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2024-05-17 17:36

1.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2. 七上语文文言文的词类活用

 1. 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言文实词归纳,通假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 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5.委 古意:丢 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6.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7.引 古义:拉 今义: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通假字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 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7、而:A相委而去(然后,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3、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今义: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书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
  今义:冷水和热水的统称。《论语十二章》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诫子书》通假字非澹泊无以明志:澹,通“淡”。《诫子书》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懈怠懒惰。
  今义:速度缓慢。[6]《诫子书》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用法,活用为使……广的意思,即为增长的意思。
  《狼》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同“只”。《狼》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古今异义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 : 到某—地方2、少(少时)古义:稍微今义 : 数量小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4、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6、盖(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7、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8、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9、暴(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2. 关于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词性活用   故: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旧的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 名词作动词 实现“仁”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 形容词作动词 变低
  雨:天雨墙坏 名词作动词 下雨
  近:近塞之人 形容词作动词 靠近
  富:家富良马 形容词作动词 富有
  善:有善术者 形容词作动词 善于、擅长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 好的,优点
  智:其家甚智其子 形容词作动词 以。。为智,认为。。聪明
  3.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4. 七年级上期文言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成语归纳全部   《童趣》沈复(二)、重点字词解释1、余忆童稚时( ) 2、明察秋毫( )3、故时有物外之趣( ) 4、项为之强( )5、徐喷以烟( ) 6、作青云白鹤观( )7、果如鹤唳云端( ) 8、以丛草为林( )9、方出神( ) 10、鞭数十,驱之别院( )( ) 答案:1、我 2、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
  后来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3、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4、“强”通“僵”,僵硬5、慢慢地6、景象,景观7、鸟鸣8、把------作为 9、正 10、用鞭子打; 赶、驱逐 (三)、词类活用 鞭数十:鞭:名词作动词,译为:用鞭子打 (四)、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句式:(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
  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2)、“留蚊于素帐中” 等于“于素帐中留蚊”。
   译为: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2、省略句式:(1)、“使与台齐” 等于“使(之)与台齐”。
   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2)、“见二虫斗草间” 等于“见二虫(于)草间”斗。
   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3、被动句式:“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4、判断句式:“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5、固定句式:以丛草为林:以-----为 译为:把------当作 (五)、一词多义1、为:项为之强(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以虫蚁为兽( ) 谓为信然( )《陈涉世家》答案:因此;被;作为;是2、或:则或千或百( ) 或以为死( ) 《陈涉世家》或以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答案:有时;有人;或许3、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 公问其故( ) 温故而知新( ) 桓侯故使人问之( ) 答案:所以;原因;旧的;特意4、观:作青云白鹤观( ) 观之,兴正浓( ) 答案:景观;看5、其:常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 其如土石何( ) 答案:代词:自己;代词:藐小之物;用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6、之:驱之别院( ) 使之冲烟而飞鸣( ) 观之正浓( ) 昂首观之( ) 答案:代虾蟆;代蚊子;代二虫;代夏蚊 (六)、古今异义词1、余忆童稚时2、则或千或百 答案:1、余:古义:我;今义:剩余 2、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山市(二)、重点字词解释1、然数年恒不一见2、高插青冥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4、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5、高垣睥睨,6、连亘六七里7、居然城郭矣8、堂若者,坊若者9、城市依稀而已10、惟危楼一座11、直接霄汉12、则黯然缥缈13、或凭或立14、倏忽如拳如豆15、逾时,楼渐低16、见山上人烟市肆 答案:1、经常2、青天,天空3、不久,不一会儿4、屋檐;明白5、高墙6、连绵不断7、城市8、厅堂;街巷9、隐隐约约10、高11、云霄和天河12、隐隐约约,若有若无13、靠着14、突然15、过了一会16、店铺 (三)、通假字1、一切乌有: 同 译为: 2、裁如星点: 同 译为: 答案:1、“乌”同“无” 没有2、“裁”同“才” 仅仅 (五)、一词多义1、若:中有楼若者( )若为佣耕( ) 若听茶声然( )2、顾:相顾惊疑( )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元方入门而不顾( )3、一:惟危楼一座( )或凭或立,不一状(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4、然:尘气莽莽然( ) 然数年恒不一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答案:1、好像;你;好像2、看;难道;回头看3、数词,一;统一;全,都4、------的样子;可是;这样 (六)、文言句式1、叛断句式: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译为: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2、省略句式: (1)、“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等于“(他们)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译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2)、“始悟为山市” 等于“始悟(这景象)为山市”。
   译为: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3)、“与同人饮楼上” 等于“与同人饮(于)楼上”。 译为:(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 (七)、词类活用1、窗扉皆洞开 洞:名词作状语 译为:像洞一样2、逾时,楼渐低 低:形容词作动词 译主:降低 (八)、古今异义词1、高垣睥睨 睥睨:古义: 今义:2、惟危楼一座 危:古义: 今义:3、或凭或立 或: 古义: 今义:答案:1、睥睨:古:指城墙上呈凸凹形的矮墙;今:斜着眼看,形容高傲的样子2、危:古:高,高耸;今:危险3、或:古:有的;今:连词,或者 《论语》十则(二)、重点字词解释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 )( )( )4、传不习乎(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8、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择其善者而从之( )10、士不可以不弘毅(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其恕乎( )( ) 答案:1、时常地复习2、生气、发怒3、人称代词,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4、老师传授的知识5、真诚,诚实6、旧的;可以把7、迷惑,这里指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8、这9、优点10、刚强,勇毅11、凋谢12、大概,也许;指儒家的推。
  5. 七年级上语文古文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有哪些   通假字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6、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词类活用 1、鞭数十 “鞭”名作动“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做状语“按时、时常” 3、楼渐低 “低”形容词做动词“降低” 4、友人惭 “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5、近塞上之人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6、家富良马 “富”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
  6. 积累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   人教版
  1.敌
  (1)攻击。如: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如:盖以诱敌。(《狼》)
  2.否
  (1)同“不”,没有。如:尊君在否?(《陈太丘与友期》)
  (2)恶、坏。如:陟罚臧否。(《出师表》)
  3.故
  (1)旧的、原来的。如: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如: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3)原因、缘故。如: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如: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4.顾
  (1)回头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2)难道。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5.尽
  (1)没有了。如:担中肉尽。(《狼》)
  (2)全部取得。如:利尽南海。(《隆中对》)
  (3)尽量、尽可能。如:进尽忠言。(《出师表》)
  6.前
  (1)前面。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面。如:狼不敢前。(《狼》)
  7.去
  (1)走开、离去。如:一狼径去。(《狼》)
  (2)距离。如:我以日始岀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8.数
  (1)读shu(三声),计算。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2)读shu(四声),表多次。如:又数刀毙之。(《狼》)
  (3)读shuo(四声),屡次。如: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9.已
  (1)停止。如: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2)完了、完毕。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算了、罢了。如: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
  (4)已经。如:骨已尽矣。(《狼》)
  10.意
  (1)心情。如:意少舒。(《口技》)
  (2)神情、态度。如:意暇甚。(《狼》)
  (3)情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4)企图、想要。如: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11.缀
  (1)点缀。如:缀以珠玉。(《买椟还珠》)
  (2)连接、紧跟。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全手打,若觉得我的回答不错的话,请采纳我,谢谢(°∀°)
   

