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助力赛里木湖生态守护 提供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

2024-05-16 03:47

1. 蔚来助力赛里木湖生态守护 提供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

易车讯 2月28日,蔚来宣布开启Clean Parks生态共建计划新一站,携手新疆赛里木湖,助力生态守护。蔚来向赛里木湖提供一批智能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

据悉,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是中国重点生态湿地、国家重点自然遗产地、国家AAAAA景区。近年来,赛里木湖各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力度在加大,目前每日油车的最高通行量为1,500辆。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希望鼓励游客更多地使用纯电车辆探索赛里木湖。


2021年12月18日,蔚来正式发起Clean Parks生态共建计划,支持全球自然保护地使用智能电动汽车、建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自循环体系。2021年起,蔚来先后参与海南省三沙市、三江源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珠峰地区、响沙湾的生态保护。接下来,蔚来将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守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蔚来助力赛里木湖生态守护 提供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

2.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中国项目

 WWF在中国的工作开始于保护大熊猫。1980年,WWF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四川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工作。1985-1989年,WWF和国家林业局成功合作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大熊猫调查,随后制定了全国大熊猫保护计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1999年,WWF与国家林业局又共同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调查,所获得的科学详实的数据为中国日后大熊猫保护奠定了基础。此外,WWF还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及西部开发对熊猫栖息地影响等研究项目,这些研究为WWF的实地保护项目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1997年,WWF在四川省的平武县启动了“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项目在帮助当地机构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试行了当地社区发展替代生计的开发,以减少社区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王朗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反偷猎巡护、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和保护区管理、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以及周边社区的发展等方面,已成为保护区管理的典范,,并为大熊猫的野外保护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2002年,WWF将平武ICDP项目扩大到整个岷山景观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使大熊猫保护工作由单一点上的保护,发展到跨越行政地域界限、以整个岷山的区域性大熊猫栖息地及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目标的新阶段。同年,WWF还启动了在大熊猫分布的最北限秦岭山系的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项目覆盖了整个秦岭地区,项目旨在探索和建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有效手段和机制,以及可持续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 湿地与淡水保护WWF在全球50多个流域开展湿地与淡水保护及流域综合管理示范工作。在1998年洪水之后,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保护也成为WWF在中国的主要工作领域之一,通过与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先后在湿地恢复、湿地替代生计、湿地保护区网络建设、重建江湖季节性生态与水文联系、提名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宣传教育、流域综合管理政策倡导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1999年,在WWF荷兰分会的支持下,“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长江项目首先在湖南启动,在西洞庭湖、青山垸(湖)、西畔山洲等开展湿地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工作,通过发展湿地替代生计、促进社区共管、协助建立保护区并不断提高其能力、宣传教育等途径,推动洞庭湖地区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支持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总结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以此推动洞庭湖流域、赤水河流域的流域综合管理工作。在此项目的影响下,2002年汇丰银行(HSBC)通过其“投资大自然”项目支持WWF在湖北启动了以“重建江湖联系,恢复长江中游生命网络”为目标的“恢复长江生命之网”——WWF-HSBC长江项目,开展了湖北省湿地保护网络建设、推动“灌江纳苗”工作以重建江湖联系、实施基于社区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作为白鱀豚和江豚栖息地的天鹅洲故道群湿地保护等项目,这些工作将为恢复江湖联系、探讨长江中游湖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建设长江中下游的湿地保护网络与白鱀豚江豚等珍稀物种保护网络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WWF建议并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共同资助成立了“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该课题组于2004年10月向国务院提交了《推进流域综合管理,恢复中国生命之河》的政策建议报告,为促进中国流域水资源、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治”出谋划策。报告中建立“长江论坛”的建议已被27家单位采纳,首届长江论坛于2005年4月在武汉成功举办,通过了《保护与发展——长江宣言》,一致赞同通过对长江流域实施综合管理,来确保实现防洪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三大目标。WWF一直与国家林业局等合作,推动《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制订与优先项目实施等,提名国际重要湿地、支持湿地类保护区的基础调查、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湿地类型保护区的管理等。在WWF的协助下,2002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和2005年2月2日,中国两次新增23个国际重要湿地,其中2002年新增的14个国际重要湿地被WWF总部评为来自中国的第一份“献给地球的礼物”;与国家林业局、上海市农林局合作开展“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项目”,探索“国际重要湿地”的建设与管理;与国家林业局等合作,组织了2004年、2005年长江中下游六省市的同步水鸟调查,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保护区网络建设和国际重要湿地的提名工作准备了详实的基础数据。WWF还与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共同合作,自2001年以来连续组织“湿地使者行动”,分别以“把知识带回家乡”、“走进国际重要湿地”、“追寻通江湖泊”、“生命之河:从高山到大海”、“还长江生命之网——长江行动”等为主题,在全国各地系统地开展了湿地科普与宣教活动和调查工作。累计参与竞标社团有226个,有131个大学生环保社团、1500多名师生成为湿地使者直接参与到该活动中来,足迹踏遍中国黑龙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20个省、市、自治区和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缅甸5国境内的湄公河流域,直接将湿地保护、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知识传递给数百万湿地地区的基层干部与群众。 森林的发生和发展时代,距今已有6亿年的历史,经历了裸蕨类草丛、小型森林和蕨类森林,最终发展到今天被子植物占主要地位的新生代森林。中国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森林资源丰富,但是,森林自由生存的生态环境始终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侵害。在距今8000-7000年前原始农业出现时,森林的砍伐即已开始。随着农田的开垦、生活需求的增加以及不断发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在中国国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从距今四五千年的60%下降到明末清初的12。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森林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1973年到1998年开展的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反映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2。7%增加到16。55%,森林蓄积量从86。56亿立方米增加到112。67亿立方米。