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官员能坐朝议事,是怎么变成站朝议事的?

2024-05-05 05:13

1. 宋朝初,官员能坐朝议事,是怎么变成站朝议事的?

这个是赵匡胤自己搞出来的名堂,因为他觉得大臣们跟自己一样坐着上朝讨论国事,对自己是一种比较不尊重的行为,感觉自己不够有尊严,所以就改成了站着上朝议事了。其实赵匡胤就是这种人,自己当初是从军队中自己跟战友们一起造反起义的,后来成功后,一直害怕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成果会被其他人给夺取,因此才想了一大堆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权利,巩固自己的地位,像什么杯酒释兵权,就是他搞出的,由此可见他就是一个极度害怕失去,极度不相信臣子的人,希望将权利归结于自己一身的人。
在宋朝建立的初期,大臣们上朝议事的时候,他们都是每个人一个座位,身旁还放着一杯茶水,然后大臣们跟皇帝赵匡胤是一样的都是坐着一起讨论国家的政事的。那个时候大臣们上朝还是比较轻松,可以坐着,所以还算不错的待遇,但是后来就变了。
赵匡胤觉得自己跟这些一起坐着议论朝事,显得自己太没有地位了,彰显不出自己是皇帝的威严,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再一次上朝的时候,拿起一本奏折,故意问自己的宰相一个字,宰相起身靠前后看了看,说那个是“座”字,然后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打算要坐下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椅子没有了,这时候宰相知道这是赵匡胤故意的,所以说自己还是站着向皇帝禀告事务吧,然后百官们看到宰相都站着,自己更不敢坐着了,于是就都站了起来议事,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宋朝的官员就站着上朝了。
 赵匡胤经常都是使用这些小计谋来维持自己的尊严,加强自己的威严的,比如官员们之前的管帽两边并没有两个长舌,因为担心臣子们在上朝的时候偷偷议论自己,所以帽子都加上了两条长舌,这样官员们就不能够交头接耳了。

宋朝初,官员能坐朝议事,是怎么变成站朝议事的?

2. 赵匡胤是如何把官员的坐朝议事改为站朝议事的?

纵观其一生,文武双全,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再到“废座撤茶”,赵匡胤在掌控权力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其手段之高明,历史罕见。
宋太祖赵匡胤应该算是历史上一个比较被忽视的开国之君,大家印象最深想必便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其实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因为当时的后周皇室凋敝,主少国疑。赵匡胤成了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渣男。

再加上后来的宋朝,老是受欺负,辽、西夏、金等异族政权轮番上阵,给了后世一个宋朝积弱的印象,找不到自豪感。很多人将其归咎于赵匡胤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武力孱弱。
所以,赵匡胤的名声真不太好。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其政治手段,花样百出。在刚刚登基没多久之后,就用非常委婉的方法握住了全国的兵权,即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而他废除坐礼一事也是同样的“委婉”。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半路出家的皇帝,他本是后周重将,他在后周的军队之中也有很高的威信,不过威信再高也只是一位臣子,他的地位在朝廷上和很多“同事”差不了多少。等到他发动兵变夺得权利以后,为了让政局快速稳定下来,他便将原先后周的官职系统全部保留了下来,以前的众多同事也变成了自己的下属。

虽然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整个朝堂的官员都是自己的“老同事”,这部分人虽然表面非常归顺,内心一定是对篡位之臣有些意见的,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一个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让这位君主更加不爽,这个规律就是朝堂的“坐礼”。
在后周以前,中原地区的朝廷是会对大臣“施恩”的,元老重臣有坐在朝堂品茶论证的待遇。
这即是所谓的,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
在原先作为臣子的时候,赵匡胤就跟朝中同事坐在一起,如今自己成了君主,还要依照这样的礼节和下属坐在同一朝堂之上,再加上他心中对于大臣不放心的感觉,这种礼节规定让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废除这项流传了很久的规定。

