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对吗

2024-05-14 03:21

1.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对吗

亲,您好~: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是对的。
在持有期间发生的应收利息(实际利率法下考虑溢、折价摊销等利息调整后)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
感谢您的咨询,希望本次服务能够帮助到您,您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后续有问题方便再次向我咨询,最后祝您生活愉快![鲜花]【摘要】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对吗【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已收到,打字需要点时间,还请稍等一下,请不要结束咨询哦~!【回答】
亲,您好~: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是对的。
在持有期间发生的应收利息(实际利率法下考虑溢、折价摊销等利息调整后)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
感谢您的咨询,希望本次服务能够帮助到您,您可以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后续有问题方便再次向我咨询,最后祝您生活愉快![鲜花]【回答】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对吗

2. 债券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

当然是有区别的, 直线法也叫平均法。就是在应付债券的存续期内平均分摊。 实际利率法就不同了,他是先要计算出实际利率,再来计算推销额。 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摘要】
债券投资的后续计量分为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两种【提问】
当然是有区别的, 直线法也叫平均法。就是在应付债券的存续期内平均分摊。 实际利率法就不同了,他是先要计算出实际利率,再来计算推销额。 实际利率是指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回答】

3. 在实际利率法下,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有关计算的是什么?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通俗解释)
持有至到期投资,顾名思义就是你打算把这个东西在手里放到它“死”,痴情的守它一辈子,在这之前不会放弃它,抛弃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资产的核算很有特点,关于他的一切花销你都想着他能给你带来回报,就像在追求女孩子,首先你一定要体现出你想跟她过一辈子,你的付出才有可能被资本化,如果你一开始就抱着对待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态度,那对方肯定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你的付出就费用化吧,还想资本化?还想以后有什么回报?痴心妄想。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开始的交易费用资本化了,后面的摊销什么的也就是实际利率摊销法,因为这个前期付出的费用影响了整个期间的感受,也就是你关心的是不是得到了女孩子的芳心,这个收益核算需要长期来考虑,也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以及你初始交易费用如何影响了持有期间的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因为这个债券一般都有期限,你能熬得过他;如果是股票,你还指不定能不能熬得过他,一般都要长寿的多,更重要的是这个股票没有到期日,到期的时候也就是这个公司破产的时候,你还持有到期干什么呢?看自己究竟能赔进去多少吗?所以股票一般就是做个短线炒炒玩玩,实在有钱的或者是被股市套住的就无奈做个长线好了,所谓长线一般也就是最多几年而已。所以股票在这里更适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炒炒就卖了)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介于短线和长线之间,既不想炒炒就卖,还不想踏踏实实做长线)。由于是比较长期持有这个债券,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影响的是未来整个期间的收益率,因此任何一项付出和收入都要看整体影响,那么出现一种核算方法:实际利率摊销法。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很多人不了解什么叫实际利率摊销法,更不用说如何去计算了。这里的实际利率其实就是你投资这个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购买的时候有购买价和交易费用,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你的实际投资成本,就像追女孩子的前期投入,你狠狠的花了一笔,很幸运的是她接受了,承认你资本化了,觉得你对她是真心的,是持有至到期的,那么就等着以后她怎么对你好吧,这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女郎),究竟能够引来多大的郎呢?对于债券来说,能给你带来的无非就是个利息,还有最后的本金收入了,那么因为持有的期间比较长,地球人都知道应该考虑时间价值,所谓时间价值就是说你之所以选择这个投资是因为比其他投资要好,比如放在银行,那么我们考虑投资是否可行就是借入你从银行借钱投资是否有价值,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类比,在实际投资中,你是有一个实际收益率的预期的,看一个投资是否合适,就是要用你的期望值来看这个资产未来带给你的东西全部打回原形到值多少钱,这就是折现的过程,那么你选择的这个折现的利率就是你期待中的收益率,在持有期间你要计算这个资产带给你多少好处,那么每年年初有个摊余成本,乘以你心目中的收益率就是实际上你能够获得的投资收益,这个投资收益金额一般和你当年实际收到的利息不一样,差额部分就是你需要摊销的“利息调整”,这个体现的意思就是你实际收到的钱不一定就是你的真实收益,很明显的一个原因就是你购买的时候有交易费用,当初的资本化的处理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收益。
实质
上面说的就是所谓的实际利率摊销法的实质,是通过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前期投资成本,计算出你实际能够得到的增值率,也就是收益率,然后每年带来的收益就相当于你把这笔资产放到银行吃一年利息能够得到的收入一样,所以当年的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当然因为每年你还拿债券的利息,所以债券的摊余成本也就是账面价值是变化的=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你虽然增值了一个相当于“投资收益”的金额,但是我给了你利息了,所以你这个资产就不值钱了,就应该从摊余成本中扣除。就像是吧女孩子追到手了,她对你很好,随着对你了解的深入,对方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对待,可能发现你这个人有各种各样的毛病,那么逐渐有点矛盾了,对你的评价可能降低了,这就是溢价发行的债券最后摊余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靠近面值的摊销过程,因为之前对你的评价太高了,因为你开始承诺了更高的票面利率,更多的承诺,任何的承诺都会回归到现实一样;另外一种折价发行的债券正好相反,随着摊销的进行,摊余成本逐渐上升,最终回归到真实水平,这个就像开始虽然大家认为你不值钱,但是后来发现你人品不错,评价越来越高,回归到你的真实水平了,这就是折价债券摊余成本会逐渐升高的原因了。实际利率法实质上是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反向运用,这个可以通过公式推导得到。

在实际利率法下,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的有关计算的是什么?