但是,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仍在世界排名120位以后,并且与森林密切相关的生态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江河断流、地质灾害频发、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恶化的现状,增加森林资源及其质量,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相继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在内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中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其对中国生态建设的长期影响将不断体现。WWF北京办事处林业项目结合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在长江上游岷山地区以及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开展了大熊猫和东北虎栖息地森林保护和恢复项目,向国内介绍并引进了最新的景观保护理念和方法,通过建立保护区、提高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及探索社区和企业参与的共管机制,使呈现破碎化的栖息地得到连接和恢复。同时,为了提高中国森林资源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把森林认证和产销监管链认证引入中国,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国内标准,帮助森林经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和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减少中国进口木材需求增长对南美、东南亚等天然林丰富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WWF北京办事处成立了中国森林贸易网络(CFTN), 鼓励在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的从事木材贸易和生产的厂商,通过加盟全球森林贸易网络组织,促进合法采伐和贸易,推动可持续森林经营和可信赖的森林认证。与此相关的大豆和棕榈油圆桌会议(RSPO)也是林业项目的工作重点,旨在鼓励有影响力的厂商通过参加圆桌会议承诺促进有利于森林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 “人类是可持续性发展关注的中心,他们有权利与自然和谐相处,过一个健康而有价值的人生。”——《里约热内卢宣言》(1992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颁发的活动证书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被正式提出后,即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这一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变革的呼唤,意味着人类需要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调整即意味着人的思想与行为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为全世界人民把一个听起来抽象的概念——可持续发展——转为现实” ,这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教育的任务。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它提供了人们将社会理想转为现实的能力。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了解到威胁人类未来的世界问题:如贫困、环境恶化、健康、冲突和人权的侵害等之间的复杂而互相关连的关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人们将掌握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积极的社会变革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建设一个认知人类尊严的人道的、平等的、和关怀的和谐社会。”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以实现WWF的最终使命,1996年,WWF在北京正式设立办事处之时,就创建了教育与能力建设项目(原环境教育项目)。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该项目始终贯彻“能力建设、资源开发、政策影响和网络构建”的工作策略,并通过与中国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政府部门,高校学术科研机构,社区,宗教团体以及地方相关NGO合作,开展了一系列项目,成功地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引入中国的正规教育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教育与能力建设项目在中国开展的项目有“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香格里拉可持续社区”、“青少年爱水行动”、“香格里拉河流与湖泊”、“巴珠可持续社区”、“滇西北社区能力建设”、“藏东社区保护与和发展”、“地球的孩子” 等。同时,该项目也为WWF 在中国的其他项目提供教育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并承担资源开发、经验总结和成果分享的职责。 能源与气候变化项目“我们现在对减缓气候变化采取的行动越少,未来需要适应气候变化的难度就越大。” --Stern Review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温度已经上升了0。74摄氏度;北极气温升高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北极海冰每10年以3%的速度消失;地中海、非洲南部和部分南亚地区的干旱趋势加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干旱的时间和强度增加,强降水和热浪发生的频率增加,热带飓风的强度加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比工业化前约高35%。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再次证明了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90%是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所致。众多独立的研究表明,人类只有将气温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才能避免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人类和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我们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前提是一些必要的决定必须在近几年内达成。紧迫性:需要在未来五年内,真正落实推动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政策和措施;任何延迟都会加大减缓气候变化的难度和成本; 野生物贸易项目TRAFFIC (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创建于1976年,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支持成立的野生物贸易研究项目,其目标是确保野生物贸易不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TRAFFIC 总部在英国,全球共设立了21个办公室,形成一个全球性工作网络,是全球最具规模的野生物贸易监测组织。TRAFFIC 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协助CITES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秘书处开展工作。在这方面,TRAFFIC已积累了近30年的经验。1996年,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TRAFFIC East Asia)开始在中国开展工作,并于2001年在WWF办公室设立中国项目,即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TRAFFIC East Asia - China Programme)。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在中国的项目力求以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为切入点,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医学界、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使药用动植物的使用逐渐找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有效地遏制非法的野生药用资源贸易。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强调TRAFFIC在野生物贸易过程中的预警作用,通过定期的市场调查,对可能因贸易导致濒危的野生物种,提前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贸易不造成物种的濒危。每年,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将定期出版通讯,介绍濒危动植物资源的现状,探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交流国内外野生动植物贸易及其控制的信息。通过在中国开展的各项工作,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希望能够为制止非法野生物贸易、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与国内外各个不同的组织一同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更多的贡献。 全球协作,走向哥本哈根,实现中国的低碳未来WWF气候变化给人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在未来50年内,全世界必须改变生产和使用能源的方式。如此巨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的领导人制定良好的政策,并迅速行动。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一份为工业化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具有约束性目标的国际法律文件。所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成员国将于2009年12月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就2012年之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进行协商。