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2024-05-19 03:00

1. 如何填写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奖种》选择欲申报奖种。 
  《学科(专业)评审组代码》指申报项目应属哪一个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需按下列学科(专业)组设置选择对应的代码。 
  学科(专业)评审组名称和代码: 
201.农业农经行业组:2011.农业评审组(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县域经济);2012.林业水利气象评审组(林业、水利、气象);2013.养殖业评审组(家畜禽与兽医、海洋与渔业)。202.装备制造动力行业组:2021.机械专业评审组;2022.动力专业评审组(动力、电气)。203.电子信息与自动化行业组:2031信息技术评审组(计算机、电子与通信);2032.自动化专业评审组(自动化、仪器、仪表)。204.能源环保行业组:2041.能源专业评审组(电力、石油、煤炭);2042.环境保护专业评审组(环境、大气监测)。205.冶金化工行业组:2051.冶金专业评审组(金属材料、金属冶炼);2052.化工专业评审组(非金属材料组)。206.轻工纺织行业组:2061.轻工纺织评审组(轻工、食品、纺织)。207.建筑交通行业组:2071.建筑专业评审组(土木建筑);2072.交通专业评审组(交通运输)。208.国土资源与利用行业组:2081.国土资源评审组(地球资源调查、测绘、矿山开发建设)。209.医药卫生行业组:2091.医疗卫生评审一组(内科);2092.医疗卫生评审二组(外科);2093.医疗卫生评审三组(其他);2094.中医药生物评审组。210.软科学组:2101.软科学一组(决策类);2102.软科学二组(管理类)。211.软科学组:2111.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评审组 
《序号》由省奖励办填写。 
《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项目名称》(中文)应当简明、准确地反映出项目的技术内容和特征,字数(含符号)不超过30个汉字。 
《项目名称》(英文)项目的英文名称应翻译准确,不超过200个字符。 
《主要完成人》按《XX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第6项主要完成人员情况表后自动生成)。 
《主要完成单位》按《XX省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填写第7项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后自动生成)。 
《密级、保密期限及批准号》应填无密级。省科学技术奖不受理国防安全的项目,项目中涉及保密内容不能在网上填写。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划"√"。 
《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个至7个与申报项目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应加";"号。 
《学科(专业)分类》按国家标准GB/T13745-92《学科分类代码》制定的《学科(专业)分类代码》填写到三级学科。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按申报项目所属行业在相应字母上划“√”。国家标准《GB 4754-94》国民经济行业分16个门类:(A) 农、林、牧、渔业;(B) 采掘业;(C)制造业;(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地质勘察业、水利管理业;(G)交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H)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I)金融、保险业;(J)房地产业;(K)社会服务业;(L)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M)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N)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O)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P)其它行业。 
《任务来源》在相应的字母上划“√”。     
 A.  国家计划: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项目; 
    B.  部委计划:指国家计划以外,国务院各部委下达的任务; 
    C.  省、市、自治区:指国家计划以外,由省、市、自治区或通过有关厅局下达的任务; 
    D.  基金资助:指以国家基金形式资助的项目; 
    E.  国际合作:指由外国单位或个人委托或共同研究、开发的项目;     
 F.  其它单位委托:指各种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 
    G.  自选:指本基层单位提出或批准的,占用本职工作时间研究开发的项目;    
  H.  非职务:指非本单位任务,不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和时间所完成与本职位无关的或者无正式工作单位的研究开发项目;    
 I.   其它:不能归属于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 
《计划(基金)名称和编号》指上述各类的研究开发项目列入计划的名称和编号。 
《项目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项目研制截止日期。     
  二、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向国内、外公开宣传、介绍本项目的资料,要求按栏目内的提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同时不泄露项目的核心技术。     
  三、详细内容 
《详细内容》应当按照《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书》规定的栏目内容及本说明的有关要求,详实、准确、全面地填写。 
 1、《立项背景》简明扼要地概述立项时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状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尚待解决的问题及立项目的。 
2. 《技术内容》是全面评价推荐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该栏目应从推荐项目提出的总体思路、研究成果、科学价值、学术界公认程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综合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页面不敷,或需要插入图表,可在第九项《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填写。 
(1)总体思路。应简要阐述针对立项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创造出什么样的新成果。 
    (2)技术方案与创新成果。应详细阐述具体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应用了哪些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技术开发、推广及产业化过程中,攻克了哪些关键技术,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取得了哪些创新成果。 
    (3)实施效果。应简要阐述该项技术的转化程度,应用范围及推广情况。按照省科学技术奖分类。各类项目在阐述时应有所侧重。 
     ①技术开发类项目应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行业技术跨越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提升本地区经济的作用。 
     ②社会公益类项目应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在本行业中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对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类项目应突出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的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3、《主要技术创新点》是推荐项目和推荐书的核心部分,也是审查项目、处理异议的关键依据。技术创新点包括在技术思路、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上的创新,是项目详细技术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扼要地阐述。(1)每个《创新点》应独立存在,用序号分开; (2)《创新点》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3)项目的应用效果、意义等内容不得列入。 
   4、《保密要点》是指申报项目的详细科学技术内容中需要保密的技术内容,省科学技术奖不受理国防安全的项目,项目中涉及保密内容不能在网上填写,须将保密内容删除后申报。 
  5、《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应就申报项目的总体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同当前的国内外最先进的同类研究和同类技术,用数据或图表方式进行全面比较,加以综合叙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应用情况》应就申报项目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7、《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栏中填写的数字应以主要生产、应用单位财务部门核准的数额为基本依据,只填写在申报日前三年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农业项目填写推广面积、增产和增收。 
各栏目的计算依据,应就生产或应用该项目后产生的直接累计净增效益以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出简要说明,并具体列出本表所填各项效益额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8、《社会效益情况表》是指申报项目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保护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提高国防能力;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全;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应扼要的做出说明。     
 四、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表 
    《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应填写获得市级或经省科技厅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情况。 
    五、申请、获得专利情况表 
    《申请、获得专利情况》应包括申报项目中所含的全部申请、获得的专利情况(包括已获得的国外专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此表是核实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并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推荐一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11人、推荐二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9人、推荐三等奖项目人数不超过7人,推荐工人、农民技术创新项目只填写1人。“创造性贡献”一栏如实地写明该完成人对本项目独立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并与《发现、发明及创新点》栏中的内容相对应。
   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表》是核实申报省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单位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重要依据,应准确无误,并在单位名称栏内加盖完成单位公章,推荐一等奖项目完成单位数不超过7个、推荐二等奖项目完成单位数不超过5个、推荐三等奖项目单位数不超过3个,推荐工人、农民创新项目单位只填写1个。对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项目,成果所有单位和应用单位都可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主要贡献”一栏应如实地写明该完成单位对本项目做出的主要贡献。 
 八、推荐单位意见 
《推荐意见》由推荐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项目创造性特点,科学技术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结论性意见及推荐等级。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九、详细科学技术内容 
为技术工作报告,以上传文件形式提交,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本部分内容为评价推荐项目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主要依据。

