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图片

2024-04-30 05:25

1. 经典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图片

      名人名言是我国许多名人说的话,这些话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如今,一个经典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作品得到人们的欣赏与喜爱。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图片。
         个性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欣赏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优秀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作品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大家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欧阳通四家为书法主流。总特点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 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张旭史称“草圣”,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五代,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元代书法艺术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者才强调有意之意。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此画做于四十九岁时,正值壮年精谨作品,这种兴致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妙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而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己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经典的名人名言毛笔书法图片

2. 毛笔书法名言警句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书法包括毛笔书法,硬笔书法等等,很多       名言   警句是人们用来练习毛笔书法的内容材料,以下是我为你分享的毛笔书法名言警句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毛笔书法名言警句   
      1) 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2)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阕其一行尸耳。清.王淑《论书滕语》
   
      3)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北宋.苏轼《论书》
   
      4) 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唐.徐浩《论书》
   
      5) 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有志临池者,当以慧眼区别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6) 先仪骨体,复尽精神,有肤有血,有力有筋......。丝来线去,脉络分明。《书学详说》
   
      7) 骨即存矣,而遒润加之。唐.孙过庭《书谱》
   
      8) 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9) 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唐张怀灌《文字论》
   
      10) 字之骨,大指下节骨是也;字之筋,笔锋是也;字之肉,笔毫是也。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11) 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万状,不过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若而书也,修短合度,轻重协衡,阴阳得宜,刚柔互济。明.项穆《书法雅言》
   
      12) 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北宋.黄庭坚
   
      13) 骨体筋而植立,筋附骨而萦旋,骨有修短,筋有肥细,二者未始相离,作用因而分属。
   
      14) 筋骨不生于笔,而笔能损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减之。
   
      15) 肉托毫颖而腴,筋籍墨沉而润。腴则多媚,润则多姿。清.笪重光《书筏》
   
      16)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17) 书有筋骨血肉,前人论之备矣,抑更有说焉?盖分而为四,合则一焉。分而言之,则筋出臂腕,臂腕须旋,旋则筋生;骨出于指,指尖不实,则骨骼难成;血为水墨,水墨须调;肉是笔毫,笔虚圆健。血能华色,内则姿态出焉;然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8) 故其始学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损毫侧管,则饨慢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清.冯武《指意》
   
      19) 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唐.李世民《笔法诀》
   
      20) 柔和则绰约呈姿,刚节则鉴艳执操......。唐.张怀灌《评书药石论》
         毛笔书法名言警句精选   
      1)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2)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3)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4)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5) 用笔尖如落锋势,无一毫如尖锋势,意况生举,爽爽若神,为一字,须数体俱入。晋.王羲之《论书》
   
      6)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明.董其昌《画禅室  随笔  》
   
      7) 起有分合缓急,收有虚实顺逆,对有反正平串,接有远近曲直。清.刘熙载《艺概》
   
      8) 好刀按之则曲,舍之则劲直如初,世俗为之回性。笔锋亦欲如此,若一引之后,已曲不复挺,又安能如人意耶?故长而不劲,不如勿长;劲而不圆,不如不劲。盖纸笔墨皆书法之助也。宋.姜夔《续书谱》
   
      9) 用笔要沉着,沉着则笔不浮;又要虚灵,虚灵则笔不板。解此用笔,自有逐渐改观之效。
   
      10) 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度,拙则诨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挑浑浊之病矣。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11) 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速者无之。
   
      12) 书以笔为质,以墨为文。清.刘熙载《艺概》
   
      13)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4) 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唐.林蕴《拔镫序》
   
      15) 作书用笔过快,则无顿挫,过迟则不劲利。清.梁献《学书论》
   
      16) 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清.刘熙载《论用笔》
   
      17) 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18) 徐公曰:夫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乎轻捷,故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也,太流则便成浮滑,浮滑则是为俗也。唐韩方明《授笔要说》
   
