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2024-05-08 02:07

1. 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比较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业发展情况: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总体而言,北京的金融业体量最大,因为国有资本集中;

上海其次,代表外资资本;

深圳后发优势明显,代表民间资本。

各有特色,各领风骚。当然,规模只是一方面,金融实力的比拼还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商业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人才集聚效应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根据一家国际权威机构编制的国际金融中心指数,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五个维度:商业环境、金融业务发展,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城市声誉、其他一般性因素等。

按照这些标准遴选出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如下:



国内城市按照上述标准,上海排名在深圳和北京之前,北京可能会觉得很不爽,就因为我雾霾大、我是政治中心,就欺负我嘛,相信看了下面的数据你也会为北京鸣不平。当然,更多的还是从金融业务规模来讲。

金融行业规模

从金融资产总额、金融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金融业税前利润等来看,北京都大幅领先上海及深圳,虽然其GDP落后上海2300亿元。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1.金融资产总规模上,北京是上海的8.76倍,是深圳的13.74倍,这一点相信大家去北京的金融街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了,都是航母级的国有金融机构,工农中建总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等;

2.金融业税前利润深圳后来居上,与上海齐平,且增速虽大幅落后北京,却高于上海近7%;北京的税前利润是上海及深圳的8.5倍;

3.金融业生产总值北京小幅领先上海,深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追赶;

4.北京的GDP相比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依赖较大。



银行业实力比拼

决定金融实力的绝大部分因素是银行业。北京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为主,而上海虽只有交通银行一家大型国有银行,但拥有22家外资银行金融机构,缩小了与北京的资产总额差距。深圳的银行业相比北京上海较弱,从北京的银行法人机构是深圳近3倍就能看出。



北京银行业人均拥有资产1.46亿元,而北京及上海人均拥有资产约0.8亿元。

按照北京银行业金融机构4000亿元假设(实际远远不止4000亿元,还未计算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等其他银行业机构),则北京的人均产值359万元、上海288万元、深圳585万元;

利润率即使按照10%计算,实际上2014年是非常好的年头,远远不止10%,这样计算人均收入:北京36万、上海29万、深圳59万,中位数也是41万元。

终于能够理解为什么深圳莲花山公园的相亲墙上面秀优越的好多都是银行员工了。

不信,有图有真相~



证券业实力比拼

北京上海深圳三城拥有法人证券机构数量相当,但管理的资产规模北京却比上海及深圳少一倍,这也不难理解,北京有四家国有大行、巨型国有资本,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股票承销发行、财务顾问等并没有那么重视,反倒是深圳后来居上,资管规模及增速都领先。注意,这是2014年的数据,2015年增速估计不会这么高了,因为这一轮牛市(哦,不,应该说上一轮了)正好是从2014年7月开始的。

但北京的证券业在支持实体经济上,遥遥领先上海及深圳,国内非金融机构通过股市筹集的资金额北京最高,是上海及深圳的4.76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海和深圳有全中国最大的两家“赌场”(嘘嘘,小点声)。



另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对比一下: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上海上交所(战略新兴板):

上交所各类有价证券总成交金额128.15万亿元,增长48.1%,其中,股票成交金额37.72万亿元,增长63.8%。定位为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战略新兴板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深交所(创业板):

2014年末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定位为中小型企业,较上交所要求略低,创业板门槛也比战略新兴板要低。

北京新三板:

截至2014年12月末,挂牌公司达1572家,累计挂牌企业362家,投资者总数达48675户,是2013年年末总数的7.3倍。定位面向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与上交所及深交所基因不同,类注册制,属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

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2. 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除了上海和深圳

中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分
1、北京0.820
2、上海0.753
3、深圳0.512
4、广州0.333
5、杭州0.307
6、南京0.297
7、成都0.293
8、苏州0.285
9、重庆0.269
10、天津0.257

3. 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除了上海和深圳

中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分
1、北京0.820
2、上海0.753
3、深圳0.512
4、广州0.333
5、杭州0.307
6、南京0.297
7、成都0.293
8、苏州0.285
9、重庆0.269
10、天津0.257