3.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1.亮躬耕陇亩
“躬”名词作状语
2.亲贤臣,远小人
“亲”、“远”形容词用如动词
3.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用如名词
4.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用如动词
5.此皆良实
“良实”形容词用如名词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

4. 积累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

人教版
1.敌
(1)攻击。如: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如:盖以诱敌。(《狼》)
2.否
(1)同“不”,没有。如:尊君在否?(《陈太丘与友期》)
(2)恶、坏。如:陟罚臧否。(《出师表》)
3.故
(1)旧的、原来的。如: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特意。如: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3)原因、缘故。如: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4)所以、因此。如: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4.顾
(1)回头看。如:顾野有麦场。(《狼》)
(2)难道。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5.尽
(1)没有了。如:担中肉尽。(《狼》)
(2)全部取得。如:利尽南海。(《隆中对》)
(3)尽量、尽可能。如:进尽忠言。(《出师表》)
6.前
(1)前面。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面。如:狼不敢前。(《狼》)
7.去
(1)走开、离去。如:一狼径去。(《狼》)
(2)距离。如:我以日始岀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8.数
(1)读shu(三声),计算。如: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2)读shu(四声),表多次。如:又数刀毙之。(《狼》)
(3)读shuo(四声),屡次。如: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9.已
(1)停止。如: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
(2)完了、完毕。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3)算了、罢了。如:且壮士不死即已。(《陈涉世家》)
(4)已经。如:骨已尽矣。(《狼》)
10.意
(1)心情。如:意少舒。(《口技》)
(2)神情、态度。如:意暇甚。(《狼》)
(3)情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4)企图、想要。如: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狼》)
11.缀
(1)点缀。如:缀以珠玉。(《买椟还珠》)
(2)连接、紧跟。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全手打,若觉得我的回答不错的话,请采纳我,谢谢(°∀°)

