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省市国资改革启动 混改如何"落地"是最大看点

2024-05-16 16:24

1. 20多个省市国资改革启动 混改如何"落地"是最大看点

2014年以来,地方国资改革已初见成效。从上海到广东,从安徽到贵州,国资改革集结号从中央吹响后,陆续蔓延到地方。除上述地区外,北京、黑龙江、山东、重庆、天津、深圳等20多个省市国资改革今年以来纷纷启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地方出台的国资改革方案多数是原则性改革方案,并且目前还没有落到实处。不少地方在原企业基础上,更多的是着眼于增量改革。“国企应该在混合所有制推进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竞争力。”
  广东国资改革方案明确,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造改革,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同时形成30家左右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或资产超1000亿元、初具国际竞争力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上海出台的改革意见中,也提出要经过3年至5年的持续推进,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除国家政策明确必须保持国有独资,其余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目标。
  刘瑞告诉记者,上海设立的国有资本公司就是响应了中央的要求,由过去的管理企业专项管理资本。资本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国有企业可按照资本的运作进行管理。可以由几个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母公司,形成资本公司,推行资本运作。当公司的资本增强以后,便可收购新的企业,将公司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上海国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上海在国企分类监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资流动平台建设、国企走向海外等几大主要方向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据了解,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两大国资流动平台。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上海市国资系统企业资产总额为34185.3亿元,同比增长12.6%。今年以来,共有21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施重组,累计募资或重组资产1457.59亿元。据悉,下一步,上海将积极打造公众公司,继续制定出台一批配套措施,包括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市属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工作方案、非上市公司分级分类信息披露操作规则等。
  “多个省份的改革重点都放在了如何引进社会资本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意味着国资将更多地引进社会资本。”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认为,地方国企下一步改革仍将发展混合所有制。首先要改变体制困局,改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破除对国有垄断和民营资本歧视或者排斥的怪圈,要让民营资本出资并真正参与国企决策,并行使权益,这样才能够改变民营资本不愿意参与国企改革的现状。

20多个省市国资改革启动 混改如何"落地"是最大看点

2. 国企混改什么意思的最新相关信息

目前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二是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三是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据了解,有望被列入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企业包括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船集团等央企。
下一步的混改,将重点完成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外资资本的混合。之所以突出混改,主要是因为其对形成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样化等具有‘牵引作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3. 2018年地方国企混改将全面提速吗?

据报道,2017年下半年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企改革动作频频,在资本市场,目前已经有32家地方国企正在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地方国企将迎来混改全面提速之年。

报道称,2017年是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关键性突破的一年。广东、深圳、山东、山西等多个省市或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或召开相关会议,地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现出全面加速的态势。

国企改革是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今年年初,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打响农村脱贫、国企改革、环境治理和转型发展“四大攻坚战”,目前,河南省已完成剥离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省管工业企业精简法人单位64户,集团总部职能处室由过去的20多个普遍压缩到10个左右,管理层级压缩到3级左右。

专家表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18年地方国企混改将全面提速吗?

4. 国企混改有利于

第一,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活力和效率。
第三,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5. 国企混改已推哪些试点?

4月12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12日发布的消息称,截至目前,中国官方已推出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项目,涵盖了中央企业和部分地方国企,实现了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重要领域全覆盖,并延伸到国有经济较为集中的一些重要行业。

在试点示范项目之外,国家发改委表示,也有不少国有企业主动作为,精心谋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具有战略协同性的民营资本和外资,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治理能力。通过各种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实质性混合,非公有资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中的“催化剂”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产生了体制机制融合互促的“化学反应”。随着民资、外资的引入,治理结构逐步完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向纵深推进。
其成效有三:一是企业法人治理进一步完善。通过产权和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公司增发、投资组建新公司等多种方式,民营资本、外资等作为战略投资、产业投资进入国有企业,有效解决了过去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

二是企业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通过“引资本”促进“转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完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多样化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制度日趋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高级管理人员社会化选聘制度等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人力资本。
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撬动数量可观的优质非公有资本,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的战略协同力量和升级要素,有机融合国有资本的规模、技术优势和民资、外资的创新能力、管理优势,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企业资产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规范各类资本的退出机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确保各类资本自由进入、无障碍退出,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共赢发展。

国企混改已推哪些试点?

6. 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方案已确认了吗?

