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024-04-30 06:36

1. 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1.这个太多了,说几个著名的:苏轼,辛弃疾,屈原,李白等等
2.苏轼《赤壁赋》;辛弃疾《破阵子》;屈原《离骚》;李白《将进酒》
3.表现怀才不遇的遗憾、失意,抒发报国之志
4.苏轼,拥有豁达的心境和正确的价值观

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 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有哪些?他们写了哪些作品?他们的作品大多写什么内容?

杜甫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主要作品】
望岳
饮中八仙歌
登高
江畔独步寻花
曲江二首
其一
曲江二首
其二
曲江对酒
春望
登岳阳楼
春夜喜雨
佳人
兵车行
月夜
春宿左省
绝句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旅夜书怀
蜀相
客至
野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
宿府
阁夜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三
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八阵图
江南逢李龟年

3. 中国古代有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

1、屈原
屈原屡遭流放,壮志未酬,魂尽汨罗。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不懂得拉帮结伙,阿谀奉承更不会左右逢源,察言观色,最后对楚怀王失望至极,最终选择一死明志,以示忠心。
其代表作《离骚》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存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
2、李白
李白有着孤傲狂放,恃才傲物的性格。他才华横溢,却只是唐玄宗的待诏翰林,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所作之诗也仅供权贵娱乐。作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雄伟大志却无法实现。李白性格傲岸,他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
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长安门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

3、罗隐
在罗隐的诗歌专著《罗隐集》《甲已集》中,关于“落榜”“科场”不下几十首。他想要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但是考了十多次都没有考上。
在黄巢起义后,他为了躲避战乱隐居了。直到五十五岁的那年他才终于完成了当官的梦想。他恃才傲物,便用文章去讽刺现实,讽刺社会,写下了许多名篇。
4、李商隐
李商隐在《贾生》中写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全诗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
5、苏轼
苏轼身世飘零,怀才不遇,一首《水龙吟》饱含对自己身世飘零,抑郁不得志之情。《水龙吟》中苏轼通过对杨花无人怜惜而凋落的凄惨景色以及美人梦遇爱郎的相思之情的描写,衬托出了自己当时那饱受官场打击而苦闷的心境。以及对亲人无比的思念之情。
可以说,写杨花和亲人就像写自己一般,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令人在为杨花坠落而扼腕叹息的同时,也能真切的感受到作者那可比杨花的现状,并为之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同情。

中国古代有那些怀才不遇的诗人?

4. 古代怀才不遇的诗人有哪些?

1屈原是被小人上官大夫进了谗言,又被楚怀王流放,不被国君信任,郁郁不得志,最后国破人亡,慷慨赴死,连命都搭上了。2.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境况不佳,他没钱买酒还欠了许多债;他没钱盖瓦房只能住草屋,他的小儿子也饿死了。杜甫哭了,诗里写得明明白白“少陵野老吞声哭”,确实伤心。
3.陈子昂这匹千里马、这块大金子没能受到应有的尊重,他直言诤谏,每忤权贵:给武则天献计献策,但不被重用,还跟朝廷显贵、武则天的亲戚结下了梁子。最后两度入狱、迫害致死。4.汪中是清朝的大才子。他才高学富,天资卓绝。是早熟的天才、士子的骄傲。但他命却很苦: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壮年的时候,又为了谋生四处奔波:经商、游幕,颠沛流离。到了晚年又一身的疾病,享寿不长。汪中学问之大,大到可以检校《四库全书》,这跟戴震、纪晓岚有一拼了。他令科举考官震惊,觉得这考生简直能做自己的老师了。但汪中不仅没能中进士,甚至也没能中个举人,这也真是桩奇事。汪中的文章写得漂亮,尤其是骈文,漂亮到什么程度,清朝有个大学者说他的文章“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就是这样一个骈文妙手,学术巨匠,却始终没有受到公平对待。5.黄仲则精通书画,工于诗文。才高一世,遍学古今。但他跟汪中一样,也是屡试不第,四处碰壁,时乖命蹇,落拓平生。
6.徐渭才名早扬,身手不凡,6岁攻诗书,9岁作文章,有神童美誉;另一方面却蹭蹬科场,屡试不第。从二十出头锋芒毕露,到四十不惑,屡战屡败,无出头之日。科举对人性的扭曲不言而喻,无需多说,为求生计,他这样一个狂傲自负,嫉恶如仇的人只好给官吏做入幕之宾,难免写些官样文章。这种知行的歧出酿造了他人生的悲剧。他开始精神疯癫,先后自杀九次,用利斧击破头颅,以利锥刺破双耳,均未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又发狂杀害妻子,锒铛入狱七年。这是不是跟现代诗人顾城差不多?晚景凄凉,卖字画为生,孑然一身,抑郁而终。死时仅有一只狗伴其身旁,床上连完好的席子都没有。7.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他的曾祖和祖父都做过官,到他父亲那一代却以卖花线花边为生。吴承恩小时候就有文名,是他们家乡的天才儿童,性敏多慧,博极群书,名震一时,这样的才子可惜考运不佳,到四十五岁才考个岁贡生,六十岁才做一个小小的县丞。不久,耻折腰,遂拂袖而归。