当时的朝堂中有三个后周元老级重臣(魏仁浦、王溥、范质),这三人在每次上朝之时都坐在君主的侧对面,并且每次议政之时都能品茶讨论,赵匡胤若是想废除这项规定,最高的爆发就是拿这些人“下手”。
在一次的议政过程之中,他特意安排了一项活动,以此来彻底废除“坐礼”。首先他将当天的奏折拿在手中,摆出一副怎么也看不清楚的模样展示给大臣们看,最后他终于“放弃”了阅读,并且告诉臣子说自己的年纪稍微有点大了,眼睛也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平日看东西总是浑噩不堪,如今竟然连奏折都看不清楚了。

说完这样的话以后,他赶紧让坐在堂下的那三位大臣帮自己“翻译”一下奏折的内容,这三位也没有多做考虑,为君主分析奏折本身就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等到他们从座位上起身来到君主身边以后,早就被安排好的下人悄悄的将所有椅子都拿了出去,等到三个大臣解读完奏折以后,回头竟发现椅子消失了,茶水也不翼而飞久。经政治的三人对视一眼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们很清楚君主的目的是确立自己的威信,让整个朝堂上只有皇帝一人有资格坐着,并且间接地表示“你们三个该退休了”。
这便是历史上的“废座撤茶”事件。

等到这次事件过后,三位元老大臣纷纷上交了自己的辞呈,请求回乡养老,君主表面极力挽留,但谁都知道这只是面子活罢了,他巴不得这三人赶紧离开朝中呢。
随着这三人的离去,流行了近千年的朝堂坐礼也从此消失,赵匡胤又通过自己的“委婉”手段进行了一次创新。
如果说“杯酒释兵权”是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此次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

赵匡胤无论是从实权还是地位上,都享有绝对的优势,皇权至上的效果得以体现。而且最厉害的是,达到这些目的,赵匡胤没费一兵一卒,没有迫害残杀任何功臣。其比之刘邦、朱元璋这些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3. 赵匡胤是如何把官员的坐朝议事改为站朝议事的呢?

古代大臣面君议事,从坐而论道,过渡到站立回话,再到跪以奏事,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大臣们在皇帝面前的“身高”,却越来越矮!史学家吴晗说,这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赵匡胤是这个重大转变的“始作俑者”,正是从他开始,大臣们跟皇帝没有了平起平坐,只能侍立一旁。这件事从何而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范质有一次向赵匡胤奏事,行完礼刚要入座,赵匡胤说:“朕进来眼花,看不清东西了,麻烦你把奏疏递到朕的面前来。”范质起身照做,回到座位旁一看,茶座没了,只好站着回话。从此,大臣议事就再也没有座位。
不过,很明显这个故事是编造的,逻辑不通。范质难道坐在茶座上向赵匡胤展示奏疏,搞得赵匡胤抻脖子看不清,要他递近一点?奏疏在范质手上就不存在“看不清”,而是“听不清”,奏疏在赵匡胤手上,就不需要范质递近一点。
另外,赵匡胤也不需要这种近乎侮辱的方式,让范质难堪,他只需要上朝时不设座,没有大臣敢跟皇帝要座位。
明显是后人编造的假故事,如果谁手上有相关原始史料记载,请麻烦转给我一份!

这个故事是被后人改编了,原文在《宋史范质传》:
“先是,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唐及五代犹遵此制。及质等惮帝英睿,每事辄具札子进呈,具言曰:‘如此庶尽禀承之方,免妄庸之失。’帝从之。由是奏御浸多,始废坐论之礼。”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宋以前的唐朝和五代时期,宰相和皇帝议事是“坐而论道”,小茶喝着,屁股坐着,你一言我一语,就像朋友谈天说地,气氛相当和谐,君臣关系很平等。
让这件事发生变化的不是赵匡胤,而是范质。范质惧惮赵匡胤的“英睿”,每次奏事不敢马虎,要提前在家做功课,把所要谈的事预先写成奏札,见到皇帝不再是漫不经心地现想现卖,直接呈交奏札,省去了坐而论道的轻慢。

看清楚没,那时候宰相跟赵匡胤谈国事,根本就没有奏疏,不存在什么“眼花,看不清”。递交奏疏,从范质才开始。
赵匡胤一看,这个好,效率提高了很多。于是同意了范质的奏请,从此坐论之礼被废除。

赵匡胤是如何把官员的坐朝议事改为站朝议事的呢?

