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2024-05-17 22:45

1. 毕节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到2000年,毕节一中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共获地区以上等级奖184人,其中全国等级奖16人,省级奖41人。在省级竞赛中多次夺得第一、二、三名,多次参加贵州组队,代表贵州省参加过在厦门、南京、上海、香港举行的全国竞赛。1995年10月毕节一中获贵州省科协、贵州省教委颁发的贵州省计算机活动优秀组织奖,1996年8月被评为全国45所“计算机优秀参赛学校”之一。2013年12月由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教育馆主办的“2013贵州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竞赛活动中,该校共8位学生入围贵州省总决赛,并在决赛中表现优异,包揽高中组一等奖全省70%的名额。 学校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获奖的学生,被保送就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等学校18人次。2011年高考,一本(重点大学)上线493人,二本(一般本科)以上上线1034人,居全区第一,全省前列。同时,燕刚同学以601分国防生被清华大学录取。2013年高考,毕节一中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143人,一本上线人数661人。应届生二本以上上线率93.27%,一本上线率64.25%。600分以上人数24人(全市44人),占毕节市54%。毕节市理科前十名中我校占7人,毕节市文科第一二名均在该校。该校高考各项指标居全市第一,在全省示范性高中学校中列前十。理科实验班一本上线率为98.51%,二本上线率为100%,平均分568.7,超出贵州省一本线122.7分;理科提高班一本上线率为92.51%,二本上线率为100%;理科平行班一本上线率为52.61%,二本上线率为91.53%;其中理科平行班高三6班一本上线率为61.97%,二本上线率为98.59%。文科一本上线率为50.38%,二本上线率为87.97%。另外,刘之湄、刘一鸣、王秋阳、赵令荣、张宇瀚、高秋云6位同学考分均在635分以上,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提档线。2014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92%,一本上线率63%。600分以上88人,其中理科69人,文科19人。670分以上2人,650分以上6人;理科最高分陈锦峰同学获677分,居全市第一名;理科1、2、3、4、5、6、9、名均在毕节一中。毕节市前49名中,毕节一中有32人,占总数的65%。

毕节市第一中学的办学成果

2. 毕节市第一中学的介绍

毕节市第一中学,简称毕节一中,是毕节市惟一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 学校创建于1932年,属贵州省最早的10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 新校区为占地405亩,规模为160个班、7500人的封闭式寄宿制学校。新建的毕节一中为贵州省高标准的省级示范性高中。

3.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介绍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Bijie Guizhou first middle school)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城中心,是毕节市惟一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贵州省重点中学。学校创建于1932年,1950年,毕节专员行政公署将毕节城区原有的几所中学合并改组为贵州省立毕节中学;1963年,改称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简称毕节一中,同年,毕节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再一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1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2年,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高中。截至2013年10月,学校占地405亩,规模为160个班、7500人,教职工259人。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介绍

4. 毕节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毕节一中创建于1932年。1950年,毕节专员行政公署将毕节城区原有的几所中学合并改组为贵州省立毕节中学。1963年,改称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简称毕节一中。同年,毕节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再一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1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建成毕节地区最早的独立高中。2002年,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高中。

5.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优秀校友

数十年来,毕节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当今活跃在国内外科技、文化、政治舞台的著名专家学者中,不少人曾经是毕节一中的学子。如在热力学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的“非经典热力学状态学派”的创立者刘淑仪博士,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原副所长、活断层专家聂宗笙,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机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显俊博士,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树康,农业专家、联合国TI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金质奖章获得者刘志强,著名版画家、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王树艺,“中国妇女500杰出”之一的著名国画家吴逸波,中国驻美国洛杉矶领事馆副领事张云等等,他们都是毕节一中学生的优秀代表。毕节一中没有辜负省级重点中学的历史使命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优秀校友

