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2024-05-08 01:28

1.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的报告,大家可以看出,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时,在我国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我国的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稳定回升,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根据情况报告,大家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稳中向好,未来可期。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来说是比较好的。在上半年,财政部门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通过种种税务手段,结合市场主体,为市场主体减轻了负担,缓解了困境,有效的提升了市场的信心,增强了我国发展的内生动力。依托稳定的市场主体,我国将在下半年继续进行持续稳定的发展,各个大中小企业也会在各种政策中得到帮扶与发展,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面对我国财政部发布的执行报告,大家可以看到,国家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国家将会安排加快节奏,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此基础上,国家在下半年仍然要落实防治疫情工作,经济安全发展,相信大家会在国家政策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报告,报告大家还可以看出,国家致力于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制度,提高税务的减免幅度,扩大使用范围。国家还要保持适当的制度强度,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除了城市的发展,还要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推动财力的下沉,还要推动党政机关进行节约型建设。

财政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

2. 财政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提出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什么值得关注?

更新了下今年的财务计划。全年用丁帮助企业减少病毒影响的退税减税约2.64万亿元,和基本持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这些钱主要支持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重点项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现代农业等领域,安排新增地方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约1.5万亿元。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2%,地方数据还没出来,但应该报表上会减少一些。总结了财政收入(可以看出各地经济状况)。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亿元,按自然口径同比下降10.2%。央、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7%,4.7%,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收入增幅分别为-1%、13.7%,16.5%,-3.5%.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分别增长44%,49.4%,34.7%,40.9%。能源领域大好。福建、山东、浙江保持平稳增长,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幅分别为6.7%,6.3%,4.2%,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被病毒大幅影响外,这三个省的数据更能反映真实经济情况。

说了下钱花到哪了。这个太细,只选几个有意思的点说下。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目前已下达597.58亿元。还没到就业高峰期呢,钱就花的差不多了。高校生今年就业并缴纳失业保险,给招工企业1500起步的补贴。采购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可倾斜到谁那大家都应该懂。大批今年下发的产业扶持资金,都已发了9成以上,财务手里可打的牌没多少了。只能再增发。
给房地产的钱很少,还没到兜底的趋势。总得看来,下半年会继续沿着重点基建工程,大农业大农村,环保和绿色能源三个大管子灌水。大批小管子只能承接全国范围百亿级别的灌水。保就业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灌溉体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保持一定支出强度,更加注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量降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实体经济平均融资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利息负担,有效应对成本推升型通胀;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快破除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强化城镇就业扩容提质;努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基础上,边际上可适度宽松,保持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充裕。既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直达工具等结构性工具,也要注重货币政策总量工具在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考虑短期宏观调控和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恢复更加稳固和平衡,2022年应度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做好跨周期调节。

众所周知,经济政策总是首先诉诸政策文件中的语言词汇,然后再落实到政策操作层面。因此,文件中重要提法的变化是政策变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这一特点更为鲜明。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一股都有文字数量限制,文风特点是不解释原因,一句话一层含义。这种高度凝练的文风意味着,政策文献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是决策层深入研究和精心推敲的产物,提法的变化往往代表着决策者思想理念的变化。因此,从“宏观调控”到“宏观经济治理”,这一提法的转变必然蕴含着丰富的政策含义
这里比较在意“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说的是什么。想要扭转经济颓势,现在看来只有财政政策工具一条路可以走,加杠杆维持公共开支,尽可能的降低居民口的压力,让居民的消费逐渐恢复。如果仅仅还是靠着货币政策,比如鼓励大家借钱,一个是效果有限,另一个钱很可能进入金融体系空转徒增利息,所以是时候动用中央的负债了,比如发型特殊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分配改革都是举步维艰,既然分配做不动,在这种情况下加杠杆要好过居民加杠杆。