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除了上海和深圳

4. 做金融去哪个城市最好

 香港: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5位
香港与伦敦、纽约三分全球,是世界级别的三座金融中心。

香港具有完善的法律体系,金融及经济监督机制,国币调控体系都位居世界顶尖水平,无论是商业银行、投行还是证券公司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这些无不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金融人才进军相关打拼。

  上海:位居全球金融城市第十六位
尽管上海在金融产业绩效、机构实力和生态环节方面略逊于北京,但其金融市场规模仍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因此在中和实力面前也是国内城市得分最高的那一个。

上面目前有超过35万金融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5%。仍缺乏大量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

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级金融人才是指在专业金融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也包括FRM、CFA等高含金量金融证书持证人才。

  深圳: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22位
深圳本来受自身先天规模和体量较小影响,是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中实力相对最弱的中心。但这次在国际上的排名却超过了北京,体现它不断追赶的上升势头。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已经发展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这也同时提高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深圳作为国内一线中心城市,是很好的金融人成长地。

  北京: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26位
随着“新三板”这一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落户北京,北京在金融市场规模分项上的短板已开始显现竞争力。

为吸引金融人才,首都推出了16项政策,在就业、生活、福利等方面提供大量便捷和保障。

这些都让北京成为金融人选择发展城市时,最先列入考虑名单的对象。

  青岛: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46位
自2011年到2016年,青岛的金融机构由161家增至230家,金融法人机构由12家增至26家。金融业增加值从319亿元提升至668.8亿元。青岛已经成为国内冉冉升起的一颗金融新星。

  大连:位居全球金融城市排行第48位
大连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东北三省金融中心,不仅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除了综合实力在榜上名列前五十的这些城市外,国内仍不乏传统金融城市,适合金融人长期发展定居。

5. 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1.常人的理由:

①钱,钱,钱

综合来说,金融业的待遇平均薪资和成长性,都是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 无须羞涩,爱钱乃人之本性,只有在生活条件更好的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更多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而金融业因奖金丰厚的特点,若却肯艰苦奋斗,财务自由不是梦。 然则若做金融单纯看钱,是否能走得远,是个疑问。

②高大上的成就感

接触的人层次高。金融业,即使初出茅庐,接触的也是各企业高管层级,社会地位较高;金融业内从业人员无论从学历,平均素质等方面也相交其他行业要求更高,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自然会有较强满足感。 做的业务在外人来看显得高大上。

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上市、并购重组,二级市场投资,开口闭口各种专业词汇,今天成立十亿的基金,明天和XX企业商谈业务合作。尤其在公众场合,感觉倍儿有面子。

③较为简单的氛围

一般不管民企外企国企,相对来说都有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其实也没待过,从书中和电视剧中了解)。但是从金融机构角度来说,虽然也免不了一下职场的弊病,但总体来说人员较少,结构也较为简单。

总体遵循利润为王,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在如何完成业绩指标之上,打交道最多的也就是部门内部的几个人。作为粗线条的男生来说,我就比较喜欢金融机构相对简单的氛围和环境。

2.我的理由

我非圣人,上述的很多理由同样适用于我,另外再补充几点。

①我想成为一个既有专业,又有意思的人

牛顿算得出来天体物理,确算不出股票的规律;金融业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领域。行业内部纷繁复杂,各子行业截然不同,各种专业知识日新月异,产品创新层出不穷,我觉得只要在这个行业,永远有着学不完的东西。如果自己不每天进步,就可能被淘汰。

然则,在金融业的这种相对没有那么刻板的工作环境,我也以相对自由的态度做一个有趣的人,给身边的人带来乐趣。

②就是喜欢这种感觉,如此简单

当然,工作中和各种有意思的交易对手、合作伙伴打交道,攻克难题,赢得客户尊敬等,让我非常快乐。

另外,和众多非常给力的人一起弄金融小伙伴,经常面临着许多迷茫的小朋友,甚至不限厌烦的牺牲工作的时间为其解答问题。

没有任何想要得到任何回报的感觉,但是就是觉得自己所学所知派上用场,真的很开心,很快乐。

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6. 在中国哪个城市金融业最发达?

