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到底有多开放?

2024-05-20 02:35

1. 以色列到底有多开放?

在去过以色列其他地方以后,更加发现特拉维夫在犹太世界的特立独行。对选择自由、信仰自由和取向自由的尊重与理解,与周边正统、刻板、沉重的氛围格格不入。很难想象在被宗教和传统笼罩的中东地区,竟然还有这样如此开放的所在。

以色列到底有多开放?

2. 关于以色列的一些事,谁知道???

以色列是两种独特农业组织的发源地:基布兹和莫沙夫。这两类农业组织提供的新鲜农产品约占全国的4/5以上,工业产值约97亿美元,占全国的49%。
 
基布兹Kibbutz——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基布兹,公有制集体农庄,在基布兹内没有私人财产,成员之间民主平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是现存在于世的乌托邦。成员的衣、食、住、行全部包干,每户一套住宅。基布兹有良好的公共设施(食堂、图书馆、幼儿园、体育馆、犹太会堂、服装店、超市、博物馆等)和公用的轿车等。成员一般不出基布兹就可满足一切生活的基本需要,每个人只需登记自己的专属号码即可购物,钱在这里基本无用。这种模式发展迅速,现在以色列约有270个基布兹。
加利利湖边基布兹很多,这是一个叫Ortal的酒庄,因其质量上乘,远销到法国,以色列的葡萄酒都是Kosher的。这个基布兹不大,每年只生产2万多瓶葡萄酒。
详细的农庄情况见我的以色列游记
http://lvyou.baidu.com/notes/9b817cbd61e899e25affd207
 
基布兹始于1910年,犹太难民从各国回到以色列,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耕种,还要进行民兵训练,随时随地与阿拉伯人打仗,大家为了以色列的建国目标各尽所能,没有任何报酬地工作,然而他们却足够快乐,终于可以不用担心被屠杀了,在他们眼里,基布兹就是天堂。这样一代代基布兹人通过艰辛的努力,将这片贫瘠的土地改造成沙漠中的绿洲。
虽然其它国家也有公社企业,但没有哪个国家让集体公社像基布兹一样承担独立的自治权。因为早期犹太移民来到以色列,不仅是为了回到祖先的家园,更希望在这里可以按理想方式生活(跟美国的建国方式很像)。不知道是因为犹太民族的千年磨难,还是宗教信仰使这个民族特别团结,具有顽强奋斗精神,崇尚劳动,又深受社会主义影响,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就建设并保存下来。
在以色列建国前,基布兹使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犹太人快速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成长环境也为以色列培养出无数精英,有4位总理出自基布兹(国父便是其中之一);以色列空军70%的飞行员来自基布兹;无数内阁成员和陆军军官也来自基布兹。因此,基布兹的政治影响力超过了所有其他社团,在以色列建国中扮演着本质性的角色。
原来共产主义并不需要资本主义的高度发达,反倒因为大家都是贫穷的难民,面对共同的敌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互相帮助就是等死,这样共产主义才容易产生。等到成员共同富裕,又开始考虑私有化,资本主义就显露苗头。跟马克思的理论刚好相反,不知道他地下有知会怎么想?
基布兹并不是清贫的田园生活,以色列最富裕的基布兹——Netafim耐特菲姆——是全球最大的滴灌设备生产商,设有13家工厂,拥有37家子公司,产品远销150个国家。直观点说以色列的滴灌技术高超到了什么地步呢?如果这棵植物一小时之内需要100滴水,那它就绝不会滴101滴。这么先进的生产技术就产生于基布兹。正是这样的技术和精神让以色列在一滴水都不浪费的情况下使沙漠变绿洲,成为全球植树面积最快的国家。毫不夸张地说以色列“天天都是植树节”。
耐特菲姆公司的技术如此不可或缺,使得对以色列充满敌意的某些伊斯兰国家也不得不向以色列开放外交渠道。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这些国家和以色列政府的关系逐渐好转。2004年,以色列和南非两国就农业和干旱地区的发展达成了“谅解备忘录”。
²  莫沙夫Moshav——资本主义萌芽
莫沙夫,“合作社”之意,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现约有400个。莫沙夫和基布兹理念相似,但更强调共同劳动。莫沙夫的农庄是归个人所有,各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生产,自给自足,自负盈亏。社区的建设则是通过每户支付一样数额委员会税(committeetax)来实现。也就是说,所有公共事物大家平摊,剩下的都是自已的。在莫沙夫的体系里,优秀的农场主生活优于普通的农场主。这也是和基布兹最大的不同,因为基布兹的成员享受同等生活条件,最高领导人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收入福利相差也不大。
莫沙夫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村里提供服务。
²  社区定居点Communitysettlement
最后一种集体社区形式,区别于普通村镇的特点是它有权选择它的居民,通过筛选,这个小镇的居民通常都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宗教观点,生活方式。在社区定居点,小镇的居民对自己的社区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他们了解他们的邻居,志愿为社区服务,一起举行庆祝活动。他们经常开各种会,讨论各种理想。社区定居点在以色列约有150个左右。
总结:基布兹的钱是大家的;莫沙夫的钱一半是大家的;社区定居点的钱是个人的,但责任共同分担!

