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讲师是谁?

2024-05-09 20:53

1. 《百家讲坛》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讲师是谁?

《百家讲坛》中最令人深刻的讲师我觉得还是易中天。因为不管是从他的讲述方式来看,还是从他的渊博知识来说,他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下面我就分别来说一说。

首先易中天品三国并不是子虚乌有,而是在以历史事实为主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搞笑语言,把三国讲的是栩栩如生。因为加入自己有趣的讲述方式可以调动观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观众学到更多历史的知识。所以他的讲述并不像历史老师讲的那么死板,而是贯通运用。
他不仅注重趣说、正说,还注重妙说。妙说主要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让观众产生自己的想法,明白其中的历史道理,这才是达到了一定讲的境界。而且在讲的时候必须要把自己的思想与历史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向观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还有就是他在讲述的时候声音抑扬顿挫,不仅让学生听起来有滋有味,就连观众们也连声赞叹。因此,在面对枯燥乏味的诸子百家时,他更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因为在听他讲课的学生中,几乎没有几个是不认真听讲的。所以他和其他教授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把自己与知识融为一体,让知识成为自己,自己成为知识。还有就是敢于质疑,在讲解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会因为历史是什么就讲解成什么。

除此之外,是易中天让诸子百家在新时代发光发热,让国人更加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易中天让沉睡已久的诸子百家睡醒,引发国学热潮。易中天不仅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历史文化,而且还让我们沉浸在历史文化中。这主要是因为他把自己置力于那个时代,与哪个时代背景相呼应。不过再后来,易中天逐渐淡出了荧屏。

虽然他作为一名名师,但他从来不骄傲,也不和其他名师相比,相反他却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把自己的个性特点融合到知识中,把自己渊博的知识与历史相融合。反复研究讲解剖析历史,用最新颖的方式来迎合大众的需要,向广大的中学生以及观众们普及更多的历史知识。何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历史的讲解也越来越注重大众文化,所以在讲解的时候需要把说话与媒体电视情景表演相结合。可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历史,易中天不得不面对这个当代新难题。

之所以对易中天这个人印象深刻,不仅是因为他作为一名名师,而且对于历史的讲解,他有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可以根据自己所讲述的历史事迹来评价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就算是对于历史故事的讲述,他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都很有趣,让人听了难以忘怀。即使是用十年的时间去吹三国,他也会采取不同有趣的方式去吹。那么面对如此渊博知识的讲师,怎么不会令人印象深刻呢?

《百家讲坛》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讲师是谁?

2. 《百家讲坛》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人,为什么?

《百家讲坛》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节目,里面出现了很多的优秀大师,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人,为什么?给大家具体的说一下,希望朋友们参考:

一、刘心武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讲师:
刘心武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在《百家讲坛》里面的表现非常好。他的语言十分的平缓,能够给我们带来非常好的享受,由于他的语言非常的舒缓,所以我们听起来,也能够十分的了解。同时刘心武在讲述一段事情的时候,总是能够引入很多不同的道理,让我们从中了解到很多的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从这一点来说,刘心武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百家讲坛》讲师,也是让人非常尊重的学者。

二、刘心武在《百家讲坛》有非常精彩的作品:
《百家讲坛》里面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但是刘心武总是个人深刻印象,因为他的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可以说非常深入,通过刘心武对于红楼梦的讲解,让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红楼梦故事,从而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先后两次推出红楼梦探轶,让我们感受到红楼梦中另外的故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学术意见。

二、刘心武致力于红学的精神,令人敬佩:
刘心武对于红楼梦的宣传,确实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这是因为刘心武的红楼梦,所以我们才能够对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产生兴趣,社会上才会掀起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高潮,所以刘心武确实《百家讲坛》里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人。

3. 百家讲坛的这位讲师叫什么

钱文忠,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大学一年级起,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 1996年,受人引荐,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我的老师季羡林之学生时代》、《戊子草——钱文忠文化随笔》、《医圣李时珍》、《巴利文讲稿》,译作有《[2]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
  趣闻:高中就读于上海华师大一附中。中学期间估计是个顽皮学生,以至于老师担心他考不上大学,建议他填写志愿的时候报低一点,结果他以外语类文科第二名考取了北大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学五年。

