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读书笔记

2024-05-17 13:15

1. 《好好思考》读书笔记

多数人在进入一个工作领域有一些年头后,个人成长方面会迈入一个瓶颈,由原来的对一切充满新鲜,认为只要努力就能学到新知识,可以快速促进个人成长的阶段走向发现自己学到的越来越少,成长速度越来越慢的阶段。这个底层原因在哪里?
  
 《好好思考》这本书是近段时间读的成甲老师的第二本书,同属于提升学习力的书籍,主要讲如何学会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人生复杂问题。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去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更好的决策依据指的就是思维模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作者教我们如何去“用书找答案做决策”,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构建多元化思维模型,找到问题的相似性,利用跨学科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感触而发做了一点笔记:
  
 一、什么是思维模型及其本质?
  
     1、思考力水平是指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
  
     2.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成为思维模型。
  
     3.学习思维模型的起点,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其本质上是从现象中抽象出规律和原理,不断追问背后的更具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4.思维模型的四个层次:经验技巧型;方法流程型;学科原理型;哲学视角型。
  
 二、如何学习和掌握思维模型实战方法?
  
     1.读书中如何寻找思维模型
  
       查字典法:20%的时间读书,80%的时间用来思考:它给我的启发?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
  
       关键词法:书中核心问题是什么?关键词有哪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知人论世指的是不仅仅要看到作者写出来的知识,还要去了解作者的思想,时代,环境,心理等背景。思想地图是指如果想要深刻的理解某一个思想,最好的办法是看清楚整条思想大河中不同的流派,追溯思想的起源,连接不同思想的脉络。是为了形成全局视角(有两个方法:一是阅读各个领域的思想发展史,二是研读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工作中思维模型的核心方法
  
         ️找到别人的优势策略,把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思维模型(借助会议纪要或工作笔记),这里提到五星笔记法(1.预判核心内容。2。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3.记下疑问,启发。4.提炼思维模型。5.变成具体行动。
  
     3.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超一流学习法(超指超级人脉;一指举一反三;流指行云流水)
  
       超级人脉:分为主动寻找,被动寻找。主动模式里有一个重要思维模型比较优势(99页)和选择高价值网络(107页)
  
       举一反三:通过情景学习,交替学习,回顾测试来促进多维记忆,最后达到举一反三,即是把一个思维模型用在多个场景。
  
       行云流水。写反思日记,把一种思维方式训练成直觉。
  
 三、如何把跨学科的思维模型融入一个知识体系?
  
     1.跨学科的思维模型,是为了建立全局学习力,达到全局性理解。有四类学科是我们都应该掌握的:
  
       基础学科(物理,数学,化学等);
  
       群体系统规律(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
  
       复杂系统规律(科学,人工智能,哲学等);
  
       人文学科(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等)。
  
     2.如何搭建多元思维模型系统
  
       “问思模”知识体系核心框架: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
  
       看到问题的相似性。比如服装业,快餐业,半导体业之间的共同问题就是产品保质期断。
  
       培养结构化思维。(工具是天时、地利、人和)
  
 四、如何运用跨学科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1.降维攻击,高维打低维。对问题的逻辑进行分层,用更底层却更高维的维度分析。
  
     2.变换尺度
  
     3.聚焦关键。寻找关键时刻五原则:
  
       这件事情是否有长期发展的可能。
  
       内驱力原则,我是否热爱?
  
       这件事是否有助于提升我的认知。
  
       这件事是否与时间做朋友,有复利效应或低边际成本效应。
  
       这件事是否有正面的黑天鹅效应。
  
 以上是罗列出的本书的几点精华,要想把思维模型内化为自己的深度洞察力,需要不断的去行动,去实践,去反馈,去调整优化,最终构建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
  
 让我们一起好好思考,学会思考,提升自己的学习力。

《好好思考》读书笔记

2. 《好好思考》读书笔记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虽然一直坚持学习,但能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成长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当这个问题困惑成甲的时候,他通过学习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找到了答案。
  
 他发现学习并不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也就是说要找到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
  
