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学研究所是什么

2024-05-11 16:31

1. 医学科学研究所是什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现有科技人员300余人,其中正副研究员9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截至目前,共有57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共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部级(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名,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长江特聘教授"3名,"院校特聘教授"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名;共从国内外引进人才30余名。

中文名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e of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简称
药物所·IMM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型
科研事业单位
微信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官网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机构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人,正副研究员7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自国家评选政府特殊津贴以来,该所共有60人获此殊荣。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部级(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2名。近十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共计32名,其中博士后25人,博士2人,硕士5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约40岁。


药物所始终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以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为基础,采用现代医药学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抗肝炎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糖尿病药物以及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等领域。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特别是在天然产物研究、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分子药理学、高通量筛选等领域有明显特色。此外,药物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筛选中心、院校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11年批准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药物研究所建立了包括综合大平台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有效增进的研究所的研究能力。

药物所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现有2家全资企业: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以及3家控股企业: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所五十多年来,共获科研成果奖261项,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129项,其中以人工麝香、丁苯酞、双环醇、丹参多酚酸、艾瑞昔布等为代表的一类创新药物19项。自1986年国家设立基金制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00余项,发表论文6000余篇,编写著作350本,已在国内外申请专利500余项。

药物所也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中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医学重点学科点,并且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药物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目前在所研究生300余人,至2011年已培养毕业博士生541名、硕士生538名。

近年来在面向市场经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中,药物所所属药厂产值逐年增加。主要产品有:百赛诺、芳活素、紫素、非洛地平片、联苯双酯滴丸、灵孢多糖注射液等,其中一些药物远销国际市场。

药物所与国内及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医学科学研究所是什么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副部级。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科院与协和医大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5所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医科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下称协和医大)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本科教育的重点医科大学,其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医科院与协和医大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大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大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院校设有18个研究所(以及2个分所)、5所分院、7所临床医院(含与北京市共建的天坛医院)、5所学院。

办学特色
协和医大坚持医学精英教育,以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为办学宗旨,实
中国医学科学院
行高进优教严出。自建校以来,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坚持实行小规模、严要求,预科、本科分段教学,导师制等独特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协和医大的高等护理教育创办于1920年,培养了一大批高级护理人才,她们已先后成为我国护理界的领导和中坚力量,我国第一个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就出自协和医大。199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学校建立了全国首家护理学院,使护理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当前,护理教育已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54年,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重新恢复。自1981年国家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研究生教育实行以培养博士生为主的方针。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分为以实验室科学研究能力训练为主的科学学位和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训练为主的专业学位两类,可分别授予医学博士、理学博士(哲学博士)、工学博士、医学硕士、理学硕士、工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等学位。医学继续教育设置了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多年来协和医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对我国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机构设置
院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2个,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18个国家重点学科,18个国家级工业试验基地及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院校拥有6所直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和皮肤病医院)和一所共建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病床近5000张,集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于一体,在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疑难皮肤病、遗传性疾病、器官再造、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医疗服务体系。众多著名医学专家是院校高超医疗水平的集中体现,他们是国家医疗保健委员会、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国家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的核心力量,也是我国医疗新技术、新标准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科研实力

概述
院校科研实力雄厚,医学科研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物以及与医药学有关的生物、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覆盖了医学科学各领域。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研究所
、10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级研究基地和中心、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10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十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计4639项,其中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869项,占项目总数的61.8%;累计获科研项目资助额达7.8亿。“十一五”初期(2006年)新中标课题经费达4.2亿;累计获各类科技奖励成果20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累计获准专利168项,获新药证书81项(其中一类新药证书9项);发表SCI论文1888篇,位居全国医学院校之首。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机构概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1974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合并成立了医学情报研究所,1993年更名为医学信息研究所。50余年来,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的重大任务,在医学信息研究与情报调研、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医学信息分析评价、生物信息学、卫生信息化等领域开展大量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先后参加了国家和卫生部自“七五”以来的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健康中国2020”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等,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先后开发研制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成了一站式医学信息服务平台、卫生政策研究知识服务平台。编辑出版《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卫生政策研究》、《医学研究杂志》、《中国医药导报》、《中国现代医生》等正式刊物及《重大疾病防治动态》、《艾滋病科研动态》、《妇幼卫生科技进展》、《计划生育科研动态》、《心血管病研究展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舆情监测简报》等内部刊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机构概况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些什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是一个以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为基础,应用化学合成、生物合成等手段进行新药研究与开发为特色的研究机构,主要以寻找和研究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药物为方向,坚持以创制新药为重点,采用现代医药学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并初步建成大规模自动化药物筛选体系。 
 
