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并分析在经济不景气时应该怎样使用?

2024-05-09 10:25

1. 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并分析在经济不景气时应该怎样使用?


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应用,并分析在经济不景气时应该怎样使用?

2. 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应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

  一、经济面临滞涨风险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揭秘手中股票不涨怎么办? 小心上涨途中突然杀跌 好消息!千足金条免费赠送   滞涨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涨”是指通货膨胀。受此前货币超发、成本推动以及输入性通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居高不下。为了有效控制高企的通胀,我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由适度宽松转向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一系列收紧政策的实施,通胀上涨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仍然处于高位。而收紧政策的叠加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1年初有所显现。通胀仍然高企,后续收紧政策继续出台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市场担忧我国宏观经济面临“滞涨”的风险。

  二、过犹不及的教训

  回顾上一轮我国控通胀的政策措施和效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未来管理层在如何平衡“控通胀”和“保增长”关系的政策动向。

  从2006年底始,我国物价上涨趋势明显,CPI同比增幅从2006年12月份的2.80%一路飙升至2008年4月份的8.50%。为了积压资产泡沫和遏制通胀,2007年初至2008年6月份,我国共上调存款准备金15次,加息7次。收紧政策如此频繁和密集,使得通胀得到了一定遏制。不幸的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遭遇了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在加上此前的收紧过猛,以及政策的滞后性和叠加性,使得物价直转急下,出现了负增长,经济陷入了通缩和衰退中。为了挽救国民经济于危难中,我国实施了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政策,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是经济迅速复苏,从通缩又开始变为了通胀。

  也就是说,我国上一阶段的宏观调控经历了“通胀加剧→控通胀→减少投资、紧缩货币→增长放缓→保增长→增加投资、宽松货币→通胀加剧→……”的轮回。导致这样的轮回,在于调控力度的过犹不及,也不是管理层所愿意看到的,应该反思。

  三、收紧步伐会带有试探性地变小

  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再次回到对未来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的判断。受流动性相对充裕,中东北非动荡可能推高油价以及全球粮食短缺的影响,年内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可以判断“控通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货币收紧的方向将难以改变,而关键在于收紧力度的斟酌。同时,由于收紧政策滞后性、叠加性以及日本地震等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考验。“控通胀”与“保增长”,需要寻找之间的平衡点,而实际上,由于宏观经济运行错综复杂,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是难以把握的。

  我国宏观经济,经常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现象,在于调控力度往往出现矫枉过正的弊端。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决策者收紧方向出现改变的可能性甚微。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波动,收紧步伐会带有试探性地变小或称为“温和”,目的在于预留更多的调控空间,增添灵活性。上周五调准,而不是加息,或者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四、超预期分析——存款准备金率,结构调整、直接融资

  近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超出市场预期,市场主流观点对此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方面,通胀的背景使得调控存在必要,另一方面,经济回落的风险压缩调控的空间。广州万隆网认为,在通胀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难以从线性角度去理解货币政策的继续或终止,更大程度上,货币政策是在“控通胀”与“保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点。按照这种逻辑,投资者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在当前高油价背景下,货币政策如何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并引发局部性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贷向保障房、节能减排等领域倾斜是可以预期的,这给相应的板块带来机会

3. 5、请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

特点:中国货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与信用的政策.它同样由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等因【摘要】
5、请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提问】
特点:中国货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当局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管理和调节货币与信用的政策.它同样由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目标等因【回答】
背景?【提问】
1.双松,能更有力的刺激经济。一方面松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松货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增加,结果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样可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所适用的经济初始状态是:
1)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
2)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3)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4)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
5)国际收支盈余过多。在此状态下,这种搭配模式一方面会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另一方面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回答】

5、请分析我国目前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

4. 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并分析它们影响总需求的基本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主要的手段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其影响总需求是通过影响货币总供给实现总需求影响。
主要手段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称“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当准备金制度普遍实行,中央银行拥有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权力之后,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撕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再贴现率的决定、调整。这种作用主要着眼于短期,调整货币供给量,由于再贴现率在利率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这种调整也具有告示效应。另一方面是对申请再贴现的资格的规定。其作用着眼于长期,主要能改变资金流向。
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5. 简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应该如何进行宏观政策调控。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简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应该如何进行宏观政策调控。

6. 简述宏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
运用:(1)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面买卖政府的有价证券。如果经济过热需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那么中央银行会在公开市场上面出售有价证券,从而把资金回收回来,这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会在公开市场上面买进有价证券,这样就把资金投放到市场当中,从而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刺激经济发展。(2)调节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行为。普通企业到银行拿着未到期的票据兑现这叫贴现,商业银行拿着未到期的票据到中央银行去兑现这是再贴现,再贴现率越高,商业银行能贴回来的现金就越少,意思就是贴现率越高,贴现之后的现金额比票面到期金额少得越多。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抑制经济发展,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再贴现率,刺激经济发展,扩张性货币政策。(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之后必须留出来一部分,不能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去放贷,这样会有风险的。留多少,就靠这个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要留出来的准备金就越多,能被用来放贷的资金就越少,这样就可以抑制经济,因此,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相反,如果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经率,那商业银行就有更多的钱可以拿去放贷了,社会的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了,这样就是扩张的货币政策了。

7.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1、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货币量减少。
2、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向市场发放公债,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投资减少,货币量减少。
3、准备金率。提高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下降,产生的货币减少。
4、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凭借自己的威信,在经济过热时劝告商业银行减少贷款,降低通货膨胀。

试述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应用,并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是如何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

8.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应答时间:2022-01-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