据报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正在做前期工作,方案近日要上报,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改新局面正在加快形成。

报道称,与前两批不同,油气、铁路等垄断行业以及钢铁、煤炭、电力等存在产能过剩行业的国企将是第三批混改的重头戏,特别是东北三省、河北等相关行业的地方国企尤为引人注目,着今年央企公司制改革的完成,混改将有望更多触及集团层面。

在近日举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央企及下属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已达68.9%,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公众化的上市公司。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组织开展的前两批19家试点央企,将通过混改引入各类资本约3000亿元。

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国家将按分层分类的原则加快推进混改: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企混改,有效探索重点领域混改,在引导子公司层面改革的同时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改。

7. 近20家央企混改试点正在实施了吗?

主持人左永刚:当前,我国两批近20家中央企业混改试点正在顺利实施,第三批试点企业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覆盖面,在筛选数十家中央企业的同时,重点从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试点企业,形成规模协同效应。

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及其他行业领域开展试点,积极推进,目前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落实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任务。2016年以来,已开展两批试点。目前,第一批9家试点的方案已基本批复,正在指导试点企业有序实施,有望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名单已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确定,其中9家企业已正式上报试点方案,拟近期批复实施,预计年内将取得阶段性进展;第三批试点的遴选工作已经着手启动。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严鹏程表示,前两批19家试点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行业领域看,涉及配售电、电力装备、高速铁路、铁路装备、航空物流、民航信息服务、基础电信、国防军工、重要商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特别是军工领域较多,有7家企业。石油、天然气领域混改试点拟待油气行业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后,在第三批试点中统筹推进。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到目前为止,两批近20家中央企业混改试点正在顺利实施,第三批试点企业将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覆盖面,在筛选数十家中央企业的同时,重点从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试点企业,形成规模协同效应。这次混改的特点,不仅在于企业的选择(既有一般企业层面,又有集团层面),更在于试点要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积极探索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结合;实施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和身份转换,有效提升企业经营决策能力;加快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探索员工持股可行路径等等。从而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工作进度,抓紧完成第二批试点方案批复工作,确定第三批试点名单;二是跟踪试点实施情况,深入开展调研指导,及时梳理解决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分批对试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总结制度性经验,快出经验、多出经验,尽快在面上推广。”严鹏程表示。

近20家央企混改试点正在实施了吗?

8. 国企混改 关键在“改”

  国企混改已呈千帆竞发之势。第四批混改名单上报,混改试点全面铺开。改革步入深水区,“走形式”“甩包袱”“为了混而混”等“混而不改”现象浮出水面。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混改应更加强调国资监管,加大“改”的力度,有效放大“混”的乘数效应,推进混改企业“旧貌换新颜”。
   
   目前,从面上看,中央企业下属各级子企业70%已是混合所有制企业。2018年,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新增2880户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此外,第四批超百家的混改试点企业也正扑面而来。从点上看,以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试点企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据中国联通近期提交的“混改元年”成绩单显示:2018年公司净利润实现“V型反转”。通过深化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中国联通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产业互联网等新业务全面提速,以混改为契机开展的市场化激励、差异化薪酬等改革正有效激活企业内部活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混改“中流击水”必须驶过诸多“暗礁”“险滩”。当前,在混改实际操作中显露出来的四大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混”流于表面,未改变国企行政化属性。虽然部分企业的混改改变了国有独资的股权结构,但国有大股东强行干预企业治理的现象犹存。二是盲目追求挂牌上市。一些地方国企仅通过挂牌新三板等方式来实现混改,未能触及实质层面的改革。混合所有制参股股东仅追求财务投资,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改革创新。三是为“混”而“混”,形式上股东多元化了,但产业链协同效应不强,混改流于形式。四是借“混”牟利,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这些问题实质上是误读了混改内涵。“混”是第一步,“改”才是关键;引进资本是手段,转机制增活力才是目的。在扩大试点范围,强化改革实效的混改“全面施工期”,有必要有的放矢地治理“混而不改”问题。
   
   首先,观念上,应切实打破行政化的路径依赖,尊重市场规律。减少对企业运行的行政干预,在产权制度、薪酬考核、内部权力分配、组织架构等方面引入市场化机制。
   
   其次,上市是混改的手段而非目的。如果仅仅只是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混改,将上市作为退出机制,极易出现短视行为。通过混改实现上市,应在资金的风险控制和回报、产业的发展空间和互补等方面实现双赢。
   
   此外,混改主体需有明确的战略发展规划或潜力,以“甩包袱”为意图的混改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更需强调的是,混改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未来在大力推进混改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为混改企业量身定制新的监管制度与监管体系,从而激发企业活力,最终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