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甘肃冒赈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4-05-16 14:32

1. 清朝时期的甘肃冒赈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地区发生了清朝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贪污案,该案涉及面广,原是和来历不明的总督、道、州、省、县各级涉案金额空前,除甘肃一地外,蔓延至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省,震惊了连乾隆,称之为 从来无奇不贪之事。

这个案子,因为是案中有案,案中有案,而且越闹越大,最后成了关系到国家的大事,原来是一个小线索的案子,乾隆四十六年夏天,天气炎热,一个服装店老板张杜仲九在烈日下敲开了县衙门的门,说他要报案;原因是前几天有一个老顾客要置办一件衣服,承受者心事重重,茶也没喝就走了。那位经验丰富的张杜仲起了疑心,在整理衣服时,发现里面不可思议地潜藏着一根60金条,这让张杜仲着实吃了一惊,要知道,他这个老顾客后台收费不高,但目前原本是王廷赞的甘肃人,同时又是重金捐献的标致马厩,皇帝下令调查此事,王廷赞和他的前老板,原甘肃省政务使王树德王,都在调查文件中。

张度中就反思了一下,他决定通知九门提督下预算,让朝廷来处理,预算中,我们发了财的那个汉军手下是塌方的孙女,妻子是贪污的豪绅,皇帝和豪绅在这个时候是按照这个安排的。调查甘肃省官员贪污的60根金条,王廷赞把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甘肃省长,自然是久旱逢甘霖,英廉立即发出了通缉令调走了金条,到处设卡,并驰援,告诉此事是乾隆皇帝的避暑胜地。

面对乾隆的质问,王廷瓒只说,这些金条是他在甘肃兑换的,他准备拿到京城去换成白银,作为军需储备。当时,清廷急需军事装备,王廷瓒以自己的名义捐出了4万两白银。这一巧妙的举动使心思缜密的乾隆皇帝怀疑这个有廉洁甘苏之称的人。

清朝时期的甘肃冒赈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 乾隆时期的甘肃监粮冒赈案是怎么回事?

乾隆46年,甘肃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对少数民族的压迫统治,率领着撒拉族人、回族人发动反清起义。在接连攻克了几个县城后,兵抵兰州城下。乾隆得报后,紧急抽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协助平叛,并派心腹大臣和珅督战前线。
不过,和珅除了善于聚敛钱财,讨乾隆欢心外,其军事才能实在太过平庸。数万清军依然抵挡不住苏四十三的进攻,战事一败再败。
乾隆只好将他召回汇报军情,和珅将战败原因归结于天气。他向乾隆汇报说,官军之所以剿匪无力,是因为甘肃数日都是连绵大雨。乾隆一听就来气,怒斥和珅:“甘肃地方官员连年上报干旱,哪来数日不歇的大雨,分明是你为自己的无能寻找借口。”
没办法,乾隆只好再派阿桂入甘肃督战,结果阿桂同样上奏“雨势连绵滂霈,且至数日之久”。

(和珅剧照)
至此,聪明的乾隆才联想到,历任甘肃官员之所以谎报旱情,很有可能是为了贪污赈灾粮食。
于是,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甘肃冒赈案”渐渐浮出了水面。
实际上,这起案件早在乾隆三十九年就已经发案了。当时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赴任刚半年,就向乾隆奏报:“收捐1.9万名,得豆麦82万余石。”乾隆深表怀疑,责问陕甘总督勒尔谨“四不可解”: 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阁阎,听其自为流转?
勒尔谨辩称,这些捐监者中绝大多数是外省人,而甘肃又是商贾汇集之地,很多粮商就在此地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商人,商人们又转手将粮食捐给朝廷。乾隆找不到破绽,只好就不了了之。
王亶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之子,曾考中举人,后又捐监得了一个知县。此人能力平庸,但善于逢迎巴结。曾在乾隆38年,趁着乾隆出巡天津之机,向他进献宝物,遭到了乾隆的当场拒绝。不过第二年,王亶望靠着贿赂朝中重臣,调任甘肃布政使,全面负责捐监收粮工作。
到任甘肃后,王亶望说动了勒尔谨,让他以甘肃地瘠民贫为由,在全省推行“捐粮为监”,以筹措赈灾物资,这就是所谓的捐监。