      19) 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
   
      20) 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
         毛笔字书法的名言警句   
      1) 运笔锋须要取逆势,不可顺拖也,即无生气,又见稚弱。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2) 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清.笪重光《画筌》
   
      3) 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4) 墨不旁出,为书家上乘。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5) 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唐.卢携《临池诀》
   
      6) 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工书艺一大关键矣。笔实则墨沉,笔飘则墨浮。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7) 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则活;蘸笔欲润,蹙毫用之则浊。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黑有肥圆细圆曲折之圆,白有四方长方斜角之方)。古今书家,同一圆秀,然惟中锋劲而直,齐而润,然后圆,圆斯秀矣。清.笪重光《书筏》
   
      8)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清.王淑《论书滕语》
   
      9) 笔肥墨浓者谓之浑厚,笔瘦墨淡者谓之高逸。清.王厚祁《雨窗漫笔》
   
      10) 墨淡即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露骨;勿使伤于软弱,不须怒降为奇。清.冯武《书法正传》
   
      11) 凡作揩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宋.姜夔《续书谱》
   
      12) 用墨须要随浓随淡,可燥可湿,一气成之自然生气远出。清.秦祖永《桐阴画诀》
   
      13)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肥则大恶道矣。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4) 笔之执使在横画,字之立体在竖画。气之舒展在撇柰,筋之融结在扭转,脉络之不断在丝牵,骨肉之调停在饱满,趣之呈露在勾点,光之通明在分布,行间之茂密在流贯,形势之错落在猗正。清.笪重光《书筏》
   
      15) 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又有平起者,如隶画;藏锋者,如篆画。尤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则妙矣。宋.姜夔《续书谱》
   
      16) 划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17) 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奈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清.笪重光《书筏》
   
      18) 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字,有牵引下自,咋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行,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近于俗。横画不欲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在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宋.姜夔《续书谱》
   
      19) 横不能平,竖不能直,腕不能展,目不能注,分布终不能工;分布不工,规矩终不能圆备;规矩有亏,难云法书矣。清.笪重光《书筏》
   
      20) 作字如应对宾客。一堂之上,宾客满座,左右照应,宾客不觉其寂,主不失之懈。作书不能笔笔周到,笔笔有起讫,顿挫,滑过,如对宾客之失其照顾也。所云笔笔有送到,亦即此事。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看了毛笔书法名言警句还看: 
   
     1. 8字名言书法毛笔  
   
     2. 励志书法名言警句  
   
     3. 励志名言毛笔书法  
   
     4.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5. 名人名言毛笔书法欣赏

3. 毛笔书法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2.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 字怕练,马怕骑

4.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5.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6.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7.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8.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9.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10.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11.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2.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13.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4.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15.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16.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17. 厚德载物

18.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9.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20.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21.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

毛笔书法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4. 毛笔书法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书法励志名言
1.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北朝·袁昂)
2.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3. 字怕练,马怕骑
4. 挥毫落笔如云烟(唐·杜甫)
5.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晋书)
6.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
7. 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张怀谨)
8.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9.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宋·米芾)
10.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11.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2. 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张怀谨)
13.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4.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北朝·萧衍)
15.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唐·张怀声)
16.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北朝·萧衍)
17. 厚德载物
18. 笔下龙蛇似有神(唐·张怀谨)
19.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张怀谨)
20. 时时只见龙蛇走(唐·李白)
21.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3.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宋·苏轼)
24. 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晋·卫恒)
25.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韩渥)
26. 励志书法字画作品欣赏
27. 奋斗 人生迢迢路坎坷 勇往直前莫退缩 装饰字画励志书法
28. 天道酬勤 书房诗词书法客厅十字绣字画 丝线精准印花
29. 天道酬勤 十字绣精准印花十字绣大版 励志书法字画
30. 学贵有恒 客厅书房教室布置办公室墙贴字画 励志书法 中国风
31. 陋室铭 客厅大幅励志书法诗词房 正品字画十字绣
32. 天道酬勤 客厅书房办公室励志字画 书法作品真迹 行书
33. 有志者事竟成 客厅办公室字画 横幅 名人真迹