5.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活用字

 1. 人教版7年级上册语文言文实词归纳,通假字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古今异义1:儿女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 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 今义:文章的意思4.去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5.委 古意:丢 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6.顾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7.引 古义:拉 今义:领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通假字1、尊君在不 “不”通“否” 读fou(二声)表示否定。
  相当于“吗?”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3、寒雪日内集,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世说新语》一词多义1、则:A.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就是) B.学而不思则罔(就)2、信: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3、日:A.谢太傅寒雪日内急(日子)B.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太阳)4、是:A.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是,判断词)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词)5、时:A.元方时年七岁(当时)B.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6、乃:A.去后乃至(才)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7、而:A相委而去(然后,就)《论语十二章》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悦”的古字,愉悦,高兴。2、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3、学而不思则罔:“罔”通“惘”,迷惑。[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文《论语十二章》古今异义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的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日,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虚数 今义:数词,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今义:忠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书信,相信。
  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
  今义:冷水和热水的统称。《论语十二章》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诫子书》通假字非澹泊无以明志:澹,通“淡”。《诫子书》古今异义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安静,精力集中。
  今义是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浮。
  今义:危险,不安全。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懈怠懒惰。
  今义:速度缓慢。[6]《诫子书》词类活用非学无以广才:广,使动用法,活用为使……广的意思,即为增长的意思。
  《狼》通假字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同“只”。《狼》词类活用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古今异义1、去 (一狼径去)古义:离开今义 : 到某—地方2、少(少时)古义:稍微今义 : 数量小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4、耳(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6、盖(盖以诱敌)古义:原来是今义:遮蔽、覆盖7、弛(弛担持刀)古义:卸下今义:放松、松弛8、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柴草今义:工资9、暴(屠暴起)古义:突然今义:强大。
  2. 语文苏教版七下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   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僵硬 《童趣》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高兴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你 《〈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聪明 《〈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显现 《西江月》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牵,引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才能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粘贴 《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呢 《孙权劝学》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智慧 《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座位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邀请 《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 “诎”(qū) 通“屈” 弯曲 《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横放 《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挑选 《核舟记》 22、选贤与能 “与”(jǔ) 通“举” 选拔《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 “矜”(guāng)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5、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中断 《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鸟叫声 《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返回 《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喂养 《马说》 29、才美不外见 “见”(xiàn) 通“现” 显现 《马说》30、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才能 《马说》31、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吗 《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pī) 通“披” 穿《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都 《岳阳楼记》35、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嘱咐 《岳阳楼记》36、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xiū) 同“馐” 佳肴 《行路难》37、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 通“谪” 强迫守边 《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首发 《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已经 《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穿 《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 “错”(cuò) 通“措” 放 《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 “仓”(chāng) 通“苍” 青色《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伸张 《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 “简”(jiǎn) 通“拣” 挑选 《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 “阙”(qūe) 通“缺” 缺点 《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高兴 《公输》4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抵御 《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抵挡 《公输》51、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理屈 《公输》52、亲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背叛《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增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 “衡”(héng) 通“横” 梗塞,不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5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辅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5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躲避 《鱼我所欲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辨别 《鱼我所欲也》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dé) 通“德” 感激 《鱼我所欲也》5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以前 《鱼我所欲也》60、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普遍,遍及 《曹刿论战》6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返回 《愚公移山》62、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聪明 《愚公移山》6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没有 《愚公移山》64、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放置 《愚公移山》 展开。
  3.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   1、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 )反归取之(反:)略无阙处(阙: )土人谓之“傍不肯”(傍: )人皆伏其精练(伏: )2、古今异义至之市,而忘操之(操: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及: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指示代词,这儿,今是判断动词)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沿溯阻绝(沿: 溯: )虽乘奔御风(奔: )不以疾也(疾: )方为秋田之害(方: )岁以大穰(岁: )但逐层布板讫(但: )匠师如其言(如: )3、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奔: )不以疾也(疾: )每至晴初霜旦(霜: )匠师如其言(如: )。
  4. 将七年级所有的文言文归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   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 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 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 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 “帖”(tiē) 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ò) 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词类活用 七年级(上) 1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七年级(下) 5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 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 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 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一词多义(这个是全初中的)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
  5. 关于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词性活用   故: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旧的知识
  新: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知识
  仁:仁以为己任 名词作动词 实现“仁”
  低:逾时,楼渐低,不见其顶。 形容词作动词 变低
  雨:天雨墙坏 名词作动词 下雨
  近:近塞之人 形容词作动词 靠近
  富:家富良马 形容词作动词 富有
  善:有善术者 形容词作动词 善于、擅长 
  择其善者而从之 形容词作名词 好的,优点
  智:其家甚智其子 形容词作动词 以。。为智,认为。。聪明
  6.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测试姓名   1、《夸父逐日》选自《 史记》,是一篇神话故事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字》,是一篇民间传说.2、《木兰诗》是 (南北朝) (叙事诗).它与《孔雀东南飞 》合称古代叙事诗的“双璧”.3、《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这部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4、《伤仲永》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5、《口技》节选自《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这部书是 清代 张潮编选的 .作者林嗣环 ,字铁崖 ,清 代人.6、《狼》选自 集《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字留仙 ,世称“聊斋先生”,清代 家.二、字词整理(10分) 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 通 贴,粘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通 攀,牵,引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 耶,语气词满坐寂然 坐 通 座,座位 止有剩骨 止 通 只,只有不好意思!尽力了,后面的都不太会~。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活用字