如何填写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书

2. 如何写学术技术水平,专业贡献,带领团队能力

技术水平:
一、标明你所了解的对于这项技术的重点、难点
比如你是学习工程的,那么你就提出在土建工程中需要注意的哪些难点,什么基坑、土方什么的。然后市政需要注意什么什么。。。
如果是学习模具车床什么的就可以提出机器操作过程中的材料、力度、方向什么的具体技术具体分析
二、专业贡献
就是你在这个技术领域有没有提出对于行业有帮助或者有典型的技术
比如你领悟的某项技术,你提出的某项方案对于这个行业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提高效率的作用最简单的案例就是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航天飞机:美国的花了几百万美金研究钢笔不出水,俄罗斯的用铅笔。日本的研究肥皂盒生产机器中空盒子检测技术,那么中国可能用一个鼓风机把空盒子吹走就可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了
三、带领团队能力
这个比较直观,简单描述你带领的团队人数规模。
通过团队完成的任务来体现你的团队带领能力。比如在某次项目中获得了某种荣誉。最佳团队称号。包括从中领悟到的团队管理能力

3. 怎么写研究水平,学术发展潜力,出国研究方向和研修计划进行评估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有关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为追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提高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留学基金委)与我校合作开展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力度,加快教师队伍国际化进程,推进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一批在学校各学科(专业)领域内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二、选派计划

  (一)选派范围

  主要从我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中选拔;优先资助“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和语言类教师。

  (二)选派规模

  根据学校与留学基金委签订的协议及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学校计划每年选拔20名左右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

  (三)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1)访问学者;留学期限为6-12个月;