5.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那么有哪些名言名句是用左毛笔书法的内容的呢?以下是我分享的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经典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1) 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 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3)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5) 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6) 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7)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9)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10)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1)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2)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13)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14)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5)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6)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17)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18)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9)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0)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推荐   
      1)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2)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4) 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 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6) 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7) 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8) 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9) 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0) 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1) 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2) 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3) 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4) 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5) 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6) 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7) 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8) 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9) 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0) 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精选   
      1)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孙过庭《书谱》
   
      2)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3)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4)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5)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6)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7)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壹《非草书》
   
      8)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9)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0)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清.刘熙栽《艺概》
   
      11)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12)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3)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14)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15) 试以人品喻之,谋猷谙练,学识宏深,必称黄发之彦。词气清亮,举动利便,恒数俊髦之英。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姿颜。筋力尚强健,姿颜贵美悦,会之则并善,折之则两乖。融而通焉,书其几矣。若其规模宏远,意思窈窕,抑扬旋折,恬旷雍容,元老无少,难乎名状,如天仙玉女,不能辨其春秋,此乘之上也。初视虽少,强观实老,丰采秀润,符束巍峨,引拂轻飏,气度凛毅,世所谓少年老成,乘之次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6) 夫人之性情,刚柔禀殊,手之运用,乖合互形。谨守者,拘敛杂怀,纵逸者,度越典则;速者,惊急无缊;迟重者,怯郁不飞;简峻者,挺掘鲜道;严密者,紧实寡逸;温润者,妍媚多节;标险者,雕绘太苛;雄伟者,固愧容夷;婉畅者,又渐端厚;庄质者,盖嫌鲁朴;流丽者,复过浮华;纤茂者,尚多散缓;爽健者,涉兹剽勇;稳熟者,缺彼新奇。--明.项穆《书法雅言》
   
      17) 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诸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今古,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楷墨……太白书新鲜活泼,呼吸清淑,摆脱凡尘,飘飘乎有仙气。……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8)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挺劲不遭,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赛钝,轻琐者染于俗吏。——唐.孙过庭《书谱》
   
      19)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元遗山
   
      20) 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看了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还看:
   
    1. 励志毛笔书法名言 
   
    2. 励志书法名言名句 
   
    3. 励志书法名言警句 
   
    4.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5. 书法名言名句作品欣赏 
   
    6. 8字名言书法毛笔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6. 毛笔书法的经典名言名句?

  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那么有哪些经典名言名句是关于毛笔书法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就是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摘录  
    1 张敬元曰:字型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2 使笔笔着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清.宋曹《书法约言》 
 
    3 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4 曰空者,即黑白分明也:一字有一字之空处,一行有一行之空处,一幅有一幅之空处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5 须上下空阔,四傍疏通,庶几潇洒。若充天塞地,满幅画了,便不风致,此第一事也。元.饶自然《绘宗十二忌》 
 
    6 行款中间所空素地,亦有法度,疏不至远,密不至近,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的宜耳。张绅《书法通释》 
 
    7 言外无穷者,茂也;言内毕足者,密也。清.刘熙载《艺概》 
 
    8 务使通体之空白毋迫促,毋散漫,毋过零星,毋过寂寥,毋过排牙,则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华琳《南宗诀秘》 
 
    9 古人作书,乃合全篇布白,长短广下吨,各极天趣,行书妙理,亦不外是。清.范公勉《书法述要》 
 
    10 书体均齐者犹易,惟大小疏密,短长肥瘦,倏忽万变,而能潜气内转,乃称神境耳。清.刘熙载《艺概》 
 
    11 七,立姿取势气贯神足 
 
    12 作字贵有姿,尤贵有势。有姿则能醒人眼目,有势则能摄人心神。否则味同嚼蜡矣。譬如美人有色无姿,则不能动人。清.王墨仙《书法指南》 
 
    13 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恬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论》 
 
