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过赫赫功勋的张仪,为何会被秦武王驱逐了呢?

2024-04-30 06:21

1. 立过赫赫功勋的张仪,为何会被秦武王驱逐了呢?

因为那时候的张仪已经不再符合秦国的利益需求了,他留在秦国还会给秦国带去很多的麻烦,所以秦武王最后就把张仪给驱逐出了秦地。当年张仪凭借“连横”的说辞赢得了秦惠王的喜欢,在秦惠王的支持下确实是为秦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只是秦惠王死后继位为秦国君王的秦武王觉得张仪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也就放弃了这个曾经对秦国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其实这也不能怪秦武王,张仪离开秦国也有很多必然的因素。

首先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虽然为秦国捞了不少的好处,但也损害了秦国的不少利益。其实张仪的连横之术基本上就是对山东六国进行一些欺骗的手段,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刚开始的时候连横的作用非常的好,为秦国捞了很多的利益。但是随着秦国把山东各国都戏耍了几次后,山东各国便开始一起抵抗秦国了,让秦国在外交上没有了朋友。所以秦武王肯定是看到了这个弊端,肯定要把张仪搞掉来与山东六国拉近关系。

第二个原因就是张仪的对外方法与秦武王的对外方法分歧很大,不符合秦武王的实际需求。从秦武王的这个“武”字来看,就知道他是一位非常崇尚武力的君王,肯定是要依靠强大的秦军来与山东六国痛痛快快的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斗争的。而张仪的策略则是杀人不见血的手段,与秦武王的行事作风差距太大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秦国的政局问题了,这也是张仪必须被驱逐的一个重要原因。张仪原本是魏国人,是后来投奔到秦惠王的朝廷里面的。而不仅秦武王的母亲是魏国人,他这个魏国的母亲又给他娶了个魏国的媳妇,所以那时候秦国有很多亲魏的势力。所以综合了这几个因素,秦武王只好把张仪驱逐出了秦国。

立过赫赫功勋的张仪,为何会被秦武王驱逐了呢?

2. 张仪为秦国付出这么多,为何得不到一个好的下场?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他采用连横术迫使韩、魏太子来秦朝拜,并与公子华(桑)攻取魏国蒲阳(今山西隰县)。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使得魏国把上郡15县,包括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一起献给秦国。秦惠文君十三年(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为秦所占有。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国势日益强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巴、苴两国。这样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
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卒于魏。
、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Z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600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史记·张仪列传》中说:“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无疑张仪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
张仪诳楚之后,又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前往楚、韩、齐、赵,燕等国进行游说,使得五国连横事秦。同一年,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张仪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脆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树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主要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使秦国的国威大张,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张仪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使得秦国“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这为秦国的霸业和将来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子秦武王即位。张仪素为秦武王不满,离秦赴魏,卒于魏。

3. 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的张仪,为何被评价为阴险狡猾?

张仪在历史上有阴险狡猾的评价主要是因为这个人善于权谋之术。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是我国动乱的时期,但是也是最有文化风采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张仪也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一位名士,他本是魏国贵族的一个后裔,少年时期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展现出他的过人之出,十分聪明好学。随后张仪又和纵横家苏秦一起拜到了著名的谋士鬼谷子门下做学生,两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鬼谷子可以说是集百家之所长,没有什么事他不会的,他即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又有兵家的智慧,同时还是纵横家的鼻祖,据说连秦国的商鞅都很有可能是鬼谷子的弟子。张仪可以跟随这样的名士学习纵横之术,对他来说机会难得,再者鬼谷子弟子这样的名号也能给他带来许多他人无法接触到的机遇。
张仪不光自身有才华,同时也想要利用自己的能力为这个时代做出些贡献,同门弟子苏秦一直在赵国为官,受到了赵王的赏识,于是张仪就像同苏秦一起在赵国做事。苏秦觉得秦国会对以后的赵国构成威胁,所以拒绝了张仪的请求,并言讽刺了张仪,张仪受辱之后到了秦国。秦国的秦惠文王却刚好对张仪的才华很是赏识,不久就让张仪做了秦国的丞相。
当时张仪刚做丞相不久便遇到了其他五国采取的“合纵”灭秦之策,“合纵”也是纵横家的权术之一,目的就是联结几国的力量围攻一个国家。但是张仪并没有惧怕这个策略,而是相应的想出了“连横”的对策,巧妙的帮助秦国化解了此次危机,五国联盟也也在张仪的游说下分崩离析。张仪的这个政策大大削弱了几国的实力,也离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为秦国立下无数功劳的张仪,为何被评价为阴险狡猾?

