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个人信息都是怎么被泄露的呢?

2024-05-19 22:02

1.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个人信息都是怎么被泄露的呢?

  1、首先通过快递进行泄露,很多人都会在网上购买一些东西,而商家会在快递的包装上写上购买者的电话姓名和住址,购买者拿到快递之后对快递上的单信息没有进行销毁导致泄露的,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有一些人就抄下了购买者的信息。  2、另外火车票上面也会有自己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很多人用完火车票之后就会随地乱扔。被一些不法分子捡到之后,就会进行电子扫描,读出个人信息。  3、在一些社交软件上进行实名认证,现在很多软件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了,有些不安全的软件就会倒卖用户的认证信息。
  4、在街边填写一些问卷调查,有人会在街上以送礼物的方式做活动,只需要填写自己的信息就可以领取。有的人为了贪小便宜就会写上自己的真实信息。  5、找工作的时候,简历上的个人信息也会被人盗取。所以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身份证号最好不要写到简历上。  6、身份证复印件被人滥用,现在有一些超市或者是商场办理会员卡的时候,需要身份证的复印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盗卖。
  一、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售卖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现在有一些网站收集了数亿人的个人信息,挂在网上明码标价。而这些个人信息被人购买之后,轻则受到一些广告商的打扰,比如自己刚买完房子就会有装修的人打电话询问,重则被拿去网贷,之前就有一名大学生,明明没有在网上借款,之后却收到了网贷的催款。当出现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及时去公安局备案。
  二、怎么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上真的防不胜防,一些不正规的网站最好不要去实名认证。在网购的时候最好使用假的名字,火车票要扔掉之前,先把里面的二维码撕掉。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个人信息都是怎么被泄露的呢?

2.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售卖,个人信息被泄露有什么危害?

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后,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正常生活,甚至会让这个人上当受骗。
我们要知道目前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反映了这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更会直接反映出这个人的行为轨迹,当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泄露以后,这个人的生活肯定会受到影响。对于那些擅自泄露别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竟然被明码标价售卖。
我在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特别恐慌,因为我们的人口才14亿人,但是有数10亿的个人信息被明码标价售卖出去了。对于这些灰色产业来说,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可能只需要几毛钱,但是当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后,这个人的信息安全就没了保证。
个人信息反映了一个人的行为轨迹。
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以后,那么这个人的消费记录和行动记录就会泄露出去,别人可以通过你的信息来查到你的生活轨迹,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因为你不知道擅自使用你个人信息的人会做出什么事。对那些不法分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利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作出欺骗用户的行为。
侵犯别人的个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
对那些擅自买卖别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一定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信息安全,并且找到泄露信息的源头,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去随意点那些二维码和红包软件,那些软件一般都会把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3.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这种行为属于违法吗?

我们经常会在身边亲戚朋友口中听到或者自己亲身经历过信息泄露的事情。一般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点开了一些非法链接或者是接到一些奇怪的电话发送了自己的验证码,之后自己的相关信息便遭到了泄露。在我们的信息遭到泄露之后,一般情况下就是会有很多莫名的电话来给我们发送骚扰信息,或者直接给我们拨打电话啊进行“服务询问”,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近期,记者在一个名为“社工机器人&闲鱼担保交易查档数据某认证群”的社交群上发现涉及大量的包括户籍、手机号、定位、查人查档、财产调查、开房记录、流水等在内的用户信息被公开售卖。你只需在其中输入相应的需求,系统会自动将相关信息搜索出来。当然不仅仅是这一社交群上,《经济参考报》的记者也了解到,一些暗网当中的数据交易量非常庞大。据说每年在一些暗网平台上出售的各类泄露数据多达上万起,每年泄露的数据总量居然能高达数十亿条,交易金额可以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些泄露出来公开出售的信息,包括政府机构公民信息,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客户信息,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机主以及互联网、快递、酒店、房地产、航空、医院、学校等各行各业的客户、用户信息。而这样大量详细的真实数据,标价却非常廉价,一条信息搜索平均也就几毛钱。
这种行为当然是严重涉嫌违反我国法律的,侵犯了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但是由于利益庞大,对于这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只增不减,对于泄露信息的问题源头很难进行直接的查处,加之我国目前对于这方面的违法查处问题不够严格,导致违法成本过低,也就最终导致了这种严重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到现在仍然如此猖獗和“盛行”。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在这种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世界当中,仅需几毛钱就可以直接购买到我们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不法分子会利用我们的隐私信息去做那些违法勾当我们还不得而知,这种世界,这种情形不会让人感到非常可怕和不寒而栗吗?所以希望我国相关负责人员可以对着方面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查处和严厉的处罚,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这种严重违法的事情和不法分子们“不再猖獗”。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这种行为属于违法吗?