这次的全球新协议是我们使全球气候变化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的重要机会。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在与许多合作伙伴——民间社团、政府、社区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以实现公正、有效、科学的全球气候协议。WWF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的期待WWF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协议为使全球实现清洁能源经济,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性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WWF希望看到我们的领导者们就形成一个公正、有效以及科学的气候变化协议达成共识,此协议应包括:# 到2050年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 2020年之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 到2020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0%# 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脆弱的国家采取措施适应气候变化# 为向低碳经济过渡提供便利#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清洁技术,以及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建设# 支持WWF的零砍伐森林目标 黄海——生物多样性之海。在2006年12月发表的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的指导下,中国和韩国当地社区即将担当起黄海生态区的保护义务。2007年9月7日,为期7年的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在北京启动。保护黄海里的生命广阔的黄海海域被中国和朝鲜半岛环绕着,其大陆架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享受着黄海丰富的渔业资源。WWF将包括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在内的460000平方公里海域划定为“黄海生态区”,该生态区被确定为WWF全球最优先保护的200多个生态区之一。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的目标是使海洋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完整,并使海岸居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松下电器为本项目提供了全部资金保障。2008年9月7日,WWF与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正式公开接受小额基金的申请,这些小额基金将用于支持地方社团和组织的宣传保护活动。以优先保护区为基础的行动计划2002年7月,WWF、韩国海洋研究院(KORDI)及韩国环境研究所(KEI)三方启动了黄海生态区规划项目,通过科学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的关键栖息地,来确定优先保护区域。作为该研究项目的成果,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于2006年12月被公布。该图已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采纳。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将以黄海生态区潜在保护区域图以黄海生态区为基础,支持中国和韩国的当地社区开展具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愿景宣言:黄海生态区支援项目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实现如下愿景:到2020年,让黄海中所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栖息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让最有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并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使之发恢全部服务功能,造福沿海社区。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独立的环保组织,WWF在淡水保护、森林保护、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贸易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应的领导力和影响力。WWF也开始拓展其传统的业务领域,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与上述保护项目密切相关的跨项目的政策领域工作。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项目(简称为政策项目)致力于推动中国的“科学发展”即可持续发展,也承担WWF全球网络之间与中国相关的政策工作的沟通、协调和实施。启动与开展政策领域的工作,一方面来自于WWF相关保护项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WWF在2007年北京年会上发布的有关生物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这两大目标的保证措施之一。我们期望通过加强对政策的影响和关注,注重各领域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政策项目为WWF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进而提升WWF的影响力,为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按照WWF中国项目办公室“五年保护发展计划(2005~2010年)”,为应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政策项目将着力于以下三个主要方向:即贫困与环境(包括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消费或可持续生活方式(生态足迹)和贸易、投资与金融(是对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方式方面的有力补充,目的在于“绿化”供应链环节。此外,政策项目也承担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的联系和合作事宜。开展的政策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贸易与投资、银行信贷原则和生态足迹等方面。推动可持续的对外贸易与投资世界自然基金会2007年4月,WWF发布了《重新思考中国境外投资》报告。由于中国对外投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都需要重新考虑现有的全球经济发展模式。报告建议在自然资源供应方、产品和服务生产制造方以及消费方之间建立对话机制,促进全球循环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处于全球前列,但是也面临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向可持续贸易方式转变、减少中美与中欧之间摩擦、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等。WWF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在内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旨在寻找可持续性贸易机会,促进外贸结构升级,探索可持续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同时,我们密切关注中国公司在海外对自然资源(比如木材)投资时面临的机会与挑战。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并协调全球网络资源,对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推动海外投资的可持续性发展。银行信贷原则WWF期望与相关的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国际上公认的环保信贷原则,提升国内银行的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在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推广。WWF正在与国内重要的银行合作,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的发展趋势,探讨引入可持续的信贷原则的可行性,为国内银行业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生态足迹研究“生态足迹”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分布情况。WWF(中国)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合作开展了“中国生态足迹”的研究。《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将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促进中外专家之间的联合研究、并为中国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国合会和WWF共同委托总部位于美国的环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来负责研究和分析工作。该项目的中期研究报告将于2007年11月份完成,最终报告将于2008年上半年发布。 对环境的广泛关注已经改变了商界人士看待世界的方式。与他们的客户、股东、员工及其家庭一起,他们日益认识到保护自然是符合每个人的利益的。他们相信,为了我们自已的安康,也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行动来保护我们地球上的自然财富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自然保护的社会呼声日益响亮,这一外在动力正推动着商界加强与WWF及类似机构的合作。因为这种合作既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也能为自然界带来益处。WWF企业合作伙伴正是为设在中国的企业提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我们希望与那些承诺承担社会责任,并希望成为改善环境而努力的企业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3. 保持并完善( )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