  (2)博士后研究;留学期限为12个月。

  出国访学的期限一般要求应为12个月,其中语言类教师出国访学、研修的期限不超过6个月。

  (四)留学国别(地区)

  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资助内容

  学校与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内容包括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及在外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赴英国的访问学者可申请1000英镑以内的Benchfee。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留学基金委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本项目所需经费由留学基金委与学校共同负担,超出奖学金资助部分发生的费用由选派人员个人承担。

  四、申请条件

  (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和学校发展建设服务;

  (二)应具有坚实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教学质量优秀,科研业绩突出;

  (三)须在本校工作满3年,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受聘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

  (四)申请时原则上须有明确的国外合作对象或已取得拟赴国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正式邀请函;

  (五)外语成绩达到合格条件的申请人员,在选派时学校优先考虑;外语成绩未达到合格条件者,可提供反映其外语水平的考试成绩证明进行申报,此部分人员被录取后,需参加相关外语培训并获得合格成绩或在此期间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派出;

  (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东北林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引进计划人选”优先列入本研修计划;已受学校资助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不再受本计划资助。

  五、选拔办法及申请受理时间

  (一)选拔方式

  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基层单位选拔推荐,学校审核,留学基金委负责审批”的方式进行。各单位应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及人才培养梯队建设需要审定申报人员所制定的研修计划,遴选排序推荐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

  (二)申请受理及派出工作安排

  (1)初审:学校发布申报通知,受理各单位及个人填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时间为每年12月初;

  (2)确定资助人选:学校根据单位推荐排序并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最终确定资助人选,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末;

  (3)外语培训:确定的资助人选中有未达到留学基金委派出外语要求的人员需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合格标准或赴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行外语培训;

  (4)学校负责审核、录取及申报:学校根据申报个人提供的国外院校或科研机构邀请函(含意向性)及外语水平合格证明确定申报留学基金委人选,时间根据留学基金委通知安排确定;

  (5)留学基金委确定录取人员:留学基金委审核申报材料后公布录取人员名单,时间为每年11月左右;

  (6)派出:符合派出条件的被录取人员凭我校开具的派出证明即可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办理派出手续。申报个人根据各单位工作安排及邀请函时间尽快确定时间出国研修。

  六、派出管理、考核及其他

  (一)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为使被选派人员能及时派出,请各单位及申请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妥善安排好培训和出国期间相关学习和工作任务;

  (二)被录取人员派出前应签订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合同,办理出国(境)审批表及交存保证金等派出手续;

  (三)被留学基金委录取人员应在6个月内出访,超过6个月,除特殊情况外,学校将取消其出国研修资格,改派他人;

  (四)受资助人员不得随意放弃受资助资格,须按照留学基金委管理要求出访,出国期满需按时返校报到;

  (五)出国人员办理完护照、签证等手续并获得留学基金委的离境机票后,在离校前将出国时间报告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教师与专家办公室。如离境前仍未告知而擅自离境,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六)派出期间管理:

  (1)派出人员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合理制定在外访学、研修计划,紧凑安排学习任务,密切联系对方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导师,确保研修质量,尽快提高业务素质;

  (2)派出人员抵达留学所在国(地区)后,一个月内将入学证明、居住地址告知人事与专家工作处;

  (3)派出人员在外期间应每月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汇报思想动态、学习进展以及专业领域从事研究开展情况等;

  (4)学校不定期与对方合作导师取得联系,了解派出人员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一经发现有思想不端、违法乱纪、松懈懒惰、长时间未与导师联系等现象,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上报留学基金委,直至终止对派出人员资助并取消其余下出国期限;

  (七)回国考核:

  (1)期满回国人员应提供带有对方合作导师签名的出国期间个人表现鉴定书;

  (2)回国人员撰写出国期间学习总结和学术成果报告(附学术成果);

  (3)所在单位根据回国人员的出国期间个人表现鉴定书、鉴定意见,结合回国人员完成出国前研修计划情况进行综合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人事与专家工作处;

  (4)回国人员应分别以出国期间研修学科(专业)领域专业知识,出国期间业务总结、感想和体会为主题在本单位作学术报告;

  (5)留学回国人员应具备承担双语教学的能力。

  对于回国考核不合格人员,学校不再资助任何形式的出国研修、访学,并将此次出国经历视为无效。

  七、本办法由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二: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计划

  一、目的

  按照“一流学校、一流师资、一流课程”的原则,学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高校,学习本专业前沿课程,拓宽国际学术视野,孵化国际化课程。派出教师应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结合个人学术研究方向,设定学术发展规划,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学术骨干。

