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宁德时代的钠电池会是王炸?

2024-04-27 19:27

1. 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宁德时代的钠电池会是王炸?

 7月29日,宁德时代终于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而后,股价暴涨,并在7月30日市值升至 1983.8 亿美元,距离 2000 亿美元之差临门一脚,位列全球市值第 57 大最有价值的公司。
   发布会上,宁德时代公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相关参数:
      事实上,钠离子电池电池并不是新技术,其几乎是与锂电池一同起步,但因为能量密度以及惰性造成钠离子电池没有太多商用场景。所以,此次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最大看点在于:
   1、 160Wh/kg的能量密度较超出了钠电池120Wh/kg常规水平 。(但160依然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180Wh/kg和三元电池的240Wh/kg。)
   2、为了弥补钠离子电池的低效能,宁德时代提出了 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 ,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种电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搭,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通过BMS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
   3、宁德时代宣布在制造工艺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这就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生产成本。
      一直以来,钠电池的存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从各方面看,钠电池确实是有很多超越锂电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资源与安全。
   首先是,钠资源远高于锂资源。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锂资源”也可能成为我国卡脖子的问题。 从全球分布来看,澳洲锂矿占50%,南美盐湖占40%,中国的盐湖和矿山共计10%。目前,中国锂盐生产超过60%的锂原料需要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相较之下,钠资源的地壳丰度是锂资源的423倍之多!
   当然,资源的丰富也会带动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工艺的不同,有专家称, 钠离子电池成本可以比锂电池低30%左右。 
    第二点就是安全。 夏季锂电池爆炸事故越来越多,所以,钠离子电池的惰性似乎成为了优点:它的电化学性能相对稳定,可以做到针刺时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经受短路、过充、过放、挤压等实验,钠离子电池也不起火燃烧。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钠离子电池发展似乎已经不可阻挡。从国家层面上,钠电池成为新方向。前不久,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提出, 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 
   而美国则在2020年明确将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发展体系;欧盟储能计划“电池2030”项目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离子电池体系的首位。
   从民生端来看,钠电池的需求似乎更加巨大,因为锂电池我们似乎也快用不起了!根据wind数据,截止7月20日,今年碳酸锂价格已上涨66%,氢氧化锂上涨96%。所以,钠电池对宁德时代来说或许是一个聚宝盆,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省钱利器了。

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宁德时代的钠电池会是王炸?

2. 作为锂电池的龙头公司,宁德时代为什么暴跌?

我个人认为导致宁德时代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客户的出逃(内部原因),二是竞争对手增多,并且实力也不差(外部原因)。

先说客户出逃,也就是宁德时代内部的原因。这个真的要怪宁德时代,传统的电池供应商,对于客户的需求,都是能满足就满足,而且不要求押金以及有六十天的还款期。但宁德时代不一样,宁德时代凭借着手里有亚洲最大的电池生产线,要求客户在宁德时代订购电池之前,必须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而且这个保证金的金额还和客户可以订购的产量有直接关系,钱给的越多,可以订购越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宁德时代给客户的还款期只有五天!这直接就让很多新能源车企忍不住去找其它的电池供应商了,比如中航这种,这也直接导致了宁德时代的订单量暴跌。

再来说外部原因,因为新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有越来越多的老牌企业开始入局新能源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也就是电池的生产!像国外的有LG新能源,这个是宁德时代真正的敌人,LG新能源是LG集团旗下的,有钱又有研发能力,LG新能源的生产基地建好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除此之外,宁德时代的大客户特斯拉也选择自建生产线。再说国内,国内也有比亚迪这种巨头,稍微次一点的也有中航,像中航,就吃掉了宁德时代的大部分订单,更不用说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新能源电池企业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宁德时代的暴跌,就是因为宁德时代在对待客户方面和针对电池市场的大环境了解不够,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导致的。

3. 电池自燃隐患、毛利率下滑,宁德时代靠什么守住万亿市值?

电池自燃隐患、毛利率下降,宁德时代出现了很多我们可以看到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宁德时代如果要守住自己的万亿市值,还是需要拿出一些决心出来。现在三元锂电池比磷酸电池的确是安全性没那么高,而且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企选择了磷酸电池,很明显三元锂电池已经优势不再。
宁德时代一直都是一个传奇,在创立之初就因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电池之争而获得一席之地,它的盈利率并不算高,但是宁德时代的成长性却极为惊人。一开始很多车企都选择使用三元锂电池,这也为宁德时代的成长提供了养分,并且逐渐成为万亿市值的大上市公司。
然而一家公司的成长是不会一直顺利着的,宁德时代就是这么一家公司,在现如今三元锂电池安全性不足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企选择使用磷酸电池作为选用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的产品增长是有着一定的风险的。宁德时代如果之后不做业务上的调整,也很难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增长,而且也守不住自己的万亿市值。
如果宁德时代能够及时转变自己的产品策略,也许是能够守住万亿市值的,毕竟宁德时代之前的供应链也算是相当完整。然而难也就难在供应链比较完整,宁德时代一变,这也就意味着上下游供应商也得跟着变,这是一个具有深刻变动的决策,宁德时代一时半会可能做不出这样大的决策。
综合以上种种,电池自燃隐患、毛利率下滑,宁德时代需要转变自己的经营策略来守住万亿市值,毕竟宁德时代早就已经有先发优势,现在转换尽管会有很大变化,但是应该也是能够做出来的决策。

电池自燃隐患、毛利率下滑,宁德时代靠什么守住万亿市值?

4.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从零起步到市值超3000亿元,宁德时代只用了9年时间。
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458亿元,净利润46亿元。2020年一季度,疫情肆虐,新能能源汽车装机量大幅下降。4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仅下降9.5%;净利润7.4亿元,同比跌近30%。

宁德时代一季报
在高技术门槛的新能源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路赶超日韩松下、LG化学等老牌企业,已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宝座,外界评价其是“黑马”。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公开说:“我们不是黑马,是厚积薄发。”
20年前,曾毓群参与创办锂离子电池企业ATL,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埋下伏笔,其后两次关键抉择,在福建的宁德,曾毓群缔造了他的电池时代。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