4. 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张仪,为何还落得个被驱逐的下场?

为秦国立下了不世之功的张仪之所以最后会落个被驱逐的下场。那是因为出于多方考虑,一来新君上位,在做事风格上肯定和先皇是有所不同的,而张仪是先皇的得力助手,而且他们之前的外交政策影响到新君和外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为了想外国表示诚意,也为了平衡自己这边的势力,所以新君选择驱逐张仪。

秦国之所以可以兴盛,这与张仪也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张仪与秦惠文王之间的合作是各种的默契,把秦国发展的越来越好,可是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上位,却把对秦国立下不世之功的张仪给驱逐了,这是为什么,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情节,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因为张仪的外交欺骗策略。

秦惠文王在世的时候,张仪被封为丞相,为秦国奔走效力,那个时候的秦国还不是特别的强大,还有魏国,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对他们的威胁很大,为了给秦国争取一个发展的机会,张仪和秦惠文王君臣合作,采取了一些列的外交欺骗手段,他们这么做确实为秦国争取到了发展的机会,但是时间一长,弊端也就出现了,尤其是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以后,其他的国家对于秦国都已经不再信任了,于是秦武王为了赢得外国的信任,做出了表态,那就是驱逐张仪。

第二,因为均衡势力。
不管是哪个朝代,君王最想看到的便是朝廷势力保持均衡,可是秦武王上位以后面临什么问题,亲魏势力越来越多,这对秦国是不利的,我们看下都有哪些亲魏势力,首先惠文王后是魏国的,武王后也是魏国的,而大丞相张仪也是魏国的,前面两人一时动不得,那么就只好动张仪了。

5. 张仪后来为什么离开了秦国?

1.仗义为什么离开秦国:从张仪的身份说起,他是纵横家,主张连横,连横所要出使得最重要的一个国家就是秦国,而为了秦国在战国后期把局面彻底打开,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必然要离心几国的合纵。战国后期,东方六国均已丧失单独抗秦的能力,但是六国联合的风险还在,信陵君就曾率领五国联军打过秦国,当时秦国扼守函谷关不出,并同时派人在魏国造谣、说魏无忌的坏话,魏无忌的联盟总指挥被撤,五国即散,秦国的危险才解除。
为了消灭任何联盟的行动,张仪不可能只呆在秦国,所以必然要去其他国家破坏合纵:堵住合纵的路子、消除合纵的隐患。他去魏国必然是为了防止魏国和其他国家联合,由于纵横家辗转于列国,看似没有固定效力的国家,所以魏惠王看到张仪来魏,知道他很有才,才任用了他。张仪去魏国,可以说就是卧底去了,张仪去楚,使楚国丧失大片土地及楚怀王客死秦国很能说明张仪的为秦效力,对于魏国,弱国,他是去破坏魏国与其他国家可能的联合;对于稍微强一些的楚国,他是去削弱魏国,这也是楚国想见到的。
从一开始张仪就被当做是赢稷党,芈八子是张仪带到秦宫的,张仪本身就和芈八子关系很要好。秦惠文王身体日见衰弱,但对于太子一事上张仪却是当局者迷全然不知,秦惠文王知道荡公子没有政才,几次有换太子的念头,秦惠文王找他商议,他力顶公子荡,完全把他自己推向了深渊。荡公子继位后对张仪生疏了许多,之后赢壮派人刺杀张仪这件事是可以册查的,然而他却没有为张仪主持公道,只是看在张仪为大秦殚精竭虑的份上给他钱财让他离秦。离秦之时赢疾说秦国负先生了。事实上是张仪自己不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份保护自己。倘若公子章劝他离秦他可全身而退,倘若稷公子继位他仍然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偏偏是荡公子继位所以张仪的悲剧是必然的。
2.商鞅为什么会被杀:众所周知,商鞅的贡献对秦王朝的崛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仅把法家思想引入秦王朝,并应用于政治、经济的实践中,而且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然而,商鞅的结果却在风烛残年之际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