 这些原理和规律被芒格称为思维模型。
  
 《好好思考》这本书的使命就是带我们学习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学习的瓶颈。
  
 本书从“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如何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如何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出发,由浅入深的给我们分享了他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一、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1.思维模型与多元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说: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所谓多元思维模型就是指应用不同属性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要寻找“如何增加产品销量”的有效策略,可以找到很多个思维模型,如4p理论、4C理论、增长黑客模型等。
  
 但这些思维模型都属于市场营销领域的,这属于同一种思维方式下的策略。这就不属于用多元思维模型来解决问题。
  
 2.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四层次
  
 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依据大部分是源于过往的经验。但是经验只能帮我们解决简单的问题。
  
 
                                          
 时代在高速发展,有限的经验并没有办法应对极为不确定的未来。针对问题,我们必须加强思考的深度。
  
 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一般有四个层次: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第一类是经验技巧型思维。往往出自实践经验总结,在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和启发。
  
 第二类是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就是把很多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化。比如我们常说的麦肯锡工作法。
  
 第三类是学科原理思维模型。就是各门学科中科学家们发现的重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模型。
  
 第四类是哲学视角的思维模型。是指用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
  
 这四类型的思维模型并不存在简单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
  
 二、如何掌握四思维模型
  
 掌握思维模型,有两个常见的学习渠道:读书与工作。
  
 读书可以采用查字典法、关键词法、知人论事与思想地图法。工作可以采用五星笔记法。
  
 1.查字典法
  
 就是当遇到问题,带着问题去翻看相关书籍,查找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用了哪些思维模型。
  
 查字典法必须配合“不读书法”,来一起应用。
  
 所谓不读书法,是指一旦我们读书时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模型,就合上书停止阅读。我们需要把时间花在思考和练习上,而非阅读上。
  
 也就是说,我们要调整读书时间的分配,用20%时间阅读,80%时间思考。
  
 怎么样思考呢?就是读完自己感兴趣的点,不断向自己提问题。
  
 2.关键词
  
 关键词法就是把阅读的单位,在文章中找出模型单点突破上升到全书中找分析逻辑的系统思维。
  
 
                                          
 具体而言,关键词阅读法分为三步。
  
 一是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二是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三是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的策略?
  
 3.知人论事思想地图法
  
 在读一本小说时,我们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思维方式,回过头来再看他的文字,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内涵和意义。
  
 知人论事是要研究一个思想,其核心本质是要理解一个思维模型产生的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适用边界。
  
 学习任何思维模型时,都应该有一个意识,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型,只有适合某种情况的思维模型。
  
 4.五星笔记法
  
 
                                          
 一是预判对方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内容值得讨论?
  
 如果看一本书或开一次会提前预判,想一想我会如何讨论这个主题,那么,开始之后就很容易比较出大家思路之间的差别。
  
 二是记录对方讲解的逻辑是什么?
  
 对方讲话的过程中,推理逻辑比结论更重要,所以要试着画出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图,推测对方的思考过程。
  
 三是这次讨论中我有什么疑问和启发?
  
 对于在看和听的时候,灵光一现的启发点、疑问点要及时记录下来,之后要花时间加工分析。
  
 四是对方的做法想法或者给我们的启发点,可以提炼为哪些有效思维模型?
  
 要把自己获得新的启发点与过去的学习联系起来,用新的原理解释旧的道理,这样就能深刻的理解。
  
 五是这次讨论中给我的启发,哪些可以立刻变成下一步的行动,我如何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所有的启发不能停留在想法中要变成自己日程表中的行动计划,改变自己生活。
  
 
                                          
 
  
  
 三、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前面说了多元思维模型就是不同属性学科的知识应用。那么包括哪些学科呢?主要包括四大类。
  
 第一大类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学科,如物理、数学、化学等。
  
 第二大类理解群体系统规律的学科,如生物、经济、社会学等。
  
 第三大类理解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如复杂科学、人工智能、哲学等。
  
 第四大类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学科,如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等。
  
 如何把这四大类。学科联系到一起解决问题呢?用“问思模”模式。
  
 
                                          
 
  
 这个“问思模”知识体系建立横向联系的关键,就是用“洞见事物的相似性”来打破学科的壁垒,让各门学科知识建立密切联系。
  
 比如:时装业、快餐业、半导体产业和香蕉产业,这四个行业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痛点:产品保质期短。
  
 
                                          