(清朝官员剧照)
本来,清廷实行捐监,是想给有志于仕途的学子开通一条捐纳的路径,只要捐纳了朝廷规定数额的粮食,学子们就可以得到监生的称号,就有资格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读,还可以参加乡试并进入仕途。
大约到了乾隆31年,有的地方官员就擅自用银两替代了粮食,这为官员的贪腐创造了条件,反而对储备救灾粮食毫无益处,朝廷为此明令禁止了这种做法。
王亶望本就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贪赃枉法之人。他一到甘肃,就打起了捐监粮的主意。在勒尔谨的支持下,王亶望串通朝廷要员,一起上奏朝廷,请求允许用银两替代捐粮,蒙骗乾隆准奏。
其后,王亶望又将蒋全迪调任兰州府知府,两人随即沆瀣一气,将捐监粮用银两替代,规定以55两白银换一个监生名额,另收手续费4两,杂费1两,合计60两白银。这些捐监银两,后来大部分进入了两人的腰包。同时,王亶望还常年谎报旱灾,编造各县灾情,将贪污的银子谎称全部用于赈灾了。
王亶望还利用贪污的银两,在朝中大肆活动,拉拢腐蚀重臣,一起在乾隆面前为其美言。乾隆在不明实情下,还将他升任为浙江巡抚。

(乾隆剧照)
当王廷赞任职甘肃布政使后,发现了这其中存在的贪腐行为,不过他不但没有据实举报,反而进一步简化了捐监的繁杂手续,让官员们贪污起来更加方便。
几年时间里,甘肃的一众官员共贪污赃银一千多万两,几乎牵涉到甘肃的全部大小官员。主犯王亶望、蒋全迪、王廷赞、勒尔谨等人被处死,朝廷在查抄王亶望府邸时,查出其家产折合白银300万两,以及一些名贵的字画古董等。
贪污2万两白银以上的官员近60人,全部被乾隆诛杀。其余官员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梃杖,也有人不堪压力,畏罪自杀了。整个案件共查出涉案者200多人,震惊朝野,也让乾隆勃然大怒。
“甘肃监粮冒赈案”其实只是乾隆朝后期官员贪腐的冰山一角,远不能反映出当时贪腐成风的官场黑暗全貌。但从此案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清朝政治实际上已经腐朽不堪,病入膏肓了。

3. 乾隆时期的甘肃监粮冒赈案是怎么回事?

乾隆46年,甘肃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对少数民族的压迫统治,率领着撒拉族人、回族人发动反清起义。在接连攻克了几个县城后,兵抵兰州城下。乾隆得报后,紧急抽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协助平叛,并派心腹大臣和珅督战前线。不过,和珅除了善于聚敛钱财,讨乾隆欢心外,其军事才能实在太过平庸。数万清军依然抵挡不住苏四十三的进攻,战事一败再败。
乾隆只好将他召回汇报军情,和珅将战败原因归结于天气。他向乾隆汇报说,官军之所以剿匪无力,是因为甘肃数日都是连绵大雨。乾隆一听就来气,怒斥和珅:“甘肃地方官员连年上报干旱,哪来数日不歇的大雨,分明是你为自己的无能寻找借口。”没办法,乾隆只好再派阿桂入甘肃督战,结果阿桂同样上奏“雨势连绵滂霈,且至数日之久”。

至此,聪明的乾隆才联想到,历任甘肃官员之所以谎报旱情,很有可能是为了贪污赈灾粮食。于是,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甘肃冒赈案”渐渐浮出了水面。实际上,这起案件早在乾隆三十九年就已经发案了。当时的甘肃布政使王亶望赴任刚半年,就向乾隆奏报:“收捐1.9万名,得豆麦82万余石。”乾隆深表怀疑,责问陕甘总督勒尔谨“四不可解”: 甘肃民多艰窘,安得有近2万人捐监?
民食尚且不敷,又安得这么多粮食捐监?捐监粮多达82万,经久必陈腐,又将安用?即使每年借给民间,何不留于阁阎,听其自为流转?勒尔谨辩称,这些捐监者中绝大多数是外省人,而甘肃又是商贾汇集之地,很多粮商就在此地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商人,商人们又转手将粮食捐给朝廷。乾隆找不到破绽,只好就不了了之。
王亶望是原江苏巡抚王师之子,曾考中举人,后又捐监得了一个知县。此人能力平庸,但善于逢迎巴结。曾在乾隆38年,趁着乾隆出巡天津之机,向他进献宝物,遭到了乾隆的当场拒绝。不过第二年,王亶望靠着贿赂朝中重臣,调任甘肃布政使,全面负责捐监收粮工作。到任甘肃后,王亶望说动了勒尔谨,让他以甘肃地瘠民贫为由,在全省推行“捐粮为监”,以筹措赈灾物资,这就是所谓的捐监。