中国最发达的城市__上海市,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之一

7. 金融行业好不好

金融界里有很多外人看不到的误区,去金融行业混,能出头的是万里挑一,里面考验和关卡不计其数。作为一名金融业的资深人士,可以明白的告诉你金融圈分四个层级。

金融行业好不好

8. 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问题一:为什么选择金融学专业??  金融在职研究生 
  ,这里面有一个个人价值取向最优的问题存在。所谓个人价值取向最优,其实就是一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向最优化发展。有人或许会反驳我的观点,说我们的理想是什么什么,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任何理想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背景下实现的,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专业化分工的任务,也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实现或接近实现你的理想和目标你不可能逃避得掉职业生涯的规划问题。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不论是国内也好国外也罢,界定一个人扮演何种社会角色最主要的一个社会评价指标就是其所受到的专业化教育的程度。可以说,选择一个专业,就是在选择职业生涯取向。当然,也有很多跨行跨专业成功的例子存在,但那更多的是在一定行业交叉背景下的特殊产物。这个社会在向专业化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各个专门行业的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仍然是未来职业分工的主流趋势。 
  俗语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你的理想和兴趣真的在金融这个行业,而你此前所受的教育与这个行业有一定的距离或者相近,那么,可以选择在职考研;如果你本科所学是金融学专业 
  ,而你想在这个行业有更高的发展空间,那么,可以选择考研。 
  我不是唯学历论,更不是唯高学历论。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招聘那些本科毕业而踏实肯干的孩子们。然而,我不是人力资源经理,我没有这个选择的权力。 
  现在的金融职场上,学历热仍然是一个主流,好一点的金融机构,对于人员招聘的要求,几乎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等等。这种表面的浮华,更多地集中在京沪穗深这些经济发达、金融从业机会较多的地区。学历和专业,成了HR们遴选人才的主要指标。笔者毕业那年,曾经参加过招商银行的招聘会,刚刚递过简历,就被扔了回来,我们不需要本科生!当时是 *** 颇大,现在想想,其实在我现在服务的投资银行也是在重复着这样的老路子。没有办法啊,人实在太多了,多到来不及详细地考察其到底有何才学,为了简化工作程序,减少工作量,只有拿学历卡人了毕竟,在中国,研究生还没多到上街扫地的地步,而学历的高低,仍然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体系、发展空间。 
  对于金融学专业方向、院校选择方面,一定要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而这其中,我认为又有三个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就近原则、专业化原则、发展预期原则。就近原则,即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所要工作生活的地区或附近,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专业化原则,即你所报考的院校,在传统上要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最好是财经类专业院校,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人际遍及你未来可能就业的领域,在专业化方面有独到之处,在金融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发展预期原则,对于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定位,是你选择专业方向首先应当考虑的。从目前金融业内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专业化、业务多样化。金融混业是个大趋势, 
  说到这儿,考研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个人以为,一种工具而已。矗个让你进入一个行业(或一个行业的高端部分),体验另一种人生的敲门砖,一个用来登高的阶梯,一个实现你个人价值取向的准备阶段。当然,这一切开始于你对一个行业的信心,对于一个行业未来发展的看好。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联系着整个资本链条的循环往复,其地位至关重要。也许,这便是很多朋友看好金融专业的一个原因。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 
  金融学专业毕业通常有这样几种趋势: 
  一、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问题二:应聘时,老板问面试者,你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你可以以坚定的态度去告诉老板,因为我始终相信,自己如果能够在金融行业里服务,将会更加能够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而且自己对金融行业的未来也充满信心和期待。 
  
   问题三:为什么选择进入金融业  哈哈,想赚钱,就得了解经济形势,呵呵,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是喜欢。 
  