  二、任务

  1、派出教师以旁听形式全程学习一门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专业课程,进修结束回校后用于教学研究。

  2、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应参加一次高质量的国际研讨会,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

  3、派出教师应利用国外学术资源,为已(拟)承担的科研项目做好资料收集等工作。

  4、派出教师应积极协助学校物色、联系引进人才的人选。

  三、要求

  1、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向所在单位汇报进修成果,并提供课程考勤证明及参加国际研讨会的邀请函。

  2、派出教师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通过学校组织的出国进修成效考核。

  3、派出教师在派出前应与人事处签订派出进修协议,在进修结束回校后应完成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该服务期限不能抵冲派出教师原先与人事处约定的其它服务期限,两者应累加计算。

  四、名额与期限

  自2001年至2013年,学校每年选派1—2名优秀青年教师至国外知名或一流高校进修。进修派出分春季和秋季两期,每期5—6个月。

  五、年龄

  派出教师的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

  六、待遇:

  1、学校全额保留派出教师在外进修期间的每月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2、派出教师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后,学校向其发放在外进修期间50%的每月校内基本岗位津贴。

  3、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一次经济舱往返国际机票和办理护照、签证等费用。

  4、学校向派出教师提供1,000美元学习补贴(按汇率以人民币支付)。

  5、派出教师若未通过出国进修成效考核,或违反派出进修协议,学校将视情要求其返回全部或部分学习补贴。

  七、选派程序

  1、每年3月初,教师经学校批准后报名申请,并提交出国进修计划。

  2.每年4月初,学校组织遴选小组对申请人员进行遴选,确定派出人选。

  3.每年4月起,派出教师落实前往进修的国外高校,完成国内相关报批手续,办理签证等事宜。

  4.每年8月后或次年2月后,派出进修。

  八、其它

  20xx年起,本计划的实施视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确定。

  教师出国研修计划三:“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实施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强校”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学校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加快学校国际化进程,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学校近年来出国留学选派工作实际,决定实施“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

  第二条本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三年内(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选拔200名左右青年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学术机构进行研修学习,拓展学术视野,加快自身发展。同时推进学校与国外大学建立广泛的联系,开展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条本计划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按照个人申请、学院推荐、学校审批、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程序组织实施。

  二、研修类别与选拔条件

  第四条研修类别

  研修类别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学者(含博士后研究)、攻读博士学位、合作研究、进修人员等。

  第五条派出方式

  派出方式分为国家公派和单位公派两类。

  国家公派指经学校推荐,列入国家选派计划,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留学人员。

  单位公派指按照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选拔,经学校审批,由学校资助赴国外进行研修的留学人员。

  第六条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团结合作精神,有学成回国为学校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学术思想活跃,有固定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学术目标。

  3.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用外语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

  4.申请公派出国留学人员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须具备选派部门或接收方的具体规定。

  三、计划实施程序

  第七条制定计划

  1.学校制定3年出国计划,各学院编制年度派出计划(一定三年):以工科为主的学院以本单位45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的8%推荐拟派出人员;以理学和社会科学为主的学院以本单位45岁以下专任教师人数的5%推荐拟派出人员,经学校评审批准后列入本计划入选人员。入选人员和所在学院做好出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人员按时派出。

  2.列入学校“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的人员,学校人事、外事部门和所在单位将努力创造条件,分期组织外语培训和考试,并协助个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联系、落实国外接收单位。

  第八条派出渠道

  1.本计划资助人员的35%通过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订的协议派出(如:“全额资助”、“西部项目”、“青年骨干教师1:1配套项目”等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留学项目)。

  2.本计划资助人员的65%以单位公派形式派出。

  个人联系国(境)外接收单位并获得对方资助,在收到外方的入学通知书或邀请信后,可向本单位提出单位公派出国留学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报学校批准后,纳入该计划。

  第九条出国研修人员的派出

  1.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照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政策派出。

  2.单位公派留学人员按照“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管理。

  各单位应积极协助拟出国留学人员联系国外接收单位,在收到外方邀请信后,及时做好工作安排,督促申请人按规定程序办理派出手续。

  3.列入本计划人员在获得资助资格后,应及时到人事处办理有关资助手续。

  四、计划管理

  第十条出国研修人员须与学校签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修协议书》,同时须安排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我校教职工为其国内保证人。保证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负经济连带责任。