本来,清廷实行捐监,是想给有志于仕途的学子开通一条捐纳的路径,只要捐纳了朝廷规定数额的粮食,学子们就可以得到监生的称号,就有资格进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就读,还可以参加乡试并进入仕途。大约到了乾隆31年,有的地方官员就擅自用银两替代了粮食,这为官员的贪腐创造了条件,反而对储备救灾粮食毫无益处,朝廷为此明令禁止了这种做法。
王亶望本就是一个善于阿谀奉承、贪赃枉法之人。他一到甘肃,就打起了捐监粮的主意。在勒尔谨的支持下,王亶望串通朝廷要员,一起上奏朝廷,请求允许用银两替代捐粮,蒙骗乾隆准奏。其后,王亶望又将蒋全迪调任兰州府知府,两人随即沆瀣一气,将捐监粮用银两替代,规定以55两白银换一个监生名额,另收手续费4两,杂费1两,合计60两白银。
这些捐监银两,后来大部分进入了两人的腰包。同时,王亶望还常年谎报旱灾,编造各县灾情,将贪污的银子谎称全部用于赈灾了。王亶望还利用贪污的银两,在朝中大肆活动,拉拢腐蚀重臣,一起在乾隆面前为其美言。乾隆在不明实情下,还将他升任为浙江巡抚。

当王廷赞任职甘肃布政使后,发现了这其中存在的贪腐行为,不过他不但没有据实举报,反而进一步简化了捐监的繁杂手续,让官员们贪污起来更加方便。几年时间里,甘肃的一众官员共贪污赃银一千多万两,几乎牵涉到甘肃的全部大小官员。主犯王亶望、蒋全迪、王廷赞、勒尔谨等人被处死,朝廷在查抄王亶望府邸时,查出其家产折合白银300万两,以及一些名贵的字画古董等。
贪污2万两白银以上的官员近60人,全部被乾隆诛杀。其余官员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梃杖,也有人不堪压力,畏罪自杀了。整个案件共查出涉案者200多人,震惊朝野,也让乾隆勃然大怒。“甘肃监粮冒赈案”其实只是乾隆朝后期官员贪腐的冰山一角,远不能反映出当时贪腐成风的官场黑暗全貌。但从此案中,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清朝政治实际上已经腐朽不堪,病入膏肓了。(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乾隆时期的甘肃监粮冒赈案是怎么回事?

4. 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甘肃冒赈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清朝爆发了一件入关后最大的贪污案,该案件前后共涉及总督、布政使以及州、府、县各级官吏,侵吞白银一千两以下者102人,一千两至一两万以下者30人,一万两至两万两以下者11人,两万两至十万两以下者20人,十万两以上者10人,甘肃全省官吏几乎都有染指。经审理后被判斩立决的官员有28名之多,还有51名官员被判斩监候、秋后问斩,另有46人被发配边疆服役,追缴赃款281余万两。这就是被后人称为“清朝第一大贪污案”的甘肃冒赈案。
  案件的发生是从买学历开始的。国子监可以算是当时学子们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最高学府,进入了国子监之后,基本就有了直接做官的机会。清朝时期允许通过捐粮来买进入国子监的名额,称为捐监,所以这一途也被当作富裕伤民子弟入仕的捷径。甘肃地瘠民贫,自然条件很差,经常有灾害发生,捐监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朝廷调拨救济粮的压力,但因为容易滋生贪腐,一度曾被叫停。

  王亶望担任甘肃布政使后,买通户部法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等人,极力促成捐监旧例的恢复。王亶望表面上是专心办理收捐监粮的事宜,暗地里却是和总督勒尔谨狼狈为奸,让监生将应捐的粮米全都换成白银,以便自己可以中饱私囊。他还调蒋全迪为兰州知府,专门处理捐监之事。为了瞒天过海不被发现,他们谎报灾情,上下勾结各地官员,制定了一套相当细致的实施细则,开销掉那些子虚乌有的捐监粮。就这样,官员们得到了实惠与好处,朝廷也以为赈了灾,最苦的是那些灾民,什么都没有得到。

  甘肃上下官员因为巨额利益都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报,这种贪污的方式一直持续了七年都没有被发现。王亶望还因为收捐监有实效,升职调任浙江巡抚。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本是个亲政爱民之人,但是也没经住利益的诱惑,重蹈了王亶望的覆辙。直到苏四十三起义的爆发,奏折中提到甘肃阴雨连绵,用兵延滞,平叛大军的前进受到了阻拦,乾隆心中开始开始警觉,察觉到此前甘肃连年报旱灾有诈,捐监存在问题。