6. 七年级文言文而的用法

七年级文言文而的用法
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所有而的用法.【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文言文中“而”“之”的用法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
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而(1)第二人称代词,(2)一般作定语某所,而母立于兹。(2)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3)连词并列关系,一般不译。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2)、若夫……岩穴暝(承接、轻读)(3)、朝而往,暮而归(修饰、轻读)(4)、溪深而鱼肥(并列、轻读)(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转折、重读)一、“之”作代词用“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之”作动词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
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文言文中“而”“之”的用法卡卡卡卡卡卡卡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下面是“而”用法总结!而(1)第二人称代词,(2)一般作定语某所,而母立于兹.(2)副词,译为“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3)连词并列关系,一般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因果关系,译为“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⑧表比喻,译为“如同”.军惊而坏都舍.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2)、若夫……岩穴暝(承接、轻读)(3)、朝而往,暮而归(修饰、轻读)(4)、溪深而鱼肥(并列、轻读)(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转折、重读)一、“之”作代词用“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二、“之”作动词用请看下面的例子: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三、“之”作助词用“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
4.文言文中而的各种用法详细的.【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以==========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5.初中语文“而”的用法并列:而燕国见陵之耻,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表并列可并列一个句子或词。
翻译为:“和”连接的两个成分没有主次之分,位置可以颠倒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一般是由表及内,有着主次之分,位置不能颠倒。可翻译为“且”承接:强调时间动作的先后。
同“递进的用法”与递进不同的是强调的是逻辑顺序,递进强调关系。例句暂时未想到。
假设:言而无信表示一种假设关系。翻译时,应在句首带上“如果,假使。
”
修饰:走而观之表示一种动作的先后,一般是一个动作(动词)之后接着一个动作连接:这个我不太懂。老师从没讲过。
应该同“并列”转折:青取之于而青于蓝表示一种转折关系。可理解为“但”“而”本身就是虚词,只需理解,可以不用直译。
纯手打,望采纳。
6.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而”的用法、意义、例句、出处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7.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词类活用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经纶世务者(古义为为“筹划,治理”,今常指“政治规划”。)3、一词多义绝 天下独绝 (形容词,绝妙。)猿则百叫无(动词,停止。)上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上边,上面)百 一百许里(数词,十的十倍)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4、词类活用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任意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往西漂流)急湍甚箭(副词用作动词,快)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奔跑的马)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向高处伸展。邈,争着向远处伸展)《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 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2、一词多义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晏如也(名词,……的样子)得 家贫不能常得(动词,得到)忘怀得失(名词,得到的(东西))3、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旧友,故友)《马说》1、通假字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其真无马邪(通“耶”,吗)食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2、古今异义词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为“有时”,今常作连词,表选择关系)执策而临之(古义为“马鞭子”,今常指“政策、决策”等)3、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顿,餐)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虽有千里之能(名词,才能,能力)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4、词类活用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帮作动词,用鞭子打)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尽,竭尽)《送东阳马生序》1、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能“披”,披着)2、古今异义词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为“问”,今常指“敲”等)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为“热水”,今常指“汁水”等)略无慕艳意(古义为“欣羡”,今常指“鲜艳,艳丽”等) 日再食(古义为“两次”,今常指“又,再次”等)3、一词多义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动词,担心)无冻馁之患矣(名词,忧患)故 