5. 对于古代文人多怀才不遇之作的看法

为什么封建文人总吼自己怀才不遇呢?
1.社会根源:官员名额少,所以有的文人18岁中进士,候补了一辈子还没有候补上!哪象现代人这么会玩弄权柄平衡。一个学校100个老师:1个校长,常务副校长、教研副校长、政教副校长、基建副校长等各种名目的副校长大约 10来个,各种主任大约20来个,各种组长大约40来个,最后还剩个别,至不济还可以安排个工会主席当当。反正都有官当,大小不论,把瘾过了再说,于是乎皆大欢喜了!这是比较清净的角落了,社会上情况复杂的多,是个角色象个角色的,不光接受甩来的乱七八糟的头衔,还自己习惯性的往头上扣帽子,就是门口拣垃圾的,聊上三句,也要吹擂出某时候当过小学组长,某时候在某村某组任过队长,现在在这里当某街道文明大使,某品牌草帽形象代言人等等直恨不的给你张A1大小的名片!

2.思想根源:封建社会的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文的比较纯粹!封建文人认为成就自己的方式只有入仕做官,商农医都是被长久鄙弃的下流行当,造就了极其单调行业内的畸形竞争,大量人才卡在通道外、卡死在通道中或者堵在通道出口进出皆不是。做不了官的叫怀才不遇: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做不大官的也吼怀才不遇: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做不好官的也叹怀才不遇:可怜龙权剑,流落在孤城 ------而恰恰文人又大都是善辩之士,可以证明自己的仕途荒芜,总得找个借口吧!今天我们必须强调,做不好事情没有借口,做不好就是失败,失败就是儿子,要成功,才能当人家妈!

3.文化根源:素质教育办的太好,而应试教育办的太没有水平,私塾先生不会抓题,也极少布置家庭作业,往往教其为文做人的根本。越是繁荣的社会文人越是狂放,越是狂放的文人离政治越远。唐伯虎数试始中解元,徐文长终身考不出个名堂,李白甚至没参加科举,文章传千古的,我的记忆里,好象就只有老范是个状元郎!这就造成了素质好的流落江湖,应试好的身居庙堂。至于最终结果么,跟今天差不多了,流落江湖的混出名堂了,高居庙堂的么?泯然众人矣!

4.其它人力因素:文人的派系之争,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可见文人相轻源远流长。有的是文章互不欣赏,有的是在烟花之地争过妓女,还有的是投靠了有利益冲突的不同权贵的等等。争斗自然都有一定实力,在一方实力掌权的时候,另一方实力就一边凉快去了,苏大厨子就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争斗的牺牲品。这些争斗在第三方看来只觉得热闹好笑,可惜他们没有上华夏智慧网,看不到这句:与人争,没有胜者!