  乾隆对甘浙两地捐监案展开调查,命阿桂和李侍尧负责甘肃,陈辉祖清查浙江,严令重惩。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案件终于水落石出,乾隆下令王亶望立即正法,勒尔谨自尽,王廷赞绞监候,其他官员也得到了处理,甘肃省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涉案。然而在,这起贪污大案还没有结束,在抄查王亶望家产时,也发生了贪污事件,陈辉祖等人出现了偷换玉器字画等情况,后有查明陈辉祖亏空银钱多达130余万,也被下旨令其自尽。
  至此,十年前开始的甘肃冒赈案才彻底宣告结束。贪污数量之大、延续时间之长、牵涉官员之多、惩处罪犯之严,都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5. 甘肃捐监冒赈案中案是怎么回事?

乾隆后期贪污腐败的很多,可暴露的大案并不多,惊动天子的更少。但甘肃捐监冒赈案是肆无忌惮地欺骗乾隆皇帝,其名目又是说老天爷不下雨天旱大灾而集体贪赃枉法,谓之惊天大案也不为过。此案主犯贪赃的财物,又被办案大吏大胆侵占,形成惊天的案中案。
甘肃捐监冒赈案还是因乾隆四十四年(1779)甘肃爆发的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人民起义而暴露的。苏四十三领导的伊斯兰新教徒为反对旧教徒门宦地主的残酷压榨剥削,击败了清陕甘总督所率的地方武装,并将兰州团团围住。清最高统治者乾隆不得不派大学士率京师劲旅前往镇压。四五月间至甘肃境内的和珅、阿桂报告军情时屡说遇到大雨,乾隆皇帝感到很奇怪,因为甘肃年年报告因旱成灾而年年赈济灾民,赈灾的粮米是捐监所得。他毕竟是天子,敏感地发现其中一定有问题,命大学士阿桂查办此事。
甘肃地处西北,土瘠民贫。雍正时曾将粮赋全免,又允许甘肃开捐纳豆麦,给输纳绅士国子监生资格,称为“捐监”。所捐豆麦以济军需或民困。乾隆即位后,准噶尔战乱缓解,“捐监”之制随之取消。
乾隆三十九年(1774),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请求重开捐监,以豆麦充实仓储备用。这个增加国家收入的好主意,得到批准。乾隆帝又特派王亶望经办。王亶望与陕甘总督勒尔谨勾结,将原由各州、县经办捐监移至首府由自己办理,将捐监豆麦改成折色银两。甘肃捐监粮实行半年,王亶望报称收捐一万九千人,得豆麦八十二万石。乾隆帝当时就怀疑民贫地瘠的甘肃,哪来这么多人捐这么多粮食,半年即得八十二万石,年久粮食陈红,怎么办?每年借给民间流转还不如让粮食在民间自然流转,即以“四不可解”诘问总督勒尔谨。勒尔谨得到分肥,说出种种原因欺骗皇帝。王亶望将所收捐监银自己多贪,自总督至州、县官均给分肥。又称原仓储不够用,有二十六处州县申请建仓,户部批准用银十六万一千八百余两,这些钱又被贪污。甘肃这批贪官又谎称旱灾民饥无食,用捐监粮赈济各地,还需用脚价银四万两雇募夫役运粮,虚构的赈济粮款和脚价银,都被他们贪污分掉,年年如此,成为清朝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体贪污案。
乾隆四十四年,王亶望调任浙江巡抚,一次便捐白银五十万两助修海塘工程,而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也一次拿出四万两白银充军饷。乾隆帝嘉奖之余,对担任甘肃藩司的人如此有钱更加怀疑。
现在,和珅、阿桂去甘肃平定苏四十三领导的武装起义,途中又先后奏报甘肃下雨情形,与甘肃省官员“向来具以被旱须赈为言,几乎年年如此”发生很大矛盾,乾隆帝感到被骗。正巧甘肃布政使王廷赞至热河觐见,乾隆帝即命在热河的大学士九卿审问他。王廷赞谎称捐监改征银两,五十五万两为额,“因捐生多在省城,改归首府收捐,仍将银两发给各州县买补还仓”。乾隆帝认为王廷赞不老实,甘肃粮价贵,五十五万两是不够用的,告诉他“伊之生死,在实供与否”,令阿桂等将实情上报,结果查出王亶望与蒋全迪首倡捐监得银,又冒称甘肃旱灾需赈粮数,“上下勾通一气,甚至将被灾分数酌定轻重,令州县分报开销,上侵国帑,下屯民膏”,预定灾情,打着赈灾名目集体贪污白银达数百万两。
对于这一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乾隆帝极为震怒,当即下令将勒尔谨、王廷赞、王亶望等所有涉及官员一概革职交审。清朝法律规定,贪污一千两银即处死。但此案贪污一千两银以上官员多人,乾隆帝不得不提出新的量刑标准:二万两以上俱拟问斩决,竟达二十人,他抱怨府州县官不揭发,似乎忘记前不久他宽大发落揭发出的大贪官李侍尧了。实际上,乾隆皇帝本人为满足享乐欲望,贪财好货,大开贡献之门,以及权臣肆无忌惮地以权纳贿,才是惊天大案发生的主要原因。皇帝纳贡,一开始是地方大吏献些地方土宜,后来变为古玩字画,金玉珍宝;进贡时间一开始只是皇太后、皇帝逢五、逢十的万寿节,以后扩大到一年四季所有节日和外出巡幸。大吏为贡献,当然要从下属敛取,下官当然榨取商民了。
乾隆帝处理甘肃捐监冒赈灾案未毕,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派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查抄王亶望家财,可当乾隆四十七(1882)年七月有关官员将查抄财物解送内府时,却发现财物与抄家底簿核对严重不符!因为王亶望非一般小臣,一年前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时曾进贡大批珍宝。其中有玉瓶、玉山子等珍宝,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碍于进九回三的成例,不得不割爱发还,但心里一直惦记着。满以为这回抄家,自己喜爱的玉瓶、玉山子等珍宝可归己有,可一核对珍宝不翼而飞,黄金四千七百四十八两换成白银,“抽换挪掩情弊”想不到却发生了。盛怒之下,乾隆皇帝又专派阿桂、福长安等重臣至浙江调查此案。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利令智昏,未曾将抄家底簿修改,见财眼红地将财物大肆“抽换”,很快露出马脚!陈辉祖锒铛入狱,金银财宝家产全部没收。一开始,陈辉祖百般抵赖,不肯认罪。但乾隆皇帝心中有数,下令将经手此抄家事宜的有关官员都革职逮捕,严厉追审,很快得知了抽换实情,陈辉祖只好交待认罪。乾隆帝一看,珍宝等物追回,原想暂留陈辉祖一条性命,后来听说嘉兴抗交漕粮,遂令贪而且不关心地方吏治的陈辉祖自尽,结束了案中之案。