保持并完善【《环境保护法》 】的基本地位, 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

保持并完善( )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

4. 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浅析 车美萍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人类与环境矛盾的历史考察,探讨了要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及其演替过程、揭示出全球的共同愿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演替过程 20世纪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论"而展开的大争论,导致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它要求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资源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积极控制人口增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可可持续发展理论已从学者学术讨论转向付诸于实践,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中使用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9年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严格定义,全文如下: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环境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及跨国界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和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关注和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这是经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长期的激烈辩论而最终得到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声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1990年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部长宣言》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等文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均以《声明》所用的提法。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1) 改变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 (2) 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 (3)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于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从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是人与环境矛盾运动中形成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选择。这种选择己不只学者们书斋里的议论,而己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转变成为长期发展战略决策。由于这种选择关系到全人类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因而受到全人类的普遍关注。 2 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历史必然 从人类一出现、生产活动就产生了。从生产办发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改造环境的历史。 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到19世纪4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其工业化过程,它年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而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急剧增加;②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干预自然、将自然资源变为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和手段日新月异;③在为满足经济增长而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大量物质能量的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成比例增功,这些剩余物绝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必要的处理,而是作为废弃物直接排入环境中并产生严重污染。过度的开发利用和大量废弃物污染,超出了生态环境自我调节机制所能承受的限度,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使其生产力下降。 以上三方面的影响,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负荷过重和遭到严重污染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粮食不足、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困境。这就是人类与环境矛盾发展到今天的集中表现。 面对严峻的现实,国际上许多科学家、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纷纷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寻求改善环境和发展经济的人类持续发展对策,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派别。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历史的客观基础的。总的来说,理论的产生来源于实践的需要。先是有了需要研究的问题,才有可能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发展至今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存在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困。 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替过程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起源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很快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近20年来,理论研究非常活跃,涌现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著作。这些著作观点各异,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即"悲观派"、"乐观派"、"协调派"。 3.1 悲观派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对立是绝对的,只有停止地球上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才能维护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这种观点要求人们不要干预生态环境,放弃科学技术,放弃发展生产力,放弃对大自然的改造。 其代表作有: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开发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1972年)。 3.2 乐观派 这种观点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人类福利增长的先决条件。为了求得经济的增长,不必顾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使生态环境自然而然地达到平衡稳定。 其代表作有: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和《即将到来的繁荣》;朱利安·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年);美国物理学家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 无论悲观派,还是乐观派,都看到了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观点都具有片面性。悲观派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估计不足,只看到人类经济活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面,而看不到人在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可以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利条件。乐观派则认为凭借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就能自然地解决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忽视了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人的作用,忽视了运用技术干预、影响生态环境的方式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 3.3 协调派 经过长期的争论,以上两种观点开始趋于相互沟通和接近,又派生出上种比较现实的观点,即"协调派"。这种观点主张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追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其代表作有:美国科学家莱斯物·R·布朗的《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佩西晚年所著《未来的一百页》;1972年经济学家巴巴拉·沃德和生物学家雷里·杜博斯向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提交时一份对人类环境的最完整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和1982年为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巴巴拉·沃德所写的《立足于地球》。 至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己基本形成。80年代开始,协调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被普遍接受整个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并成为左右发展决策的强有力的理论体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关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国际协定的达成,更使各国看到了经济发展中全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充分协商,通过了指导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可,从而使之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 4 可持续发展己成为人类的共识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尽管存在分歧,但在最高层次上却一个切合点,这就是双方都希望环境和发展协调统一,使人类在地球上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己是我国的既定发展战略。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关系,以前我们主要追求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现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国际上的广泛称赞。如"绿色长城"(防护林带)的建设。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国务院各部门着手研究制定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7月在我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北京联合召开的《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圆桌会议上,国务院宣布:为在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作为指导性文件。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己经被郑重地确定为中国长期发展的指导原则,成为我国走向21世纪的既定发展战略。