现在是什么时刻?是不是已经是要确定牺牲哪部分财政收入的时刻?那第六条“严肃财经纪律,整饰财经秩序”: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偷税骗税等行为。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遏制财务造假行为。组织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行为严查重处,让财经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是想表达什么?在实际操作层面是不是又会成为重点?
财政纪律当然要维护,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这是工作的底色不是重点任务,是法律、税收部门的日常工作,有必要在财政政策报告中着重强调吗?你这一强调是不是事实上对前面的政策构成对冲?其次牵扯到一个老问题,现代财税征缴的精神应该是“低税率,严征管”,我们给搞成了“高税率,宽征管,选择性征管”,这就牵扯到倒逼企业寻租逃税,有关部门选择性执法的常态(寻租空间大),甚至阶段性放松,秋后算账的常态,这是正常的国家治理逻辑吗?(附带说,我国普通人在面对法条、规定、政策、通知上也有类似困境)。

眼下的经济困境不是投资不够高,而是投资太高挤占没了消费,还在那投投投,收钱投、借钱投,印钱投,钱谁还啊?一两代的钱霍霍了还不算完,后代(或有)的也要霍霍,投资的边际效用低到啥程度了?低到你根本不知道还能投点啥了,真就硬投,老百姓已经揭不开锅了,还在翻修公路与花坛,美其名日以工代赈,两难自解,问题是这里面除了农民工喝的那一点汤水,钱到底到谁的账上心理没点数吗?你直接把钱发下去效果是不是好上5倍,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点,第五点“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就很好,能精简合并一些更好。

3. 2022年,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的财政政策是怎么样发挥作用的?

2022年,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的财政政策是发挥作用一、 要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除了有稳定、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还需要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为有效和更大范围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二、财政部10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21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9%。二、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总体来看,受到经济稳步回升与大规模留抵退税基本完成等积极因素推动,三季度以来财政收入降幅有所收窄,财政收支形势逐步好转,基层政府收支压力有所缓解,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实现稳步回升。”三、财政收入增长平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较1—8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4365亿元,同比增长1%,较1—8月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一方面,超预期的三季度经济增长为财政收入企稳奠定了基础。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高于市场预期的3.7%,与二季度的0.4%相比更是显著提升,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较强韧性。尽管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9月份经济总体延续8月份的复苏态势,处于上行恢复期。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本完成,对财政收入不再形成掣肘。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摘要】
2022年,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的财政政策是怎么样发挥作用的?【提问】
2022年,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的财政政策是发挥作用一、 要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除了有稳定、持续的财政收入来源,还需要让有限的财政资金更为有效和更大范围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二、财政部10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6.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9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8321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9%。二、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0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5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53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总体来看,受到经济稳步回升与大规模留抵退税基本完成等积极因素推动,三季度以来财政收入降幅有所收窄,财政收支形势逐步好转,基层政府收支压力有所缓解,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实现稳步回升。”三、财政收入增长平稳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1%,较1—8月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24365亿元,同比增长1%,较1—8月下降0.1个百分点,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一方面,超预期的三季度经济增长为财政收入企稳奠定了基础。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高于市场预期的3.7%,与二季度的0.4%相比更是显著提升,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较强韧性。尽管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9月份经济总体延续8月份的复苏态势,处于上行恢复期。另一方面,随着财政政策靠前发力,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基本完成,对财政收入不再形成掣肘。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回答】
四、统计显示,1—9月,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33.4%,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较1—8月提高0.6个百分点;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及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出口退税同比增速分别为7.3%、11.3%、2.1%和16%,分别较1—8月回落1.4、1.1、0.4和2.2个百分点。“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9月份国内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增速边际提升;消费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和出口退税边际下滑,反映出经济企稳回升但居民预期尚未根本好转;出口退税下滑则反映疫情以来经济的两大支撑——基建和出口在第四季度可能转变为主要依靠基建。”五、前三季度的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为保障宏观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重要保障。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收入呈同比增长趋势,反映出宏观经济逐渐呈现恢复性增长、积极财政政策优化经济结构的潜能。数据表明,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势态平稳,没有出现超预期波动,并呈现两个特点:减税政策全面落地、减税力度大;税源结构和税收结构逐步完善,所得税收入增长势态良好。这些特点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就业扩张在税收方面的体现。数据显示,1—9月累计,教育支出284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科学技术支出65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4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卫生健康支出16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农林水支出159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交通运输支出88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2%,较1—8月降低0.1个百分点,整体维持较高支出强度。其中,教育、社保就业和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超过7.3万亿元,占总支出比重为38.4%,民生保障得到有力支撑。”【回答】
针对大规模留抵退税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下降,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新增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比例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1—9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14亿元,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13.1%,创2009年有数据以来同期新低。”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加快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589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425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50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35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3%;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767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436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2%。【回答】
“总之,今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提质增效,制度性安排和阶段性政策并举,使受益主体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罗志恒认为,下一阶段,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加大政策调控力度,提前谋划财政增量工具,努力实现稳增长、防风险、落实“三保”和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等多重目标。【回答】

2022年,从财政收支的角度分析:前三季度我国的财政政策是怎么样发挥作用的?