甘肃捐监冒赈案中案是怎么回事?

6. 乾隆年间的甘肃冒赈案是怎样的?为何数十名官员人头落地?

乾隆年间的甘肃冒赈案是一场特大贪污案件,这个案件牵涉了上百人。最后有数十名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而人头落地。第一,乾隆君王意外查出惊天贪污大案。本来是因为甘肃发生了暴乱,所以乾隆君王让阿桂带领军队去平定叛乱,但是到了甘肃以后,却因为大雨的缘故,军事行动被耽搁,这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乾隆君王知道了以后却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因为在这之前甘肃每年都会有关于干旱灾情的汇报,要求朝廷赈济灾民,既然如此,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雨水多,于是乾隆君王就派人进行了调查,没想到因此牵连出了一个惊天大案。第二,甘肃地处偏僻,经常会有天灾,所以朝廷为了方便赈灾,设立了“捐监”制度。“捐监”制度,就是说官府出名额,只要能捐粮食,就可以做官,但是后来官员为了一己私利,更改了规矩,捐粮食变成了捐钱。说来也是,钱更利于官员们中饱私囊,如果是捐粮食的话,他们还得再把粮食换成银子,比较麻烦。官员向朝廷谎报灾情,得到赈灾物资,而那些捐钱的人捐来的钱就直接进入了官员的口袋里,正所谓官官相护,这种事情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上下打点,见者有份儿,就这样牵连到了很多人。第三,通过捐钱得到官位的人15万之多,由此可见他们收捐的金额有多高。根据记载,那个时候甘肃的总人口这1200多万,而捐监的人就有15万多,这么高的比例,竟然一直都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由此可见这个贪污链肯定是很大的,后来经过调查,7年的时间里,一共有27万多捐监,而捐监的金额达到了上千万两,牵连的官员有100多人,后来因为牵连实在太多了,乾隆君王下令,贪污一千两以上的全部处决,就这样这场甘肃冒赈案一共处决了60名官员。

