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4-05-09 21:47

1. 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注意白条抵库中有无挪用公款问题。当前白条抵库问题非常普遍,数额大、时间长、原因复杂是这一问题的突出特点。有的借款人重病缠身或者已经死亡,有的借款人已经提拔重用、调往其他单位或者退休,有的是为了办公事,有的是用于私事。从白条中我们主要应分析出挪用公款的情况。借款用途属于生活困难、治病等私事借款,应督促收回,属于领导干部自批自用的应按照挪用公款定性处理。属于公务借款,但所经办公务的发票已入账报销,借用款项却未结算归还,实际已被借款人私用,这种情况应按照挪用公款定性处理。因此,审计长期不结算的白条,一是结合账面审计,检查有无与借款对应的经济业务已经在账上报销,二是要求借款人提供出其所经办业务的报销发票或其他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如果一直没有报销,则督促其结算。如果借款人本人提供不出经办公务的发票和其他证明材料,而对应的事项已入账报销,则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是否形成挪用公款。
2、注意发票开具时间和入账时间不一致的报销业务。正常的经济业务,会计会及时入账,但有些以前年度或者更早时候的发票在以后时期报销。对这种情况要进行分析研究、调查了解,以查明是否是单位领导将以前单位的支出、还未提拔时的支出、外单位的费用或者其个人费用,及其他不该报销的支出,在当了领导之后利用职权报销。
3、注意签字手续不齐全的支出。正常的费用报销,要履行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等签字手续,但往往有些同类性质的支出,其签字手续却不一致,有的齐全,有的只有领导和其司机签字,有的甚至只有领导一人签字。对这些支出要进行内查外调,查明业务内容、性质、用途,以确定是否存在虚报冒领贪污行为。
4、注意节假日期间发生的费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通常按照国家统一的公休假日安排休息。因此对一些公休假日的报销发票,如加油费、过路费、招待费、门票、购物等,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有的可能业务内容真实而发票日期错误,有的可能确实是单位加班发生的合理费用,但有的却可能是不合理、不该报销的费用,如干部、职工个人的费用、亲朋好友节假日聚会支出,或者上级部门在公休假日旅游费用。要通过内查外调、深入分析研究,以查明事实真相。
5、注意领导干部居住地发生的费用。有的领导干部在外地居住,审计中要注意消费地点不在单位驻地附近,而是在其主要负责人居住地的费用,如招待费、购物支出、办公费用等。对这些费用要深入调查,查明是否属于个人或家庭的支出。
6、注意不同类经济事项记入一个支出账户的情况。正常的经济事项要按照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记账,但有时会遇到一小摞的发票,内容和性质不同,却直接记入一个明细支出账户。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个特定事项的支出或者是为另一个单位报销,而记入一个明细支出账户是财务人员不假思索的作法,为了不打乱这笔费用的总体情况。对此主要通过对这些单据的审查、调查,了解双方单位有无不正常交易,是否是另一单位负责人利用职权在被审计单位报销费用,是否是该负责人个人、家庭的费用,或者双方单位负责人交换办私事。
7、注意公费考察中是否有无关人员的支出。对于公费考察支出,要核实到人,核实考察支出中有无不该报销的费用。机票都标有真实姓名,比较好查。其他的费用,如住宿费、交通费、饭费、门票,或旅行社发票等往往不标明消费者姓名,对此应深入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查明公费考察中有无不该报销的旅游费,以及是否有家属或其他不相关人员参加。
8、注意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个人有重大事项时发生的支出。审计中要注意领导干部本人或其家庭有重大事项期间发生的招待费、住宿费、旅游费、交通费、差旅费、购物费等支出是否属于领导干部个人或家庭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同学朋友聚会等支出。
9、注意破损严重的单据。审计中要注意报销单据版面褶皱、模糊、撕裂、凌乱、破损的情况,这些单据往往是些不正常支出,因长期在经办人手中保管、察看、揣摩、计算而造成破损。要注意审查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是否是不该报销的费用。
10、注意其他细节。如:有异常标记的单据是否属于单位费用,是否属于不应报销的个人费用。使用银行卡结算的要核对卡内收支,检查有无多出的资金来源和支出,以查明有无隐瞒收入问题。使用大额现金结算的要到对方单位核实入账的时间和金额,检查双方结算金额是否一致,对方单位是否及时、足额入账,以查明双方人员有无利用单据联次金额不符进行贪污,或者对方单位不及时入账形成挪用。对于异常的发包价格、采购价格、工程或商品质量严重不合格的采购、付款到位率明显高于同类单位的支付等异常现象也要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等。