4. 赵匡胤是如何把官员的坐朝议事改为站朝议事的?

赵匡胤是历史上得天下最容易的一位皇帝,几乎兵不血刃就做了北宋的开国皇帝。
当初他和他的“义社十兄弟”对小皇上柴宗训谎报军情,说:“契丹要侵略后周!”小皇上年幼无知,命令赵匡胤带京城禁卫军前去迎敌。
这正中老赵和众兄弟计谋,手中有了军权和士兵,发动政变岂不轻而易举吗?
当老赵率领军队夜宿陈桥驿时,当晚老赵和众将领喝了一点儿小酒,然后赵匡胤就睡去了。
当他醒时,将士们把一件黄袍(龙袍)披在他的身上,跪在他的面前山呼万岁。
其实这些都是老赵和“十兄弟”事前商量好的,“十兄弟”裹挟众将拥立老赵为皇帝,史称“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称帝后,夜晚总是失眠。他想:“将领们今天能拥立我当皇帝,一旦他们不高兴,同样能拥立别人当皇帝,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犯难的时候,他的好朋友赵普向他献计说:“这些武人好对付,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匡胤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就照你的办!”
这就是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的计谋。
赵匡胤设了一场酒席,然后邀朝中的重臣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老赵开门见山地说:“我希望老哥几个退休回家养老,我给你们钱财,多置办点田产,多纳几房小妾,做个安乐公岂不美哉?”
众臣不敢有其他意见,知道皇上怀疑自己了,唯恐以后受到迫害,于是纷纷请辞退休,老赵一并允许。
办完这些,老赵总算舒了一口气。

亲们看到了吧?当个皇帝也不容易,整天算计来算计去,还不如我一天“三饱一个倒”来的洒脱呢!
别以为老赵这就满意了,他还要折腾。他要树立绝对的权威,要从心灵深处征服众臣。
老赵称帝之初,在和众臣讨论国家大事时,君臣都是坐着喝着茶水来议政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坐而论道”)
慢慢老赵心中不爽了:“这不是和官家平起平坐了?不行,我得想法让大臣们站着,我坐着议政,这样才能显出尊卑。”
有一天上朝,群臣上折回原位坐好后,老赵拿起一份折子看了起来,不一会抬起头招呼宰相范质过来一下,老赵指着一个字说:“老范啊,我眼花,你看这是个什么字啊?”
老范低头一看说道:“皇上,这是座位的“座”字,老赵说:啊,明白了,你回座位去吧。”
老范回座位一看,自己的凳子不见了。原来赵匡胤安排人偷偷把他的凳子撤了。

老范也是明白人,他马上想到自己没有参加陈桥兵变,没有拥立之功,这是皇上对自己不满,要惩罚我,让我站着议事。
老范就这样乖乖站着议政,茶水也撤了。
群臣看宰相都站着,自己再坐着有点不像话,于是纷纷主动撤座站着议事。老赵满意的点了点头,从此宋朝坐着议政的传统改为了站着议政。
顺带提一下,老赵为了防止群臣站着议政时交头接耳小声嘀咕,他发明了长翅纱帽。官称“长帽翅”。
它是用铁片、朱篾做骨架,外面用丝绸裹起来的一种长翅,官员戴着这种帽子,只要交头接耳,就会碰到别人的脸。赵匡胤就是用这样办法禁止群臣私下议论朝政。为了巩固帝位,老赵可谓挖空心思!