  对商鞅的死,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为之喊冤叫屈。幸灾乐祸者认为商鞅是作法自毙,自己死在了自己制订的酷刑上面。喊冤者认为商鞅一心为秦帝国的崛起不遗余力,却遭如此下场,实在不公。

  对于商鞅的死最欢欣鼓舞的,首先的不是秦惠文王,而是秦帝国的贵族阶层,是一大批“特权阶级”。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而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秦王要他死,而是触犯了“众怒”。

  “众怒”是某个个体公共关系恶化、集中爆发,以至于形成公关危机的典型表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商鞅变法虽然对对秦国的强大有帮助,但对于秦国的稳定和秦王的公共关系却是极为有害的。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为了解决他自身的公关危机,必须杀死商鞅以抚平贵族群体的强烈不满。从危机公关的角度为看,秦王杀商鞅的原因非常充分:

  1. 商鞅是王朝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是贵族的众矢之的;

  2. 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商鞅对秦王而言不过是一条老狗,而贵族却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3. 集权改革已经上了正轨,杀死商鞅既可以保留这一成果,又可以很好地解决王朝与贵族间的利益冲突。

  所有这些原因使秦王有充分的理由选择杀死这个曾有功于秦国的人。其结果使秦王朝与贵族的利益冲突在一个阶段内得以有效地缓和。应该说,商鞅之死是壮士断腕式的一次出色危机公关处理

张仪后来为什么离开了秦国?

6. 张仪后来为什么离开了秦国呢?

张仪,帮助秦国进行“连横”策略,最终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得秦国的胜算大了许多。张仪可以说劳苦功高,他既然有才,又如此为秦国奔波,必然还是能够得到秦王的信任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的确如此。然而,他的儿子秦武王却并非如此,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在此期间,他就把张仪赶出了秦国。


1.张仪连横
张仪本是魏国人,而在孙膑帮助齐国大败魏军之后,魏国自然失势,但是秦国却越发强大起来,引起了山东六国的恐慌。为了打压秦国,不让它出头,六国联合起来结成联盟,合力对抗秦国,这就是著名的“合纵”。只是,这样的结盟很松散,有个嘴皮子利索的政客来一说,指不定就瓦解了,毕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自然会趋利避害。
张仪原本在魏国穷困的时候跑去楚国,但是也没有出路,他来到秦国,凭借口才得到了秦惠文王的信任,成为秦国相国。那个时候,六国正在进行合纵,还派出联军和秦国打了一仗,然而前面说过,这样的利益联盟很松散,经不住秦国的反击。之后,张仪开始了自己的连横计划,到其他各国去游说,把他们都拆散,秦国的赢面就更大了。