6.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办学特色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重视教育科学研究。1988年度有两项实验分别获得贵州省教改实验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获组织奖,受到贵州省教育委员会通报表彰。1997年承担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贵州省课题“贵州省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实施策略研究”的子课题研究,2001年获贵州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教改实验、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受到贵州省教育厅表彰。2000年秋承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研究,是西南师范大学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已有26篇论文分别获全国创新教育论文奖、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论文奖(西南)。2000年9月,毕节一中参加贵州省普通高中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试点,进行《贵州省高中综合实践课实验研究》的课题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及组织实施研究”,开展情况良好,多次受到省里表扬。2001年5月,省教育厅教研室和省教科所在毕节一中举办了贵州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教研教学观摩活动,对全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产生了重大影响。2001年7月,在贵州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试点工作总结表彰会上,毕节一中9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0个学生课题组获贵州省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奖;毕节一中为同期举行的贵州省“新教材、新大纲培训会”(研究性学习)作《初试科学路——贵州省毕节一中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览。 毕节一中的教师十分重视教学研究。自1995年以来在优质课评选中获奖的达50余人次,其中全国等级奖4人次,省级奖17人次,学校3次获组织奖。教师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在省级发表的100余篇,还有文艺作品数十篇,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获奖论文数十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31万名合格的高初中毕业生。毕节一中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4037名,其中本科生2471名,被北大、清华录取的达26名。近三年,升入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的有26人,升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有22人。毕节一中是本地区高考中录取本科和重点大学人数最多的学校。 毕节一中的文体活动很活跃。1996年学校体育工作被省体委评为一等奖;在1996、1997、1998三年全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田径队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二名、第一名和第三名;在1997年毕节城区迎接香港回归万人广播体操比赛中,我校学生获中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城区“迎回归”和庆祝建党80周年秧歌大赛中两次获第一名;1998年在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中,我校《铜铃舞》获省一等奖,合唱获省三等奖。 数十年来,毕节一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当今活跃在国内外科技、文化、政治舞台的著名专家学者中,不少人曾经是毕节一中的学子。如在热力学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的“非经典热力学状态学派”的创立者刘淑仪博士,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原副所长、活断层专家聂宗笙,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机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显俊博士,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树康,农业专家、联合国TIPS“发明创新科技之星”金质奖章获得者刘志强,著名版画家、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王树艺,“中国妇女500杰出”之一的著名国画家吴逸波,中国驻美国洛杉矶领事馆副领事张云等等,他们都是毕节一中学生的优秀代表。毕节一中没有辜负省级重点中学的历史使命 。

7.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目录

(1)历史沿革(2)办学条件(3)办学特色(4)优秀校友(5)教学成果(6)地理位置(6)参考资料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目录

8. 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创建于1950年,毕节专员行政公署将毕节城区原有的几所中学合并改组为贵州省立毕节中学。1963年,改称贵州省毕节第一中学,简称毕节一中。同年,毕节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10所重点中学之一。1979年,再一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贵州省15所重点中学之一。2001年,建成毕节市最早的独立高中。2002年,被评为贵州省示范性高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和原国家教委副主席彭佩云曾先后视察过毕节一中。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国防大学校长肖克将军为毕节一中亲笔题写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1984年我校成为毕节地区最先拥有计算机的中学,并从1985年起,常年开展计算机培训活动。1989年11月,贵州省教委确定毕节一中为贵州省电化教学工作试点学校,毕节一中率先正式开设微机课。微机教学和培训活动成为毕节一中一大特色。到2000年,毕节一中学生参加各级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共获地区以上等级奖184人,其中全国等级奖16人,省级奖41人。在省级竞赛中多次夺得第一、二、三名,多次参加贵州组队,代表贵州省参加过在厦门、南京、上海、香港举行的全国竞赛。1995年10月毕节一中获贵州省科协、贵州省教委颁发的贵州省计算机活动优秀组织奖,1996年8月被评为全国45所“计算机优秀参赛学校”之一。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正式行文挂牌,批准毕节一中进入全国1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