4.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实际利率法下的投资收益代表什么?如何计算得到?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逐渐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

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来说,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即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溢价摊销额平均值)。【摘要】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实际利率法下的投资收益代表什么?如何计算得到?【提问】
您好【回答】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逐渐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

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来说,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即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溢价摊销额平均值)。【回答】
您好!1、一样的,账面价值=1100-17.17+12.17=1095.你看分录,借增贷减,得出来的账面价值。2、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回答】
是这样计算的 亲【回答】
那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中,实际利率法下的投资收益代表什么?【提问】
提到债权投资类的金融资产,我们会想到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是“债权投资-成本”、“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和“应收利息”。

债权投资初始计量的总原则为:

①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②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注意:交易费用)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可借可贷)

    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原理为: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债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回答】
代表的是这个的 亲【回答】
好的谢谢【提问】
不客气的 希望您能给我个赞呀【回答】

5. (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直接收益率。(2)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到期收益率。(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根据相关信息查询,(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直接收益率是:1.持有期间年收益率。该项指标反映债券投资者每百元钱投资一年所能带来的收益。对债券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该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天数/365天)/买入价格*100%。其中,“买入价格”是指买入债券时每张债券的单价;“卖出价格”是指卖出债券时每张债券的单价;“持有天数”是指按日历计算出来的实际持有债券的天数。2.本期收益率。这是指发售公司每年支付的利息与本期债券的市场价格的比率。其公式为:本期收益率=年利息/本期债券市场价格*100%。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摘要】
(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直接收益率。(2)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到期收益率。(【提问】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根据相关信息查询,(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直接收益率是:1.持有期间年收益率。该项指标反映债券投资者每百元钱投资一年所能带来的收益。对债券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该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天数/365天)/买入价格*100%。其中,“买入价格”是指买入债券时每张债券的单价;“卖出价格”是指卖出债券时每张债券的单价;“持有天数”是指按日历计算出来的实际持有债券的天数。2.本期收益率。这是指发售公司每年支付的利息与本期债券的市场价格的比率。其公式为:本期收益率=年利息/本期债券市场价格*100%。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回答】

(1)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直接收益率。(2)计算该项债券投资的到期收益率。(

6. 在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计算应取得的利息收入,确认应收利息和投资收益。是错还是对呢

错误的。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购买价款*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扩展资料:
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
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际利率法

7. 债券估值:计算下列债券的现值,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1、年支付利息:100*10%=10,将10年后的债券值折成五年末,还剩余五年,五年末的现值为:
P=10/(1+14%)+10/(1+14%)^2+10/(1+14%)^3+10/(1+14%)^4+10/(1+14%)^5+100/(1+14%)^5
=∑10/(1+14%)^5+100/(1+14%)^5
=10*[(1+14%)^5-1]/[14%*(1+14%)^5]+100/(1+14%)^5
=86.27
说明:^2为2次方,^3为3次方,以此类推
2、年支付利息:1000*8%=80,将14年后的债券值折成10年初,到14年末还剩余五年,五年末的现值为:
P=80/(1+6%)+80/(1+6%)^2+80/(1+6%)^3+80/(1+6%)^4+80/(1+6%)^5+1000/(1+6%)^5
=∑80/(1+6%)^5+1000/(1+6%)^5
=80*[(1+6%)^5-1]/[6%*(1+6%)^5]+1000/(1+6%)^5
=1084.25
3、半年支付利息:1000*8%/2=40,共10期,实际(要求)半年利率为3%
P=40/(1+3%)+40/(1+3%)^2+40/(1+3%)^3+40/(1+3%)^4……40/(1+3%)^10+1000/(1+3%)^10
=∑40/(1+3%)^10+1000/(1+3%)^10
=40*[(1+3%)^10-1]/[3%*(1+3%)^10]+1000/(1+3%)^10
=1085.30

债券估值:计算下列债券的现值,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8.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投资收益为什么是实际支付价款乘以实际利率

这其实只是为了满足权责发生制原则,人为的一个会计约定而已。

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比如,2013年1月1日买入以90元的价格买入面值100元年票面利率1%的三年期债券,每年付息,到期还本。
看现金流的话:
2013年1月1日: 付出90元
2014年1月1日:收到1元
2015年1月1日:收到1元
2016年1月1日:收到101元

其实整个持有期间一共收益是13元 (101+1+1-90)
但是,显然不能前两年各确认1元,第三年确认11元

于是,为了把这13元收益在持有期间内合理分摊,计算一下实际利率 结果是4.648%
2013年持有期间,占用资金是90 实际利率4.648%
所以第一年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益 4.18元 
注意,这是应计的部分,可是实际收到1元,所以还剩下有3.18没收到的
也一起计入摊余成本

于是,2014年持有期间,占用资金=90+4.18-1=93.18,实际利率还是4.648
所以第二年收益=93.18*4.648%=4.33元
收到了1元,剩下3.33元还是没收到,仍然计入摊余成本

记下来,2015年持有期间,占用资金=93.18+4.33-1=96.51,实际利率还是4.648%
那么这一年确认收益=96.51*4.648%=4.49元
看看这时候应收多少了?

96.51+4.49=101
这一年正好收到101 两清!

反过来再算一下三年期间一共确认过的收益
=4.18+4.33+4.49=13.00元!

总结一下:
1)如果算总帐的话,实际利率法的结果和收付实现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2)不一样的,是持有期间总收益如何在各年度之间分摊
3)这样的分摊,是为了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而人为进行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