5.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包括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
1、丹麦自然资源较为匮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铁等矿产全部靠进口。丹麦在北海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00亿立方米。因此丹麦利用石油天然气进行发电成本较高,动力不足。
2、丹麦三面环海,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经常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广阔的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部沿岸夹湾和沟谷横切其中,东海岸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这为风力发电提供了自然条件的基础。
3、丹麦开展风力发电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丹麦风力发电的装机总量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据丹麦风电协会2010年1月25日颁发的数据,风力发电。2009年丹麦的西门子风电公司和威斯塔斯风电体系公司简直供给了欧洲海优势电场装机容量的90%.而人均风能具有量居世界首位。
4、风力发电具有较多优点:成本较低,环境效益好;风力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扩展资料
丹麦是最早开始风力发电的国度之一。由于丹麦缺乏自然动力,早在1891年就先河风电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石油缺乏安慰了丹麦风电发展。至1918年,25%的乡下发电站用的是风电,其时的风机功率多为20-35 kW。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石油再度危急,风电重又盛,丹麦的Lykkegtheirrd和Smidth两家风电公司一时间著名遐迩。
二战后,欧洲各国就未来欧洲的石油供给题目展开咨询,促使丹麦进一步索求如何开发风电
1973、1979年的石油禁运、动力危机以及绿色环保认识的增强,推动了风电产业发展;加上丹麦是世界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国度之一,丹麦政府对环境掩护题目极端器重,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出现、环境的好转更使丹麦看到风能在完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丹麦

丹麦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原因是?

6. 《原神》出品公司米哈游与蔚来汽车公司达成合作,今后将会有何大动作?

《原神》出品公司米哈游与蔚来汽车公司达成合作,今后将会有何大动作?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能量奇点进行公司创立以后的首轮股权融资,融资金额近4亿人民币人民币,由米哈游和蔚来资本一同领投,红杉中国种籽股票基金和蓝驰创投期权激励,山色资本出任此次股权融资独家代理财税顾问。这轮股权融资的资产将适用于产品研发和基本建设全世界首款根据全高温超导原材料的中小型托卡马克试验设备,及其产品研发可用以下一代性能卓越聚变设备的优秀磁场系统软件。
能量奇点以把握处于领先水平的聚变能源技术性,打造出全世界一流的聚变能源商业公司为发展规划。能量奇点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规划,第一步方案产品研发和基本建设根据全高温超导磁场的中小型托卡马克试验设备。该装置将完成长时稳定运作的合理和工程项目总体目标,方案于2024年完工运作并照亮等离子。到时候,该设备将变成全世界第一台完工运作的选用全高温超导磁场的托卡马克设备,为能量奇点向更高一些总体目标迈进奠定牢固基础。