7. 让乾隆大怒的甘肃冒赈案,严重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捐监是一项古有体制,为想转入从政的富豪获取路子。只要捐出明定金额的钱财和粮食,就可取得国子监为监生的名额,考完试就可做官了。这个制度有缺点也有优点。其好处是为清廷库存物资,既可用作灾区,也可用作战时库存。但由于各地规范有所不同,甄选出的官员大多品质不高,因此通常只是暂时性的,长期的话处于时断时续。到了乾隆的中晚期,包含甘肃在内的大部分省区都暂停了对捐监的管理。乾隆看见报告时左右为难。虽然监生捐献的好处很多,但弊病难以去除。正在思考的时候,新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于敏中上了一份折子,表示需要这个名额来为朝廷增加收入。乾隆对俞于敏中的建议非常重视,认为他的奏折很有见解,就让甘肃开了监生这个收钱的路子。然而,为了安全性确保,减少不正之风的爆发,一位名声清廉的高官的儿子,乾隆信任得过的王亶望被派去全权负责此事。  
           
   经过这次报告,才明白甘肃多年风调雨顺,没有爆发大的自然灾害。但是在王大人在甘肃任职期间,陆续发生了一系列贪腐案子、假冒赈济案子和私自建设粮仓案子。将近7年用于甘肃的捐生所得款多于1500万两,其中将近1000万两被高官吞没。乾隆愤怒冲冲地说:“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接着乾隆开始了对于这批官员的清洗,几个带头欺骗朝廷的官员基本上都被砍头,不是主谋的纷纷遭到了流放,甘肃的官场被清洗的干干净净,让人唏嘘不已!

让乾隆大怒的甘肃冒赈案,严重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8. 为什么说甘肃冒赈案是清朝的一个缩影

乾隆执政的中前期,励精图治,将清朝推向了巅峰,但到了晚年逐渐昏聩,他个人沉迷享乐,政务也开始松弛,上行下效,整个朝堂风气急转直下。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发生了一桩惊天大案——甘肃冒赈案。此案件,既是个案、窝案,也是普遍现象,更是当时社会面貌的一个缩影。

乾隆三十九年,甘肃省的有司衙门,给乾隆发了一份报告,反映甘肃这些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生活有困难,因此请示老板,在当地发动捐款赈灾运动,准备给那些捐款大户,每人奖励一个“监生”名额,本质上是做文凭批发生意。
清朝的皇帝对赈灾的事,向来比较重视,乾隆也不例外,因此就批准了甘肃的请示,但是,乾隆没想到,他批的这个条子,到了地方竟然变成贪污的通行证。

当时,甘肃有个叫王亶望的布政使。此人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吃驴肉丝和活驴肉,看见驴肉就像老鼠看见大米。他是通过捐纳走上仕途,也就是花钱向朝廷买官。从政之后,他的花花肠子特别多,也特别会钻营,因此,升官的速度也比较快。通过捐“监生”救灾的事,就由他负责。但王亶望办事的目的,可并不是为了灾民,而是要以此收回买官的成本,甚至取得暴利。
乾隆批准后,王亶望马上撸起袖子开干。他规定,监生文凭五十两银子一张。这价格比现在的自考成本低的多,而且手续方便,连走过场的考试也没有,因此,买文凭的人趋之若鹜,很快就筹集一大笔银子。钱到手后,王亶望并没有用来买粮食赈灾,而是和同僚一体分肥。仅仅三年时间,就收到捐监银两六百多万两。王亶望自己留下一半,剩下的见者有份。

当然,这群人并不仅仅将银子收入囊中就完事。按照清朝的财政规则,各项支出收入都要有帐可查。因此,王亶望要求下面的人,每年都要白纸黑字上报灾情,甚至还给下面下达了灾情指标,然后,将其整理成一本精致的假账上报给户部。即便乾隆看到,也没起疑心。但后来这事又是怎么败露的呢?
王亶望这个人精明过头,他是一石二鸟,假借赈灾之事,不仅捞钱,还以此为包装,作为升官的法宝。他仿佛看透乾隆的心理,不停地给朝廷上折子,说自己救了多少灾民,下面的人如何歌颂皇帝云云。乾隆看到这样的吹捧,难免心花怒放。1777年,因王亶望办事“有功”,乾隆将其调往浙江,升任巡抚。从西北边陲到繁华省份,王亶望也兴高采烈,准备大干一场,将来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