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存在哪些难题

  具体难题如下:
  1、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我们审核账务,只能就对其登帐事项的审核,无法对账外资产是否进行清查
  2、经营责任书指标完成情况
  我们的指标数据依赖于经济责任书,对此,保值增值率的算法其实也很纠结,到底对于赖债这种情况,算不算保值呢
  3、主要经济活动和重大经济决策所产生效益情况
  这种情况只能以未发生重大经济决策了解,因为相关事项根本无法衡量,效益多少,很难完整反映。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这个和2点相同。
  5、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
  只能根据账面来审核,内控体系也只能让对方提供。
  6、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情况
  毕竟是责任审计,不是纪检审计,完全无能为力。只能说
  未发现粮所有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未发现与国家相关政策有冲突的情况。
  7、廉洁自律情况
  同第6点。
  8、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属于事后审计,即便查核出一些问题,领导人都已经离任,不具有改进效果。且流于形式的为多。
 
  打字很辛苦,望采纳!

3. 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要全面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全面、系统地评价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要全面,涉及与被审计者经济责任有关的所有领域。要注意以下两点:
1.审计范围不仅包括被审单位本级财务还包括由被审计者负责的非法人二级核算单位。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单位不按财务制度的要求将非法人二级核算单位财务状况并入单位汇总决算报表,有些二级核算单位甚至不编制会计报表。本级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地反映单位的整体经营情况,如果仅以本级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审计和评价,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
2.审计范围不仅包括账簿、报表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还包括被审计者所作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定的经营方针,因对单位长久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属于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责任的划分要清晰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划清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划清经济责任主要是指划清被审计者与上一届领导、被审计者与接任者、被审计者任期内发生的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等的经济界限。审计主要是以会计账目为基础,对其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会计账目和报表对被审计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有所反映,但会计账目并不是专门记录其经济责任的,所以对经济责任的反映不全面,而且会计核算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如仅以会计账目为依据,不利于划清被审计者的经济界限,也无法完全彻底地反映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我们在审计中对一些会计账目尚未反映或根本无法反映,但又确实是被审计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或经营业绩的事项进行审计,并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影响资产总量增加的因素。主要指由于时间差距,已购置但尚未入账的大额固定资产、存货;已建造但由于各种原因尚未记入固定资产的基建项目;应付账款中不用付出或属于收入性质但尚未确认为收入的款项,及其他将影响资产总量增加的因素。
2.影响资产总量减少的因素。主要指固定资产、存货等科目中已失去使用价值,但尚未办理报废手续的资产价值;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中账龄较长或由于其他原因有可能形成呆账死账的款项;长期投资科目中有可能形成损失的款项及其他将影响资产总量减少的因素。
3.非被审计者本届经营管理原因形成的资产总量的增减变动。主要指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原因及其他不是被审计者本届经济责任而形成的资产总量的增减变动情况。
三、注重对审计数据和审计结果的复核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时间跨度长、审计内容多、审计难度大的特点,而且审计报告往往作为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关系到被审计者的提升、撤换,所以审计风险也很大。如何使审计报告做到数据准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评价客观,经得起考验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又一项重要问题。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注重对审计数据和审计报告的复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建立三级复核制度,主审对审计组人员上交的工作底稿进行第一级复核,以保证审计工作底稿数据准确、事实清楚;审计组组长对主审提交的审计报告和全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第二级复核,以保证数据准确和对问题的定性正确;审计分管领导对全部资料进行第三级复核并对有疑义的问题提交审计小组讨论。三级复核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减少差错,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避免审计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
四、做好对审计者经济责任的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是被审计者、领导、人事部门关注的焦点。可以说是审计报告的重头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被审计者上任时没有明确的经济目标,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等原因,给审计评价带来许多困难。通过几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审计评价要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评价中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词汇;(2)只对与经济责任有关的事项进行评价;(3)客观、公正。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要历史地、客观地看,分清产生问题的原因是由被审计者主观原因,还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审计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新形势下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资源,推进审计过程有力度的全覆盖

