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24-05-17 14:13

1.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年的中考即将到来,历史科目的试卷大家都做的怎么样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选择题  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器
  2.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3.“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
  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  文化  运动
  7.1919年  元旦  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  )
  A.梁启超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胡适
  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
  A.A B.B C.C D.D
  9.“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津战役
  10.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1.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  )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12.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13.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下列作品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
  14.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15.“虽然向美洲  种植  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农奴制改革
  16.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取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  措施  有(  )
  ①废藩置县②允许土地买卖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17.他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他”是(  )
  A.牛顿 B.瓦特 C.达尔文 D.爱迪生
  18.下表为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
  19.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宣言》 D.雅尔塔会议
  20.“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B.交通工具的革新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21.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 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节选自紫荆网
  (1)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什么政策?香港回归有何意义?
  22.材料一 (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两个大出口,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沙漠。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二 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节选至《乾隆御制诗》
  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
  材料四 《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如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两个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4)完成材料四A和B两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3.材料一 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教材
  材料四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
  (4)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下一页更多精彩“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 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答案

 努力的苦读,就为这一刻啰!把你的实力全部发挥,所有关爱着你的人,都会为你祝福祈祷,相信你会考出满意的成绩,榜上有名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答案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1.促成中华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①仁 ②为政以德③兼爱 ④无为而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军机处
  3.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政治.经济.  文化  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D、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D、印刷术
  5.有西方学者 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6.“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7.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
  8.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 厦门 B、福州C、广州D、南京
  9.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五四运动
  10.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1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⑤③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⑦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⑦③⑤
  13.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发
  A、百日维新B. 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14.“1948年,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这句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渡江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辽沈战役
  1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二.列举题(共5分)
  16.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关内容。(2分)
  (1)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而推行的制度是
  (2)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17.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  措施  。(3分)
  三.识图读图题(共10分)
  1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
  请回答:
  (1)图1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文件?该文件的发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谁被当选为第一任总统?(4分)
  (2)图2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林肯在这场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扭转战局的法律文件?写出其中一部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4分)
  (3)图3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勇于创新.解决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请问他解决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请概括该措施有什么特点?该措施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作用?(3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法军毫不退缩,顽强抵抗。法军逐渐扭转了战局,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爱好  和平的人们痛定思痛,希望从这场人类文明的浩劫中汲取  经验  教训,从而避免悲剧重演,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美国和苏联曾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世界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该战役被称为什么?发生在哪一年?(3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什么?二战期间盟军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中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会议?(2分)
  (3)材料三叙述的美国和苏联同仇敌忾成为盟者的标志是什么? 他们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3分)
  五. 读史有感(共10分)
  20.  2012年11月至今,-先后五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回顾历史,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2分)
  (2)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终于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功收回哪两个地区的主权?(3分)
  (3)中国共产党  总结  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为什么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4分)
  (4)从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和结论?(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DDB 6-10 BBAAB 11-15 BCDDA
  二、列举题
  16、(1)郡县制(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1)确立册封-和班禅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三、识图题
  18、(1)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了;华盛顿
  (2)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  元旦  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二选其一)
  (3)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四、材料分析题
  (1)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
  (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雅尔塔会议
  (3)《联合国家宣言》;杜鲁门主义;霸权主义
  五、读史有感
  (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98年
  (2)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4)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创新的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有理即可)
    
  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相关  文章  :
  ★  2020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附带参考答案 
  ★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 
  ★  中考历史复习 
  ★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东北三省 

3.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答: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4. 中考历史常见的六种题型

 2022年的中考即将到来了,不知道大家的历史科目复习的怎样了呢?关于中考历史常见的题型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考历史常见的六种题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中考相关内容推荐↓↓↓ 
   2022中考励志语录140句   
   2022中考快速提分方法   
   中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中考前心态调整的五大诀窍   
   中考历史常见六种题型 
  1.叙述型
  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  提示语  ,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  总结  。
  2.综合型
  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解答  方法  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  兴趣     爱好   、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
  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中考历史的解题技巧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  措施  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中考历史的解题方法  
  1.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  文化  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2.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3.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4.开放性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5.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中考历史常见的六种题型相关  文章  : 
  ★  中考历史常见六种题型 
  ★  中考历史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指导 
  ★  做中考历史题单选题7大类型 
  ★  中考历史复习典型例题含答案 
  ★  中考历史简答题答题技巧 
  ★  中考历史的答题技巧 
  ★  中考历史得分技巧 
  ★  中考新闻题常见题型例说 
  ★  初三上册历史重点归纳有哪些 
  ★  最实用的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整理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5. 中考历史试题