 只要我们能看到不同领域的相似问题,就能把跨学科有效策略联系起来。
  
 不同学科思维模型解决问题时,就好比要带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语言的一群人打仗,要让这个混编部队发挥战斗力,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大家有共同的战斗目标,换句话说,不同领域知识应该是解决相似基本问题。
  
 
                                          
 
  
  
 四、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
  
 1.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面临三种问题:简单问题、局部复杂问题、全局复杂问题。
  
 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应对思考模式。
  
 
                                          
 
  
  
 2.应对复杂问题有三种关健思维:降维攻击,变换尺度与聚焦关键。
  
 (1)降维攻击
  
 认知是分层次的,有的认知比较高,有的认知比较低,如果我们能拉升认知维度,比别人从更高层面。看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高维打低维”。
  
 高维的认知往往距离因果链的起点近,而低位的认知往往距离现象结果近。
  
 心理学家罗伯特·迪尔茨发现人思考问题有六个逻辑层次。
  
 
                                          
 这6个层次逐级上升,低层次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高层次就比较容易处理。
  
 (2)变换尺度
  
 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策略有效时,一定要问自己:这是个短时有效,还是长期有效?是局部有效,还是整体有效?
  
 因为在微观环境下的有效策略,在宏观系统下可能完全无效,甚至有害。把短期有效策略放到长期视角下也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我们必须根据自己要解决问题的范围和周期,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策略。
  
 在解释所有问题都从三个不同的尺度去找原因,宏观尺度的长期原因,中观尺度的中期原因,微观尺度的眼前原因。
  
 比如:为什么小明一直没有女朋友呢?从长期原因来看是我国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找女朋友,竞争很激烈。从中期原因看是小明刚毕业处在事业打拼早期,无暇谈女朋友。眼前原因是小明是女生,不需要女朋友。
  
 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启发。
  
 (3)聚焦关键
  
 彼得圣吉说,真正重要的是去理解动态复杂性,而不是细节复杂性。
  
 寻找关键时刻的五原则:一是战略学趋势判断;二是心理学内驱力原则;三是系统学寻找系统的关键解;四是经济学边际成本,复利效益;五是正面黑天鹅,非线性后果。

3. 好好思考读后思考

最近阅读了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有许多新的认知,用五星笔记法来回顾下。
  
 1.这本书核心讲什么
  
 如何通过构建多元思维模型,建立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体系
  
 2.讲解的逻辑是什么
  
 如图,先讲解如何掌握基本要素-思维模型,再讲在思维模型间建立联系-多元思维模型,最后是发起跨学科的攻击。
                                          
 
  
  
 3.我有什么疑问和启发
  
 多元思维模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日常的打包“砖”,也就是掌握基本要素-思维模型。
  
 4.这本书可以提炼哪些有效策略?
  
 运用【超一流学习法】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
                                          
 
  
  
 5.我如何把这本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里?
  
 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先按照【超一流学习法】走一遍!

好好思考读后思考

4. 《好好思考》的3点思考

经过自我的撒网式学习和老师指导下的点状突破,现在对于《好好思考》这本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信大家在上学期间遇到过这样的同学:平时学习并不是最努力的,但是考试时总是考得很好,看起来他们的成功毫不费力。这些学生和别的学生区别在哪里?
  
 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很努力的学生功夫下在了哪里呢?背诵、记忆知识,他们把学习看成一个个需要完成的任务,背单词是任务、练习数理化题目是任务,背诵历史事件是任务,他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记住更多的东西。
  
 而另外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学生呢?他们更注重知识的理解、知识之间的连接、原理和概念、思考的过程,遇到问题时他们不容易受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的局限,能够寻找更多的解决途径。
  
 用一句话来形容第一类学习者是“学而不思则罔”,只是浅层次的学习,囫囵吞枣这种浅度学习在现在的教育改革下越来越走不通,我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掌握知识本身。第二类学习者就避免了这些问题,通过思考和连接他们掌握了知识学习的本质——运用,深度学习才是学习正道。
  
  
 
                                          
 学习是这样,思考也是这样,当我们看完书,遇到非常有启发的点你会怎么做?是“点赞”一下,还是记两笔,这些真的能够在你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吗?不能。这里有一个思考方式让你所称颂的东西真的用起来,思考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分别从知识本身的应用,到类似情景运用再到类似知识点的连接,不但锻炼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也锻炼了知识的链接和整合能力。
  