3. 以色列,有谁可以详细介绍一下现在的以色列吗?如题 谢谢了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一系列的犹太人王朝在这一地区存在了超过一千余年。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著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以色列,有谁可以详细介绍一下现在的以色列吗?如题 谢谢了

4. 以色列为何如此强大

以色列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国度。它拥有悠久、曲折和顿挫的历史。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加上同巴勒斯坦以及一些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流血冲突从未停止,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但是,以色列在这种处境中仍能迅速崛起,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国,人均产值达17500美元。不到3%的农业人口不但使农产品全国自给,还能大量出口欧洲国家。以色列的信息、通讯、电子、化工、生物技术、医疗设备、精细加工不但达到国际水平,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还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以色列军事工业相当发达,武器出口已居世界第五位。由于以色列地域狭小,只有675万人,人们称之为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也称“袖珍超级大国”。

  以色列的崛起固然有美国的扶植,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因素。探索其中的原由,也许对我们不无裨益。

  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上数次大迁徙、大流散,犹太人惨遭奴役、驱逐和杀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杀害。“逆境生人”,这些历史遭遇没有使犹太人灭绝,也没有使之屈服,相反却锤炼了犹太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世界上犹太人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国外。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尽一切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国家。凡犹太人居住地都有犹太社团,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影响驻在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其中以美国的犹太集团为最大,对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影响也最大。散居国外的富有犹太人不但回国投资,也大笔大笔地捐款给学校、研究机构和慈善事业。犹太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哺育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伟人马克思就是犹太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据统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30%以上是犹太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变荒漠为良田,变贫穷为富裕,变积弱为强盛。这种精神,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5.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如何成立的?

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建国 。以色列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
公元前12世纪开始聚居在巴勒斯坦。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统治巴勒斯坦,大部分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19世纪后期,英、美等国和犹太资产阶级鼓吹“犹太复国主义”。
1897年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表示英国“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
1922年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的提议。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流入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以色列最初指民族称谓,可查最早记载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三千多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
以色列意为“与神角力者”,来源于《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神(天使)角力并取胜,神(天使)将雅各的名字改为以色列。雅各生了十二个支派。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巴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成立。此后同阿拉伯国家先后爆发四次中东战争,实际控制面积不断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色列

以色列这个国家是如何成立的?

6. 以色列怎样形成的?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 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211年。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要基础。   犹太人曾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约在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3世纪)离开埃及迁回到迦南地(现今之巴勒斯坦),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王,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北方是由十个支派组成的以色列王国和南国犹大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圣殿付之一炬。以后重建,公元前一世纪末由希律王加以扩建,又于公元70年和135年毁于罗马人之手。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后来,在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围墙,虽然是伊斯兰圣地围墙西墙的一段,但犹太人仍然珍惜它,这段墙被视为犹太人  耶路撒冷哭墙
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此后千百年中,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以寄托其故国之思,因而名哭墙。犹太人是原指犹大支派(以色列人12支派之一)或犹大王国的人民。全体犹太人本来统称希伯来人,自进占巴勒斯坦起至举族被掳往巴比伦为止,又称以色列人。经过流亡生活,只有原属犹大王国的人仍保持民族特征,北方的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1年亡于亚述国之后四散流亡到世界各地,甚至同化于其他民族,连中国开封都可找到以色列人宗教会堂遗迹。因此,犹太人一词仅指原属犹大王国之人。    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散于全球各地,连中国的开封都有犹太教会堂的遗迹。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企图抹灭犹太人千年来与这片土地相连的痕迹。虽然如此,仍有小部分犹太人一直留在巴勒斯坦,但主要的犹太人口从以色列南部移至了北部。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治,接著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锡安主义和犹太人回归   数个世纪以来,许许多多流亡海外的犹太人一直试图返回以色列。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从数百到上千人不等。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殖民区。第一次大规模的回归浪潮则始于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为了逃避迫害,开始回流到巴勒斯坦,即古犹太国之地。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维也纳记者和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锡安主义运动的发展推动了第二次回归浪潮(1904-1914年),约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   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复国   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自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稳定增长,受到二战中的犹太人大屠杀影响,犹太人复国的理念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支持。联合国成立了“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33国赞成(包括美国和苏联),13国反对,10国弃权,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大卫·本-古理安接受了该方案,但被阿拉伯国家联盟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攻击建筑、商店、以及住宅区,紧接著犹太人组织的地下民兵部队展开还击,这些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的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7. 以色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以色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8. 以色列有着怎样的国情?

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从地理上说属于亚洲。但是由于历史和民族的原因,以色列对外的文化交流以欧洲为主。她的各个体育协会加入的是欧洲的相关体育组织。如足球,以色列足球队参加欧洲杯的比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