整合各业务领域、各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形成合力。有效整合各审计业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的项目资源,促进形成合力。一方面,要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为平台,继续加大对统一组织开展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特别是要切实避免业务成果的条块分割,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分析,提炼综合成果,确保审计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按照审计法关于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规定,整合全国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使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现阶段,中办国办58号文件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提出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以及人财物统一管理的要求,这将极大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减少行政壁垒,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贯彻落实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二、科学谋划,实现审计对象有步骤的全覆盖

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是一个审计机关为履行审计职责按年度对审计项目预先作出的统一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审计机关全年整个审计工作层次的高低和审计工作质量成果的好坏。一是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深刻把握理解好“全覆盖”的内涵实质。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全覆盖”,要有深度,不能走马观花,一味追求数量,要有重点,不是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应确定重点领域、关注重点问题;要有步骤,不是一步到位,大干快上,要统筹部署,有计划推进;要有成效,要在做到审计覆盖面“广”的同时,力争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运用“实”。二是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以突出重点、消除盲点为原则做实“全覆盖”。应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审计重要性与全面性有机结合,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领导关心的难点、重点问题;围绕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选项、立项,满足服务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三是在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要坚持量力而行,统筹兼顾,做优“全覆盖”。应通过搜集组织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相关案件线索,结合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项目的风险、审计难度、预期的效果、审计的频率和覆盖面等内容进行评估筛选,切实保证审计项目立项的重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和绩效性。

三、紧扣权力,推进审计内容有重点的全覆盖

根据中央出台的各项新规定、新要求,不断拓展和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将审计重点由单个项目的“游击战”,向突出一个重点行业、系统的“阵地战”转变。将审计力量向资金量大、权力集中、群众关注的行业、系统倾斜,从而实现了审计项目的统筹,大大提高了审计资源利用率和审计监督效果。一是围绕重点行业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盯住具有行政审批权、资金支配权以及资金量大、职务行为影响大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坚持每年一个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对一个行业(系统)领导干部进行审计。二是围绕关键部门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大局,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动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根据每年的工作重点,确定对相关关键部门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围绕信访反映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将收到的群众来信来访反映领导干部经济方面重大问题,及时提供给审计部门,要求审计部门依据线索进行审计调查或专项审审计。同时,根据审计情况,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按照有关条例和法规进行进一步处理,给群众一个满意交代。

