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有哪些电子元器件

2024-05-15 21:57

1. 印刷电路板有哪些电子元器件


  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
  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由于印刷电路板并非一般终端产品,因此在名称的定义上略为混乱,例如:个人电脑用的母板,称为主板,而不能直接称为电路板,虽然主机板中有电路板的存在,但是并不相同,因此评估产业时两者有关却不能说相同。再譬如:因为有集成电路零件装载在电路板上,因而新闻媒体称他为IC板,但实质上他也不等同于印刷电路板。我们通常说的印刷电路板是指裸板-即没有上元器件的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主要由以下组成
  线路与图面(Pattern):线路是做为原件之间导通的工具,在设计上会另外设计大铜面作为接地及电源层。线路与图面是同时做出的。
  介电层(Dielectric):用来保持线路及各层之间的绝缘性,俗称为基材。
  孔(Through hole / via):导通孔可使两层次以上的线路彼此导通,较大的导通孔则做为零件插件用,另外有非导通孔(nPTH)通常用来作为表面贴装定位,组装时固定螺丝用。
  防焊油墨(Solder resistant /Solder Mask) :并非全部的铜面都要吃锡上零件,因此非吃锡的区域,会印一层隔绝铜面吃锡的物质(通常为环氧树脂),避免非吃锡的线路间短路。根据不同的工艺,分为绿油、红油、蓝油。
  丝印(Legend /Marking/Silk screen):此为非必要之构成,主要的功能是在电路板上标注各零件的名称、位置框,方便组装后维修及辨识用。
  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由于铜面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氧化,导致无法上锡(焊锡性不良),因此会在要吃锡的铜面上进行保护。保护的方式有喷锡(HASL),化金(ENIG),化银(Immersion Silver),化锡(Immersion Tin),有机保焊剂(OSP),方法各有优缺点,统称为表面处理。
  外观
  裸板(上头没有零件)也常被称为"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绝缘隔热、并不易弯曲的材质所制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细小线路材料是铜箔,原本铜箔是覆盖在整个板子上的,而在制造过程中部份被蚀刻处理掉,留下来的部份就变成网状的细小线路了。这些线路被称作导线(conductor pattern)或称布线,并用来提供PCB上零件的电路连接。
  通常PCB的颜色都是绿色或是棕色,这是阻焊(solder mask)的颜色。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线,也防止波焊时造成的短路,并节省焊锡之用量。在阻焊层上还会印刷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这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丝网印刷面也被称作图标面(legend)。
  在制成最终产品时,其上会安装集成电路、电晶体、二极管、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连接器等)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电子零件。借着导线连通,可以形成电子讯号连结及应有机能。

印刷电路板有哪些电子元器件

2. 印刷电路板是什么?

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重要部件之一。小到电子手表,大到探测海洋、宇宙的电子产品,只要存在电子元器件,它们之间的电气互连就要使用印制电路板。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元件布局、互连布线都不能像以往那样随便,否则检查起来就会眼花缭乱。因此,就在一块板子上钉上铆钉和接线柱作连接点,用导线把元器件跟接点连接起来,在板的一面布线,一面装元件,这就是最原始的电路板。
单面敷铜板的发明,成为电路板设计与制作新时代的标志,先在敷铜板上用模板印刷防腐蚀膜图,然后腐蚀刻线,这种技术就像在纸上印刷那么简便,“印刷电路板”因此得名。
1 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和种类
1)敷铜板的结构
印刷电路板的母材是敷铜板。敷铜板是在绝缘的基板上,敷以电解铜箔,再经热压而成。
绝缘基板的材料有酚醛纸层压板、环氧酚醛玻璃布层压板、环氧玻璃布和聚四氟乙烯玻璃布层压板等,一般厚度为0.1mm、0.5mm、1.0mm、1.5mm、2.0mm、3.0mm等。
国产电路板的铜箔厚度为35μm。国外开始使用18μm、10μm和5μm等超薄铜箔。铜箔薄,加工时刻蚀时间短,侧面腐蚀小,易钻孔,还可以节约铜材。
在一定尺寸的敷铜板上,通过专门的工艺,按预定设计印制导线和小孔,就可以制作成可实现元器件之间相互连接和安装的印刷电路板(Print Circuit Board,缩写为PCB)。
2)印刷电路板的种类
(1)单面板:在印刷电路板上只有一面有印制导线的称为单面印刷电路板,简称单面板,如图3-5(a)所示。单面板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因此适用于对电气性能要求不高、线路简单的场合。
(2)双面板:双面印刷电路板是两面都有印制导线的电路板,如图3-5(b)所示。由于两面都有印制导线,一般采用金属孔来连接两面的印制导线。双面板的布线密度比单面板高,使用也更方便,适用于对电气性能要求较高的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

图3-5 单面板和双面板
1—焊锡;2—焊接面;3—焊盘;4—环氧板;5—插针元件;6—元件面;7—铜膜导线
(3)多面板:多面板是在绝缘基板上制成三层以上印制导线的印刷电路板,它由几层较薄的单面或双面板叠合压制而成。多层电路板的内部设置有电源层、内部接地层和中间布线层。为了将夹在中间的印制导线引出,安装元件的孔要进行金属化处理,使之与中间各层沟通。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电路很复杂且对电路板要求严格时,单面板和双面板就无法实现理想的布线,这时,就必须采用多面板。
2 印刷电路板的常用术语
如图3-6所示,印刷电路板的常用术语如下:

图3-6 印刷电路板的常用术语
1—安装孔;2—丝印层;3—焊盘;4—过孔;5—印制导线
元件面——大多数元件都安装在其上的那一面。
焊接面——与元件面相对的另一面。
元件封装——实际元件焊接到印制电路板时的外观与引脚位置(焊点位置)。元件封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因为各元件在印制电路板上都是以元件封装的形式体现的。不知道元件的封装,就无法进行电路板的设计。
焊盘——用于连接印制导线和焊接元件,由安装孔及其周围的铜箔组成。
印制导线——一个焊点到另一个焊点的连线。导线宽度不同,通过的电流是不一样的。信号线一般都设计得较细,而电源线和公共地线都设计得较宽。
安全距离——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焊点之间、焊点与焊点之间所保持的绝缘间距。
金属化孔——也称为过孔,是孔壁沉积有金属的孔,主要用于层间导电图形的电气连接。
助焊(层)膜——助焊(层)膜是涂于焊盘上的用于提高可焊性能的合金层(膜)。
阻焊(层)膜——为了使制成的板子适应波峰焊等焊接形式,要求板子上没有焊盘处的铜箔不能粘锡,在焊盘外的各部位涂覆一层绿色阻焊剂。阻焊剂是一种耐高温涂料,除了焊盘和元器件的安装孔外,印制电路板的其他部位均在阻焊层之下。
丝印层——是印制在元件面上的一种不导电的图形,代表一些元器件的符号和标号,用于标注元器件的安装位置,一般通过丝印的方法,将绝缘的白色涂料印制在元件面上。

3. 印刷电路板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如果问谁发明了印刷术,这个殊荣当属中国北宋年间的 毕升[1] 。但最早的印刷电路板则需要追踪到奥地利工程师 Charles Ducas在1920年提出了使用墨水导电(在底板上打印黄铜电线)的概念。他借助于电镀技术制作在绝缘体表面直接生成导线,制作出PCB的原型。
最初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是黄铜,一种铜和锌的合金。这种颠覆性的发明消除了电子线路的复杂连线工艺,并保证电路性能的可靠性。这个工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现在在连接器(tetull)方面也是运营的十分广泛的,像type-c,mini usb 10pin公头上面都是广泛应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