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信用控制的介绍

2024-04-30 12:22

1. 直接信用控制的介绍

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直接信用控制的介绍

2. 直接信用控制的相关概念

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用的信用管制工具,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收存款和为谋取高额利润而进行高风险存贷,如美国1980年前的Q条例。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这种办法在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广泛地被采用。流动性比率是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例,商业银行要保持中央银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必须缩减长期贷款,扩大短期贷款和增加易变现的资产,从而限制信用扩张。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吸收,对经营不当的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惩罚利率等。直接信用控制也叫直接信用管制。

3. 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措施是什么

   
     问:简述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措施 
     校解析答案: 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的信用业务进行的干预和控制。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措施: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额、特种存款。
    (一)信用分配。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并限制其最高数量。
    (二)直接干预。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以一国金融体系的最高统领身份,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直接进行干预的行动。具体措施:
   
    1、直接限制贷款最高额度,不经批准不准突破。
    2、直接干涉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吸收。
    3、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提供贷款。
    4、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放款或投资的范围。
    (三)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指中央银行为限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四)利率最高限额。利率最高限额是较常使用的直接信用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最高利率。
    (五)特种存款。特种存款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按总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特别存款,用以紧缩它们的放款。
      
    四门过了三门,满足了,下次继续努力。《英语(二)》92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80分,《劳动政策分析》73分。
    第一次参加自学会计专科的考试,刚查了成绩,《政治经济学(财经类)》96分,《 *** 与事业单位会计》77分,《经济法概论(财经类)》65分,报了三门课程,全部通过了,好开心哦,谢谢网校老师。

直接信用控制主要措施是什么

4. 直接信用控制的直接信用管制的概念

直接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以及存款利率进行控制。一般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很少采用这类方式。

5. 直接信用控制的直接信用管制的内容

直接信用管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进行直接干预,做法有信用分配、直接行动、流动比率和利率上限。1、信用分配。这是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为避免信用过度扩张,同时也为了使有限资金用于最能发挥效能的用途上,对商业银行的资金用途进行合理的分配,限制其信贷活动。2、直接行动。这与信用分配相似,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1)直接限制贷款额度。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规定,中央银行根据金融情况的变化,在必要时,可对各金融机构或某一类金融机构规定贷款的最高发放额。(2)直接干涉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吸收。也就是说,对支票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增加额另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不受最高比率的限制,从而限制信贷活动。(3)中央银行对业务活动不当的商业银行,认为它违背信贷政策时,可拒绝提供贷款,拒绝融通资金的要求;或者给予贷款,但采取高于一般利息的惩罚性利率。(4)规定各银行放款及投资的方针。分两类:一类是资产项目的限制,如规定商业银行对不动产投资的限制;一类是贷款额度的限制,如对商业银行发放的中期贷款规定最高额度,对储蓄银行的股票投资、住宅融资规定最高的限制等。3.流动比率。这是指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除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规定商业银行对其资产维持某种程度的流动性。4.利率上限。1935年美国的银行法案中,就已经有了限制银行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利率上限的规定。