5.客观事实:文人未必是好政客,特别是迂酸的一面,出色的政治家以文章论人官衔的少之又少,如赵普之流,穷极小人之术而未知经书为何物者常成大器可见一般。上好的文化人倒都是些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书画双绝的徽宗……甚至自诩甚高的太白诗仙,亦在永王嶙的叛乱中一筹莫展。所以说文商不等于政商,从政要的是政商而不是文商!(问我什么是政商,我也不知道。要善于挖掘新概念,故作惊人之语,才吸引眼球嘛。)

对于古代文人多怀才不遇之作的看法

6. 对于古代文人多怀才不遇之作的看法有哪些?

1.社会根源:官员名额少,所以有的文人18岁中进士,候补了一辈子还没有候补上!哪象现代人这么会玩弄权柄平衡。2.思想根源:封建社会的自然科学发展缓慢,文的比较纯粹!封建文人认为成就自己的方式只有入仕做官,商农医都是被长久鄙弃的下流行当,造就了极其单调行业内的畸形竞争。3.文化根源:素质教育办的太好,而应试教育办的太没有水平,私塾先生不会抓题,也极少布置家庭作业,往往教其为文做人的根本。越是繁荣的社会文人越是狂放,越是狂放的文人离政治越远。唐伯虎数试始中解元,徐文长终身考不出个名堂,李白甚至没参加科举,文章传千古的,我的记忆里,好象就只有老范是个状元郎。4.其它人力因素:文人的派系之争,自古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可见文人相轻源远流长。有的是文章互不欣赏,有的是在烟花之地争过妓女,还有的是投靠了有利益冲突的不同权贵的等等。争斗自然都有一定实力,在一方实力掌权的时候,另一方实力就一边凉快去了,苏大厨子就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争斗的牺牲品。5.客观事实:文人未必是好政客,特别是迂酸的一面,出色的政治家以文章论人官衔的少之又少,如赵普之流,穷极小人之术而未知经书为何物者常成大器可见一般。上好的文化人倒都是些不折不扣的败家子,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书画双绝的徽宗。

7. 古代怀才不遇的大文豪都有哪些?

屈原能做九歌、离骚而楚怀王不用,流放,郢都城破后抱石成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年轻时遇到文帝喜欢老成持重的,不赏识他,年稍长而景帝又喜欢年轻的,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 
李广马上功夫赫赫有名,可惜不是生在楚汉相争的时候,汉初对匈奴求和,他有才二无用武之地,武帝时候终于大规模开战,他又多次迷路延误军机,始终不得封侯。 
东晋陶渊明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 
唐代的时候李贺号称鬼才,可惜科举的时候却因为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出不了仕,当不了官早早的就死了 
还有李白,一代诗仙,自负有经纬才能,可惜唐明皇只把他当作御用文人,之后又碰到安史之乱,终究怀才不遇 
清代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却终究出身罪家,贫寒一生

古代怀才不遇的大文豪都有哪些?

8. 应该为那些古代文人的“怀才不遇”而感慨吗?

“怀才不遇”这个词,是我们点评古代文人时最常用的字眼之一,但如果我们较真的话,会发现这种感慨其实是毫无道理的:文人“怀才”是什么意思?就是文字功夫好,写得一手好文章/诗句;那什么叫“遇”?按照咱们的思维,那就是飞黄腾达、身居要职,说白了就是当高官。
问题来了:为什么咱们会认为文人一定就适合当官?谁说文人就能当好官?

