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屏的介绍

2024-05-04 06:49

1. 曾国屏的介绍

曾国屏 男,1953年(癸巳年)生,籍贯江西南康,生于贵州印江。1979年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化学班毕业,随之在贵阳市属31中学任教;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教育管理学院,1987年升讲师,其中1988.11-1989.12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修教育管理,1993年升副教授。

曾国屏的介绍

2. 曾羽的学术成果

曾羽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学术成绩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有:《大学生廉洁自律教育的前瞻性思考》(人大复印资料 2004年第 5期)、《打造人文教育品牌》(《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 3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 1期)、《大学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 5期)。主编和独著《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 6月)、《飞扬的青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3月)等学术及文学专著5部。主持和负责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奖励,其中《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估体系研究》获贵州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等奖,《贵州省中小学校校舍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三作者),《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与实践》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一作者),《贵州大学毕业生创业与政府政策研究》获贵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曾羽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其多年来孜孜追求的学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学”是第一位的,“术”是学之道,借求学问古今,在学之道上追求“苦并快乐”的境界,他主张看最好的、求实在的、做有益的,在困境中自勉,在求成中自律。曾羽教授追求的学术境界是:做一个有追求的、有良知的、有 贡 献 的中国学者。 曾羽同志长期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4篇,主编和独著学术及文学专著13部,主持和负责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多项奖励。

3. 曾平的学术成果

在《编辑学刊》、《编辑学报》、《客家》、《环球客家》、《客家摇篮》、《中华风水》等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在《赣南日报》、《社区》、《今朝》等报刊发表小说、随笔、散文等二十余篇。2006年出版文集《天涯摇鞭集》,2011年出版文集《故乡寻韵集》。

曾平的学术成果

4. 曾国屏的个人履历

1994年5月被聘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1995年10月任常务所所长主持工作,1997年升教授,2000年任所长,并任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12月起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文理学部主任。现兼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研究生院文理学部创新与预见实验室主任。其中2000.11-2001.2在美国宾州大学STS中心做访问学者,2002年10月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技术技术构造分析讲座做客座研究员,2004年5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访问教授,2007年元月在法国做访问学者;还先后到日本、香港、韩国、西班牙、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学术交流和访问。

5. 曾国的简介

曾国的故城遗址在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 “曾”名称起源的历史较为久远。关于“曾”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墟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掇续》六二的“左比曾”的铭文,另有“安州六器”中的铭文载:“王令中先省南国,串(贯)行, 在 (曾)”。曾都区域内,夏商封建厉国,西周时期有厉、随、唐三国,均建都于此。春秋桓公6年(公元前706年)所载“汉东之国随为大”,说明曾(随)国成为统汉东诸国抗楚之盟主。后楚于公元前569年灭厉(赖),公元前505年灭唐,战国末灭随,并厉、唐入随,以“随”建县,秦汉因之。晋太康9年(公元288年)置随国,南北朝宋泰始5年(公元469年)升县为郡,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升郡为州。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杨坚进爵为王,封地于随,领二十郡。嗣后各朝为州,民国废州为县,是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地。近百年来,随州市的曾都区、汉水西岸的宜城、钟祥、武胜关的豫南,先后多次出土有“曾”铭文的青铜器,如“曾侯仲子父鼎”、“曾子仲鼎”、“曾侯白戈”、“曾姬无血 ”、 “曾都尹法之行 ”、“曾孙法之鼎”等。 1978年春夏,曾都区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系列编钟,震动了全国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史料进行研究和考证,得出了“曾随合一”的结论,即在2400年前,以曾都区为中心的汉东地带的“随”国即“曾”国,随州城为曾都。曾都区历史悠久,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于此,而被称为我国农耕文化发祥地;因举世闻名的曾侯乙古墓大型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而被誉为东方古乐之乡。1961年至今,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砍伐石器工具是“长江流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三里岗镇冷皮垭遗址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城东西花园遗址被定为“独立的文化类型”。考古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随州叶家山墓群的考古发掘证实,西周早期曾国政治中心就在今湖北随州。从铜器出土范围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名符其实的汉东第一大国。从2011年2月份开始,湖北省文物局组织考古人员对位于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八组的叶家山墓地进行发掘,面积3700平方米,共发现墓葬65座和1座马坑,除2座大墓未掘外,其余墓葬都已发掘完毕,出土陶、铜、瓷、漆木、玉石等各类文物739件套,青铜器多达325件。黄凤春说,叶家山墓群比已知的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说明此处墓地应是与早期曾国、曾侯相关的一处家族墓地。在发掘的这批墓葬中,5座墓葬出土的铜器都发现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根据墓葬规格和出土铭文初步判定,这五座墓葬可能为曾侯谏墓、曾侯谏夫人愧氏墓、曾侯谏之子白生或其夫人墓。考古人员在叶家山墓地周围又新发现了9处商周时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以已知的庙台子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最大,面积达30万平方米,有城墙、壕沟和大型建筑基址的遗迹,应当是西周早期的一个重要古城。叶家山墓地与庙台子遗址相距不足1公里,初步判定,叶家山墓地的主人当与庙台子遗址有关,庙台子遗址可能是西周早期曾国都城之所在。这一发现也证实,“缯”与曾无关,曾国的政治中心应在今天的湖北随州。 自曾侯乙墓发现后,长期以来,有关曾国问题的讨论不绝于学界。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未成定论,大多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后而立国。叶家山墓地西周早期所见铜器铭文表明,西周早期不仅有曾国,并已称侯,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随州的两个古国。