5. 宋朝之初,官员可以坐朝议事,赵匡胤是如何将其变成站朝议事的?

古代大臣面君议事,从坐而论道,过渡到站立回话,再到跪以奏事,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大臣们在皇帝面前的“身高”,却越来越矮!史学家吴晗说,这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从史料记载看,赵匡胤是这个重大转变的“始作俑者”,正是从他开始,大臣们跟皇帝没有了平起平坐,只能侍立一旁。这件事从何而来,还有一个小故事:
范质有一次向赵匡胤奏事,行完礼刚要入座,赵匡胤说:“朕进来眼花,看不清东西了,麻烦你把奏疏递到朕的面前来。”范质起身照做,回到座位旁一看,茶座没了,只好站着回话。从此,大臣议事就再也没有座位。
不过,很明显这个故事是编造的,逻辑不通。范质难道坐在茶座上向赵匡胤展示奏疏,搞得赵匡胤抻脖子看不清,要他递近一点?奏疏在范质手上就不存在“看不清”,而是“听不清”,奏疏在赵匡胤手上,就不需要范质递近一点。
另外,赵匡胤也不需要这种近乎侮辱的方式,让范质难堪,他只需要上朝时不设座,没有大臣敢跟皇帝要座位。

宋朝之初,官员可以坐朝议事,赵匡胤是如何将其变成站朝议事的?

6. 宋朝之初,官员可以坐朝议事,赵匡胤是如何将其变成站朝议事的?

赵匡胤真的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很聪明,我很崇拜他!

纵观其一生,文武双全,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再到“废座撤茶”,赵匡胤在掌控权力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血事件,其手段之高明,历史罕见。
宋太祖赵匡胤应该算是历史上一个比较被忽视的开国之君,大家印象最深想必便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其实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因为当时的后周皇室凋敝,主少国疑。赵匡胤成了一个欺负孤儿寡母的渣男。

再加上后来的宋朝,老是受欺负,辽、西夏、金等异族政权轮番上阵,给了后世一个宋朝积弱的印象,找不到自豪感。很多人将其归咎于赵匡胤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武力孱弱。
所以,赵匡胤的名声真不太好。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君主,其政治手段,花样百出。在刚刚登基没多久之后,就用非常委婉的方法握住了全国的兵权,即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而他废除坐礼一事也是同样的“委婉”。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半路出家的皇帝,他本是后周重将,他在后周的军队之中也有很高的威信,不过威信再高也只是一位臣子,他的地位在朝廷上和很多“同事”差不了多少。等到他发动兵变夺得权利以后,为了让政局快速稳定下来,他便将原先后周的官职系统全部保留了下来,以前的众多同事也变成了自己的下属。 

虽然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整个朝堂的官员都是自己的“老同事”,这部分人虽然表面非常归顺,内心一定是对篡位之臣有些意见的,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之下,一个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让这位君主更加不爽,这个规律就是朝堂的“坐礼”。
在后周以前,中原地区的朝廷是会对大臣“施恩”的,元老重臣有坐在朝堂品茶论证的待遇。
这即是所谓的,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
在原先做为臣子的时候,赵匡胤就跟朝中同事坐在一起,如今自己成了君主,还要依照这样的礼节和下属坐在同一朝堂之上,再加上他心中对于大臣不放心的感觉,这种礼节规定让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所以他下定决心要废除这项流传了很久的规定。 

当时的朝堂中有三个后周元老级重臣(魏仁浦、王溥、范质),这三人在每次上朝之时都坐在君主的侧对面,并且每次议政之时都能品茶讨论,赵匡胤若是想废除这项规定,最高的爆发就是拿这些人“下手”。
在一次的议政过程之中,他特意安排了一项活动,以此来彻底废除“坐礼”。  首先他将当天的奏折拿在手中,摆出一副怎么也看不清楚的模样展示给大臣们看,最后他终于“放弃”了阅读,并且告诉臣子说自己的年级稍微有点大了,眼睛也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平日看东西总是浑噩不堪,如今竟然连奏折都看不清楚了。