    14 夫任笔成形,聚墨为势,漫作偏欹之相,妄呈险放之姿,疏纵无旧,轻浮鲜著,风斯下矣,复何齿哉。明.项穆《书法雅言》 
 
    15 作字以精,气神为主。落笔处要力量,横勒处要波折,转捩处要圆劲,直下处要提顿,挑ti处要挺拔,承接处要沉着,映带处要含蓄,结局处要回顾。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6 故讨论体势,奇偶为无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7 夫得射法者,箭乃端而远,用近则中物而深入,为势有余矣;不得法者,箭乃掉而近,物且不中,入固不深,为势已尽矣。唐.张怀灌《六体书论》 
 
    18 凡作字者,首写一字,其气势便能管束到底,则此一字便是通篇之领袖矣。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 
 
    19 盖谓大字则欲如小书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南宋.陈栖《负暄野录》 
 
    20 作字须有操纵。起笔处,极意纵去;回转处,竭力腾挪。自然结构稳惬,所谓百丈游丝在掌中也。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推荐  
    1 字贵平整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短或长。晋.王羲之《书论》 
 
    2 用笔不欲太肥,肥须形浊;又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右高左低;不欲前多后少。宋.姜夔《续书谱》 
 
    3 凡欲结构字型,未可虚发,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合度,可谓之书。唐.蔡希综《法书论》 
 
    4 点者,字之眉目,横画者,字之肩背,直画者,字之体骨,撇奈者,字之手足,挑剔者,字之步履,转折者,方圆之法,悬针者,若垂而复缩。明.陈桐《内阁秘传字俯》 
 
    5 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鳞,凤,以之为主,使人玩铎。元.解缙《春雨杂述》 
 
    6 画山者必有主峰,乃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为余笔所拱向。主峰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清.刘熙载《艺概》 
 
    7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唐.孙过庭《书谱》 
 
    8 分行布白,非停匀之说也,若以端若引绳为深于章法,此则史匠之能事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9 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清.旦重光《书筏》 
 
    10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 
 
    11 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清.刘熙载《艺概》 
 
    12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旧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唐.孙过庭《书谱》 
 
    13 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4 烂漫,凋疏,见于章法而源于笔法。花到十分烂漫者,箐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内凝,而生气外撇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凋疏由于气怯,笔力尽于画中,结法止于字内,矜心持之,故凋疏之态在幅首尤甚。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15 其实分行布白,不外间架;间架既定,然后纵横变化,无不如志矣。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6 行行皆相映带,联属而不背违也。隋.释智果《心成颂》 
 
    17 一字之中,皆其心推之,有洁矩之道也,而其一篇之中,可无洁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明.解缙《春雨杂述》 
 
    18 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猛得宜。比如“日”字之小,难与“国”字同大,如“一”字“二”字之疏,亦欲字画与密者相同,必当思所以位置排布,令相映带得宜,然后为上。唐.欧阳询《三十六法》 
 
    19 构局须静对纸素,胸中先定一章法,始能意在笔先,然后随意布置, *** 自在。当疏者疏,当密者密,从四边照顾而成,必能脱去町畦,超然尘外。秦祖永《桐阴画诀》 
 
    20 张士行云:凡写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 
     大全  
    1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清.刘熙载《艺概》 
 
    2 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 
 
    3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4 字型有整齐,有参差。整齐,取正应也;参差,取反应也。清.刘熙载《艺概》 
 
    5 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宋.姜夔《续书谱》 
 
    6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贴字型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7 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明.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 
 
    8 真书用笔,自有八法。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拄,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宋.姜夔《续书谱》 
 