四、严肃问责,推进审计结果有成效的全覆盖

审计工作成果是开展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项目最终结果的体现,其运用既是我们审计机关的关键性工作环节,也是人大、政府、纪检监察、组织人社及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是以敏锐的眼光、精准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找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经过认真地总结、提炼、升华,针对问题提出关于体制、机制、制度性的对策建议,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起长效机制,以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由此撰写出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审计要情或专题报告并及时上报,以利于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批转、督查和监督,以利于被审计或被审计调查单位对问题的认真整改和对建议的及时采纳,以利于促进全面工作,使得审计工作常态有效。二是要鼓励审计业务人员注重总结和宣传工作,深挖信息点和宣传素材,善于总结经验方法,积极撰写审计科研论文和审计信息,提升审计质量,打造优秀审计项目,逐步实行审计结果公开,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和宣传,借助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扩大审计影响,彰显审计风采,赢得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5. 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1、审计主体独立性缺失。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结构,均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说到底,审计机关与其说是政府组成部门之一,到不如说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机构,在具体审计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受制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影响、干扰和牵制。因为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瓜葛,当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时,审计机关就不得不考虑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意见,尽管上级审计机关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关心,但是,力度、强度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往往部分甚至全部隐瞒,导致报告写得温和,欲言又止,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
  2、审计的时效性滞后。按照要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均应坚持“先审后离”。但是一些组织、人事部门并没有本着“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原则进行安排,而是在干部集中调整后,采取“批发”、“一揽子”委托的办法,审计机关只能被动接受审计任务,“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审计归审计,任用归任用,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形式和程序上,审计成果没有真正运用到干部管理监督中去。
  3、审计内容的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既应包括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还应注重效益性的促进,这本来应该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功能。然而我国自1999年正式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至今,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主要局限于审查领导干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情况,审查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查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审查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及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对报表资料等书面材料的核查监督。这种审计模式强化了监督功能,而忽视了效益促进功能。
  4、责任难界定。影响一个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的因素是多样的、复杂的,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有班子集体的,有领导干部个人的。要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功过是非、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界定,没有统一、具体的责任界定标准是难以做到的。当前,在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时,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准确界定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虽然修订后的审计法,对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有定义,除规定的直接责任外,只要所管辖范围内的部门单位出了问题,都笼统的概括为该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过于模糊,造成主管责任等于没责任。二是如何准确界定党委和政府两个“一把手”的经济责任。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有的是班子集体研究决策,有的是两个“一把手”共同决定,有的是其中一个提议另一人同意,如何界定清楚他们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很困难