说完这样的话以后,他赶紧让坐在堂下的那三位大臣帮自己“翻译”一下奏折的内容,这三位也没有多做考虑,为君主分析奏折本身就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等到他们从座位上起身来到君主身边以后,早就被安排好的下人悄悄的将所有椅子都拿了出去,等到三个大臣解读完奏折以后,回头竟发现椅子消失了,茶水也不翼而飞久。经政治的三人对视一眼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们很清楚君主的目的是确立自己的威信,让整个朝堂上只有皇帝一人有资格坐着,并且间接的表示“你们三个该退休了”。
这便是历史上的“废座撤茶”事件。

等到这次事件过后,三位元老大臣纷纷上交了自己的辞呈,请求回乡养老,君主表面极力挽留,但谁都知道这只是面子活罢了,他巴不得这三人赶紧离开朝中呢。
随着这三人的离去,流行了近千年的朝堂坐礼也从此消失,赵匡胤又通过自己的“委婉”手段进行了一次创新。
如果说“ 杯酒释兵权 ”是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此次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

赵匡胤无论是从实权还是地位上,都享有绝对的优势,皇权至上的效果得以体现。而且最厉害的是,达到这些目的,赵匡胤没费一兵一卒,没有迫害残杀任何功臣。其比之刘邦、朱元璋这些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7. 大臣要站着上朝?这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创的政治仪轨