 从表象的大家能够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入手(这些往往会具有矛盾性,只看表象容易纠结),到把这些经验形成流程化的东西(比如咨询等各类话术、做事流程等,这些能够复制,提高了效率),最后到底层的原理(这些往往和心理学等学科有联系,比如:锚定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等)。当我们的思考越接近原理,我们越能够把这个东西迁移到其他地方,深度思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最后说到“深度工作”,这个概念时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深度工作》一书中所提到的。
  
 而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叫做“浮浅工作”。这些工作既不要求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容易被复制和替代,价值有限。也就是说,长期干这些浮浅工作会让人感觉每天很忙碌,但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无法产出有价值的成果。
  
 从长远意义来看,我们需要这种深度工作,它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
  
 不管是深度学习、深度思考还是深度工作,都强调一点——“深度”,找到深度学习、思考、工作的方法,从现在开始去做吧。
  
 你有没有为聊天中绞尽脑汁寻找话题而烦恼过?你有没有为解决一个不熟悉领域的问题而头疼过?你有没有被熊孩子气得暴跳如雷过?如果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你把自己作为问题的中心,一切从我出发,我需要掌控话题走向,我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需要按照我所想的去做。
  
 那么换一个视角呢?认真倾听对方的声音,从中选择他感兴趣的让他说更多,你会不会更轻松?找这一方面的专家来解决对自己来说很困难的事情会不会问题就解决了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会不会就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呢?你看,换个角度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看待一份工作,看待一件不好的事情,看待自己的负面情绪是不是也这样呢?
  
 从狭窄的视角转换到更广阔的的视角,从负面转到正面,从自我转换到用户,我们会发现原来大家看到的东西真的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周围的世界了。
  
 一个人的世界很小,我们所有的努力也只是在那一亩三分地上发挥作用而已,而拥有了人脉就不一样了,它是我们能力的放大器,不管是你想要的资源还是影响力他都会给你,有了人脉你的成长是倍速的。
  
 说到比较优势,突然想到自己之前在小吃街买到的一种小吃“无问豆腐”,在一条街走过去有六七家臭豆腐店的地方突然冒出一家这样的豆腐,首先它从名字上就吸引了顾客,再看它的口味和其他店的也不相同,这就是第二个卖点,这两个卖点吸引了一批顾客在门前排队,又形成了第三个卖点——大家认可,这就是特色,是差异化,也构成了它的比较优势。我们有什么比较优势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东西。
  
 第二种方式,加入高价值的网络,在这里我们会遇到很多高手,可以近距离向他们学习,这样我们所得到的成长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和高手经常相处、过招,我们才更可能成为高手。
  
 当然人脉的链接需要切实的沟通、协作,如果你是某一方面的超级人脉,那么再连接超级人脉就会更容易,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别人的超级人脉。

5. 《好好思考》全书精摘

1. 查理·芒格认为: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 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2. 查理·芒格学习思想的精髓: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需要学习和了解所有知识,我们只需学习各科最杰出的思想,去抓住最关键的要害,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3. 《心智社会》中介绍派珀特原则: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4. 查理·芒格曾说过: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而能够持续学习,是因为我幸运地很早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5. 学习之学习、问题之问题、思想之思想。
  
 6. 知识的增长不是成长,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成长。
  
 7. 《好好思考》只适用那些相信理性思考、相信长期价值、相信终身学习力量的人,正如查理·芒格说到的“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
  
 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ABC理论,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问题(A)会做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A),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
  
 9. 对于查理·芒格而言,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称为思维模型,对我们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问题时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否则,记住了很多思维模型,却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舍本逐末。
  
 10. 智慧的人生,就是坚持做一定会赢的事。
  
 11. 积累经验型学习:遇到问题-尝试试错-积累经验-孰能生巧-形成适应 
  
 12. 精益思想:本质就是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小对的成本积累更多的经验,快速优化和改进方案。
  
 13. 随着人类社会效率的提高,我们积累经验的速度,会越来越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
  
 14. 深度思考型学习: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洞悉问题的本质,利用已有规律(思维模型),直击问题要害的成长模式。它的本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15. 深度思考型学习:遇到问题,分析本质,匹配规律,跨界迁移,迭代改进。
  