可控核聚变,又被称为人造太阳。聚变能源具备无尽、经济发展、可方案、清理、安全性等许多优势,是现阶段科学发展观水准下人们可以把握的最终能源方式。聚变能源商业化的将完成人们能源自由,促进人类发展史进到下一个发展趋势环节。
以往10年,伴随着高温超导应用技术、优秀等离子体物理、人工智能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多方面的技术性提升,人们初次基本上拥有了完成聚变能源商业化的的科学合理标准。2021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美国聚变能源路线地图,声称要在2035年-2040年完成聚变发电量入网许可证。以往3年,美欧等国在聚变能源行业的自主创业和私募股权融资十分活跃性,据调查,以CFS为象征的约20家美欧聚变能源商业公司总计得到了高于40亿美金的私募股权融资。

充分考虑在我国的能源构造(2021年火力发电厂发电能力占比达71%)、较高的能源对外开放依赖度(2021年原油对外开放依赖度达72%)和开疆辟土的双碳总体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排放交易),完成聚变能源商业化的针对中国的实际意义尤其重要。能量奇点将与世界各国顶尖科研院所深层次协作,专注于开发设计有商业服务运用发展潜力的聚变能源技术性。
能量奇点已经迅速发展趋势,邀请志于聚变能源工作的生物学家、技术工程师和从业人员添加,一同探寻归属于将来的最终能源。

7. 如何科学的保护自然环境 急需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2003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33.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近每年1.4亿吨,处理率仅54.2%,无害化处理率更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每年约1000万吨,1/3没得到安全处置. 
  水和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地区相当严重.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五类,一类水最好,源头没有任何污染,三类以上的可作饮用水源,最差的五类可以用于农业灌溉.2003年七大水系407个监测断面中一至三类的水仅占38.1%,劣五类的水占29.7%,即近1/3的水用于农业灌溉都不合格,可见污染之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三级,一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长期生活在超过三级标准的大气中,身体会受到伤害.2003年国家掌握监测数据的340个城市中达到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上的城市有142个,占41.7%;超过三级标准的城市91个,占26.8%. 
  目前新的环境问题已经凸现,环境污染呈现复合型、压缩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我国江河湖海有机污染依然严重,同时湖泊和海域又出现以氮、磷为主要污染物的富营养化问题.不少城市饮用水源地已监测到许多微量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直接影响人的健康.大气中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尚未解决,大城市由于机动车的快速发展,氮氧化物及其带来的光化学烟雾污染呈明显加重趋势.除了大气和水污染之外,土地污染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废旧汽车、家电造成的污染也成为新的环境问题.放射性污染威胁也在增加,国内已有6万多枚各类放射源,每年还以15%的速度增加,尚有上万枚废弃源未得到合理收贮,几乎每月都发生放射源被盗事件上,威胁公众安全. 
  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土地资源破坏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特别是后者,目前面积仍在扩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增长质量下降并存的局面,草原退化面积大、程度重.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北方更为突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下降、湿地干涸,旱灾、水灾不断,损失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目前破坏很严重,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有些已经绝迹,品种资源锐减,野生种源大量流失,外来物种危害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专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1年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4%.世界银行1997年发表的报告测算,中国仅大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就约540亿美元(以1995年计),占同期GDP的8%.据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调查,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94亿元,占9省区GDP的13%.如果从微观上分析,水质污染导致饮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处理成本增高;超标的污水用于农灌,既减少农作物的产量,又降低其品质.今年3月份由于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化肥厂违法排污造成沱江严重污染,仅初步调查,损失就达二亿多元.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局部地区土法冶炼金属已造成周围人群患病.中国与美国的一项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影响到儿童的肺功能.世界银行上个世纪末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主要城市中,每年约有17.8万人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过早死亡,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致病而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达740万人年.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众来信来访呈显著上升趋势,经常发生因污染问题企业与周边群众矛盾尖锐.上下游水污染和跨界污染纠纷近年来日益增多,甚至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的冲突.法院审理涉及环境保护的各类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已签署和批准了30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任务繁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我国际形象,同周边国家存在的环境问题处理不好会成为外交摩擦的隐患.我国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环境标准低,有些还没有环境标准,直接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受到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明确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实现的.这不仅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二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三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转到新的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强调的原则是,资源“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从国内和国际一些试点的经验看,在企业层次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最大限度减少生产中原材料的消耗,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不排或少排废弃物.通过建立生态工业园或把不同企业联合起来,相互利用生产的废弃物,从而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并扩展到消费领域,建立循环型社会. 
