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2024-05-18 19:20

1. 你怎么理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可能有些人发财,是靠直接违反规则而敛财,有些是靠捡法律的空子发家,有些是靠违背人民的道德而发家,可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低底线,有自己的良知。我们要挣钱就要走一条遵循仁道,正道,王道与人道之路,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浩然正气的君子坦荡大道。

生活中赚钱的方式很多,行业很多,门道也很多,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出现,把传统的360行扩大到720行甚至更多,我们 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时候,都听说过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一句话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现实中有很多人是为了钱财,不惜一切手段,做出伤天害理,有违人道的事来。我们要理解这句话的就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即有道德的仁者虽然喜爱钱财,但却要用正常的渠道去获取,而不是一些不好的方法获得。

关键就在“道”这个字上,道即仁义之道——仁道,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道含义中性,就是准则、规定、标准、原则,君子的原则就是正道。
常用与这里的道含义相同的还有“盗亦有道”,就是即使是盗贼也有自己的原则。有句话叫家有家法,行有行规,这里的行规就是本行业的道了。不同人不同职业的道是不同的,现在一般行业的道多与社会法律和道德准则重合。

但也都有特殊的地方,比如:商人,修桥补路可以,但做起生意来却要锱铢必较,商业谈判分毫不让,这就是他的道。比如:出门在外的打工人员,他们通过付出自己的劳动技能来所获得钱财,就是取之有道。诚信经营的公司,商铺等等,只要是通过合规合法,不损人利己所获得的财富,都可以说是取之有道!

你怎么理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

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是什么,如何寻找道?听老章跟您聊聊

3.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解释: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世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

论语

【原文】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论语。子路》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 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注释】

①这句的“得”字应是”去”字之误。②恶(Wu)乎:哪里,怎么。 ③造次:匆忙,仓促。①颠沛:穷困,受挫折。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 
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读解】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5. 如何看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见到利益,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越多越好,这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又不能贪心不足。人过于贪,则会被他人利用,忍贪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国君如果太过贪婪,那么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作为一个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一个商人如果食心不忍,那么他在商战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人由于贪欲不止,往往只见利而不见害,结果是利益也没有得到,祸害反而先来临了。


《郁离子》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虎追赶一只麋鹿,麋鹿为了生存狂奔不止,仓皇之际从悬崖上跳了下去,老虎赶到了也随着它跳了下去,结果都摔死了。麋鹿从悬崖上跳下去,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前面是悬崖,后边是老虎,向前是死,后退也是死,向前冲去虽然必定坠落,但万一还有一线生的希望呢?也胜过坐以待毙,被老虎吃掉的好。而老虎进退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只是由于贪欲,随麋鹿一起摔死了。


冯梦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嘉靖年,松江有一个监生,傅学有口才,本来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他酷信炼丹术,被一个号称能炼丹的骗子骗去了一大笔很干。这个监生自然又气又恨,想到各地去漫游,能抓住那个炼丹的人。事有凑巧,忽然有一天,他在苏州的闾门碰上了那个炼丹的人。不等地开口,炼丹的骗子就盛情邀请他去饮酒,并且诚恳地向他道歉,说是上次很对不起监生,请他原谅。过了几天,那个炼丹的人又跟监生商量,说:“我们这种人,银子一到手,马上就都花了,当然也没有钱还给你。现在我有个办法,东山有一个大富户,和我已经说好了,等我的老师一来,就主持炼丹之事,可我老师一时半会儿又来不了,您要是肯屈尊,权且当一回我的老师,从那富户身上取来银子,作为我对您的抵偿,那就又快又容易,怎么样呢?”这个监生因为急着找回自己损失的银子,也顾不得许多,就答应了那个炼丹的人的要求。于是炼丹人就让监生剪掉头发,装成道土,自己装作学生,用对待教师的礼节对待监生。那个大户与扮成道土的监生交谈之后,深为信服,两人每天只管交谈,而把炼丹的事交给了监生的“徒弟”,觉得既然有师傅在,徒弟还能跑了?不想,那个炼丹的骗子看时机成熟,又携了大户的银子跑了,那个大户家人抓住“老师”不放,要到官府去告他。倒霉的监生大哭,说明了情况才得以脱身。像监生这样的人因为想要尽快地把自己的利益收回来,不计是否会损害别人,投有忍一时之贪,反而落得被人取笑的地步。


吴兢在《贞观政要.贪鄙》中说:“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说得很有道理。


贪欲者,众恶之本。人一旦贪欲过分,就会方寸乱,计算谋虑一乱,欲望就更加多,欲贪多,心术就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导致把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临头了。所以贪欲不忍,什么事物都会办不好,受贪欲的影响,总是奢望自己能够多占多得,不劳而获,稍不如人,便气很不已,只见眼前的利益,有损人格不说,长远的利益也同样会失掉。