   问题四:我要做金融行业的20个理由  投资者,都会有一个关于资本(以及货币等)、金融市场的基本看法,无论他承不承认,就好像牛顿虽然没有怎么谈论过关于时空的看法,但物理学家还是帮他梳理出了他的绝对时空观。我就从我现在的这种看法讲起,但名可名,非常名,我能说出来,那么必然和我心中所想有一定差别了。 
  财富是有灵性的。他们会选择自己的主人。所以有的人暴富,但很快会穷。财富会毫不留情的抛弃他们认为不值得效劳的主人,并以惊人的速度投奔到真正可以驱使他们贡献价值的主人身边。 
  正因为如此,我对投资的重要事项排列中,第一位列为对投资的控制力,许多人以为自己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投资,自己名下的所有财富都供自己驱使,但实质上,这些财富可能正在准备哗变,寻找新的主人。而这些人的钱袋,不过是帮别人暂时寄存一下属于别人的东西而已。因此,我对待财富,就如同对待自己的部下,指挥听从我号令的资本去投资,会做到当进则进,当止则止,时机不成熟则据守以休整部队,时机成熟则如决千仞之水。作为部下,不能纯粹把他们作为机器看待。使他们去布局国家行业公司均无懈可击的领域,那么就譬如天地人具备。前,在战略布局上理之以投资之道;后,在投资纪律上严明守纪,这样,前有道,后有法,中间有天地人,兵法五事则已具备(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以此布局资本,则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无它,胜已败者也。 
  因为钱是会选择自己的主人的,一个人能指挥多少资本,取决于他的境界、格局、能力等等,与其把注意力放在钱上面,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从投资者的角度,选择金融业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原因: 
  第三层、财富来源的特点。各行各业都可以作为财富的来源,那么选择金融业,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 
  一、如果将社会财富的创造归于五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科技,可以发现劳动、管理、科技的流动性极差,并且劳动和管理有一大缺点:需要要素所有者必须同时作为要素使用者,也就是说,要素的所有者必须贡献自己的时间才可以让自己的要素创造价值。而科技虽然不具备这一缺点(科技的所有者可以通过专利权进而获得收益,而自己并不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但技术达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灵感、精力去做到的。土地相比这三个要素有很大优势,但仍有两个劣势:1、土地对于产出的贡献仅仅是提供运作空间,并不怎么影响效率;2、对于草根阶层来说,在一切开始之初并没有足够的钱去投资土地。因此,资本就显示了它较其它四要素的优势:1、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分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得资本使用者可以使用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去思考分析更多的事情(优于劳动、管理);2、并不需要你有超人的智商、全A的成绩单(优于科技);3、对投资项目成败的重要性,使得其在利润分配中可以尽可能获得更多的份额(优于土地) 
  二、相较于其它要素,资本流动性最强,可以极为自由进出各个行业,因此可以更为方便的在合适的时机进入一个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并在合适时候退出。而对于有股票交易所的地方,投资者可以从一国几乎所有行业中选择自己愿意投资的公司。在进出、选择余地上,资本的优势是其他要素无法比拟的。 
  三、复利。 
  第二层、对社会影响最大的行业 
  我希望能做一点事情,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消泯误会,增进理解。我认为一切纷争、争斗、战争,都是源于过分执着于自己的利益,而不肯互相的理解。我认为经济是从属于社会的,而经济学人也应该为社会的美好而做出自己的贡献。想要增强社会成员间的彼此理解与信任,我选择金融业,原因有三: 
  一、金融业可以通过调节资本进而节制各个行业的发展,而社会的资本原本就是稀缺的,应该更多的去支持那些真正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行......>> 
  
   问题五:选择金融系的原因  三百字我打不了,给你个大概参考,个人意见呵呵 
  1、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金融等作为第三产业对经济有很大促进作用 
  2、国外金融的发展要快于我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阀就能给自己将来提供好的研究或发展空间 
  3、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会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加上自己努力,相信自己在本专业会有成绩 
  4、自己对经济、金融的爱好。看法。观点等等都可以 
  
   问题六:我为什么选择金融行业  哈哈,想赚钱,就得了解经济形势,呵呵,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是喜欢。 
  