百家讲坛的这位讲师叫什么

4. 《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我和马瑞芳教授是在录制《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认识的。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吃过饭,魏学来对我说,马瑞芳老师也住在影视之家,你们要不要见个面?我当然乐于从命,马老师也欣然同意,就见面了。
这里要交代一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下面,分若干编导组。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若干编导,都归制片人万卫管。具体地说,就是万卫管组长,组长管编导,编导管我们。主讲人的“归属”,原则上是固定的。一开始归哪个组,以后也归哪个组,算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马瑞芳和我,都在一个组,当时的组长(现在叫“执行主编”)就是魏学来。所以魏学来才会问我,要不要见见马老师。
不过我觉得魏学来的意思,也不见得仅仅就是“牵线搭桥”,介绍两个主讲人认识认识而已。他其实是用心良苦。因为那时我刚到《百家讲坛》,两眼一抹黑,属于“生瓜蛋子”。马老师的《说聊斋》早已录制成功,算是“驾轻就熟”。魏学来让我见马瑞芳,实际上就是想要这位老大姐“传帮带”了。
这一来二去,就结下了深厚情谊。
故事就不多讲了。马老师比我讲得好,都在书里,大家可以看,我还是讲点印象。马瑞芳给我的印象有三条:直、爽、好玩。那天晚上见面,刚一落座,她就侃侃而谈,口无遮拦,也不考察一下对面这个人可靠不可靠,这叫“直”。后来交往多了,她给我提意见,我也给她提意见。她觉得对,马上就接受,痛痛快快,这叫“爽”。再后来,她写文章,说她帮助我是“照顾智障儿童”,把我肚子笑疼,这叫“好玩”。直、爽、好玩,这三条都是我最喜欢的。所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当中,我们两个关系最好。这种关系,说得好听,叫“惺惺相惜”;说得难听,叫“臭味相投”。其实“臭味相投”也并非贬义。因为这里的“臭”,原本读如“嗅”。“臭味”就是“气味”,“相投”不过“合得来”。换个文雅的说法,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直、爽、好玩,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马瑞芳。
第二就是要有见解。作为一档“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电视节目,或者说,作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平台”,《百家讲坛》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传播文化。观众也不但要听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说”。这个“怎么说”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我讲《汉代风云人物》时,讲到“鸿门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制片人万卫问我为什么不细讲。我说,“鸿门宴”谁不知道呀?万卫说,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才要听您讲。观众不是要听“鸿门宴”,而是要听您怎么看待这段历史,要听“易中天版的《鸿门宴解读》”。这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百家讲坛》是怎么回事。是的,《百家讲坛》“要讲故事”,但不能“只讲故事”。不明白这一点,就弄不懂这个栏目。它的主讲人也“要有学问”,但不能“只有学问”。不明白这一点,就当不了主讲人。
有学问,又有见解,在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讲坛上,大体上就站得住脚了。但是,你要让观众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极其喜欢”,光有这两条还不行,还得要有个性。实际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都是有个性的,只不过有的鲜明有的不鲜明,有的张扬有的不张扬而已。有媒体问我,《百家讲坛》挑主讲人,有形象方面的要求没有?我说有啊,越丑越好。众人皆笑,以为我又在调侃。其实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要有个性。个性与长相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长得漂亮就没个性了?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不过,一个主讲人,一个靠学问和见解吸引观众的主讲人,如果太漂亮,脸蛋也好,身材也好,普通话还特标准,站在台上光彩照人就像“青春偶像”,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就像《新闻联播》,那个性就不容易彰显了。话说清楚,不是“没有个性”,只是“不易彰显”而已。此外,女主讲人另当别论。比如讲《红旗渠》的李蕾就很漂亮,照样大受欢迎。
其实并不单是马瑞芳,别的人也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当然,他(或她)还得会讲课。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会讲课,这就是《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的标准。会讲课是最起码的,既会讲课又有学问就算合格,既会讲课又有学问还有见解就能成功。