  第十一条出国研修人员的国外管理

  1.研修人员到达所赴国家后,应在一个月内向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报到,并将国外通信联系地址及时告知所在学院及学校主管部门。在国外学习期间应每三个月向所在单位汇报国外学习工作情况。

  2.出国研修人员留学期满后应按时回校工作。学校一般不予延长留学期限,确需延长留学期限的,由本人在期满前三个月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上报人事处,办理审批手续。学校最多批准延期一次,期限不超过一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按留学基金委规定原则上不得申请延长留学期限。(面试网 www.mian4.net)

  第十二条出国研修人员回校后应以学术报告等形式向学院汇报工作,同时向学校提交书面总结、科研论文、科研成果报告等。

  五、政策措施

  第十三条出国研修人员的资助政策

  入选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按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学校签订协议执行。

  入选单位公派留学人员,按照学校50%、学院30%、个人20%的比例承担出国研修生活费用。

  第十四条留学期间的相关待遇

  在批准的出国期限内,发给其基本工资,享受住房分配待遇;超期及延期人员,学校停发工资并停止住房分配待遇等。

  第十五条入选国家、省部级、学校各类人才支持发展计划的留学人员,其留学费用及留学期间相关待遇按有关计划执行。

  第十六条每年一月份,学校总结上年度出国留学工作,对工作突出的学院给予表彰奖励。同时按上年度回校人员的30%评选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对按期回校、成果显著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具体发放标准为:

  对以国家公派方式派出,受国家全额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8000元;

  对以国家公派方式派出,受西部项目、1:1配套项目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3000元;

  对以单位公派方式派出,受学校资助的回校人员一次性补贴人民币5000元。

  第十七条学校从人才基金中每年预算30万元设立“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每年评选若干项创新项目,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均可申请,项目评审通过后学校予以资助。

  第十八条自20xx年起,1965年以后出生人员晋升教授职称,原则上须具有在国外知名高校或学术机构研修学习一年以上的留学经历。

  第十九条学校希望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的对外拓展贡献力量。

  学校鼓励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邀请外方专家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讲学、项目开发和技术交流,参加我校重点科研课题的攻关、研究工作,举办重要国际会议或全国重要学术会议及开展其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十条学校鼓励各学院、学科充分发挥优势,采取交流、互换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长期培训合作关系。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协助。

怎么写研究水平,学术发展潜力,出国研究方向和研修计划进行评估

4. 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成果应用,产业化衔接情况怎样写

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
                               王见定

    【摘要】  首次引进“自然资源指数”概念,以此指数为依据,将国民经济各行业有序地排列起来,排列的结果揭示了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将为政府的各种预测、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可行工具。(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联合国在1990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作过分类,苏联、美国、中国也作过类似分类。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分类大致相同。
     经过多年的仔细考查,我们发现,行业的分类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着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影响着各行业的发展。这种东西就是自然资源。为了应用方便,我们引进“自然资源指数”,记为N(A),0<1.其中A是行业名称,N是英文自然资源的首字母,行业依赖自然资源越强,N(A)越接近“1”;行业依赖自然资源越弱,N(A)越接近“0”。
     跟据这种原则,我们把国民经济的各行业粗略地进行量化如下:
     1-0.9:粮食作物种植业,蔬菜瓜类种植业,果树种植业,特种作物种植业,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天然林场经                              营管理、牲畜饲养、水产养殖、水产捕捞业
     0.9-0.8:金属矿业、非金属矿业、木材采运业
     0.8-0.7:电力、煤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
     0.7-0.6:食品、饮料、烟草、纺织、缝纫、皮革、木材加工、家具、造纸、化学工业、治金工业
     0.6-0.5: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机械、电气、电子、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
     0.5-0.4:建筑业.地质堪探
     0.4-0.3: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
     0.3-0.2:住宅、公用、服务
     0.2-0.1: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
     0.1-0:  金融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
     以上分类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某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注释:
     关于自然资源指数计算的说明
                     自然资源的投入
     计算公式:N(A)= ——————(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
                      总投入
     (1)自然资源是指土地、森林、矿产、能源等被人类利用进行生产从而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天然物质的统称。
     (2)由于一些行业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如各种种植、养植业、故计算比较简便。对于大多数行业都是间接利用自然资源,如烟草、造纸、治金工业,当然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就更是间接利用自然资源。这时分母的总投入很容易计算,但分子自然资源投入的计算则要从本行业的物质投入中逐次减去人力资源的投入。
     (3)为了扣除物价变动因素,一般价格固定在某一年份,并采取平均价格。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15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第157—159页。
{9}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1998.