邓攸是晋元帝时的吴郡太守,他自己带着干粮去上任,不要公家的钱,只喝吴郡的水。在吴郡时政治清明,老百姓都很高兴,认为他是过江之后最好的地方官。后来日病离职,吴郡的人去送他,他一点钱都不要。老百姓1000多人拉着他的船不让他走,他只好在晚上逃走。吴地的人唱道:“槌击打,大五鼓,鸡叫天要完,邓攸留不住,谢令推不走。”


蜀人安重霸,担任简州刺史。他贪图贿赂永不满足。简州有个姓邓的油客,家里很富有,还会下棋。安重霸希望得到他的财产,就叫他到衙门来下棋,但只让姓邓的站着。他每放一个棋子,就必须退到窗子下去等着,等安重霸想好了再上来,结果一整天也没下几十个子。姓邓的又饥又饿,几乎忍受不了。第二天姓邓的又被召去。有人私下告诉他:“刺史本来就不是为了下棋,你为什么不贿赂?”他送给刺史三锭金子,安重霸就不再叫他来了。


人有贪心,则心有私欲,这样做事就不能坚持公道,会以私废公。为官的贪婪,则百姓遭殃。如果是一个为商的人过于贪心,那么他恨不能一天就收获十倍、百倍的利钱,可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内心的贪欲不知道忍,则必然要想办法去满足,这样一来只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法,或是缺斤少两,或是以次充好,或是以假当真,欺骗他人,以获暴利,这实际上是眼光短浅的一种表现。这样暂时可能会获得一些利益和收获,但时间一长,大家识破了你的贪心,也就不会再有人和你合作了。为商不贪,要让利于众、这才是会经商者的行为。


贪的对立面就是廉洁。廉洁是一个人像秀品质的一个方面,廉可以养德,也可以奉公,不为自己个人的利益定侵犯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忍贪就是要培养自己廉洁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朴素,反对奢靡,这样为官能为民作主,为土自有其高贵的品行。世界上的一切恶人恶事全都是起于贪。贪欲不能不忍。贪权则附贵,贪利则忘义,贪财弄不好就要去抢夺,去害命。贪不能不戒,戒贪才能清正廉洁,戒贪才能志存高远。

如何看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道”?
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也可以说成是,君子虽然喜欢钱财,但是取舍之间是正路来的!

7.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解释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释义:指只要不坑害他人,用合乎道德、合乎法律的方法去取得钱财,爱财没什么不可以。
 
 2、出自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解释为:君子只要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君子:有才仁德的人。)用于处世。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解释

8. 怎么看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金钱是身外之物,但却是人们生活之必需。社会发展至今,金钱可以买到所有的东西,所以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又买不来健康、买不来生命。所以又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居里夫人在谈到怎样对待钱财时说:“贫困固然不太好受,但是过富却也没有必要,甚至是很讨厌的。”奥格尔说:“请不要给我贫穷。也不要给我财富。”这是智者的精神。中国古人说:“多藏者厚亡,故富者不如贫之无虑。”


金钱本身没有什么善与恶的区别,善与恶取决于人对金钱的获得与使用;金钱并不是构成罪恶的根源,罪恶取决于人们对于金钱的贪占。


因此,对于钱财,只要得之于正道、不伤根本,尽可能取之为我所用。用也要用得正道得法。正如古人所说:“谋利不失其根本,求利不忘公义;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然而,理好说,路难行。金钱似乎有捉弄人的本性,人又仿佛有被金钱所捉弄的弱点。孔子的学生原宪曾说过,没有钱财叫作贫,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却不去实行才叫病。当今社会不少人视追求钱财为时尚,并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顽疾。


不管是当官的,做民的,富有的,贫穷的,许多人都经不住这钱光灿灿的诱惑。更有少数人为了钱,神魂颠倒,忽视生命的价值,用生命作赌注,出卖自己的身体,出卖人格、良心,不顾国法,不惜性命地去捞钱,大肆挥霍沉溺酒色,结果身败名裂,最终将自己立世持身的宝贵生命丢失,真应验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语“人为财死”。


《四十二章经》有这样的话:“财色之取,譬如小儿贪刀刃之始,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唐代政治家柳宗元写有一则寓言,名叫《负版传》,也是说贪财害己的道理。大意是:负版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它在路上爬行时,遇到什么就拾起来昂首背着走,走得越远就背得越重,不管压得多么难受,也不管自己是否承受得了,它总是不停地朝背上加东西。人们见到这种情况,出于同情,帮它扔掉背上的东西,但它只要能爬起来走路,便又往背上加东西,这种可怜的小虫往往负累而死。


对于钱财的取舍,要有非我所有一毫不取,非用之于正道一毫不花的胸怀;更要有不失本真,持身不贪的品德。要明白,挣钱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决不是为了挣钱。只有这样,金钱才能起到金钱应起的作用,才会给我们的生存带来欢乐。如果贪心不足,取之不义,那将使隐患与财货同增,金钱就会变成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医学心理学家证实,被金钱所奴役的人,常陷入兴奋、紧张、沮丧、悔恨、妒忌等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没个安宁的时刻。在这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体内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上各种心身疾病并常存有轻生或犯罪的变态心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