2.秦惠文王对张仪
张仪与苏秦同是鬼谷子的弟子,但是苏秦面对张仪自愧不如,后来又想办法让张仪来投奔他,结果,张仪脑子里同窗相见的感人场面没有,旧交的帮扶也没有,反而被苏秦故意羞辱了一把。张仪心里自然不爽快,那时候苏秦在赵国,张仪就想,其他国家之中也只有秦国能够与赵国抗衡,抱着这样的目的,他来到了秦国。
而来到秦国之后,秦惠文王也不可能平白无就信任他。秦国占领了魏国的蒲阳,但是张仪劝说秦王把蒲阳归还,并且让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同时还劝说魏王,看人家秦国对魏国这么好,您可不要不懂礼数啊。因此,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送给秦国,用来答谢秦惠文王,也正是因此,张仪被任命为秦国相国,也得到了秦王的信任。
3.张仪离开秦国
至于张仪为什么后来被赶出秦国,原因之一,就是新的秦王,也就是秦武王,他一点也不喜欢张仪。张仪的存在,让从国外来的客卿地位上升,反而损害了秦国自己的人才利益,两方之间自然一有机会就会互怼,而秦武王时期,秦国本国贵族的势头压倒了国外,张仪能说上话的机会自然就不多,政敌的打压,秦王的厌恶,自然也就没办法再立足。


不过,张仪最终还是自己离开的,其他诸侯国知道他和秦武王合不来,连横破裂,恢复了合纵。他知道齐王特别想杀了他,如果他去了魏国,齐国必定会把矛头对准魏国,如此一来,秦国的危机就会暂时缓解,秦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将他送往魏国。然而张仪又派使者去告诉齐王真相,齐王撤兵,又解了魏国的危难。看来张仪这样的人,的确是没有忠心的。

7. 张仪为什么要设计逃离秦国?

惠文王死后,太子嬴荡即位,是为武王。武王一身蛮力,力能扛鼎,逞强好勇。他做太子时,便对以游说为事的张仪瞧不起。登基后,一些嫉恨张仪的大臣乘机诽谤张仪,说什么张仪这人不诚实,反覆无常,出卖国家以谋私利,秦国若继续任用他,势必被天下人笑话云云。那些听从了张仪游说而与秦交好的诸侯,闻知武王不喜欢张仪,遂纷纷违室背盟约。齐宣王更觉得自己受了张仪的愚弄,发誓要杀死他。张仪的连横宣告失败,这使得武王更瞧不起张仪。张仪深知自己处境危难,有杀身之祸,便设计逃离秦国。

张仪为什么要设计逃离秦国?

8. 如果张仪没有去秦国

张仪,生于魏国,成于秦国,师从鬼谷,著名纵横家,政治家,外交家。
  
 《大秦帝国》与《芈月传》中都有这样一幅场景,张仪因被楚国令尹昭阳诬陷窃取和氏璧而被迫逃亡在外,偶遇芈八子,虽穷困潦倒,污浊不堪,但仍是迫不及待地向芈八子询问:“敢问在下的舌头还在否?”无论落入何等境地,张仪始终最关心的仍是他的舌头。无疑,舌头便是张仪施展他所有才华与抱负的工具,而张仪也正是凭借这幅利舌由秦开始将战国推向了另一个巅峰——纵横。
  
 我们先来看看张仪到了秦国之后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秦惠文君十年(此时赢驷还未称王),张仪与公子华合力围攻蒲阳,当然,张仪乃文臣,攻下蒲阳主要还是公子华的功劳。可是就在二人率军攻下蒲阳之后,张仪做了一个不俗的决定,那就是将蒲阳归还魏国,并将公子繇送至魏国当人质。张仪继而出使魏国游说魏王,并以口舌之利为秦国换的上郡十五县与少梁要塞,少梁处于黄河渡口,水流东西,路通南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少梁归秦,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商业上都将为秦国带来莫大的益处。而此之后张仪被正式任命为秦相,以秦相的身份游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拉开了战国独有的纵横捭阖的序幕。
  
 秦惠文君十四年,张仪拥戴秦惠文君正式称王,自此秦公才真正成为秦王。
  
 秦惠文王二年,张仪以秦相的身份与齐、楚两国的相国在啮桑会盟,向天下宣示秦国已不再是当年积贫积弱的秦国,也不再是山东诸侯不屑一顾的蛮夷部族,秦国与山东列国敢于一战,可以一战,只不过秦国不想战,秦国在以一种低姿态的方式结交列国,期盼与山东强国齐、楚结下盟约,互相安好。
  