 16. 查理·芒格说:想要变聪明,你要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必须将答案联结到深奥的理论架构,你要去了解这些主要理论,虽然有些难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
  
 17. 思维模型四层次: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18. 棱镜法分解问题层次:日常问题—直接答案—棱镜追溯答案的因果链源头——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19. 乔哈里视窗:公开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隐私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盲区—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未知区—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20. 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前提是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21. 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思考,练习有价值的解决策略,点不在多,会用则灵。
  
 22. 阅读上,快感不重要,改变才重要。
  
 23. 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来思考:我们要怎么应用获得的思维模型。
  
 24. 工作中快速进步的关键:找到别人的优势策略,把隐形知识转化成显性的思维模型。
  
 25. 隐形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概念。
  
 26. 核心方法: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把工作中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思维模型。
  
 27. 五星笔记法:预判核心内容,记录讲解逻辑,记下疑问、启发,提炼思维模型,变具体行动。
  
 28. 超一流学习法:超级人脉寻找答案,超越答案提炼模型,举一反三理解模型,刻意练习内化直觉。
  
 29. 社交的本质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别人,别人也没办法帮你,陌生模式下的社交就是这么纯粹。
  
 30. 爱因斯坦:不是所有可以计算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可以被计算的。
  
 31. 真正有价值的不是看得见的收入。
  
 32. 《正义论》:人的成功有三种主要的偶然性,其中第一就是你出身所属的社会阶层,对我们而言,更有意义的是要借此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就是影响自己成长速度最重要的基础因素。
  
 33. 地理决定论:你在哪里,往往比你做什么还重要。
  
 34. 环境不决定努力程度,但环境会成倍放大你努力的效果。
  
 35. 选择大于努力,其实选择本身就是影响努力。
  
 36. 未来怎么用知识,现在就怎么记知识。
  
 37. 当我们要真正掌握一个思维模型时,却不善于联想到具体应用的场景。这该怎么办?——思维扑克牌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核心不是写下思维模型的概念,而是提炼思维模型的用途。反复拿卡片思考,训练对相关思维模型应用的敏感性。随着案例的增加,不断迭代卡片对思维模型用途和适用范围的定义。
  
 38. 《教父》:花半秒钟就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39. 循环陷阱: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赶不上问题产生的速度。
  
 40. 斯科特·佩奇:一个人是否聪明不是由智商决定的,而取决于思维模型的多样性。
  
 41. 菲茨杰拉德: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在头脑。
  
 42.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会这么大?为什么有的人分析就特别给人启发,让人有拨云见日的感觉,而另外一些人的分析就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不过如此呢?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核心是人们运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形成了不同拆解问题的结构。
  
 43. 凡有问题,必有结构,我们厘清问题—归类领域—寻找结构的流程,就可以把人类积累的各种重要模型用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之上。
  
 44. 查理·芒格说:一旦掌握几十个 重要问题的重要分析框架,生活中遇到的90%问题都能用它们来解决。
  
 45. 实战中追求的不是知识体系完整,而是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决定因素。
  
 46. 佛教讲,人认识事物有五个层次,即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 只有不断获得眼睛之外的“眼睛”才是真正的认知升级。
  
 48. 努力和成功有多大关系?雷军总结到:聪明、勤奋不保证你能成功,真正重要的是顺势而为。
  
 49. 决定战争走向的,不是一个个日常的战役,而是关键的、有决定意义的时刻。人生也是一样,影响我们一生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普通,但对未来产生巨大影响的非线性事件。
  
 50. 如何大海捞针般地找到关键要素呢?凯利公式。
  
 51. 查理·芒格: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52. 未来,我们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核心关键在于,从问题出发,建立基于跨学科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认知系统。
  
 53. 《心智探奇》,史蒂芬·平克说过: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54. 简单不是原因,而是复杂练习的结果。
  
 55. 我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训练这种能力,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世界的经济发展越来越进入创新驱动的领域,而创新驱动的本质是认知驱动。
  
 未来,只有高认知能力的人,才能占据竞争优势。而多元思维模型给我提供了一个所有人都可能凭借自身努力,提升智慧认知的渠道。

《好好思考》全书精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