  【导读】 
   宋朝,对其后几百年 历史 的影响很深远,体现在政治、文化、 科技 和经济等等各个方面。其中在政治仪轨上,宋太祖赵匡胤首开了宰相和群臣站着上朝议事的先河。同时,我们也要透过这个仪轨的背后,探究“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为什么首先站着上朝的是范质?”
    【正文】 
   宋朝以前皇帝和大臣基本上都是“坐而论道”的,可宋太祖赵匡胤却别出心裁。
         北宋邵博撰写《邵氏闻见后录‧卷一》 中对此有明确记载。
   古代的朝会有所谓的大朝和常朝两种形式。宋朝的大朝除在正旦(正月初一)举行外,还在冬至、五月朔(五月初一)、千秋节(皇帝的诞辰)举行。宋朝常朝有很多种, 侍从官每天到垂拱殿朝见皇帝叫做常参 , 百司朝官每隔五日到紫宸殿朝见皇帝叫做六参 ,在京朝官每逢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到紫宸殿朝见皇帝分别叫做 朔参、望参 。 大朝无论任何朝代,都是在宫殿内举行,大朝更多地具有礼仪功能,很少有政治功能,进入清朝后,大朝完全丧失了政治功能;常朝在明清之前都是在宫殿内举行的。 结合范质宰相的职务,赵匡胤应该是紫宸殿的“六参”中动起了小心思。
   从此之后,群臣站着上朝议事就开始成为习惯。不过,可不要小看这个“站着上朝”,要知道这可是政治仪轨的重要变革。
   要说政治仪轨,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汉高祖刘邦,没错,就是第一个出身平民的皇帝。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朝会作为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形成了早期的朝会制度,但限于史料的不足,具体的制度已难考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朝会制度,规定“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明确了皇帝独一无二的地位,加强了皇帝的权威。
   刘邦建立汉朝后,推崇无为而治的黄老治国方略,“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对朝会制度进行简化。刘邦及其功臣多为平民出身,平时是“好兄弟”,上朝时依然如此。不过,既然做了皇帝总要与之前有点不一样吧。有一次,群臣饮酒争功,有人喝醉后大呼小叫,拔剑击柱,完全失态,就连刘邦也无法再忍受了。汉初大儒叔孙通趁机进言制定上朝的礼仪,刘邦当即就采纳了。叔孙通融合古礼和秦礼,经过无数次彩排和演练后, 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礼仪 。
   公元前200年10月,群臣在长乐宫正式举行了第一次上朝仪式,《史记-叔孙通传》对此有了详细的记载,而且很有画面感:
   结果,“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刘邦不禁叹道:
   瞧瞧,这才体验了当皇帝的刘邦和混迹市井的刘老四(刘季),这个瘾头也就上来了。从此,刘邦开始实行严格的上朝制度,以彰显皇帝的权威。
      到了赵匡胤,上朝仪轨已经很完备和周全了。为什么他非要搞个“创新”呢?
   上朝仪轨的背后体现着权力运行的规则和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讲,上朝仪轨形式很重要,但形式背后的规则和逻辑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赵匡胤皇位的确立,其实是非常标准的“来自上层的革命”,经济基础、政权形态、权力架构、文武百官乃至上朝仪轨统统都是源自前朝的。更重要的是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有“背主”和“欺负孤儿寡母”之嫌,他需要用各种办法强化夺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所谓“背主” 。赵匡胤的发迹和跃升,都来自前主、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关照和提携。
   953年,郭威养子柴荣担任开封府尹,调赵匡胤至京师(今河南省开封市)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此后,赵匡胤对柴荣是紧紧跟随左右,柴荣对赵匡胤是步步提携到位。954年初,周太祖逝世,外戚柴荣继位为周世宗,赵匡胤调任中央禁军。4月,周军与北汉军大战于高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赵匡胤于战斗中遭流矢射中左臂且立有战功。此战后,世宗拔擢赵匡胤为殿前司都虞候,领严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刺史, 并命赵匡胤整顿禁军,汰羸除弱,更招募天下壮士至京师,设立殿前诸班,由赵匡胤选择精锐将士充之 ,后周军队自始独霸。956年初,周世宗亲征南唐,战后赵匡胤因功受封 殿前都指挥使 ,不久又加封定国军节度使。
   957年初,世宗再度亲征南唐。还京后,赵匡胤因功加拜 义成军节度、检校太保,仍担任殿前司都指挥使 。年底,柴荣三征南唐,赵匡胤再立战功。隔年5月,赵匡胤改封 忠武军节度使 。
   959年3月,世宗北征契丹,因染病不适,命车驾回京。7月23日, 世宗任命赵匡胤为殿前司都点检,为殿前禁军最高统帅 。27日,世宗因病驾崩,年仅七岁的梁王柴宗训继位为周恭帝, 改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
   自953年开始,赵匡胤一直担任柴荣的近职,并长期统领作为亲卫的禁军,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可见一斑。可问题来了,赵匡胤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左右高呼“万岁”,是在960年正月初四(2月3日)的清晨。此时,距周世宗离世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可谓是“尸骨未寒”。
       所谓“欺负孤儿寡母”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郭荣(即柴荣,他是后周太祖郭威正室柴皇后的侄子,赐姓“郭”。郭荣一族在后周灭亡后,也被恢复原本的柴姓。)去世,年仅39岁。由年仅7岁的儿子郭宗训即位,是为周恭帝。因柴宗训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朝听政,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
   郭荣私生活严谨,天下,几乎是他唯一的兴趣。前前后后追封和封的皇后不过三人。元配贞惠刘皇后,951年后汉末帝下诏尽杀郭威、柴荣两家,刘氏亦被斩首。宣懿符皇后,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一任皇后,是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长女。性格果断、胸怀大志。世宗要率兵征讨南唐,符皇后认为不宜亲征,世宗不从,符皇后只好同行。南征没有进展,时值炎暑又遭暴雨,符皇后身染重病,回到京师汴京后,于显德三年(956年)七月廿一病逝,终年二十六岁。小符皇后,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二任皇后,是宣懿符皇后之妹、符彦卿之次女。可她宏大的志向和果敢的性格似乎并没有遗传给她。