写诗句和从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对从业者的需求可谓天差地别。简单点形容:前者可能只需要文字功夫好、脑洞大、思维活跃,后者则需要具备解决形形色色现实难题的技能,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协调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
就以唐朝为例,大规模推行的科举制,将诗词歌赋列为考试的重要内容,由此催生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诗人群体。但在那时,写诗毕竟只是科举的一部分内容;况且,就算你中了进士,也不等于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做官,还得等待有适合的空缺。在唐代,有些进士终生无法做官的情况比比皆是。(后来宋朝就不一样,科举=高官,由此造就了大量闲官)
那么在唐朝,什么人才能做官?能解决各个时期棘手问题的人。

李世民时期,久经战火的大唐对内满目疮痍、天灾频发,亟需稳定秩序、恢复生产;对外突厥、高句丽、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跃跃欲试。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需要什么官员?能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国力的。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唐太宗大量削减中央官员数量(从2000减少到600多),能待在体制内的,个个都有两把刷子,基本没有吃闲饭的冗官。即使你文笔再好,但不能解决朝廷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不好意思,靠边站。房谋杜断、“镜子”魏征,他们的文笔同样不错,但除了编纂史书方面外,主要精力都花在处理政事上。贞观之治的实现,靠的不是诗人,而是政治家、军事家们。

唐高宗、直至唐玄宗前期,唐王朝对内多次宫廷政变与官场博弈,但除了武则天前期外,大部分时间仍维持了正常运行;对外则经历了扩张、收缩、再度扩张等过程,李治在位时摆平了高句丽,使唐王朝国土达到了巅峰,但在他死后,突厥、契丹等原藩属就给了武则天下马威;而李隆基在位时大唐再度回到正轨,重新致力于拓边。在这些时期,想成为高官,不仅得具备适应政治斗争的素质,还需具备“出将入相”的水平(直至李隆基后期,唐朝的边将表现优秀,是可以入朝为宰相的;甚至“神探”狄仁杰,也曾带兵出征契丹),文笔怎么样,倒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李隆基手下名相众多,但其中兼具“著名诗人”身份的,只有张九龄。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一直处于藩镇林立、官宦参政、外敌强势(吐蕃)、农民不堪重负等困境中,现实的压力,也催生了一批出色的战略家,如李泌、裴度等,他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唐王朝内外的危机。靠诗人扭转乾坤?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过。
怎么分辨唐朝诗人在政坛中的角色?看史书是个好办法,以《资治通鉴》为例,大唐头号诗人李白的名字压根没出现过;亮相较为频繁、而我们又比较熟悉的,则只有陈子昂、白居易、韩愈等(韩愈屡次上镜,不是由于诗作,而是因为他激烈的灭佛言论)。而在新旧唐书中,有专门的《文苑》篇记载唐代时的著名诗人,但只是作为列传,放在《宦官》、《酷吏》、《忠义》等等内容之后,属于史书的非重点篇章。

对于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资治通鉴》则有专门提及,不过是被视作反面典型出现。《唐纪十九》中说到,吏部侍郎裴行俭精于鉴定人才,他曾这样评论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初唐四杰”:
读书人的堪当重任,应当首先在于度量见识而后才是才艺。王勃等虽有文才,而气质浮躁浅露,哪里是享受爵位俸禄的材料!杨炯稍微沉静,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县长;其余的人能得善终就算幸运了。
当然,也有人看好这四位诗人的仕途,比如当时的宰相之一李敬玄。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裴行俭的判断几乎精准到令人恐惧:
王勃渡海时落水而亡,卢照邻因患顽症不能治愈、投水自尽,骆兵王因谋反被处死,只有杨炯,终老在盈川县令一职上。
那裴行俭看好的是哪些人?王勮、苏味道、程务挺、李多祚、黑齿常之等文武。这些人的事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句话,他们都称得上一时名臣。

著名诗人就该在官场上飞黄腾达,这种观点,其实是中国人“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作祟。一个领域的天才,若被强行塞到另一个领域,结果往往是悲剧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西晋时期,在世家掌握话语权、“任人以名气”的大环境下,那些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文人们纷纷入朝为官(“竹林七贤”大部分都身居要职),结果呢?人人清谈、不务正业,言行惊世骇俗、超然世外,骄奢淫逸、朱门酒肉臭;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少了,当权者们畏惧面对难题、解决困难,或者处理问题压根不着调,最终,神州陆沉,中原陷入了近300年的战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