曾国的简介

6. 曾国的介绍

曾国,是夏产帝少康给最小儿子曲烈封的诸侯国,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姒姓诸侯国。在传世的文献虽不见以“曾”为名的,但见以“缯”和“鄫”为名的诸侯国;两个都是在商朝就有青铜器的姒姓诸侯国。 商代山东出土多件曾姬壶曾侯鼎。曾国湖北省随州一带,西与姜姓申国为邻,西周末年,追随申国、犬戎攻杀周幽王,灭亡西周,后被越国所灭。鄫国在今山东省兰陵县向城镇,为姒姓诸侯国,后为莒国所灭。曾国不见于传世文献,但缯国与鄫国则在《春秋》等文献中多次出现。但自宋朝以来,屡有曾国地下遗存出世。由最新的随州叶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发现,西周早期的曾国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国被周的消灭,曾国迅速扩展至汉北及河南新野一带,成为替代鄂国的汉东第一大国。综合历次考古发现来看,商代有山东鄫国,西周早期的有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战国时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还有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曾国,可以认定的确有一个曾国一脉相承。

7. 曾汉民的科研成果

曾汉民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增韧增强和功能化及其多相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应用,取得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聚合物接枝共聚和共混改性、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研究成就突出:五十年代后期开拓一类碳链-杂链新型结晶接枝共聚物;六十年代初期提出接枝共聚反应的凝胶效应及含接枝大分子增韧剂共混体系的界面增容效应及增韧机理。研制成功新型高抗冲击强度塑料,满足了军工和民用急需,建立我国第一个橡胶接枝共聚-共混增韧塑料中试厂;70年代后期至今的科研成果主要在三个方面:1. 碳纤维及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当时未见有国内外相关报导,而这类研究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制、生产和应用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是解决中国战略武器急需的新材料的关键技术。因此,他先后获1978-1979 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3年他出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巴西召开的碳纤维应用国际会议,向世界介绍中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情况,受到与会专家的赞赏,曾汉民教授被聘请为UNIDO专家顾问,并参加UNIDO支援巴西的碳纤维生产线的验收工作。2. 在国内最早开展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界面特征的研究。他系统地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及其共混体系、热固性乙炔端基砜(ATS)/热塑性聚合物半互穿网络共混体系,以及它们的碳纤维或混杂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界面效应、混杂效应及界面层优化设计与性能及其应用特性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各种纤维对结晶性聚合物(如PPS,PEEK等)诱导形成横晶(transcrystalline)界面效应的机理,此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并多次被引用。正如曾汉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被专家组验收评价为“A”时指出:在结晶高聚物基复合材料界面层的形成、控制和机理,界面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复合工艺等方面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他与合作者十多年有关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成果还集中反映在其专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显微图像》(中、英文版)中。此专著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并获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曾汉民等人还首次用CF/PPS复合材料代替高强合金钢制造成功航模高速内燃发动机旋板及制造能承受90米/秒风速的风杯,用于灾害性天气预报;制造耐高温、耐腐蚀、减摩抗磨的化工及纺织机械零部件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研究成果先后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复合材料界面与非线性结构设计”获1992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此外,他研究成功多种热塑性聚合物基新型导电复合材料,并首次发现导电复合材料呈现二阶逾渗特性(Twostep percolation),获得更宽更稳定的加工范围。他申请两项发明专利。新型高性能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首次揭示形成Semi-IPN过程的反应性增塑作用,及此类体系相容性、微相分离及其界面层优化设计和界面稳定化机制,获1994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3. 碳纤维的功能化制备活性碳纤维的研究。他提出多种有机纤维碳化—活化机理和活性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机理,并开拓“活性碳纤维用于含酚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获中国发明专利。研究成果获198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研究了多种有机纤维大分子反应和接枝共聚功能化,制备新型离子交换纤维、螯合纤维。首次发现两类对贵金属离子有氧化—还原作用的功能纤维,提出其氧化—还原吸附机理,开发多种功能纤维应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取得显著效果。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功能纤维的研究还得到他的夫人陆耘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合作。陆耘也是高分子化学家,他们是大学同班和留苏期间的同学。共同的理想和对事业执著的追求使他们结为终身伴侣。

曾汉民的科研成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