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2024-05-11 22:04

1. 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途径一:情感教育——内在保证 
1、 以情育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职中生情感荒漠急待绿化,他们内心深处渴望爱与尊重,教师真诚的爱正是他们迫切的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开展“爱心工程”活动,要求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以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兄弟姐妹般的平等与尊重。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随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一个个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进入爱的乐园,快乐成长。 
2、 以行育情,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感 
几年来,我校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活动,为失学儿童、白血病人、四川灾区学生捐款上万元,他们还经常到敬老院、孤儿院、特殊学校做好事。还有一些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回报社会,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便民服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明确了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陶冶了职业情感,也培养了学生的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合理宣泄 
健康的心理是21世纪对人才的无声选择,职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的情感具有闭锁性、动荡性和冲动性特点。所以,我们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化解学生的心结,让他们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学生违规行为和消极情绪,我们以宽容的心态、理解的立场,引导学生顺畅表达,合理宣泄。同时我们也教会学生善于识别自己的情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学习中以平和的心态与人交往,进入职业。 
途径二 :课堂教育——前提 
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把握,课堂教育是形成职业信念、职业理想和职业行为的前提。在职业道德教育课上,通过教师讲解职业道德的原则、规范、养成等内容,使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和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和内容,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在专业技能训练中,教师提出职业道德要求,讲清职业岗位规范,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让学生现实直观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途径三 :活动教育——载体 
职中生已有成人感,对老师唠唠叨叨的说教很反感。所以我们针对学生心理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职业道德内化。我们立足“小而近、低而实”的目标,开展“文明行为周周练”活动,把学生文明行为细化为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主题,贯彻到每周每日的常规工作中,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2.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从哪些途径培养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不同的职业人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包括了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团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劳动者、职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

扩展资料:
职业道德的特征
1、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每一种职业道德都只能规范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发挥作用。
2、实践性。职业行为过程,就是职业实践过程,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职业道德的水准。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职业关系,对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道德冲突。
3、继承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会被作为经验和传统继承下来。即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将被继承和发扬,从而形成了被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4、多样性。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道德

3. 简述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培养途径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2 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
3 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

简述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培养途径

4. 职业道德的修养和提升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就是通过学习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就是通过实践。努力学习,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大德的理论人格。人们,呃呃,道德理论是教师职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战胜那些错误落后的道德观念。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通过个人学习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因而也是一个不断修养的过程。所谓修养,就是人们为了在理论、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所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修养是人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品质必不可少的手段。所谓职业道德修养,是指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修养,它是一个从业者头脑中进行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用形象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同自己 “打官司”,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内省”,也就是自己同自己斗争,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必须随时随地认真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上正确方面的主导作用,促使“为他”的职业道德观念去战胜“为己”的职业道德观念,认真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论和行动,改正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东西,才能达到不断提高自己职业道德的水平。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其次,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最后,要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基础和内在因素。一个从业人员只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规范而不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

  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上述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外,还有以下几种:(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职业道德知识。(2)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3)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4)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慎独”一词出于我国古籍《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在提倡“慎独”的同时,提倡“积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

5. 职业道德可从哪些途径培养

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只能通过相应的道德主体来完成。如果依靠人们在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千百万次的交往自发地形成职业道德规范,将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形成以来,人类就有着通过一定社会组织来加速确立职业道德规范的历史传统。封建社会的行会制定各种章程,来调节手工业者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社会团体在制定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曾起过积极作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更应是一项自觉的有组织的建设事业。除了党和政府以及行业管理部门要重视和指导职业道德建设以外,我们还应当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组织形式。九十年代以来,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相继建立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它是一种既不需要增加行政编制又不需要配备专职人员的职能组织,在确立医德规范、进行道德教育、指导医德实践和解决伦理难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各行各业都能根据本行业的特点明确现有机构的道德建设职能或者建立负责职业道德建设的职能组织,将有利于加快确立职业道德规范的步伐,从而全面推动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高金华,《确立规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教育与职业》1999年第8期第56~57页。(编辑:宁杲)

