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2024-05-16 19:44

1. 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亚马逊目前的利润也比阿里高,这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估值模式也不同两家企业本质都是电商,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是电商的鼻祖,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属于“后辈”,他们的业务的广度也已经早就不止电商领域了,但是本质还是电商。模式不同亚马逊是直营模式,京东的路子就是用的亚马逊的模式,也一直在资本市场对标亚马逊。亚马逊也有有开放平台,物流除了自建的也有第三方物流。而阿里巴巴是严格做平台的思维,物流也是和第三方合作,即便后来做了菜鸟物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不拿地,不建仓储,更多的是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优化,达到物流效率的提升。阿里巴巴除了核心的电商业务,又孵化出了金融业务——蚂蚁金服、物流业务——菜鸟物流、云计算业务——阿里云,但是这些业务都是伴生性业务,就是说都是伴随阿里巴巴电商业务而诞生的,电商是皮,其他业务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阿里巴巴的核心本质仍然是电商。

亚马逊的核心也是电商,当然现在云计算发展非常迅速,是未来最具想象力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点,2018年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66.8亿美金,营业利润21亿美金;而亚马逊三季度所有业务的营业利润是37亿美金,可见云计算贡献的利润已经占据了亚马逊的60%。市值亚马逊市值8000亿美金,阿里巴巴市值4000亿美金,是亚马逊的一半,但是阿里巴巴还有三块业务并未上市,蚂蚁金服估值1500亿美金,阿里云估值700亿美金(华尔街分析师给的估值),菜鸟估值200亿美金,阿里巴巴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2400亿美金,阿里巴巴上市及未上市资产估值总计6400亿美金,和亚马逊的差距为1600亿美金。

当然两者的差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加减计算,估值本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个方法提供了一个感官上的感性认识,阿里巴巴和亚马逊有差距,这个差距还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弥补。一家企业的极限是行业的极限,一个行业的极限就是一个国家的极限,这个是我的逻辑,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另一家企业能够不断的逼近亚马逊的话,阿里巴巴是这个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两者非常相似,以电商为核心,但是模式又有差异,都在云计算领域取得很大的成绩,这是两者对未来趋势的把握和竞争,对趋势把握的趋同,未来的两者的竞争会发生在国际市场。

财务数据的差异财务数据时间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亚马逊营收1600亿美金,增长36%,净利润70亿美金,增长483%;阿里巴巴营收2279亿人民币,增长54%,净利润325亿人民币。所以,亚马逊以前是利润比较少,但是现在利润显现出来了,已经超过阿里巴巴。以上数据我采用的是自然年度的财务数据,而阿里巴巴在2018年9月30日已经是2019年的第二个季度了,这个是不同的会计方法带来的差异,这里我们用自然年度做比较。营收的增长,阿里巴巴快于亚马逊,但是利润的增长,阿里已经被亚马逊超过了。主做股权设计/激励、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

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2. 阿里巴巴在市面价值没有超过亚马逊,但为什么利润高于他?

严格来说,虽然两者都属于电子商务公司,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以基本经营模式为例,亚马逊上面的商店主要是自营的,有点像中国的京东。主体仍然是自主经营的,其自身的物流系统和平台趋于私有化。阿里巴巴属于一家纯粹的平台公司,内部的商家与阿里巴巴没有直接的业务关系。阿里巴巴只收取商店费和推广费。这笔钱相对来说是纯粹的。由于早期阿里巴巴对上面开店的人条件要求的比较宽,几乎每个人都去了淘宝。现在许多人因为市场竞争而退出,这符合市场适者生存的法则。

亚马逊的市值几乎是阿里巴巴的两倍。除了电子商务平台,亚马逊还运营着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平台。虽然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平台在国内市场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但它离亚马逊还很远。亚马逊最近几年才开始盈利,并不是不具备盈利能力。主要原因是亚马逊更加注重研发。去年投入的研发成本超过200亿美元,高于华为的研发成本。所以才有今天的厚积薄发,才成就了万亿的市值,科技公司技术才是第一推动力。

阿里巴巴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包括云操作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的测试。为了保持繁荣,企业必须不断巩固其基本的技术能力。在那些日子里,他坚定不移地做阿里云。现在,那几年的投资与今天相差太远了。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投资,我们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前期的大量投资似乎会受到影响,而后期会获得更多。华为公司每年按营业额的10%以上的比例投资研发。这笔钱主要用于研发,而不是作为股票红利。因此,华为公司今天在5G和芯片领域取得的突破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在,亚马逊在世界上比阿里巴巴好一点。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扩张方面仍然糟糕得多。此外,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技术厚度上仍有所不同。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阿里巴巴在盈利能力方面更灵活、更方便。