  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有四类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加工资本(实物)和自然资本.如果在经济增长中其他资本增加了,而自然资本减少了,总资本量可能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如果单纯用GDP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可能导致不计代价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的结构、质量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后果.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要求. 
  要做到环境信息公开,公开发布国家和各地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状况,公开政府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让人民群众了解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政府为此做出的努力.还要依法公开企业排污行为,发动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进行监督. 
  要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推动环保事业最强大的力量.要发动群众为环保献计献策,鼓励群众对违法排污企业检举报告.要支持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支持和引导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倡导和鼓励绿色消费,关注并采取措施解决老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室内污染和白色污染等问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发展环保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工作,推广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政府要带头制定绿色采购政策,扶持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占领市场.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严重的环境污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们不能再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初期严重污染环境、后来再治理恢复的路子.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实现环保跨越式发展?一靠机制、体制创新,二靠科学技术进步.今后技术进步应更加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既有利于缓解资源不足,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国际上有学者提出四倍跃进的观念,即通过采用新技术,可以做到消耗一份能源或资源,创造目前四倍的经济增长. 
  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是当前非常紧迫的问题.由于管理和技术水平的落后,我国工业生产无论是单位产品还是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一些原材料都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GDP占世界的3%左右,而每年消耗的钢材、水泥分别占到世界的25%和50%.建立节约型社会,除了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法律和各项经济政策,确定合理的资源价格外,更重要的是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能源和资源及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静脉产业. 
  4.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企业的行为对环境质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要有各种引导措施,激发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努力实现双赢.要逐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即生产某些耐用消费品和对环境有影响产品的企业,要负责这些产品使用后回收和处理,能再利用的再利用,能作为资源回收的,处理后作为资源再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做到无害化处理. 
  5.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投入是非常关键的措施.这一方面是政府实施公共财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环境问题往往表现为外部的不经济性.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为维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加大法制的力度,严格要求企业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政府自身也应加大投入,起到引导促进作用.城市集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国家为民族长远利益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珍稀物种保护、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投入.除了政府增加投入外,要通过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还应探讨设立环境税和环保专项基金的可能性,为保护和治理环境建立可靠的资金渠道. 
  6.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全球环境问题制定了几十个环境公约和议定书.我们应该积极参加这些公约和议定书的谈判和相关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维护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法的环境权益,一方面对外介绍我国的环保工作,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努力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国际交往中需要处理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我国不少产品特别是农牧产品,由于环境污染或产品不符合对方的环境标准而被发达国家限制进口.这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国产品的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外交手段,消除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实质上是要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全局利益的关系,我国党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选择,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通过各项具体工作认真加以落实.