    9 欲学书先定间架,然后纵横跌宕,惟变所适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0 向背者,如人之顾盼指画,相缉相背,发于左者应于右,起于上者伏于下。大要点画之间,施设各有情理。求之古人,惟王右军为妙。宋.姜夔《续书谱》 
 
    11 字为城池,大不虚,小不孤故也。虞世南《笔髓论》 
 
    12 凡写字欲其合而为一亦好,分而异体亦好,由其能各自成形故也至于疏密大小,长短阔狭亦然,要当消祥也。唐.欧阳询《三十六法》 
 
    13 作字之体,须遵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密,密则疴瘵缠身;不宜疏,疏则似溺水禽;不宜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似踏死虾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晋.汪挺《书法粹言》 
 
    14 结体不外分间布白,因体趁势,避让排叠,展促向背诸法。清.梁献《学书论》 
 
    15 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习美。清.冯班《钝吟书要》 
 
    16 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画,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则随其长短虚实,而上下左右皆相得矣。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17 不知态度者,书法之余也;骨骼者,书法之祖也,未正骨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逐末邪?赵子固《论书法》 
 
    18 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9 若平直相似,状如运算元,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东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20 作字有主笔,则纪纲不紊。写出水家,万壑千巖,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7.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名言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那么,关于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你欣赏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1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2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3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4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5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6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7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8 
     友谊的相关名言      君有奇才我不贫。——***清***郑板桥 
     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经典名言楷书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8. 毛笔书法作品欣赏的短句

 1.    想要好一点的句子,写成毛笔书法作品挂在家里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2.    硬笔.毛笔书法作品鉴赏留言         硬笔.毛笔书法作品鉴赏的必要性,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
  人们鉴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
  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
   1、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
  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
  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2、动态美。
  对于线条,古来有两个美谈,即:“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这是表现线条力度的夸张说法,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
  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就象优美的乐曲能激动人的心魄,激励人的情性、激发人的幽思。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章法上,视其大小、高低、宽窄、黑白、虚实等协调统一、行气贯通。
  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关键的地方。
  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整体布局是否自然生动,使人一眼望去,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气势贯通、格调一致,令人有种统一感和整体感,达到相应的审美效果。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宋人姜白石《续书谱》曰:“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画,奇趣乃出”。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书法家们可凭借自己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维形式,有的作品重虚白,气势宽舒静谧,给人以空灵游逸感,有的作品雍容大度,有大气磅薄,纵横决荡之感; 有的作品苍古秀拔,奇崛危险,有种孤芳自赏感。书法艺术中注重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
  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
  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
    3.    毛笔行书作品成语欣赏        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
  人们用它取代隶书而作为汉字书写的楷模,就是“字体端正,用笔合法之谓也”(清周星莲《临池》)。 “楷书”之名似乎由此而得。
  楷书始于汉末,真正的发展和高峰时期是六朝和唐代。所以,楷书主要包括六朝和唐代碑刻两大体系。
  其共同特征是:完全笔画化,彻底完成了汉字由象形向表意的过渡,完全方块化,世称汉字为“方块字”由此而来。六朝碑刻体系是楷书的发展时期,代表作有《云峰山诸刻石》、《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始兴忠武王碑》以及《龙藏寺碑》等等,各抒天真。
  而隋一代的楷法,不仅“荟萃六朝之美”,且“风神疏朗,体格峻整,大开唐风”。唐碑体系是楷书高峰时期,它比六朝碑刻体系有着较多的人工文饰的宫廷之致。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1950年生于天津,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
  书法家。上面前两幅作品就是出自他之手,《紫气东来》,《致高泉松》。
  这两幅作品属于欧楷的范畴,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宁静致远》出自刘江波之手,也是一幅四字楷书中的佳作。
    4.    中国毛笔书法作品欣赏        千秋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如图所示:
    5.    毛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全诗字面意思是: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全文赏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