研究宗旨
  研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 
 
新药研究重点方向
  抗肿瘤药物 
  防治心脑血管病药物 
  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药物 
  抗肝炎药 
  抗炎免疫类药物 
  抗老年退行性疾病药物 
  抗糖尿病药物 
 
基础研究方向
  天然产物研究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药物作用新靶点 
  生物大分子的调节 
  分子药理学 
  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

5.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是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研究所,直属于国家卫生部,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摘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提问】
亲亲😘,您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国家级别的单位哟【回答】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是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研究所,直属于国家卫生部,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也是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回答】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军级编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简称军事医学科学院或者军科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高级研究机构。1951年8月1日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1958年迁至北京,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全院现有2000余名科技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学家500余人。建院以来,全院科技人员在药物、造血细胞、毒剂防护、寄生虫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军事医学科学院建院初期曾拥有军事医学领域的大部分研究机构,经过多次调整改编,截止到1991年,军科院初具规模,设有以下机构: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毒物药物研究所、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情报研究所、野战输血研究所、疾病预防与控制所、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卫生设备研究所、军事兽医研究所。
  此外,军科院还设有附属医院、军事医学图书馆以及实验动物中心、实验仪器厂、仪器测试中心、计算中心等科技支撑部门。解放军一些重要的医学研究和技术中心设在该院,如全军预防医学中心、全军环保研究监测中心、全军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心、分子遗传学研究中心、新药研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研究中心、全军环境卫生研究监测中心、低温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军事医学情况中心、放射病临床专科中心、临床药理和菌种保藏专业实验室等。
  

7. 中国科学研究院分别在哪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国家最高学术机构,成立于1949年11月,是中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有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12个分院(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重庆)、104家直属研究机构、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212个野外观测台站,3所高等学校、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全院科研人员达5万余人,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

中国科学研究院分别在哪

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机构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人,正副研究员7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自国家评选政府特殊津贴以来,该所共有60人获此殊荣。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部级(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2名。近十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共计32名,其中博士后25人,博士2人,硕士5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约40岁。药物所 始终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以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为基础,采用现代医药学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抗肝炎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糖尿病药物以及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等领域。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特别是在天然产物研究、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分子药理学、高通量筛选等领域有明显特色。此外,药物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筛选中心、院校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11年批准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药物研究所建立了包括综合大平台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有效增进的研究所的研究能力。药物所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现有2家全资企业: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以及3家控股企业: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所五十多年来,共获科研成果奖261项,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129项,其中以人工麝香、丁苯酞、双环醇、丹参多酚酸、艾瑞昔布等为代表的一类创新药物19项。自1986年国家设立基金制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00余项,发表论文6000余篇,编写著作350本,已在国内外申请专利500余项。药物所也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中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医学重点学科点,并且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药物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目前在所研究生300余人,至2011年已培养毕业博士生541名、硕士生538名。近年来在面向市场经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中,药物所所属药厂产值逐年增加。主要产品有:百赛诺、芳活素、紫素、非洛地平片、联苯双酯滴丸、灵孢多糖注射液等,其中一些药物远销国际市场。药物所与国内及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药物所还负责编辑出版《药学学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四种学术期刊。药物所人将继续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指引,勤奋钻研、刻苦攻关、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努力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社会效益和实现人类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