故余虽愚(连词,所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非天质之悲(名词,资质)至 色愈恭,礼愈至(形容词,周到)至舍(动词)4、词类活用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用作代词,此,这)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腰挂)《小石潭记》1、古今异义词全石以为底(古义为“以之为,以全石作为”,今义指“认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为“约,大约”,今常作能愿动词,可以) 崔氏二小生(古义为“年轻人”,今常作戏曲用语)2、一词多义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隶而从者(动词,跟从,跟随)见 下见小潭(动词,显现,呈现)明灭可见(动词,看见)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明灭可见(副词,可以)差 参差披拂(形容词,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近岸(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潭中鱼可百许头(动词用作副词,约,大约)日光下澈(形容词用作动词,照射)斗折蛇行(两个词均为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凄神寒骨(两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凄凉;使……寒冷)《岳阳楼记》1、通假字百废具兴(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嘱托)2、古今异义词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古义为“做州郡的太守”,今常指“守卫、守护”等) 越明年(古义为“到”,今义为“超过”)越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常指“今年的下一年”)则有去国怀乡(去,古义为“离开”,今常指“到,往”。国,古义为“国都,京城”,今常指“国家”)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为“日光”,今常指“风景、景色”等)沙鸥翔集(古义为“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常指“聚集、集中”等)微斯人(古义为“无,没有”,今常指“微小、略微”等)3、一词多义则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相当于动词,是,就是)然则北通巫峡(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极 北极潇湘(动词,尽,到达)此乐何极(动词,穷尽)一 在洞庭一湖(无实义,起强调作用)一碧万顷(数词,一片)而或长烟一空(副词,全)4、词类活用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太守)用做动词,做州郡的长官,即做太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用做名词,景象)《醉翁亭记》1、古今异义词山间之四时也(古义为“季节”,今常指“时间,时刻”等)]2、一词多义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动词,靠近。)临溪而渔(动词,来到。)谓 太守自谓也(动词,称谓,起别号)太守谓谁(判断动词,为,是)3、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名词用做状语,在山上,顺着山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野芳发而幽香(形容词用做名词,香花。)伛偻提携(伛偻,形容词用做名词,代指老人。提携,动词用做名词,小孩。)《满井游记》1、通假字 恶能无纪(通“记”,记载)2、古今异义词局促一室之内(古义为“拘束”,动词;今常指“拘谨不自然”等)夫不能以游堕事(古义为“坏,耽误”,今常指“落、掉、往坏里变”等)恶能无记(古义为“哪里、怎么”,念( ),今常指“凶恶( )、厌恶( )”3、一词多义始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前一个作副词,才。后一个作副词,尝,曾。 余之游将自此始(动词,开始)乍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副词,初,开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副词,突然)4、词类活用麦田浅鬣寸许(名词用做状语,像兽颈上的长毛一样。)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都是名词用做动词,泉,用泉水煮。茗,煮茶。 ,端着酒杯。蹇,骑驴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词类活用

8. 七年级文言文而的用法

 1.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中所有而的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文言文中“而”“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
  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
  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
  3.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文言文中“而”“之”的用法卡卡卡卡卡卡卡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 2 ) 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⑧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转折、重读)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
  4. 文言文中而的各种用法 详细的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5. 初中语文“而”的用法   并列:而燕国见陵之耻,而秦武阳奉地图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表并列可并列一个句子或词。
  翻译为:“和”连接的两个成分没有主次之分,位置可以颠倒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示递进关系一般是由表及内,有着主次之分,位置不能颠倒。可翻译为“且”承接:强调时间动作的先后。
  同“递进的用法”与递进不同的是强调的是逻辑顺序,递进强调关系。例句暂时未想到。
  假设:言而无信表示一种假设关系。翻译时,应在句首带上“如果,假使。
  ”
  修饰:走而观之表示一种动作的先后,一般是一个动作(动词)之后接着一个动作连接:这个我不太懂。老师从没讲过。
  应该同“并列”转折:青取之于而青于蓝表示一种转折关系。可理解为“但”“而”本身就是虚词,只需理解,可以不用直译。
  纯手打,望采纳。
  6.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而”的用法、意义、例句、出处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