5. 《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我和马瑞芳教授是在录制《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认识的。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吃过饭,魏学来对我说,马瑞芳老师也住在影视之家,你们要不要见个面?我当然乐于从命,马老师也欣然同意,就见面了。
这里要交代一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下面,分若干编导组。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若干编导,都归制片人万卫管。具体地说,就是万卫管组长,组长管编导,编导管我们。主讲人的“归属”,原则上是固定的。一开始归哪个组,以后也归哪个组,算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马瑞芳和我,都在一个组,当时的组长(现在叫“执行主编”)就是魏学来。所以魏学来才会问我,要不要见见马老师。
不过我觉得魏学来的意思,也不见得仅仅就是“牵线搭桥”,介绍两个主讲人认识认识而已。他其实是用心良苦。因为那时我刚到《百家讲坛》,两眼一抹黑,属于“生瓜蛋子”。马老师的《说聊斋》早已录制成功,算是“驾轻就熟”。魏学来让我见马瑞芳,实际上就是想要这位老大姐“传帮带”了。
这一来二去,就结下了深厚情谊。
故事就不多讲了。马老师比我讲得好,都在书里,大家可以看,我还是讲点印象。马瑞芳给我的印象有三条:直、爽、好玩。那天晚上见面,刚一落座,她就侃侃而谈,口无遮拦,也不考察一下对面这个人可靠不可靠,这叫“直”。后来交往多了,她给我提意见,我也给她提意见。她觉得对,马上就接受,痛痛快快,这叫“爽”。再后来,她写文章,说她帮助我是“照顾智障儿童”,把我肚子笑疼,这叫“好玩”。直、爽、好玩,这三条都是我最喜欢的。所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当中,我们两个关系最好。这种关系,说得好听,叫“惺惺相惜”;说得难听,叫“臭味相投”。其实“臭味相投”也并非贬义。因为这里的“臭”,原本读如“嗅”。“臭味”就是“气味”,“相投”不过“合得来”。换个文雅的说法,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直、爽、好玩,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马瑞芳。
第二就是要有见解。作为一档“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电视节目,或者说,作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平台”,《百家讲坛》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传播文化。观众也不但要听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说”。这个“怎么说”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我讲《汉代风云人物》时,讲到“鸿门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制片人万卫问我为什么不细讲。我说,“鸿门宴”谁不知道呀?万卫说,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才要听您讲。观众不是要听“鸿门宴”,而是要听您怎么看待这段历史,要听“易中天版的《鸿门宴解读》”。这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百家讲坛》是怎么回事。是的,《百家讲坛》“要讲故事”,但不能“只讲故事”。不明白这一点,就弄不懂这个栏目。它的主讲人也“要有学问”,但不能“只有学问”。不明白这一点,就当不了主讲人。
有学问,又有见解,在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讲坛上,大体上就站得住脚了。但是,你要让观众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极其喜欢”,光有这两条还不行,还得要有个性。实际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都是有个性的,只不过有的鲜明有的不鲜明,有的张扬有的不张扬而已。有媒体问我,《百家讲坛》挑主讲人,有形象方面的要求没有?我说有啊,越丑越好。众人皆笑,以为我又在调侃。其实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要有个性。个性与长相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长得漂亮就没个性了?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不过,一个主讲人,一个靠学问和见解吸引观众的主讲人,如果太漂亮,脸蛋也好,身材也好,普通话还特标准,站在台上光彩照人就像“青春偶像”,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就像《新闻联播》,那个性就不容易彰显了。话说清楚,不是“没有个性”,只是“不易彰显”而已。此外,女主讲人另当别论。比如讲《红旗渠》的李蕾就很漂亮,照样大受欢迎。
其实并不单是马瑞芳,别的人也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当然,他(或她)还得会讲课。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会讲课,这就是《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的标准。会讲课是最起码的,既会讲课又有学问就算合格,既会讲课又有学问还有见解就能成功。

《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6. 你认为百家讲坛谁讲得好?

我觉得清华大学教授彭林先生和台湾的曾仕强先生讲的最好了!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彭林先生还能屏气凝神的研究传统礼仪文化,这本来就值得每个华人来尊崇!而彭林先生不仅仅停留在研究上,他身体力行,在很多场合宣传和弘扬传统礼仪,而且勇于和那些道德境界不入流的公众人物作斗争!他研究的礼仪文化犹如在那干旱的土地上注入一洼清泉!
曾仕强教授用浅学易懂的方式将深奥的易学普及大众,让中华易经文化渐渐从坑蒙拐骗的地摊算卦中脱离出来,也让愚昧的人清醒了,算卦是易经的极小一部分,但易经绝不仅仅是算卦,易经包罗万象,仔细一想,整个宇宙就是易经!毫不客气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易经是万经之源,它没有什么宗教和迷信色彩,充满了哲学思想!易经是华夏先祖留给后世子孙的天书,我们要认真多待!
易中天: ”百家讲坛“里最大名鼎鼎的就算他了,讲了一遍”三国“,后来据说觉得自己的肢体语言有的地方会误导听众,于是要求重新讲一遍,所以有了“易中天品三国“的“重新讲演版”。不知道他自己对这第二次讲演有什么感觉,准确了很多? 我却觉得少了很多激情,互动和包袱似的。这种事情好比“一鼓作气,再衰而三竭”。第二次虽然思想上会完备很多,但却无论如何有第一次的情绪饱满。所以我觉得AL GORE是不会再出山竞选。那种经历一次就让人精疲力尽。