直接信用控制的直接信用管制的内容

6. 消费者信用的信用控制

所谓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的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要求。在需求过旺及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对消费者信用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比如对各种耐用消费品规定付现的最低额,并对用于购买这些商品的贷款规定最长期限,使社会用于购买耐用品的支出减少,缓解通膨胀压力。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期必须撤消或者放宽对消费者信用的限制条件,以提高消费者对耐用品的购买力,促使经济回升。这种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消费者信用的增长。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这种选择性货币工具通过广泛的消费信贷参与者,传导效果得以改善,特别是扩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的基础面,最终有利于央行通过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影响特定市场。具体来说,在消费信贷领域,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影响居民借款总额→调节社会信贷总量→影响社会消费总量→ 作用于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其次,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种类消费信贷贷款利率或首付比例→调整货币信贷使用结构→调整社会消费结构。 其主要内容包括:(1)规定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2)规定用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借款的最长期限;(3)规定用分期付款等消费信贷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种类,并规定哪些耐用消费品可以分期付款购买;(4)以分期付款等消费信用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时,对不同的耐用消费品规定不同的放款期限。 中央银行运用此项工具是为了规范和调整消费信贷信用。因为消费者信用是重要的信用形式,它的总量庞大并且与社会公众紧密相连,如果听之任之,往往会给经济的稳定带来干扰。中央银行进行消费者信贷控制是经济运行的客观需求,适时适当地运用它可以抑制消费者信用的过度使用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减轻经济周期的震动有重要作用。其调整方法:当经济处于需求过旺或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首次付款的比例、缩短分期付款期限等措施加强对消费信用的控制;反之,当需求不足或经济衰退时,可以放松管制以刺激消费量的增加。 1、概念、功能和分类消费者信用管理是以科学管理的专业技术,扩大信用消费、防范信用风险的技术手段。消费者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为:客户信用调查、客户授信、帐户控制、商帐追收以及利用个人征信数据库推销信用支付工具。2、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特点消费者信用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在客户群和服务方式上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决定了它们在信用管理技术和手段上的不同。消费者信用管理的目标客户是消费者个人,而企业信用管理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目标客户是企业法人。个人信用消费的特点是单笔交易的金额小,然而交易的数量庞大。加之个人信用消费中的交易方式非常灵活,处理交易结算记录和信贷记录的数据量也相当巨大。 消费者信用管理在企业中的职能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提高信用审核的效率,降低营运成本2、降低信用交易的风险,减少拖欠,及时收回欠款3、为企业增加合格的用户,降低不良客户的比率4、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协助企业完成产品创新 信用管理的过程与营销的过程紧密相关。以一项信用交易的全过程为单位,消费者信用管理由客户授信、帐户管理、商帐催败等几部分组成。1、客户授信当消费者提出信用申请,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其进行信用审核,并依据企业的信用标准,最终决定是否授予信用、额度多少。信用标准是企业的内部文件,它统一规定了在各种情况下授信的标准和条件。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依据这一标准,对消费者的信用申请发表意见,即是否授信、额度多少、期限多少。2、帐户管理消费者接受了信用交易的条件后,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为其开一个信用帐户,记录所有的交易数据、还款记录和信用记录。由于拖欠风险的存在,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在信用期限内对消费者进行风险监控和额度调整,同时还要协助销售部门找到新的交易机会。对消费者的风险监控主要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消费者的行为表现,及时判断消费者的信用程度如何变化。如果出现信用恶化,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预警;反之则要及时地提高消费者的信用额度,或延长合同期限。3、商帐处理商帐处理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正常的帐款回收,即定期地向消费者提供帐单,提醒消费者及时还款;二是拖欠帐款的催收。消费者使用企业提供的信用服务后,其消费记录会输入帐款记录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系统会定期自动打印帐单,由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统一提交给消费者,消费者则根据帐单的要求进行付款。除了正常还款的情况,客户中还会出现拖欠或不还的情况。这时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要及时进入催收程序。催收工作是循序渐进的,从信函催收到电话催收,再到上门催收,直到进行诉讼催收。 个人信用评分是消费者信用管理中常用的一个工具,在个人信用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用到。信用评分是利用个人资信报告中的信息,如付款记录、欠款帐户、帐户数量和信用记录时间等,通过量化和计算得出的分值。信用评分可以客观地预测消费者按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对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来讲,预测性评分是一种风险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贷款人估计贷款申请人在未来的信用表现,帮助贷款人做出迅速、有效地决定。信用评分模型是个人信用评分的最重要工具,是可以得出评分的一系列计算公式。评分模型是利用统计学对大量的消费者信用记录进行处理而得出的。

7. 直接信用管制和选择性信用管制的区别

选择性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银行管理特定信用的流向与流量,其所使用的工具有:保证金比率政策、消费者信用管制及不动产信用管制。
直接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银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以及存款利率进行控制。

直接信用管制和选择性信用管制的区别

8. 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有那些,分别有那些优点

一般性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对整个社会信用数量进行的控制,又称"量"的信用控制。这种控制不对任何部门采取差别待遇,一视同仁地放松或紧缩信用。
 
一般性信用控制工具
  一般性信用控制作为中央银行管理货币的基本方法,主要通过运用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即: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及试探性的操作,还可以进行逆向操作,灵活调节货币供给量;(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不象再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3)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量进行的是微调,不会像准备金率的变动一样产生震动效果。
 
    再贴现率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率的优点: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率的优点: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量存在着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则与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