3. 阿里巴巴在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为什么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亚马逊是直销模式。它建立自己的仓库,发货,然后在在线平台上出售。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的阿里巴巴也从亚马逊那里学到了东西,并且能够考虑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几年也逐渐改变了业务,这不仅仅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

近年来,阿里巴巴已开始大力开展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测试yunOS操作系统和其他操作系统。企业希望维持其寿命,而只是巩固其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当亚马逊的市值高于阿里巴巴时,亚马逊将亏损,而阿里巴巴则可获利,因为亚马逊的未来布局或未来计划是长期的。在某些策略上仍然存在重大差异。

对于亚马逊而言,除了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化的管理之外,基本上没有商户的名称收费和剥削。因此,亚马逊的盈利能力根本无法与阿里巴巴竞争。

实际上,这两家公司将它们的市值和利润放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家公司的市值与他的利润没有直接关系,更不用说高市值的公司的利润一定会大。 亚马逊的核心也是电子商务。当然,云计算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是未来收入和利润增长最具想象力的点。 2018年第三季度,云计算业务收入为66.8亿美元,运营利润为21亿美元。该季度所有业务的营业利润为37亿美元。可以看出,云计算贡献的利润已占亚马逊的60%,但最近几年云计算的市场没有发展起来,所以亚马逊的利润比阿里巴巴低。

阿里巴巴在市值没有超过亚马逊,为什么利润反而比亚马逊高很多

4. 阿里巴巴为什么能比亚马逊发展得快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都想拓展国际市场——前者瞄准了美国,后者则想走出美国。我们估计,亚马逊占(电子产品和日用商品)全球市场的份额将从目前的2%逐渐增长到3%左右。同期,阿里巴巴的国际零售收入则将增长6倍以上,从目前的20亿人民币攀升至120亿人民币。
  阿里巴巴掌握着近80%的中国电商市场,而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只接近30%。亚马逊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而且它资本密集型的商业模式也注定其在其他地区的利润会更低。尽管在印度等地区,亚马逊没有那么资本密集,但在其他的国际市场,它还是复制了其在美国国内的零售模式。亚马逊的净利润率不到1%,而阿里巴巴的净利润率超过40%(根据最新的年度财报)。
  此外,中国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青睐,阿里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巴西、美国等国家的用户人数不断增长。中国商品强大的价格优势吸引着全世界的消费者。虽然两家企业都希望扩张到其他地区,但阿里巴巴既在本土市场上占据着大量市场份额,又能在国际市场上越战越勇,显然在发展潜力上更有优势。

5. 阿里巴巴股价比亚马逊低,为什么市值高于亚马逊

1、因为市场中普遍对阿里巴巴看涨的比亚马逊的多,原因是相对于亚马逊来说,阿里巴巴的“利润率”高、增长非常快速、中国在线购物的用户数量要高于美国,并且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可挖掘空间依然很大。所以,投资者将阿里巴巴的市值估算为2150亿美元,超过亚马逊和eBay,甚至基本上已经达到二者的市值总和。
2、亚马逊公司(Amazon,简称亚马逊;NASDAQ:AMZN),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是网络上最早开始经营电子商务的公司之一,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一开始只经营网络的书籍销售业务,现在则扩及了范围相当广的其他产品,已成为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在公司名下,也包括了AlexaInternet、a9、lab126、和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nternet Movie Database,IMDB)等子公司。
3、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由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

阿里巴巴股价比亚马逊低,为什么市值高于亚马逊

6. 阿里和亚马逊差距越来越大原因

阿里和亚马逊股价差异,成熟市场和全球化导致的不同!
  
 最近有个热门 财经 新闻,这7年来,阿里股价升幅不到一倍,但是亚马逊却涨了十多倍。这体现了巨大的差异。
     
 
  
     
 造成这个差异,我认为主要在三大方面:
  
 第一是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差异,这种最要命。由于亚马逊先入为主,很多用户已经形成了浏览习惯,全球主要用户都是用亚马逊,而阿里基本上只有在中国流行,中国也只有全球的1/5人口,而亚马逊还有欧美日等更强劲的消费市场,因此市场的广度难以比拟。
  
 阿里在海外的推广,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弱小的情况,需要非常努力做好的阶段。
  
 第二,业务模式的差异。阿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自己搞定,通过支付宝进行担保。物流也是商家自己搞的。而亚马逊则是相当于类似J东模式,产品可靠度要更被消费者认可。特别到国外,信用非常关键。
  
 由于阿里上的商家很多野蛮成长,导致很多问题,到海外水土不服,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诚信管理能力。亚马逊对刷单和刷好评管理严厉多了。阿里这方面是死穴,也基本上是国内业界通病。
  