7. 《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我和马瑞芳教授是在录制《百家讲坛》节目的时候认识的。
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吃过饭,魏学来对我说,马瑞芳老师也住在影视之家,你们要不要见个面?我当然乐于从命,马老师也欣然同意,就见面了。
这里要交代一下。《百家讲坛》这个栏目下面,分若干编导组。每个组有一个组长,若干编导,都归制片人万卫管。具体地说,就是万卫管组长,组长管编导,编导管我们。主讲人的“归属”,原则上是固定的。一开始归哪个组,以后也归哪个组,算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马瑞芳和我,都在一个组,当时的组长(现在叫“执行主编”)就是魏学来。所以魏学来才会问我,要不要见见马老师。
不过我觉得魏学来的意思,也不见得仅仅就是“牵线搭桥”,介绍两个主讲人认识认识而已。他其实是用心良苦。因为那时我刚到《百家讲坛》,两眼一抹黑,属于“生瓜蛋子”。马老师的《说聊斋》早已录制成功,算是“驾轻就熟”。魏学来让我见马瑞芳,实际上就是想要这位老大姐“传帮带”了。
这一来二去,就结下了深厚情谊。
故事就不多讲了。马老师比我讲得好,都在书里,大家可以看,我还是讲点印象。马瑞芳给我的印象有三条:直、爽、好玩。那天晚上见面,刚一落座,她就侃侃而谈,口无遮拦,也不考察一下对面这个人可靠不可靠,这叫“直”。后来交往多了,她给我提意见,我也给她提意见。她觉得对,马上就接受,痛痛快快,这叫“爽”。再后来,她写文章,说她帮助我是“照顾智障儿童”,把我肚子笑疼,这叫“好玩”。直、爽、好玩,这三条都是我最喜欢的。所以《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当中,我们两个关系最好。这种关系,说得好听,叫“惺惺相惜”;说得难听,叫“臭味相投”。其实“臭味相投”也并非贬义。因为这里的“臭”,原本读如“嗅”。“臭味”就是“气味”,“相投”不过“合得来”。换个文雅的说法,就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也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直、爽、好玩,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马瑞芳。
第二就是要有见解。作为一档“有一定学术含量”的电视节目,或者说,作为“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平台”,《百家讲坛》不但要传播知识,还要传播思想、传播文化。观众也不但要听你“说什么”,还要看你“怎么说”。这个“怎么说”有时比“说什么”还重要。我讲《汉代风云人物》时,讲到“鸿门宴”,三言两语一笔带过。制片人万卫问我为什么不细讲。我说,“鸿门宴”谁不知道呀?万卫说,正因为大家都知道,才要听您讲。观众不是要听“鸿门宴”,而是要听您怎么看待这段历史,要听“易中天版的《鸿门宴解读》”。这事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百家讲坛》是怎么回事。是的,《百家讲坛》“要讲故事”,但不能“只讲故事”。不明白这一点,就弄不懂这个栏目。它的主讲人也“要有学问”,但不能“只有学问”。不明白这一点,就当不了主讲人。
有学问,又有见解,在中央电视台的这个讲坛上,大体上就站得住脚了。但是,你要让观众喜欢,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极其喜欢”,光有这两条还不行,还得要有个性。实际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也都是有个性的,只不过有的鲜明有的不鲜明,有的张扬有的不张扬而已。有媒体问我,《百家讲坛》挑主讲人,有形象方面的要求没有?我说有啊,越丑越好。众人皆笑,以为我又在调侃。其实这话背后的意思,是要有个性。个性与长相有什么关系呢?难道长得漂亮就没个性了?话当然不能这么说。不过,一个主讲人,一个靠学问和见解吸引观众的主讲人,如果太漂亮,脸蛋也好,身材也好,普通话还特标准,站在台上光彩照人就像“青春偶像”,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就像《新闻联播》,那个性就不容易彰显了。话说清楚,不是“没有个性”,只是“不易彰显”而已。此外,女主讲人另当别论。比如讲《红旗渠》的李蕾就很漂亮,照样大受欢迎。
其实并不单是马瑞芳,别的人也一样。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当然,他(或她)还得会讲课。有学问,有见解,有个性,会讲课,这就是《百家讲坛》选择主讲人的标准。会讲课是最起码的,既会讲课又有学问就算合格,既会讲课又有学问还有见解就能成功。

《百家讲坛》试读:一 谁是最受欢迎的主讲人

8. 百家讲坛的讲师有那些

《百家讲坛》受欢迎的讲师有易中天、曾仕强、于丹、纪连海、钱文忠等等、
1、易中天
易中天(Yi Zhongtian),男,汉族,1947年2月8日出生于湖南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5年4月声明已经退休。

2、曾仕强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

3、于丹
于丹,是一位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

4、纪连海
纪连海,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之一。
其主讲“正说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纪晓岚、刘墉等)激情澎湃、诙谐幽默、设问解疑、鞭辟入里,极受欢迎,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亿万观众热捧的超级学术明星,被誉为《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中的“最另类”。

5、钱文忠
钱文忠,男,1966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宜兴市,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先生。上世纪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讲坛主讲《玄奘西游记》,2013年主讲《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钱文忠老师参加安徽卫视《中华百家姓》节目,与王立群、蒋方舟共同担任分享嘉宾。

扩展资料: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