4.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这些个人信息是被如何泄露的?

当今社会,个人信息对我们而言非常的重要。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也非常的严重。据我的了解来看,个人信息的泄露,一共有以下的几种情况:

首先一种是电脑手机的APP里面,我们的注册用户信息,我们一般都会在手机电脑或者是iPad里面下很多的软件,以供我们平时的使用,但是这些软件几乎每一种都需要我们的注册,一般的注册信息会有我们的电话号码,年龄,姓名以及性别等。另外更详细一些的还会有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父母的一些信息,以及我们的学校等等。虽然说在进行注册的时候,软件上面会弹出提示,说不会泄露我们的信息,但其实在我们进行注册的时候,这个信息差不多就已经泄露了,否则我们就不会经常的接到这些APP发给我们的信息。就比如我们在淘宝上面买东西,如果没有及时评价的话,然后淘宝店家就会给我们发消息,并且是非常频繁的发消息,即使你删掉淘宝之后,我们依旧也会给我们发信息。

第二种的话就是我们在学校里面登记的信息,虽然说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但是也确实存在。就是学校里面的老师会向外面的培训机构出售学生的信息,然后学生就会被骚扰,就比如我在高考结束之后也接到过一些莫名其妙的学校给我打来的信息。他们能够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并且准确的叫出我的名字,很明显的就是我的信息被泄露了。

第三种的话就像是我们的电话号码,就我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在一个网站上面只要输入我们的电话号码,就能够知道我们的很多的信息,就真的很恐怖。

5.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了生活的便利,网络时代悄然而至。越来越多的软件app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家就能畅游世界,能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而且,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个人、办公室、图书馆、企业和学校等,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并处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甚至是视频,通过网络就能够收集、处理这些信息,并进行信息的传送。但是,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个人信息暴露就是其中之一。

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信息,如果被轻易泄露,对自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保护个人信息是最主要的。但是,现在很多软件都要通过填写个人信息才能登陆,如果只是号码和姓名被泄露也还好,无非就是一直不停的会接到骚扰电话,比如:学校在处理学生信息的时候,会导致家长或学生的号码泄露,有很多教育机构就会不停的给家长打电话,以此达到招生的目的;还有一些购物软件,会泄露信息,就会有很多诈骗电话接踵而至,我自己也经历过,就说我买的商品怎样怎样不好,要给我双倍钱退,但要先加群,然后再发卡号和地址给他,但是我并没有相信。对于这类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近日,《经济参考报》就报道了这样的事件,通过业内人士登录Telegram、暗网,上亿条各类别的个人精准信息正在被公开售卖。包括个人的行踪轨迹信息、财产信息、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甚至是面部活体信息,只要点击支付就可轻易获取,信息量和交易量之大触目惊心。深入调查后发现,随处可见的身份绑定、过度索权加大了App等渠道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但是,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信息完全不泄露,因为网络时代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只有尽量避免信息泄露。