职业道德可从哪些途径培养

6.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从哪些途径培养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通过公约、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
  职业道德从以下途径培养: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培养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从小事做起, 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从自我做起, 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2、在专业学习中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中特长或技能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7. 什么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首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论述了许多关于道德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科学观点,是我们职业道德修养的指针,有利于从业人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其次,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使之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成为激励和鼓舞广大群众前进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由之路。 
学习先进模范人物还要密切联系自己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实际,注重实效,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立志在本岗多做贡献。 
      再次,提倡“慎独”、“积善成德”、“防微杜渐” 
      慎独”一词出于我国古籍《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我们现在依然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 ,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慎独“既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提倡“慎独”的同时,提倡“积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地培养自己心中开始出现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 间能够养成 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能积众善,才能有高尚的品德。平时不检点,不积善,只幻想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一个早上成为英雄人物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积善的同时,还要“防微杜渐”。在职业道德修养领域中善恶之别,泾渭分明。善虽小,仍然不失其为善;恶虽小,也终究是恶。所以从业人员对自己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三国时代的刘备在他的遗嘱里叮嘱儿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在错误中,人们最易疏于防范的便是”小恶”。小恶虽小,但任其发展,就会泛滥成灾,此所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最后,加强道德评价和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善恶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阶级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正当与否的评价。 
      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及,只要有道德活动 的地方,就有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道德的社会评价和道德的自我评价,道德的社会评价,也就是 社会的道德舆论,是外在的压力 ,道德的自我评价,也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所做的良心上的检查,这是内在压力 。道德评价要以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为根据。同时要注意:第一,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道德评价的动机不正确,效果必然不好,第二,要注意动机内容和效果的全面 性,道德评价的动机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效果要注意全面,反对 以偏概全;第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联系的过程性,也就是说不能以一时之利出发,不要以阶段性标准、阶段性利益去损害全过程的整体利益。 
      道德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影响,这表现在:职业道德评价不仅是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同时也是维护职业道德的保障;不仅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其表现是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 
      道德选择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对自己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自觉地对职业行为的取舍。道德选择一般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时代的客观条件;二是选择主体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的水平。正确的道德选择应建立在对所从事职业的全面、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要具有前瞻意识。同时在职业行为的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发展,随时对自己符合职业道德要求情感、意志和信念予以激励和支持;对因客观情况和客观要求变化而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法。 
      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是同道德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道德选择发生于道德实践之前,可以看成是道德实践活动的准备;道德评价发生于道德实践之后或正在进行之中。同时,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也是相互渗透的;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就必须清楚那些行为在道德上应负责任;要清楚行为的道德责任,就必须清楚在哪些特定条件下有多少行为选择的自由。同时,任何选择都是有所取舍,都是一定意义上的评价。

什么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8.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首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论述了许多关于道德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科学观点,是我们职业道德修养的指针,有利于从业人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其次,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使之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成为激励和鼓舞广大群众前进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必由之路。


    学习先进模范人物还要密切联系自己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实际,注重实效,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立志在本岗多做贡献。                                                   
      再次,提倡“慎独”、“积善成德”、“防微杜渐”。慎独”一词出于我国古籍《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事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时时刻刻检查自己的行动,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我们现在依然提倡“慎独”,是重在自律,即在道德上自我约束。慎独“既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提倡“慎独”的同时,提倡“积善成德。”。就是精心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地培养自己心中开始出现的共产主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幼芽,使其不断积累和壮大。我国战国时哲学家荀况曾说:“积土成山,风土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高尚的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质,不是一夜之间能够养成 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积善过程。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能积众善,才能有高尚的品德。平时不检点,不积善,只幻想有朝一日碰上一个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一个早上成为英雄人物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积善的同时,还要“防微杜渐”。在职业道德修养领域中善恶之别,泾渭分明。善虽小,仍然不失其为善;恶虽小,也终究是恶。所以从业人员对自己任何不符合职业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三国时代的刘备在他的遗嘱里叮嘱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在错误中,人们最易疏于防范的便是”小恶”。小恶虽小,但任其发展,就会泛滥成灾,此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最后,加强道德评价和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道德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善恶评价,它从某种既定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集团、阶级所认同的道德价值准则出发,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正当与否的评价。道德评价在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及,只要有道德活动的地方,就有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道德的社会评价和道德的自我评价,道德的社会评价,也就是 社会的道德舆论,是外在的压力,道德的自我评价,也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所做的良心上的检查,这是内在压力。道德评价要以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为根据。同时要注意:第一,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道德评价的动机不正确,效果必然不好,第二,要注意动机内容和效果的全面性,道德评价的动机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效果要注意全面,反对 以偏概全;第三,要注意动机与效果联系的过程性,也就是说不能以一时之利出发,不要以阶段性标准、阶段性利益去损害全过程的整体利益。


      道德评价是职业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不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素质的提高,而且对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大影响,这表现在:职业道德评价不仅是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仲裁者,同时也是维护职业道德的保障;不仅可以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其表现是褒扬善行、排除隔阂、斥责恶行。

       道德选择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对自己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自觉地对职业行为的取舍。道德选择一般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时代的客观条件;二是选择主体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的水平。正确的道德选择应建立在对所从事职业的全面、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要具有前瞻意识。同时在职业行为的过程中,根据事物的发展,随时对自己符合职业道德要求情感、意志和信念予以激励和支持;对因客观情况和客观要求变化而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