 秦惠文王三年,张仪罢秦相归魏,游说魏王事秦失败,秦惠文王一怒之下挥军东征,攻克曲沃、平周,此后秦魏两国交战,魏国屡战屡败,此中种种或多或少或许也有张仪一部分的功劳。
  
 秦惠文王七年,魏、齐、燕、赵、韩五国合纵伐秦,五国合力伐秦本就是一盘散沙,张仪奔走游说遂将其逐个击破,将危于累卵的秦国从即将灭国的境地挽救回来。此次战役秦军斩敌八万,再次将秦剑之利示于天下。
  
 秦惠文王十二年,秦欲与齐开战,楚国趁乱挥军直取商於,此时秦军吃紧,无力与楚开战,张仪又游说于楚庭之上,以无凭之词退却楚军,为秦国赢得少许喘息的时间。
  
 秦惠文王十四年,秦国要挟楚国欲以关外土地换取黔中一带,楚王将张仪恨之入骨,提出以张仪换土地,张仪慨然出使楚国,虽被落为阶下囚,然而幸得楚夫人郑袖相助,再次成为楚庭座上宾。而秦国则以贫瘠难耕之地换取黔中肥沃之地,获利颇丰。
  
 张仪以秦相之名游说于诸侯之间,凡此种种难以赘述,借李斯之言以蔽之,则曰: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更有甚者,《孟子》中有云: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无疑张仪的到来为秦国带来了种种益处,可是如果张仪当初没有去秦国呢?
  
 如果当初张仪没有去秦国,便不会有与秦王的一拍即合,便无法了解秦王想要东出威震诸侯的决心。周随式微然周礼还未全然崩坏,山东列国仍然推崇周礼儒学,视秦为苦寒蛮夷之地,秦人皆是狼子野心,恶如虎豹,天下卑秦,天下恶秦,天下皆不屑于秦。
  
 然而正是这个积贫积弱,步履蹒跚的秦国,无论物资多么欠缺,无论学士如何匮乏,都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早在秦孝公时期,商君于秦国厉行变法,施以酷刑,褒奖耕战,为秦国积累了大量的钱粮与军事力量,将羸弱的秦国一步一步步履维艰地推向一个新的鼎盛时期。然而随着秦孝公的离世,商鞅被车裂,一个时代的结束必将迎来另一个新的时代,而这个新的时代,也必将不同于以往只知一味耕战的秦国,秦国势必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山东诸侯的视线中,秦国也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结交山东列国。
  
 秦若要王霸天下,东出只是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既不可过分锋芒毕露,将方才强盛起来的秦国一下子就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众矢之的,也不可继续偏安一隅任由天下卑秦。
  
 此时此刻,秦王正等待着一个像张仪一样的人出现,代替自己将心中所想变成口中之言,将胸中所图变成囊中之物,而张仪也需要这样一个庙堂、一个国家、一个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天地任由他挥洒他的豪情壮志和不世之才。历史给了张仪一个机会,更是给了秦王一个机会,二者的结合使秦国在那个诸侯割据、烽烟四起的舞台上留下了再也无法抹去的身影,为战国时代的恢弘画卷留下来绚烂多彩的一笔。
  
 如果张仪没有去秦国,秦王与张仪未曾相见,秦王的抱负理想便会无人诉述,而张仪的政治主张也会无人知晓,张仪也便不是那个看似轻狂,游说诸侯,逞口舌之利以图天下的张仪,秦王也不再是那个期望称王于天下,诸侯尽皆臣服的秦王。
  
 如果张仪没有去秦国,或许历史会选择让另一个人出现在那个时代里,去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或许会有另一番作为,辅佐另一国君王称王天下,成就另一番宏图伟业。
  
 万幸的是历史没有如果,时代选择了张仪,而张仪选择了秦国,从而成就了这样一个可歌可叹的组合去令世人记住他,赞颂他。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里,他是唯一的张仪,一个永远无法替代的张仪。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