2012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
1~5:BCACD  6~10:BDCAC   11~15:DDDAC   16~20:CBBAC   21~25:BBADA
二、综合题
26、
(1)工业化(1分);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成果: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2分)
(2)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2分)
(3)改革开放(2分)。转变前,党的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2分)
(4)认识: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满分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1)主要体现在资源,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争夺上(1分)。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3分)
(2)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1分)。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1分)
(3)加强技术、管理和市场的合作。建立现代的经营管理制度,用先进的技术,占领世界的市场,加强两国企业家的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谅解,相互包容。(满分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①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进一步加大。(满分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中考历史试题

6. 2013年的历史中考题目

选A。首先B排除掉,本题中只涉及到公民而雅典法中不是所有人都是公民。另本题跟法庭的公正无私扯不上半毛钱关系,主要说的是选举的事情,故D排除。在A与C中“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抓签”是重点—  —没错民众法庭审判官就是靠抓签选取出来的。你觉得这跟公民大会的“决策”是否公正有什么关系?A所以是对还是C对。一目了然。

7. 2012中考历史材料题怎么答

解题方法
	对材料的处理能力的具体要求:一是“阅读理解材料”;二是“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获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三条能力要求是指导我们解答材料分析题的依据。
	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如下:
第一步 阅读 
  阅读是审题过程的开端,在阅读时应先读设问然后再读材料(即先读问题后读材料).
  在做材料解析题时先读设问,这样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减少了阅读时所占用的时间。
  材料是材料分析题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材料的内容大体包括题头、正文、注释、出处等。在阅读材料时必须从头到尾一字不差,不可忽略题头、注释和出处等自以为“不重要”的材料。
  阅读材料一般应三遍,即先粗读,后细读,再精读。
  粗读就是对材料浮光掠影地通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意思,初步建立起与所学知识和设问的联系;
  细读就是对材料尤其是信息量稍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理出头绪,划出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每部分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信息连结;
  精读就是结合设问和细读过程中提取的核心问题及关键语句重点阅读、理解。
第二步 提炼 
  提炼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是从测试的角度来说的,它是回答设问的素材。根据设问的要求,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提取出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一般包括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件,即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这个事件内容或所包含的观点等。
第三步 挂钩
  挂钩就是把材料与所学过的教材挂钩,寻找所学知识的结合处。
  依照材料与教材的关系,可以把材料分为两类。一类为材料源于教材,依托于教材,二者具有一致性和相辅相成性,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就必须把材料同教材的章节挂钩,把材料的观点和教材的观点结合起来。
  另一类为材料虽然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打破了教材的束缚,提供了新的材料,这类材料是对课本的一种新的补充和拓展。要处理好这类材料题,就必须依照材料的观点。
第四步 成文
  成文就是以文字表达的形式来回答设问。从成文的内容来源看,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答案取自材料与教材的结合,即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得出一个全面、准确的答案,即材料+教材=答案。
  二是答案取自于材料,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即“从材料中来,回材料中去”,真正体现了“材料分析”的意义。这类题的特点是材料不受教材的束缚,是对教材的补充和拓展。
  三是通过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中的知识加以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这就要求考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成文的形式来看,要求答案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但又不能照抄材料或抛开材料去随意发挥。
  从成文内容的多少来看,要按照每个设问所赋分值的多少来确定,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材料结合。即看分答题,就好比是量体裁衣。
  从成文的语言看,要规范化,是本学科的语言。
	这四步解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审二找三联四答.但在解题的过程中不应把这四步分开进行,尤其是阅读(审)、提炼(找)、挂钩(联)这三步更要注意同步进行。
(四)解题注意点:克服习惯性弊端:
	1)先看材料,后看问题
	2)抛开教材,就题答题
	3) 抛开材料, 就题答题

2012中考历史材料题怎么答

8. 2011中考历史题预测

1.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其加深,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沦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完全沦为殖民地
2.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元时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三国时吴国孙权曾派人到达台湾. 
    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归属明. 
    清康熙年间施琅领水师击溃郑经,收复台湾,属福建府. 
    1941年,开罗宣言签订,美国总统罗斯福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 
    地理上和大陆位于同一大陆架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