5.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资料怎么写

  先得写申请书,申请书格式如下: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书
  (编写大纲)

  一、中心名称:XXX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依托单位:(全称)
  三、主管部门:
  四、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五、建立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重点说明:本技术领域的确切定义,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要性;预期经济效果及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六、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状况
  国外现状与趋势
  国内状况:技术发展的水平,与国外差距如何?国内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本技术领域的成果数量及分布状况;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七、依托单位情况
  说明单位的全面概况(包括人员、机构、设备设施状况,研究开发活动状况及效益,改革状况……);
  相关技术领域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和生产情况,以及相应人员队伍、基础设施状况。
  国家、行业或部门、省市地方的具体支持方式等外部环境状况。
  八、建立工程中心的内容及实施方案设想
  (一)目标及任务;
  (二)组织机构管理及运行模式;
  (三)如何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良性循环;
  (四)如何发挥在行业科技进步中的带头作用;
  (五)有关经费安排:包括申请国家资助金额,金融贷款和自筹资金(指拟新增投入部分)。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资料怎么写

6. 预期能够解决哪些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或前瞻性重大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对象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岗位和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重点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现代管理及理论研究、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专门人才。从2004年到2010年,     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每两年才选拔一次,每人一次性发给政府特殊津贴20000元。同时,将继续免征个人所得税,并颁发证书。1994年以前享受每月100元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其发放方式和津贴标准不变。已享受一次性5000元、10000元津贴的不再补发。     参选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的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对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在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领域,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理论依据,具有特殊贡献的人员;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所创新的教育理论或教学方法,经省(部)级教育行政部门鉴定并普遍推广,成效显著并为同行所公认;长期工作在工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第一线,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工作在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高超,多次成功地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者在较大范围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社会影响大,业绩为同行所公认;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领域成绩卓著、享有盛名,是本领域的带头人;在教练执训工作中成绩卓著,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职业体育教练员。

7. 项目申报书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何写?项目是高新研究与发展项目

高新研究于发展项目,考核的重点是项目的创新性
经济指标不像产业化项目,要求的这么高
但是一定要突出高新技术产品的利税率
我的建议是,项目的创新点要着重推敲
经济指标,量力而行,不要光图申报时候的爽,验收的时候你会哭
技术指标,要看你是什么类型的项目和创新了
如果是系统集成创新或者引用创新,那么技术指标只是一个考量你项目产品的参数,按照实际能实现的来写就行
如果项目本身的创新点就是在指标上的突破(比如说速度达到多少,精度达到多少,处理能力达到多少等),那一定要考虑到最终验收的时候能不能实现,因为需要第三方机构来做评测
总的来说,在保证申报成功的同事,也要考虑验收时候能不能完成。
你可以先弄出一个初稿,给你们的老总和技术负责人看,他们如果点头,那报上去,就算验收的时候有问题,那也不是你的责任了。

项目申报书中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何写?项目是高新研究与发展项目

8. 急求关于宁夏工业发展的学术论文?

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 

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中国二十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 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4%。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工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 

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人为地提高储蓄率虽然会增加产出,但消费水平却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但经过一个时期后,消费水平会逐渐地超过提高储蓄率之前的水平。这一经济学描述实际上与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极其相近。 
三、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背后及其与改革的关系 

Solow增长模型显示在推动人均GDP增长的两个要素,资本和生产率之间,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说,在资本劳动比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GDP的增长会出现停滞。尽管进一步增加储蓄率可以打破这一停滞,但经过一个时期后仍会在另一个人均GDP水平上出现新的停滞。这是由于在此类模型中人们通常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率递减。更为主要的是储蓄率不可能无限地增加。而由不断地提高生产率来带动的增长则是可持续性的。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是无限的。那么生产率的增长是由那些部份组成的呢?一个是技术进步(如新机器的采用),二是技术效率(如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三是规模效益(组建和管理大企业乃至大国经济的能力以及知识本身,诸如知识产业等)。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改革政策对上述三个生产率组成部份的影响。中国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及技术政策推动的,其中包括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对重点部门实行重点投入等。技术效率的提高则是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由乡镇企业所引发的并加之以国企的改革措施。而规模效益恐怕是与政府为开发大国经济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视与投入分不开的。总体上来说,中国劳动生产率在改革时期的增长是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的,这其中甚至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