   问题七:为什么说分业经营是中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  金融的分业或混业,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金融分业制度能够产生的原因,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究竟是采用分业制度还是混业制度,只是一种特定经济情况下的利弊权衡,这种权衡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我们现在所执行的分业制度,应该说是与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些现实条件分不开的。  (一)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分业经营制度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分业制度的出发点和优势所在,中国证券市场仅仅发展了十年时间,市场始终处于不成熟状态,而二级市场几年来动辄百分之几百的年换手率和年振幅,显示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整体风险较大,因此,防范风险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经验表明,金融风险往往有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迅速传染的倾向,从切断金融风险传播链条的角度出发,分业经营所设置的金融防火墙仍是迄今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  (二)法律环境滞后  与金融业同时起步的中国金融法治建设一样处于不成熟期,虽然以《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建成,但它们共同具有的粗线条的特点要求一系列的配套法规加以落实,而目前的这些配套法规在完备性和立法质量上还亟待提高。在立法滞后的同时,中国的司法效率低下已是不争事实,司法效率低下直接制约中国金融业所处的整体法律环境。  法制环境是风险控制最重要的制度保证,美国之所以能够在60多年后重拾混业经营的政策,与其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在金融立法领域几十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美两国在金融法律环境上的差距,正是两种金融业模式选择的重要原因。  (三)监管能力不足  中国的金融监管采用分别监管制,银行、保险、证券各有其监管机关,如果实现混业制度,中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将受到考验。各监管机构间权利和职责的划分、监管任务的协调、监管信息的共享等问题都难有一个妥善的保证。因此,从监管效率的角度出发,也需要给监管机构一个适应混业经营制度的时间。而且,即便是在实行综合监管制度的英国、日本和韩国,其综合监管机构的运作效果也有待实践的检验。  (四)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脆弱。  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混业经营同样要求各金融业务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金融机构不但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一套保证不同业务独立运作的机构、人员、管理和监督制度。我国的金融机构或刚刚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或刚刚实现创业初期的规模扩张,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还不完善,加之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国内金融企业的内控机制整体上处于弱势状态,这直接制约了混业经营制度的实施。  (五)专业化分工  虽然混业经营最终也能通过市场选择完成金融业的分工,但分业制度在专业化方面的功效无疑更直接,这一点对需要从无到有发展证券市场的中国尤为重要。如果由银行兼营证券业务,银行出于安全、成本等的考虑,有坚持既有业务的倾向,同时业务多元化必然导致资源分散,使得银行在证券业务上的投入可能不如专业证券公司那样多,这对发展后起的证券市场无疑具有消极影响。分业经营使得国内的金融机构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专注于某一项业务的发展,对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专业化提升大有裨益。 
  
   问题八:为什么要选择金融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面对最敏锐的挑战,可以激励你。 
  
   问题九:我为什么要从事金融行业  虽然身处财经院校,各个专业都会学一些经济方面的课程,但大多是皮毛而已。 仔细思考这一问题,我得出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极大兴趣。课堂上学习过《证券市场与分析》,与同学们也一同投进了股市,加之在一份证券周刊实习过,可以说也有过一些实际经验。然而面临的困难是如大多散户一样缺乏自己的判断,对于股市里的各种小道消息听风就是雨。这是一种盲目的感觉,我希望日后从事金融行业,能够系统地进行学习,让自己明白复杂的资本经济背后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金融行业是一个行业前景非常好的行业。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内资本市场必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高速发展。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都是人们翘首以盼的,我希望能够进入金融行业亲自经历这些历史机遇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 第三,给自己一个梦想。对于快毕业也还没找到工作的人,再说这些梦想,也许会遭到无情的鄙视。不过,理想是一种动力,理想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此时,我感觉自己选择走向这个实习岗位,颇似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如果你没看过,强烈推荐!)当中的一些情形。如果能有从事金融行业的机会,我必然能够保证像电影中主人公一样的精神来面对。现在我有这么一个梦想。 
  
   问题十:你选择金融专业的理由?  我是学金融专业的,我当初选择金融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会与其打交道,而且了解金融相关知识,是每个人所必须的。 从就业来看,金融高级人才是稀缺的,而且是个关系国家命脉的行业,特别在美国的西方国家,许多政要都是金融或经济等专业走出来的,领导人可以不是精于金融,但不能不懂金融。 所以,金融在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选择金融,我感到骄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