那我们就要做到多长个心眼,不要随便把自己的信息告诉别人,遇到要绑定银行卡或者实名认证的软件,一定要小心,谨慎。还有各种网上单据丢弃前一定要将上面的信息撕掉,比如现在的火车票和快递单,基本都是实名制,上面有着个人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如果你随意丢弃后,不法分子一旦捡到,则会通过读票仪器,窃取其中的个人信息。所以,一定要保护自己的隐私,谨慎诈骗团伙有缝可钻。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6.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包括什么信息?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包括个人的行踪轨迹信息、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住宿信息、通信记录,甚至是面部活体信息,只要点击支付就可轻易获取,信息量和交易量之大触目惊心。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张文涛表示,目前网络黑产已呈现国际化、公司化、智能化、匿名化的特点趋势。“黑灰产团伙开始通过利用Telegram等境内外多种工具平台,实施数据的窃取、流转、整合和交易。部分黑灰产利用公司化的外衣,从事数据交易的不法行为。”

扩展资料
金融行业成信息泄露“重灾区”:
据介绍,泄露的个人信息60%以上来自金融行业,金融业已经成为黑客最青睐的攻击目标。记者获得某证券机构资金50万以上优质股民信息页面截图。页面显示,25969条数据,标价168美元,拥有姓名、开户证件号、性别、年龄、籍贯、手机号、浮动盈亏等9个数据维度。该数据自2021年1月17日发布,显示已成交3单。
此外,某商业银行的银行卡、理财信息等多项泄露出来的数据被售卖。交易编号为41847的帖子显示,其拥有前述商业银行理财客户数据48800条。“该数据为内鬼带出,首次发布,每份售价168美元。”
记者查看该发帖者提供的可自行验证数据看到,该数据内容详实,包括理财认购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产品名称、认购金额、预期收益率、期限以及该认购人具体住址信息。记者登录上述银行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多个目前在售理财产品与被泄露信息一致。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60%以上来自这一行业

7.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哪个行业是重灾区?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六成来自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成信息泄露“重灾区”。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慧表示,2016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侵害个人信息犯罪且裁判文书已公开的案件中,从所涉个人信息数据来源行业来看,金融行业占比为39.10%,位列第一。
“金融、中介、招聘等服务行业由于严重依赖电话、短信等途径进行营销,为了提升营销的针对性、有效性,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已成了行业‘潜规则’。”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莹璐说。

扩展资料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
近期,记者在Telegram上一个名为“社工机器人&闲鱼担保交易查档数据某认证群”的社交群上看到,大量的包括户籍、手机号、定位、查人查档、财产调查、开房记录、流水等在内的用户信息被公开售卖,十分猖獗。
“由于目前泄露信息的量比较多,有的黑客就将各种数据做了大数据集合,命名为社工机器人。你只需在其中输入相应的需求,系统会自动将相关信息搜索出来。”一位业内人士说。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哪个行业是重灾区?

8. 数十亿条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售卖,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

近日,记者在Telegram上一个名为“社工机器人&闲鱼担保交易查档数据某认证群”的社交群上看到,大量包括户籍、手机号、定位、查人查档、财产调查、开房记录、流水等在内的用户信息被公开售卖,十分猖獗。
近些年来,我们的个人信息遭泄露早也不是什么平常事。例如刚买了房子,就有装修公司打来电话;刚办了贷款,就有很多借贷公司打来电话;刚生完小孩,就有很多早教机构来推销课程。一旦询问对方如何得知自己的电话号码,对方只会支支吾吾,最多说是公司方提供的,自己并不知晓。但其实,非法收集、贩卖个人隐私信息已经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近日,有记者在某社交群上看到,上亿条各类别的个人精准信息正在被公开售卖,只要购买者点击支付就可低价轻松获取,信息量和交易量也非常大。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遭泄露的渠道越来越多,防不胜防,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减少个人信息泄露。一、不要轻易在网站上提交自己的信息,除了银行网站,正规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外,其他网站都不要提交自己真实信息。二、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不要发布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的文章,容易被有心之人窃取。三、手机里不要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app,也不要点击网站弹出来的小广告,里面很可能就暗藏有窃取信息的病毒。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虽然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它们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日益威胁到个人隐私的安全性。在信息收集、窥探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会有隐私被泄露的可能。我们只有做到防微杜渐,才不会任人“宰割”。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