四、中国改革战略的内在逻辑 

改革政策,生产率,人均收入这样一条主线的确体现了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综合西方有关文献,中国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渐进过程是由以下三个要素来体现的,即:可选择性,可逆性和尽可能的确定性。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于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后,即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后,工业的改革也已起步。1980年代工业改革的侧重点有两个,在微观水平上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制度水平上是市场机制的建立。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了企业所有权问题。这可以理解为在当时政府对不具有可逆性的改革措施的有意回避。从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来说,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供企业选择试用,充份体现了可选择性。在市场机制的建立上,价格双轨制的实行体现了政府对价格改革的不确定性具有充份的思想准备。在新的价格体制出现失控时,保留的原有的那部分计划体制仍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为在极端情况下回复到原有体制留有很大余地,充份体现了可逆性。 

后来的改革实践似乎表明,这种改革方略的内在逻辑与中国改革时期市场经济以及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来说是协调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收入的增加也使得对非农产业的投资成为可能。由于这两方面条件的成熟,加之政策的引导,中国的乡村工业在198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企方面,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价格双轨制的实行初步形成了市场,为国有,集体,及乡镇企业共同参与竞争创造了前提条件。人们注意到,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带动的。尽管在此期间各类企业从产权到管理都有许多不规范,但企业的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及其所需要的时间。自1995年左右开始的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重组似乎与中国经济当时即将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相呼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与失业。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的服务行业的发展被带动了起来,吸收了部分下岗人员,为再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结构调整所导致的下岗与失业的社会问题迫使相关领域的改革加快了步伐,如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就业中心的建立。与此相关的企业所有权问题也被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了。这是因为,一方面效益好的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开始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涉及到企业职工干部自身长远经济利益等问题有所考虑。另一方面,效益不好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不堪重负的包袱。因此,相当部份的中小国有和集体乃至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人们很快就注意到,企业改制这一重大改革措施再一次地将许多相关领域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如,税收,劳保,公司治理结构,金融与融资体制,收入再分配机制,产业政策以及证券市场中国有股减持的公平于公正。 

五、中国现行工业结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经过近30年的指令性经济,再加上20年的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具有了向中等工业化国家迈进的雏形。今后二十年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加大以及农业比重的减少。这就意味着资本劳动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比重会高一些。这是因为中国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适合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这一优势。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好处在于,它可提供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扩大就业。另一方面,制造业中也有资本相对密集和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行业,可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领域的挑战是来自其它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以及如何对待环境和工业布局等问题。 

就目前中国现行经济结构从资本密集度上来讲,根据Solow增长模型来预测,以工业实物资本的较高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还是可行的。如果再加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这两个因素,在十五期间(2001 2005)实现年均7%的增长应该是可行的。今后10年,如果中国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2010年GDP将比2000年增长1倍。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避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同时也应该注意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虽然上面提到的宏观经济结构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就工业本身而言,许多行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现有的工业投资体制不合理所造成的。因此,如何搞好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改革工业投资融资体制是中国工业正面临的两大挑战。 

六、结语 

最初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中国工业改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并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评价,中国政府这一时期在宏观水平上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努力是相当成功的。许多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改革战略的内在逻辑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另外一方面,在微观水平上,西方有关文献(包括笔者所参与的一些研究在内)显示,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效率仍然不够高,一些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也有待改善。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从粗放型增长(仅靠增加投入)向效率型增长转变。诸多国企的技术进步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属政府行为,这一方面是政策的成绩,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自主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加强。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在现今企业改制的讨论中是两个十分值得借鉴的分析框架。这是由于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中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私有企业已从1978年的占工业产出的0.2%达到1999年的33%。另外国有企业的非国有成份也在公司化和股份化的过程中逐步扩大。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公司化和规范化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改制的最终结果仍然应该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点可从中国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来理解。另外一方面,企业产权关系的优化势必促使企业除了关注劳动生产率外,还要更关心成本和利润,从而使企业生产中的要素配置效益,也就是我们通长所说的经济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因此,如何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创造性地运用上述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厂商经济行为的理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摆在那些关注中国企业改革的经济学者面前的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结合宁夏写或许能给你带来灵感,我想要让一个人真在网上给你回答可能没有了,建议参考一下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