制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什么

6. 经济责任审计有什么要注意的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从宏观方面对领导干部尽责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价,而且要围绕领导干部是否守法、守纪、守规,对财务收支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以发现线索、查明真相、纠正问题、保护干部。审计中可以注意以下细节:
1、注意白条抵库中有无挪用公款问题。当前白条抵库问题非常普遍,数额大、时间长、原因复杂是这一问题的突出特点。有的借款人重病缠身或者已经死亡,有的借款人已经提拔重用、调往其他单位或者退休,有的是为了办公事,有的是用于私事。从白条中我们主要应分析出挪用公款的情况。借款用途属于生活困难、治病等私事借款,应督促收回,属于领导干部自批自用的应按照挪用公款定性处理。属于公务借款,但所经办公务的发票已入账报销,借用款项却未结算归还,实际已被借款人私用,这种情况应按照挪用公款定性处理。因此,审计长期不结算的白条,一是结合账面审计,检查有无与借款对应的经济业务已经在账上报销,二是要求借款人提供出其所经办业务的报销发票或其他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如果一直没有报销,则督促其结算。如果借款人本人提供不出经办公务的发票和其他证明材料,而对应的事项已入账报销,则要进一步调查,以确定是否形成挪用公款。
2、注意发票开具时间和入账时间不一致的报销业务。正常的经济业务,会计会及时入账,但有些以前年度或者更早时候的发票在以后时期报销。对这种情况要进行分析研究、调查了解,以查明是否是单位领导将以前单位的支出、还未提拔时的支出、外单位的费用或者其个人费用,及其他不该报销的支出,在当了领导之后利用职权报销。
3、注意签字手续不齐全的支出。正常的费用报销,要履行经办人、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等签字手续,但往往有些同类性质的支出,其签字手续却不一致,有的齐全,有的只有领导和其司机签字,有的甚至只有领导一人签字。对这些支出要进行内查外调,查明业务内容、性质、用途,以确定是否存在虚报冒领贪污行为。
4、注意节假日期间发生的费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通常按照国家统一的公休假日安排休息。因此对一些公休假日的报销发票,如加油费、过路费、招待费、门票、购物等,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有的可能业务内容真实而发票日期错误,有的可能确实是单位加班发生的合理费用,但有的却可能是不合理、不该报销的费用,如干部、职工个人的费用、亲朋好友节假日聚会支出,或者上级部门在公休假日旅游费用。要通过内查外调、深入分析研究,以查明事实真相。
5、注意领导干部居住地发生的费用。有的领导干部在外地居住,审计中要注意消费地点不在单位驻地附近,而是在其主要负责人居住地的费用,如招待费、购物支出、办公费用等。对这些费用要深入调查,查明是否属于个人或家庭的支出。
6、注意不同类经济事项记入一个支出账户的情况。正常的经济事项要按照其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记账,但有时会遇到一小摞的发票,内容和性质不同,却直接记入一个明细支出账户。这种情况往往是一个特定事项的支出或者是为另一个单位报销,而记入一个明细支出账户是财务人员不假思索的作法,为了不打乱这笔费用的总体情况。对此主要通过对这些单据的审查、调查,了解双方单位有无不正常交易,是否是另一单位负责人利用职权在被审计单位报销费用,是否是该负责人个人、家庭的费用,或者双方单位负责人交换办私事。
7、注意公费考察中是否有无关人员的支出。对于公费考察支出,要核实到人,核实考察支出中有无不该报销的费用。机票都标有真实姓名,比较好查。其他的费用,如住宿费、交通费、饭费、门票,或旅行社发票等往往不标明消费者姓名,对此应深入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查明公费考察中有无不该报销的旅游费,以及是否有家属或其他不相关人员参加。
8、注意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个人有重大事项时发生的支出。审计中要注意领导干部本人或其家庭有重大事项期间发生的招待费、住宿费、旅游费、交通费、差旅费、购物费等支出是否属于领导干部个人或家庭婚丧嫁娶、子女升学、同学朋友聚会等支出。
9、注意破损严重的单据。审计中要注意报销单据版面褶皱、模糊、撕裂、凌乱、破损的情况,这些单据往往是些不正常支出,因长期在经办人手中保管、察看、揣摩、计算而造成破损。要注意审查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是否是不该报销的费用。
10、注意其他细节。如:有异常标记的单据是否属于单位费用,是否属于不应报销的个人费用。使用银行卡结算的要核对卡内收支,检查有无多出的资金来源和支出,以查明有无隐瞒收入问题。使用大额现金结算的要到对方单位核实入账的时间和金额,检查双方结算金额是否一致,对方单位是否及时、足额入账,以查明双方人员有无利用单据联次金额不符进行贪污,或者对方单位不及时入账形成挪用。对于异常的发包价格、采购价格、工程或商品质量严重不合格的采购、付款到位率明显高于同类单位的支付等异常现象也要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等。
以上方法主要是从账面入手发现线索的方法,在实践中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入账的单据被做了手脚,从表面上看却很合理,则不能引起审计人员关注。因此,还要注意跳出账面之外,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多种情报来源去搜集信息线索。此外,还要督促被审计单位改进和完善制度,防患于未然,如严格费用定额管理以防止超报失控,严格限制现金结算以防止随意套取,严格发票管理以防止虚开冒领等。各种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发挥更好审计效果。

7. 如何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1.项目的委托性审计部门只有接受寿险公司管理部门,如人事部门,的委托才能按审计程序对被审计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既是重要的程序,也是鲜明的特点。2.实施的差异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差异性表现在:一是被审计人的任期有长有短,有的长达3、4年以上,有的还不到一年,这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同的要求;二是被审计人离任后的去向有所不同,有的是升职,有的是离职,有的是调离,等等,尽管在不同情况下审计人员要执行相对统一的标准,但不同情况对审计的基调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3.任务的非计划性大部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都不是有计划性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很少会在年度审计计划中明确,审计人员往往被临时告知要对被审计人进行离任审计。4.时间的紧迫性大部分情况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及时为被审计人的上级管理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5.客体的双重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客体包括被审计人及其承担的经济责任,既是对人的审计,也是对事的审计,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如何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8.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都有哪些

1、管理混乱,包括部门设置,人员流动,基本的管理等等;
2、薪酬未按规定领取,采取多种形式多领,例如发票报销等等;
3、经营规模没有发展
4、资产、负债、权益等不真实,虚假做账等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