所以,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行为者的不同的主观抉择,既是各种制度模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不良制度或经济贫困国家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有人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然后用一只新猴子替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这里的“规矩”,竟又伸出上肢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出来,最后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