 实际上,国内刷单刷好评,返现给好评等是违法行为,却成了潜规则。如果出海没有把这个毛病根治,那后续肯定难以搞起来。
  
 当然美国人对中国概念股打压,影响中国概念股表现,也是很关键原因。
  
 造成阿里等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和业务开始放缓的原因都基本上是一个,就是中国的运营商太给力,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太好;于是催生了领先全球的的移动商务,全世界的大国就没有一个能像中国网络这么好的。因为中国网络好,又是智能机大国,很快成年人基本上人手一个智能手机,中国市场逐步变成一个成熟市场,用户快挖光了。所以经常看到新闻提到阿里、腾讯用户到顶新闻,毕竟中国人口就这么多。而全世界移动互联网发展则参差不齐,这给亚马逊留足发展后劲。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敢于投入搞海外,特别先发展中国家,搞农村包围城市。因为中国电商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的货源充足,卖家管理方便,可以提供比较靠谱的物美价廉产品,再带上快递出海,一条龙就活了。
  
 出海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年华为也是熬很多年才突破欧美日市场,最先突破是发展中国家。电商完全也可以这么干下去。
  
 国内各种互联网用户挖完,其实也有好处,就是倒逼这些互联网巨头义无反顾的投入到海外去,毕竟tiktok也有成功的先例,其他企业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7. 亚马逊如何从低利润变成高利润公司的

亲亲您好亚马逊这样从低利润变成高利润公司的,云计算救了亚马逊。 亚马逊如果单看电商市值可能还不如阿里一半,但它的云计算价值就达到了一个阿里。这一点从它2014到2016股价走势里就能看得出来亚马逊店铺的盈利模式,总体就是赚取利润 其他的增加利润的方式,无非就是降低推广成本 提高利润,第二点 从产品成本着手 如果是拿货的 销量稳定后 可以去下订单 降低每款产品的成本 提高利润。第三 物流这块 只能从头程着手 FBA价格我们动不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摘要】
亚马逊如何从低利润变成高利润公司的【提问】
亲亲您好亚马逊这样从低利润变成高利润公司的,云计算救了亚马逊。 亚马逊如果单看电商市值可能还不如阿里一半,但它的云计算价值就达到了一个阿里。这一点从它2014到2016股价走势里就能看得出来亚马逊店铺的盈利模式,总体就是赚取利润 其他的增加利润的方式,无非就是降低推广成本 提高利润,第二点 从产品成本着手 如果是拿货的 销量稳定后 可以去下订单 降低每款产品的成本 提高利润。第三 物流这块 只能从头程着手 FBA价格我们动不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

亚马逊如何从低利润变成高利润公司的

8. 阿里,亚马逊财报对比,中国电商市场谁前景更好

第二个红利是劳动力红利。这里我想说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本低,而且效率更高。这些人不仅成本便宜,工作还认真卖力,出工又出活。说到人口红利,中国拥有的不仅仅是廉价,而是素质高,工作动力强。这导致整个中国物流的效率高,能将货物及时投递到家家户户。海外却完全不是如此。

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就高很多,传统快递公司UPS和FEDEX都是有工会的,员工不仅懒,没几年还要求加工资。物流成本就非常高。不仅仅是美国,前一段时间去日本旅游,发现日本的电商一点都不发达。也和日本的劳动力成本过高有关。

第三个红利是大都市化生活方式。电商最重要的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便捷性。都市化的生活方式,让物流投递的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推动电商的发展。中国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全球最多,城镇化其实带来的是更强的都市化。越来越多人向大城市集中。二三线城市流入一线城市,四五线城市人口流入二线城市。

人口的集中化大幅便捷了物流的效率。相反,美国城市居住比较分散,有些时候开车20分钟只能送一家人,导致中西部区域的电商渗透率一直起不来。

第四个红利是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

这里又牵扯到两个因素,一个年轻人口的数量,另一个是流量成本。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更符合年轻人的潮流。而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阶段,正好在人口红利末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度就会更高。相反,美国大量的老人比较OldSchool,别说移动互联网,连新的电子产品都不用。另一个是上网流量的价格红利。为什么中国移动互联网长尾用户那么多?因为上网价格更便宜,实用门槛就很低。如果是美国动不动80到100美元的包月通信计划,将把许多人屏蔽在外。

最后的思考,阿里的市值必然超越亚马逊。

目前阿里市值4700亿美元,亚马逊市值不到5500亿美元。当然阿里市值里面还没有包含蚂蚁金服,支付宝。但就光以电商的维度看,阿里是一台更强劲的印钞机。况且阿里现在对于渠道的垄断力越来越强。在零售这个行业,渠道就是一切。今天,中国越来越多的商场早就开始了转型,向娱乐,体验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