   小符皇后的娘家人,也就是外戚呢?小符皇后确实有娘家人,而且他的父亲就是被后世称为“北宋巨擘”的符彦卿。早在周太祖郭威即位的时候,就进封其为淮阳王。至广顺三年(953年)十二月,郭威正式任命符彦卿为大名府尹,兼天雄军节度使(河北三镇之首),加封卫王。符彦卿,很早就已经列土封王了。从郭威到郭荣,他一直全权负责抗辽。自然小符皇后的兄弟也跟随他的父亲镇守天雄军。无奈河北与当时的京师路途遥远,鞭长莫及。
   再多说一句,赵光义的懿德皇后符氏是小符皇后的妹妹,家中排行老六。柴荣和赵光义是连襟。
   回到 历史 现场,面对已经黄袍加身、带兵返京的赵匡胤,8岁的郭宗训和娘家人远在天边的小符皇后,是没什么办法制约和抵挡的。
   同时,再加上陈桥兵变前前后后的种种不寻常之处,赵匡胤皇位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是存在瑕疵的,有毛病!这一点很重要,对于理解为什么赵匡胤要搞常朝仪轨上的“创新”很重要。
   对面着群臣和天下百姓自然而言的怀疑和质疑,更为重要的是他还要防范和消除续演“黄袍加身”权力 游戏 的隐患,赵匡胤当然要有所“作为”。黄袍加身的当日,赵匡胤便下令不得侵扰后周皇帝、太后及群臣,也不得擅自掳掠及搜刮府库,违者族诛,众将应诺;通过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军队控制权日益集中;置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权,并检查赋税情形,以供上缴朝廷及地方支用;宋太祖于平定湖南后,下令于其地取消“支郡”,使原属藩镇节度使管辖之州、郡独立,直属中央;962年4月,太祖下诏各地死刑案件须上报中央,由刑部复审,以杜绝藩镇枉法杀人的恶习,等等。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权力的日益集中,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惩前朝之毖”。
   同时,既然汴梁和各地州郡在财政、行政和司法等各方面的关系得以重新确立,那定期常朝的紫宸殿之内,赵匡胤与各朝臣之间的关系也要重新梳理喽。在此背景下,赵匡胤肯定要有所“新的创造和发明”。 如果说当初汉高祖刘邦制定仪轨是为了“知为皇帝之贵也”,那赵匡胤的动机基本上就是“知为臣之低也” 。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赵匡胤要首先从范质下手呢?
   如果说赵匡胤的命运与郭荣紧密相随,那范质无疑就和后周政权荣辱相依。
      范质,字文素。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邺起兵入京,范质为避战祸,藏匿民间。因慕其贤名,郭威几经周折找到了他,当时正值严冬,郭威脱下外袍给范质披上。上演君臣际遇的一段佳话。随后对范质委以重任,命他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到了世宗郭荣继续对范质信赖有加。周显德四年(957年),范质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法令,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多说一句,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临终托孤, 命范质为顾命大臣 ,辅佐七岁的恭帝柴宗训,封为萧国公。文臣能被封为“公”?范质,做到了!可以说后周的两代皇帝对范质既有知遇提携之恩,更有辅助幼主之托。
   由于这个缘故,于情于理,范质对于小符皇后和郭宗训母子没有不倾力辅佐的道理。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传北汉、契丹联兵南下,命赵匡胤统帅禁军北上御敌的就是主持朝政的范质。只是对于此次出兵的实际后果,完全超出了范质的预期和设想。初四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率兵还京,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作为武将的京城巡检使韩通仓促间进行了抵抗,但随即就被裨将王彦升所杀。身为文臣之首的范质选择了挺身而出,他率王溥、魏仁浦责问赵匡胤。可是在帐前被罗彦环所止,他拔剑厉声:
   这分明就是以武力相胁迫。此时,身为文臣的范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就在这时,早已“阴效诚款”,并献奉宅园以取悦于赵匡胤的王溥带了一个头。他面如土色,降阶下拜。范质也只好跟随下拜。就在这时,赵匡胤现身了!他亲自将各主政大臣扶起,以优礼待之。这就是所谓的“降阶受命”。这时的范质等人依照旧例,还是可以坐的。
   《东都事略》卷十八《范质传》对当天的场景,陈述得更详细:
   当天,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大宝。可就是这时众人突然发现还没有禅位的制书。巧的很!翰林学士承旨陶谷把自己事先拟好的诏书取出,使仪式顺利进行,赵匡胤顺利登基。初三(2月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朝廷众大臣饯送于郊外。初三的傍晚,行军至陈桥驿,黄袍加身的预备动作已经展开。初四一早,赵匡胤实现黄袍加身,当天有人捧出了事先拟定好的诏书。看来,虽为首相,有很多事情不在范质掌握的范围内啊。
   初五赵匡胤改国号为宋,改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宋乾德元年(963年),封范质为鲁国公。范质转身作宋臣作的怎么样呢?范质曾向赵匡胤呈表再三推辞,赵匡胤不允许。乾德二年(964年)正月,与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由此,我们也能推断出赵匡胤改变常朝仪轨的大致时间,就是在960年至963年之间)是年(964年)九月去世。他在临终时的遗言或许能够做一个很好的说明:
   无论如何,他是有负后周世宗乃至后周太祖的所托。同时很有不同的意味的是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代宋主对他的评价。
   宋太祖说:
   赵光义说他:
   回顾范质的一生。后周太祖郭威在隆冬时节,给他披上了自己的袍子。后周世宗在临终前紧紧握着他的手。宋太祖时,他要站着汇报工作。宋太宗评价他,只欠周世宗一死。只能说,江山鼎故之际,做人难,做臣更难,做托孤之臣难上加难。
   回顾古代史。大臣先是席地而坐,后来是有凳可坐地和皇帝汇报工作,讨论问题。后来就开始站着。到最后,不单站着,甚至有时还要跪着,三次跪唱山呼,第一次曰“万岁”,第二次亦曰“万岁”,第三次则曰“万万岁”。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地位越来越高;大臣的人格越来越矮化和萎缩,皇帝的权威越来越强化乃至神圣化。
   这之后不再让人们都匍匐在自己脚下的,只有革命者了!

