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和印象管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

2024-05-14 01:47

1. 符号互动理论和印象管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

符号互动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印象管理理论(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亦称“印象整饰理论”。互动的一方通过设计或改变自己的行为,引发对方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人际交往技术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于1959年提出。因戈夫曼将现实生活情境完全比作戏剧演出,将现实社会中的人与舞台上的演员加以类比,认为在这种表演中,人们都非常关心和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并通过言语、姿态、手势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那种形象,故亦称“戏剧论”。内容包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营建自信等。

符号互动理论和印象管理论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

2. 符号互动理论关于符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在符号互动论那里,符号是基本的概念。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个大学的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
  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
  在符号互动论那里,情境是指人们在行动之前所面对的情况或场景,包括作为行动主体的人、角色关系、人的行为、时间、地点和具体场合等。因为人们可以将上述因素进行组合以表达自己的意义。实际上,任何具有意义的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才能确切地表示出其意义。同样,人们只有将符号视为一个系统,或者在一定背景下去理解符号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涵义。比如,打了人耳光这一动作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意义会有不同,甚至意义完全相反。于是,解释情境对于理解人的行为和进行互动就十分重要。托马斯认为,人们在自觉的行动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阶段,即要对他所面对的情景做出解释,赋予这一既定情境以意义,他称此为情境定义(definitionofthesituation)。
  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在这里,主观的含义包括他把哪些因素纳入考虑之中和怎样去解释它们。当然,所谓主观解释并不完全是主观的,实际上一个人对情景的解释是他以往社会化成果的反映。

3.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是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人际关系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
   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4. 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有: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存在于互动之中  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

5.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主要观点有: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它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

  符号互动论
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存在于互动之中
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主我是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约束控制。前者是行动动力,后者是行动方向。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6.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在线求答案


7.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符号互动理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摘要】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提问】
 符号互动理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回答】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是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人际关系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回答】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回答】

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8. 符号互动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由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理论流派——芝加哥学派所提出的。芝加哥学派以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重心,以斯莫尔、托马斯、杜威、库利、米德、帕克和伯吉斯等为主要代表人物,以当时社会学环境中的移民、贫困、流浪、犯罪等社会问题为关注对象进行经验研究,借鉴西梅尔等欧洲学者的社会学理论和哲学思想,树立了一系列关于社群与民主、人类传播与交往、城市生态等议题的学术典范,不仅占据了当时美国社会学研究的主流,而且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提供了大量洞见。其中,库利和米德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论被称为“符号互动论”。后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补充和发展,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进一步完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