如何科学的保护自然环境 急需

8. 全国性保护项目如何开展?

2002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北京成立办公室,相继与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中央部委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一系列全国性的保护项目,包括协助制定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推动绿色木材采购和森林认证制度,推广森林碳汇试点项目和国际标准,探讨长江流域保护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等。目标是将协会在全球其他地方获得的成功经验应用到中国更多的地区,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保护国际基金会)一起,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状况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估;确定需要优先保护的区域、生态系统和物种,并提出关键的保护行动和策略,以充实并更新现有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保总局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于2006年11月17日在北京举办了“长江上游远景规划试点项目”启动会,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签订了《项目合作文件》。2007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中欧生物多样性示范项目签字仪式暨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方案征集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包括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内的首批5家机构和单位签署了旨在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赠款协议。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获赠的项目旨在中国开发并试验新的保护区管理模式,使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够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力求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2?保护区早期调研项目中国于1993年签署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是第一批批准该公约的国家。2004年2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政府接受了保护区工作方案。该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全面的、有生态代表性的和有效管理的国家和区域保护区系统。这项工作的陆地生态系统的建立须在2010年前完成,海洋生态系统须在2012年完成。第七次缔约国大会所提出的工作方案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简称CBPF)提供可持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指南。该项目正是要评估中国保护区体系,协助制定中国保护区发展的战略规划,帮助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次缔约国大会所提出的保护区工作方案。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创建有效的可持续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并为申请全球环境基金的项目建议书编写提供支持。
保护区优先调研项目于2006年全面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为中国保护区制定一套有时限可循且可衡量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以支持中国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框架项目下的监测项目;开展中国保护区空缺分析试点;完成中国保护区管理能力需求的评价与能力建设项目设计;分析国家级保护区的资金来源、需求及满足资金需求的多种途径。
3?森林多重效益项目基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宗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国际(CI)和国家林业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共同实施森林多重效益项目,简称“FCCB项目”(即森林、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项目)。该项目通过引入随《京都议定书》应运而生的国际碳汇市场以及仍在探索阶段的生态效益有偿服务机制,在国家层面上推动科学造林以促进片断化生境的恢复工作,并试验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旨在促进政府造林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并可为植树造林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带来持续的资金支持;目标是在中国西南山地项目点恢复森林植被,缓解气候变化,改善社区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和建立生物多样性廊道带,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为实施森林恢复和获得碳汇受益提供示范。
2005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国际、中国绿化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开始共同探讨碳汇基金的设立,引导碳汇项目最大程度地惠及社区和生态环境,探索生物能源在中国的开发运用前景。项目另一政策层面的重要产出是协助国家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制订了中国的“碳汇”优先发展规划,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造林、减缓气候变化的活动结合,扩大了“多重效益”概念的影响。项目组与国家林业局共同选择了四川王朗和云南高黎贡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森林多重效益项目实验点,与云南省林业厅确定了云南省的3个森林多重效益项目实施县。在探索生态系统有偿服务机制方面,协会项目组选择了丽江县吉子水库进行生态系统有偿服务试点。2007年,中国FCCB腾冲项目获得首批CCBA金牌认证。保护国际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的腾冲项目是第一个获得CCBA标准认证的项目。项目位于著名的云南高黎贡山西坡、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南段。云南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
4?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为减少区域内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对原始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严重威胁,2004年8月起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国家林业局、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合作,积极寻求解决区域内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的可操作方案。通过推动国内公共部门与林业加工企业采纳绿色木材采购政策,促进国内可持续林产品原料供给,尽可能地减缓非法木材采伐与贸易对区域内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该项目开展的工作主要有:
促进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与区域相关利益者就打击非法木材采伐及贸易问题的对话。2005年3月,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森林对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香港举办了以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问题实际解决方案为主要议题的国际研讨会。香港会议成为中国国家林业局进一步推动解决区域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的重要推动力。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目前是中国国家林业局有关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问题咨询组的重要成员之一。
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森林项目合作推动中国参与解决非法木材采伐和贸易问题的区域进程。项目开展以来,协会推动并支持中国林业官员参与讨论非法木材采伐及贸易解决方案的区域性国际会议,包括2005年在菲律宾宿务召开的区域海关加强合作打击非法木材采伐国际研讨会,2006年在土耳其安塔里亚召开的东北亚森林执法与施政(简称ENA-FLEG)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研讨会,并于2006年9月与国家林业局及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在北京召开了第3次森林对话机制会议。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与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国家林业局官员考察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探讨双边及区域解决方案。2006年11月,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印度尼西亚项目部及亚太森林项目与国家林业局共同组织国家林业局5名高层官员就森林可持续经营及打击非法木材采伐贸易国际经验主题对印度尼西亚及澳大利亚进行了实地考察。
协助国家林业局出台相关行业技术规范。为了规范林业企业相关的行为,国家林业局拟制定《中国林业企业海外采伐、森林培育、林产品采购技术指南》,2006年年底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开始与国家林业局合作为该技术指南的出台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2007年,由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与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在北京举办了“森林认证试点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分享了2006年国家林业局开展的6个森林认证国家标准试点单位的经验和问题。2008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雨林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国家林业局对外项目合作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在北京主办了“森林与林产品认证及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
5?长江保护项目长江流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不可持续的开发活动、城市和工业污染、不协调的区域发展,特别是森林采伐以及大坝和其他水工建筑物所产生的取水、阻断洄游通道以及改变自然流量节律等影响,对长江流域淡水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减轻或缓解这种长期的生态影响和破坏,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于2006年7月成立了长江保护项目。
长江保护项目致力于保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最重要的区域,保护、重建长江的生态健康,从生态保护的角度优化流域内水坝的设计和运行方案,减少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以及推动长江综合水资源管理。
2006年9月,项目与长江论坛秘书处、全球水伙伴(中国)在重庆共同举办了“河流生态流量”国际研讨会。2006年11月,项目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力发电学会联合举行“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外专家介绍美国水电开发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协会在美国、巴西为缓解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威胁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并与国内水电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通过整合电网调度,优化长江上游水电建设投资并保证重要水生生物栖息河段生态流量的可能性。2008年,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开始在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