大臣要站着上朝?这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创的政治仪轨

8. 赵匡胤的用兵方法和对政事的处理是怎么样的?

赵匡胤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戎马生涯中渡过的。他嗜好读书精通兵法,再与他丰富的长期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的一些独到的用兵方法。赵匡胤不打无准备之仗,了解敌情,采用离间,正确掌握敌方的兵力部署,地形地物,民心向背和内部矛盾,从而选择最有利的出击时机和行动方案。再则赵匡胤善于出奇制胜、制定作战部署较灵活、机动等等,都是赵匡胤用兵的特色。
为了防止“君弱臣强”,他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宰相经常不止一人,在宰相之下还设参知政事若干人,另外又设置枢密使,以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设置三司使,以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为了避免再现藩镇跋扈的局面,他采纳赵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建议,取消节度使兼领附近数州(支郡)的制度。然后逐步将节度使从地方调到开封担任没有实职的闲官,由中央派遣文臣任知州、知府,一般是3年一任。各州(府)还设置通判,监督、牵制州(府)长官。为了选拔合格的官员,他沿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晚年还亲自在讲武殿主持考试,以后殿试成为制度,科举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乾德三年,他下令各州,赋税收入除留一小部分作必要开支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政府,调运到开封或指定地点。宋太祖赵匡胤对辽的目标是收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争取用金帛赎买,在位期间与辽没有发生大的冲突。对割据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的党项拓跋氏,持优容态度。
赵匡胤的一系列措施,基本上结束了唐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巩固了赵宋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防止大臣专擅,结果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他用“兵无常帅、将从中驭”的办法防止军队叛军,结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防治“内患”上,必然采取“守内虚外”的方针。赵匡胤“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必然给后世造成一系列弊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