4. 2022年财政政策出台时间主要内容

——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推动财力向基层倾斜,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

——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摘要】
2022年财政政策出台时间主要内容【提问】
您好,我是百度答主(百事通文文),我已看到您的问题,麻烦您耐心等待我两分钟,我尽快为您整理答案,谢谢[微笑][微笑]【回答】
你好,亲【回答】
2022年的财政政策是在今年的2月22日出台的【回答】
具体内容分为六个重点把握和十项重点工作【回答】
六个方面: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提高支出精准度;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节俭办一切事业;严肃财经纪律,整饬财经秩序。【回答】
十项重点工作:
——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加大政策实施力度。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地。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着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

——充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回答】
——加强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化债不实、新增隐性债务的要严肃问责,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推动财力向基层倾斜,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有效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强化会计质量监督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切实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

——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回答】
——突出保基本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完善生态文明财税支持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回答】
——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深化国际财经交流合作,坚定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回答】
以上是我的回答【回答】
麻烦您动动发财的小手👋,给我评价一下喔,谢谢您[流泪][流泪][流泪][流泪]【回答】

5. 2022年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升效能,就是要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等政策协调。更加注重精准,就是要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实施新的减税降费,以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进项税款为主要手段,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对重点领域、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更加注重可持续,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降低赤字率,合理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重点要把握以下方面。(一)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实施部分2021年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显著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二)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下调赤字率至2.8%左右。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万亿元,优先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的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等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三)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并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四)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加大省级财政财力下沉力度,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三保”工作。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推动资金快速精准下达和使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22年财政政策

6. 2022年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升效能,就是要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等政策协调。更加注重精准,就是要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实施新的减税降费,以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进项税款为主要手段,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对重点领域、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更加注重可持续,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降低赤字率,合理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重点要把握以下方面。(一)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实施部分2021年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显著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二)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下调赤字率至2.8%左右。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万亿元,优先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的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等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三)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并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四)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加大省级财政财力下沉力度,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三保”工作。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推动资金快速精准下达和使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7. 2022年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提升效能,就是要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等政策协调。更加注重精准,就是要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实施新的减税降费,以退还企业尚未抵扣的进项税款为主要手段,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对重点领域、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更加注重可持续,就是要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降低赤字率,合理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重点要把握以下方面。(一)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实施部分2021年到期的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研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显著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二)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适当下调赤字率至2.8%左右。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万亿元,优先支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等的重点项目和科技攻关、生态环保等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三)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并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重点支持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扩大有效投资。(四)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加大省级财政财力下沉力度,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三保”工作。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推动资金快速精准下达和使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22年财政政策

8. 2010-2020财政支出的趋势

你好亲,财政部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4%、支出同比下降8%。




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34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9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965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14192亿元,同比增长10.1%;非税收入2042亿元,同比下降18.5%。




1至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36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641亿元,同比增长8.7%,为年初预算的9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8722亿元,同比增长9.7%,为年初代编预算的87.5%。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22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084亿元,同比下降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38亿元,同比下降8.5%。




【摘要】
2010-2020财政支出的趋势【提问】
你好亲,财政部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4%、支出同比下降8%。




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34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69亿元,同比增长3.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965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税收收入14192亿元,同比增长10.1%;非税收入2042亿元,同比下降18.5%。




1至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36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641亿元,同比增长8.7%,为年初预算的9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8722亿元,同比增长9.7%,为年初代编预算的87.5%。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22亿元,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084亿元,同比下降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38亿元,同比下降8.5%。




【回答】
亲你好,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麻烦你手动点一个赞,谢谢,祝你生活愉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